03.08 2019年南方科技大学处于什么水平?是否能达到985的水平?整体实力如何?

刺猬七七


南方科技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试验高校,是广东省属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创新型大学典范,建立之初的目标就是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首先,关于南科大的实力,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1、2018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成为我国最快获得博士授权单位的高校。

2、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3月,南科大人才引进教师800余人,其中包括全职院士11人,兼职院士15人,国际会士32人,国家特聘专家64人,国家特聘青年专家青年 84人, 教育部特聘专家20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

3、学科建设方面:有研究生院和18个院系,厉害的是南科大将建设26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获批建设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7个市级科研平台。学校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29个本科专业。

4、研究成果:截至2018年底,学校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406篇(其中其中期刊论文4618篇、会议论文692篇、学术论著96本),授权专利192项。2018年,南科大自然指数加权论文值为83.33,在中国大学自然指数排行榜中排名第28位,化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在2013年至2017年数据中,与全球10所顶尖高校在ESI化学的论文产出表现比较,南科大依旧步伐稳健,以1.88的CNCI指数位列牛津大学之下。

南科大的师资和科研实力,学科建设可以说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短短7年时间,国内排名在不断攀升,最新的国内排名是第10位,发展速度让人惊叹。南科大既不是985高校,也不是211大学,甚至在2017年的双一流评选中也没有被入选,但现实表现就是那么强悍。

在2019年最新的世界知名排名机构QS发布的亚洲大学排名数据中,博士毕业教师比例排名中,南科大的博士毕业教师比例评为满分,国内排名第一。

总的来说,南科大是一所真正的创新型大学,它的发展不受985和211名头的束缚,目标是真正的世界一流的学术型大学,整体实力达到或者超过985高校平均水平是肯定的,这就是小而精的创新发展的成果,虽然距离真正目标还很远,但正如南科大陈十一校长所言:一路向南,让我们一起来创造一个大学教育的中国奇迹!


美蛙英语


目前,社会上多数人不了解南科大,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所学校的存在,包括少数南科大学生家长对学校也缺乏深入的了解。整体而言,对学校表示质疑的偏多。同时,深入了解南科大、尤其身在其中的大部分人,对学校评价甚高。

目前南科大真实的情况如何?相对于传统公办大学,有什么长处、又有哪些短板?笔者谈谈看法。

一.南科大优势在质量、劣势在规模

     南科大各种表征教学、科研质量的指标很棒,如:

1.师生比:1:8~1:10;

国家级高端师资(院士、长江学者、大千与青千、杰青等)占比约30%;

2.师均科研经费:15年(17年发布),83万元、居高校第七;16年(18年发布),103万、列第四,17年为106万、列第五;

3.生均投入:19年预算29亿,生均超50万元、居高校第二;

4.科研论文水平:18年Sci一区论文比率33%,超过港科大、港大和清北,据大陆和港澳高校第一;18年Science&Nature指数居高校第10位,首次公布的18年自然指数归一化计算(世界高水平期刊发文占比)榜单居高校第5位;

5.科研创效水平:18年底发布的17年科技成果转化数据,3种较规范转化方式下(授权许可、转让、作价入股)的合同额据高校第四;

…。

相对于亮丽的质量类数据,南科大规模类的指标数据则逊色很多,主要源于目前的科研规模还较小,表征为:

1.师资力量小,全职教师800余人;

2.研究生数量少,2200余人,其中博研约千人;

3.年科研经费总量不到十亿、Sci论文总数刚进百强、总预算数不足30个亿;

…。

因此,一方面因为规模较小,目前南科大的综合实力相比原985校还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因为聚集起一批以优秀师资为代表的高质量的教学、科研资源,南科大办学质量已达到原985中九、华五校水准,也有人说优于。

因此,一方面,在更注重规模的一些国内大学排行榜中,如校友会、武书连,南科大排名都在百名之外;而在更注重质量的国际认可度较高的大学四大排行榜中,如软科、The、QS、US,南科大排名最高居于国内高校第10位、最低第48位。

二.南科大长处在于办学理念和体制先进、短处在于有待于在实践中完善

      南科大办学理念和体制要优于国内传统大学,但一些工作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需要建设一支更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团队来推进、落实。比如:

1.首开631自主招生,综评录取方式是目前高考各种录取方式中较为科学的一种。它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模式,高考成绩只占6成,引入学校自主出题的能力测试("机考+面试"占3成)以及平时学业成绩评价(含综合素质评价,占1成),有利于学校录取到高考成绩不错、综合素质更优、更适合本校创新特质的学生。但有2个问题,第1个为631也是一种计入其他考量因素的唯分录取方式,就是说综评分不达线也不会被录取的,因此其中31部分的考评也需要不断改进、优化。第2个问题是,这种录取方式平均分或综评录取分更有意义,但在社会绝大多数家长还是唯考分是从的大环境下,家长最关心的是录取学生的高考最低分即所谓分数线,这也是多数家长选择学校的主要参考,没有太多的人去比较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体制、师资质量、教学科研条件和资金投入强度等核心资源;而相对于高考裸分直录方式,631实质属降分录取方式,它会录取一批高考成绩虽然不是很高、但能力测试成绩突出(或有相当水平的竞赛奖项)、平时成绩一贯优秀的学生,有的学校甚至降到一本线录取,公布综评录取学生的高考最低分不科学、对学校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目前虽然原985校大都有这种录取方式,包括清北甚至多数学生采用综评录取方式,但基本不公开这部分学生高考裸分成绩、对此讳莫如深,因为担心有损学校形象甚至会被竞争对手滥用,感觉这几年南科大深受其苦、但校方还是比较开放的、存在不同程度的披露。希望作为我国高教改革试验田的南科大,勇于探索,推动建立科学、规范的631综评录取方式信息公开制度。下面看一下综评录取方式和裸分直录方式的差异:

     据披露的2018年广东省采用综评录取方式相关高校录取学生的高考最低分,南科大606、港中深572、中大550、华工550,同年采用高考裸分直录方式录取学生的最低分,港中深提前批裸分直录630、中大统招裸分录取607、华工598,南科大没有裸分直录方式(注:19年该校在广东试点裸分直录,结果为631录取学生高考最低分597,同年裸分直录最低为633)。

2.基于2+2/3+1模式,学生大二/大三自主任选专业,非常有利于实现学生基于兴趣、自主学习,很契合南科大自由开放的国际化氛围,学校建立了通过导师、大学长、实验室开放等方式进行兴趣激发、引导,效果应该说非常不错。但是相对更高的标准,个人觉得今后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兴趣诱导、发现、职业倾向个性评估等机制。

3.建立生活/学术双导师制,给予本科生全员参加科研的机会和资源,推进本科生精英化培养,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学术与科研实践能力,也建立了理、工、医、商多元化学生培养出口,种种迹象显示效果很好。但个人感觉,学校还需进一步规范细化导师制度、进一步完善引导学生主动利用各种资源的工作机制等。

4.建立了完善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以国际顶尖高校校长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为学校把脉,校长办公会进行重大行政决策,教授会和学术委员会履行教授治学任务,以深圳市长为理事长的多元化、高层次理事会完成审核背书。

5.建立了规范的终身教授制度和PI制度。

6.建立了现代的通识博雅教育和书院制。

…。

三.南科大强在国际化、弱在国内读研有待提高

       推进全方位的国际化教学,可以说是目前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公办大学之一。比如:

1.师资:外籍教师占比超过10%;教研系列教师中,90%有海外经历,60%曾在国外大学任教或学习经验。

2.语言:教学方面,以英语授课为主,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科研方面,英语也是曰常工作语言。

3.教材:除社科、人文等少数课程外,基本采用原版英语教材。

4.国际化文化:自由,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自主组建各类兴趣社团80+,可以说是国内教学、学术最自由的一所公办大学。

5.境外学习交流和升造:与MIT、牛津等境外60余所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学生交流项目40+,每名本科生都有一次可获资助的境外交流学习机会;培养的前五届学生中,出境升学率都高于30%,据公办校前列,出境学生中直博phD超过30%、多数就读世界排名前Top100的高校。

6.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学术交流频繁,2018举办讲座700+,每周都有境外大学知名教授的讲座,诺奖教授讲学超过10次,院士讲座平均2次/周;南科大教授与境外学术机构的联合研究项目非常普遍,国际合作的sci论文占比50%。

7.境外联培:目前与境外十余所知名高校进行学生联合培养,有本科2+2、硕研3+2、4+1和联培博士项目;与巴黎HEC进行商科人才双学位合作培养;签署协议,与英国KCL合办联合国际医学院,合格学生将获授予中英双方临床医学学位,目前这确实是个创举。

…。

南科大本科毕业生总升学率不低,19届已超过58%,与部分中九~华五校相当,但从结构看,国内读研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南科大17年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18~19年的推免比例为15~18%、达到985下游校的水平,对于一个建校不到10年、刚拿下硕博点的大学来说,应该说不低,但相对于南科大的定位,觉得还是有待提高的,因为中九、华五校的19年保研率为20~35%。据网上信息,南科大20届已为20%,清北和国科大为接受该校保研外推学生最多的3个学校,2~3年后的保研推免比例逐步提升到30%是非常乐观可期的。

四.南科大好在迅猛的发展态势和非常看好的前景,问题在于社会认可度相对滞后

1.师资

(1)师资队伍量质齐升、快速增长

2015年,专职教师200余人,其中院士10人、干人17人、青干41人;

2019年,专职教师800余人,其中院士29人(全职11人),长江学者25、杰青29,千人专家70余、青干80余,建有全国第一个诺奖实验室,引入图灵奖教授和菲尔尔兹奖获得者。

虽然总数不多,但过去短短4年、师资队伍翻了近2番。

(2)未来师资队伍建设很可能依然保持快速

按该校的发展规划,今后5年,学校将由起步阶段转入加速发展阶段,保守估计,到2024年,南科大师资规模可能会达到2000+,约为现在的3倍以上。

2.学科布局与专业

(1)专业数量快速增加

2016年,开设13个院系17个专业;

2019年,开设18个院系29个专业;

专业数变化折合百分比、3年共计为170%。

(2)学科快速布局

近3年来,新建医学院、商学院和人文社科学院;

在工学基础上,成立了深港微电子学院;

基于新工科教育,成立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

启动筹建深圳创意设计学院。

……。

(3)未来学科和专业拓展很可能依然保持快速

      7月份发现该校官网上正在公布拟开办的5个新专业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预估今后5年,理、工科学科群将更强更优、更加完善,医、经管学科群将建设完整、富有特色,人文社科特色专业完成布局落地、粗具规模,该校开设专业可能达到40+。

3.科研机构与设施

(1)研究机构建设布局快速推进

2016年以来,先后建设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组建全国首个诺奖实验室-格拉布斯研究院,菲尔茨奖国际数学中心-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成为深圳市十大诺奖级实验室,2019年又设立图灵奖深圳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建立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成为深圳市十大基础研究机构首批3个单位之一,建立的未来网络研究院成为鹏城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目前,已组建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0余个。

组建了新材料、新医药、清洁能源、人工智能、海洋科技以及风险分析、预测与管理的六大前沿与交叉研究院,推进专业交叉、融合。

……。

(2)科研条件快速提升

建设了目前国内高校最先进的冷冻电镜、超算中心等科研设施,其他各种科研条件也在快速完善,牵头论证的材料基因组、未来区域网络试验装置等重大设施即将开建。

……。

(3)科研产出快速增加

2016年,立项课题267项,经费2.24亿,自然指数排名居高校55位;

2018年,立项课题531项,经费8.52亿,自然指数排名居高校28位,增速列全国高校第4;2019最新一期自然指数已进至22位,超过港三校和哈工等名校。

2018年,SCi论文增速列全国高校第2,规模杀进百强、一区论文规模进入前50。

创效成果丰硕,17年(18年发布)科技成果转化总规模杀入50强。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由2017年91项、高校100位跃升至2019年的193项、42位。

……。

4.硕博点建设

(1)硕博点快速获批、推免资格高质量落地

2016年,采用联培方式招收首届研究生百余人;

2018年,获批成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专硕点;

2019年获批4个博后流动站。

(2)未来硕博点建设很可能依然保持快速、推免比例大幅度提升可期

未来5年,还有2次硕博点申报机会,个人预测,2021年会获得工学相关专业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预测2022保研推免比例可能提升到30%、本科生总升学率约70%;2024年临床医、经管博士点问题很可能也会解决。

5.校园建设

2015年,校园建筑面积20.26万平米;

2017年,1期续建完成,2期开建,校园建筑面积约30万平米;

2019年,2期II~IV标段陆续投入使用,校园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米;

2020年,2期全部建成投入使用,预计3期开建,校园建筑面积超过70万平米;

2022年,预测3期建成投入使用,校园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米;

2024年,含深港微电子学院、深圳创意设计学院等,预测校园建筑面积150万平米。

南科大校园占地3000亩,号称九山一水。笔者曾去过几次,学校西北背靠大山,前有大沙河从校园东南部穿过,很有形胜之势。校内九座山郁郁葱葱,一条溪流蜿蜒2.5公里,构成校园中轴线;绿水青山之间,密布绿树百花,富有岭南风韵的校舍星布,山湖相依的湿地公园、坡上长达3公里的步道公园和大沙河边的萤火虫森林布局其中,确实很美;现代化的学校山上,还有几百亩荔枝林与商周古墓遗址,中心区保留了一颗村民祭神的大榕树,堪称一绝。

6.学生

(1)本科招生数企稳、质量快速提升

2015年,南科大在校学生2100余人;

2019年,南科大在校学生6400余人,其中本科生4200余人;从2016年起,本科生每年稳定在1000人左右。

据国际公认度较高的大学四大排行榜之一的软科统计(以录取学生高考均分与各省市招生人数加权计算获得,科学性较高),近年来,南科大生源质量保持快速提升,据全国60位(15年)→38位(16年)→31位(17年),据网上传言,该校18级生源质量约为20~25位(按惯例,18年数据,软科将于2020年1季度公布)。

(2)研究生快速扩招

2016年,以联培方式招收首届研究生100余人;

2019年,开始独立招收南科大自己的研究生,1100余,其中博士研究生约500。

预估2025年,该校研究生总规模可能会从目前的2200余人达到6000+。

南科大建校尤其近3年发展迅猛,社会认可度也在快速提升,高考报名人数从2016年不足2万人变为2019年的4万余人;得到国内外学术机构日益广泛的认可,吸引越来越多的一流师资加盟;毕业生得到华为、BAT、谷歌、工商/建设/平安/招商银行等国际500强以及华大基因、大疆、商汤科技、优比选、中信证券、德勤等行业名企的认可,少数毕业生也成功尝试从公或在深圳从教等多元化出路,18届本科生就业平均薪酬跃居广东公办校第二位。当然个人觉得,相对于南科大的发展现状来说,社会认可度还是明显滞后的,这可能是新校的共同特点,零基础起步又无名校光环罩身的南科大表现更甚。

五.南科大高在高端定位和各方的强力支持、不足在于零基础起步

      深圳作为我国最具创新力的城市,经济总量已超越广州、香港,跻身一线城市。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大学,南科大应运而生、被深圳寄予厚望。国家全面深化改革,高教改革虽敏感、但也是势在必行,进行先行示范、处于改革特区的新型大学最适合不过,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南科大应势而起。对教育部和深圳市而言,推动南科大尽快建成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是一个不能失败的任务,也是一项成果丰硕的事业。

1.地方政府支持

南科大得到深圳市持续高强度投入,2018年22亿丶2019年29亿,折合生均投入据全国公办校前列,当然这对于一所高端定位、高速发展的新校是非常必要的。

2018年,深圳市将2个最好的三甲医院划拔为南科大直属附属医院,共建南科大盐田医院等4所医院;2019年,位于校内的南科大总医院获批,强力支撑学校医学院建设。

在政府的支持下,南科大办起幼儿园、中小学,组建了南科大教育集团,南科大附中即将2020年招生;在南山、福田、宝安、龙岗、大鹏等区以及深汕、深港合作区开展布局。

2018年,南科大被列入广东高水平大学之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名单,共10所、包括已进入囯家双一流的5所高校;南科大进入广东省选调生学校名录。

…。

2.教育部支持

支持南科大首开631综评招生模式先河。

以目前最快速度批复了硕博点。

2016年筹建,2019年即批复了临床医学专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落户南科大。

2019年,批准深港电子学院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

3.社会化办学

2015年,社会捐助1干万;

2018年,社会捐助过亿元;为南科大的教学、科研和建设提供了多元化的物质保证,学生也获得了丰富的奖学、助学支持。

4.产学研合作

     在行业协会和相关重点企业的支持下,南科大围绕新医药、新材料、芯片器件、无人驾驶、水下机器人等领域,组建了深圳第三代半导体、乐土精准医学研究院、智能交通研究中心、海洋装备联合实验室、广东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等产学研融合机构。

    在华为、腾讯、中国平安等企业的支持下,南科大建立教学、科研联合实验室和大量企业实践基地,“慕里黑再保险杯"华南赛区落户南科大。

     南科大虽然得到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但几乎是零基础起步,这一点不象国科大、社科大和上科大基于研究机构办学,也不象那些合并而成的学校,当然与有名校光环加身的分校或校区或中外合作大学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决定了南科大须有一个风雨兼程的起步阶段,植根了敢闯敢试的文化基因,一张白图最易描绘最美的图画,所以他很可能是咱国家一所未来最值得期待的新型公办大学。研究发现,目前南科大已基本结束筑基垒墙、建柱架梁的初创阶段,用该校校长的话说,2019年已进入最关键的提速发展阶段,目标是2025年建成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然后转入全面发展阶段,向建成世界最好的大学奋进。但是由于建校较晚、现在刚刚走完初创发展阶段,南科大不属于上世纪985/211工程校,也暂时未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序列,被戏称四非学校。此时的南科大就象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很多人看见了它的光芒,更多人则继续盯着熠熠生辉的传统名校而对此茫然不觉,祸福相倚,当下的南科大也还能作为一面筛子、更易选择到适合学校这种"敢为人先"文化特质的学生。

      优秀的大学自有特点、各有长项,审视的角度不同,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论目前的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南科大作为规模小的新校,面对3~6倍的师资和研究生规模差距,加上积累时间尚短,以及人们对新事物认识的滞后效应,南科大与优秀的原985大学还有差距。

      论论办学理念和体制、人均教育核心资源以及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南科大目前可肯定地说不逊于原985的中坚九校,尤其生均资源,南科大要更优越,而这对普通的本科生个人而言也更有意义。

     论目前的发展态势和速度,南科大肯定居于囯内高校的前列。大胆畅想一下,再经几年快速发展,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5年,领先的办学体制机制运转更加高效,师资2000+,理工医商及特色人文社科完成学科建设,理工商多个专业进入国内前列;国际化办学特色突出,外籍教师占比20%+,富有中国特色的自由、民主、多元、前沿办学文化氛围浓郁。届时,国际化拨尖人才培养效果凸显,境外升学率和直博phD继续保持高水平、进入世界前Top10校比例大幅提升、学生基本都进入前Top50校升造,国内保研推免稳步提高至30+%,学生就业更加高端、出口更加多元,创业支持体系完善、创业氛围浓厚;科研规模为目前的3~5倍、可能进入高校前十,影响力大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一个重要策源地。目前,在广东高校中已产生了鲇鱼效应,南科大的发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这里也劝退三拨人:

1.有浓厚985/211情结的,不要考虑去这种新型大学。尽管南科大不久很可能会列入国家双一流高校、发展成国内顶尖的一流名校,但它给不了您985/211牌子。

2.对学校专业不感兴趣而自控能力又非常差的,不要选择这所强调“基于兴趣、自主学习"且相对自由的大学。南科大象大陆传统强校的国际版,国际化特征突出,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进入该校需要一个转型期,以适应、学会自主择课、自主学习、自主寻求资源、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实验室和交流项目等自主管理能力,当然学校也设立了语言中心和双导师、书院辅导员、大学长等一套帮助学生转型的支持系统。

3.想上一所学业轻松的大学,不要去南科大。作为科技特色的学校,强调前沿、交叉、学术,理科不论,工科关注学科交叉、项目研发和创业,医科重视国际化和与理工交叉,商科注重金融数学、精算、科技金融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决策、商业与管理应用等理工交叉特色,甚至人文社科也选择工业与创意设计、创意写作(科幻)、科技考古、艺术科技等和科技交叉的特色方向,因此学生的学业很重,到底多重,可了解中科大、清北学生的学习情况,南科大很类似,也许源于其创校校长是中科大原校长、现校长为北大原副校长之故吧。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数据来自官网、截止2019年11月。

     

      

  


关注新型大学的过客




大家相对陌生的南方科技大学,首先介绍学校办学核心要素的情况,然后说教学与科研情况。


一、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配置


南科大2012正式创建,新型公办大学,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这几年发展迅猛,每年都变化很大,这里引用的是截止19年3月的数据。


1、办学理念与体制机制


个人认为,南科大办学理念和体制要优国内多数传统大学,办学体制接近国际化。招生上,绝大多数本科生采用631招生,不唯高考成绩,兼顾学生平时一贯成绩,着眼发现学生创新潜力的自主测试成绩占了3成,这为延揽高素质学生建立了一个很好机制(注:阅读南科大新发的19年招生简章,该校在首次广东试水双轨制招生,有15个名额采用提前批直录)。专业自主选择机制,基于2+2/3+1模式,大二/大三自主选择专业,为学生基于兴趣自主学习、开展类似博雅的通识教育,创造了更优越的条件,也成为各院系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强大竞争压力。立足“三化三制三创"教学,包括全方位的国际化教学、自由和竞争文化基础上的自主学习、给予本科生全员参加科研的机会和资源等。教授们的独立PI和非升即走,一定程度打破了论资排辈,形成竞争压力;学术自治原则很大程度上得以落实,学术研究环境相对自由宽松。学校治理体系接近现代一流大学,以国际顶尖高校校长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为学校把脉,校长办公会进行重大行政决策,教授会和学术委员会履行教授治学任务,以深圳市长为理事长的多元化、高层次理事会完成背书等。良好的办学体制,对有效提升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整体效能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师资队伍现状


南科大,按接近于国际一流大学的师生比(1:8~1:10)配置了高质量的师资,600多全职老师中高端师资占比非常高,90%以上的教研老师来自海外,其中国家级人才有院士27人(全职11人),长学者21人,大干64人、青千84人(已成为海外高端人才的南方高地),杰青24人,聘有诺奖、菲尔茨奖、图灵奖教授。同期本科生4000人,学生共5300人。


3、生源素质状况


19年以前,全体学生采用631模式,若只看高考成绩的话,其生源质量不错并在逐年大幅提升,据国际公认度较高的四大排行榜之一软科的统计数据(以各校在各省/市录取学生的高考均分和招生人数加权计算而得,相对科学),南科大近四年的生源质量排名为:63位(14级)→60(15级)→38位(16级)→31位(17级),统计数据有滞后、18级生源质量要到20年才公布。


4、教学、科研的物质保障条件


作为一所新校,教学条件优良,科研条件也在快速提升,学校得到政府持续高强度投入,多元化办学进展较快(17年取得社会捐款已逾亿元),经费预算18年22亿丶19年29亿,生均投资强度依旧居公办校前列(仅低于清华),当然,这对于一所高端定位、高速发展的新校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看一下学校的其他基本情况:


南科大校园占地3000亩,位于一线城市深圳,作为囯内最具创新力的大城市,经济总量已先后超越广州、香港。


截至2019年3月底,南科大设有理、工、医、商丶生命健康、人文社科6个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以及立足新工科的深港微电子学院、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正在筹建深圳创意设计学院。设有格拉布斯研究院、杰曼诺夫数学中心和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以及许多研究中心/所,有基于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人工智能/海洋/风险管控的六个交叉研究院,和以南科大为主体组建了深圳第三代半导体、乐土精准医学研究院等产学研融合机构。设有人文、艺术、体育、语言中心以及冷冻电镜、超算中心等重大科研设施。2018年获批成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

二、教学工作指标


下面只说一下网上有人口诛笔伐的18届。


1、18届本科生入口质量


2018届生源质量(这里仅考虑高考分),软科数据排名63名。


2、18届本科生出口质量


2.1升学情况:


总体升学率52.7%,对比原985校18届本科生数据(20位同济57.2%,21位天大56.7%,22位东大53%,23位中大51.6%,28位厦大46.2%),推算南科大总体升学率很可能居公办校30名左右。


出境升学情况:出境升学率33%,对比原985校18届本科生数据(第1位复旦31.7%,第2北大30.3%,第3位人大

29.8%),继续居公办校前列;出境升学质量,一般一看学校二看项目带奖情况,南科大留学学生中,61%直博phD(一般带奖)、比例很高,进入世界排名前Top50校的占比47%,质量也不错,遗憾的是去前Top10校的少。


2.2就业情况


总就业率:96.86%;


平均薪酬:据披露的广东省教育厅数据,南科大本科应届毕业生7864元/月(省公办校第2),另2所985校,一个8562元/月,另一个7371元/月,而薪酬水平靠后那个985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一直很好,在大学薪酬榜上这几年排名一般不会出全国前30,据此推算南科大该数据很可能居30位左右或以里。


很难找到简单而且大家公认的指标来准确评估生源和毕业生质量,若暂且以考高均分衡量生源质量,以升学情况(总体升学率与出境升学情况)和就业学生的平均工资衡量毕业生质量,南科大18届本科生入口63、出口30左右或以里,学校的办学质量还是很好的。



三、科研工作指标


审视以下产出要注意一个基础数据,南科大目前总共只有600多老师、1300多研究生。


1、论文产出


18年,南科大sci论文数量杀进百强,论文增速列全国第2,且一区论文占比为33%、超过港科大/港大和清北,据大陆和港澳高校第一,论文质量非常好。


据前几天刚公布的自然指数,南科大18年自然指数综合实力居国内高校28位,ScienceNature指数居第10位,首次公布的归一化计算(世界高水平期刊发文占比)榜单居第5位。


对于建校不到10年、这样小规模的学校来说,这样的产出很让人欣喜的。


2、创效成果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据18年底科技部发布的数据(统计的是17年数据),总转化规模进入国内高校50强,其中3种较规范转化方式下(授权许可、转让、作价入股)的合同额居高校第4,对个人进行现金和股权奖励总额居第6位。


3、科研经费争取


据17年发布的高校科研经费统计数据(统计的是15年的数据),南科大师均科研经费83万元,居高校第7位;



南科大更象大陆传统强校的国际版,国际化导向更突出。 如果你笃定搞科研又想境外升造,南科大很有优势;如果你不笃信自已肯定喜欢搞科研、尤其还不清楚自已到底喜欢学啥,南科大理工医都设有专业,选择上也很自主且有1年的准备期。


若把南科大捧上天,肯定也不对。作为一所新学校,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规模目前还很小,其综合实力、社会美誉度、影响力与传统强校尤其原985校还有差距甚至说差距不小,但这不妨碍她优良的办学与科研质量,对学生个人尤其是本科生而言,这是一所很好的大学。当然,听说这个学校的本科生学习压力很大,想大学轻轻轻松松,可能不适合去这所学校。


因建校晚(晚于98年5月),南科大不属于985/211校,也暂时未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序列(18年已列入广东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共10所,其中5所已属国家双一流)。说985/211头衔没啥用,肯定不客观,许多国企、事业单位尤其北方还是要看一下的,当然读研时整个牌牌或读个境外名校,这就不算事了;若说用途很大可能也不对,不然就很难解释南科大(还有国科大、社科大、上科大等其他一些优秀的双非学校)本科出境深造很好,同时就业的平均薪酬也不错,其实,越来越多的单位尤其民企主要还是要看应聘学生的学识和能力的。当然,你若特别在意985/211的牌子,那就不用考虑去这种双非大学。不然就很难解释南科大(还有国科大、社科大、上科大等其他一些优秀的双非学校)本科出境深造很好,同时就业的平均薪酬也不错,其实,越来越多的单位尤其民企主要还是要看应聘学生的学识和能力的。当然,你若特别在意985/211的牌子,那就不用考虑去这种双非大学。


人人升学徐老师


深圳是一座崭新锐取的城市,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野生树,他所在城市的影响,与全市具有非常匹配的气质。

一、学校简介

南方科技大学是于2012年建立,被确定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学校。它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时代产物,旨在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



二、师资教研队伍

南方科技大学做为一所新型大学,在人才引进、教研队伍建设上可谓投入巨资,下了大功夫。

三、学校排名

南方科技大学在校友会排名第176位。但是在上海软科2018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 ,南方科技大学位列第43位。

但南方科技大学在国外排行榜中却遥遥领先。著名的世界大学排行榜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南方科技大学位于国内高校第28位,世界高校第551-60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28位,这是国内许多985、211高校也达不到的水平。

在2019年英国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南方科技大学位于中国高校的第八位,排在世界高校的第301至35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8位。引来一片赞叹,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国外高校的排名和侧重情况与国内排名榜排名不同。但是不管怎样说,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南方科技大学是一所水平比较高的大学。




四、优势专业

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一所新型大学,他的优势科目还是比较多的,其中 理科实验班首屈一指。此外,金融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光点信息科学与工程也广受学生好评。



五、毕业生情况

前三届毕业生中超过60%被世界名校录取。2017年毕业生42.9%被国外高校录取研究生,2.72%在国内深造。总就业率超过98%。

就业行业大都在在科研、金融、IT业,人数超过40%。 而毕业生的就业地点大多集中在广州和深圳,超过89.60。毕业生的薪资也比较高,

所以南方科技大学的毕业生总体来说,无论是深造还是就业前前景都十分广阔。

六、录取分数

虽然南方科技大学到现在仅仅仅成立七年纪,不是211工程大学也不是985高校,但是它的录取分数线却遥遥领先,超过很多知名大学。我们也山东2017年录取分数线来看

这个分数线妥妥的超过了很多像山东大学这样的酒吧无高效,所以要考上南方科技大学,那确实也是学霸中的学霸。

七、学校前景

综上所述,南方科技大学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大学。学校以学分制,导师制为特色,致力于创办世界一流大学。而且学校位于我国最有活力的城市—深圳,借对城市的发展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南方科技大学的前景一定更加辉煌。



师者馥仁心


南科大先不说别的,真正在南科大长期呆的教授有几个。不都是带着论文来给钱留校一两年,南科大的经费很大一部分不是花在了学术科研上,而是教授聘任上,所以感觉论文数量很多。前一段时间搞基因编辑的那个所谓的南科大教授,实际一年365天可能有300天都在香港和国外。不吹不黑,南科大之前打着同意旗号的还有深圳大学


北风窗知你意


南方科技大学对学生来说,最有竞争力的是入学一年后可以完全自由选择专业,到了大三结束还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是目前中国高校以学生为中心做得最好的高校。现在有很多高中毕业生考取了理想的大学,但没有读到理想的专业,转专业要求又多,所以在大学里过得很痛苦的。在南方科技大学至少不会读让你很痛苦的专业。另外教授大部分都是非常优秀的,教授是学生的引路人,这方面对学生也是很好的。

南方科技大学的领导层都是有海外经历,都是国外(或境外)回来的,这会对学校的大方向把握产生影响,创校校长认为中国的高校为什么创新力不足,其中有校领导思想僵化有关,因此南科大领导层的国际视野是比较好的,思想应该比较活跃度的。

南方科技大学适合有追求又不太喜欢做螺丝钉的人,现在很多网络言论总是说应该读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这样毕业后才能进大厂收入高,其实就是鼓励去做螺丝钉。现在人的出路是多样化的,也可以不做螺丝钉。


河奇风


本人家属刚好是北方某省招生组成员,她说去年南科大在该省的生源平均分位列所有高校的第22位,达到了985中上水平,接近北航北理等名校


sheeplmy


听老师们说南科大挺不错的,得到探圳市的大力支持,南科大创办医学系堔圳市划拔了三所医院,不知道“双一流”什么时候能申办好


老雪2011


低进高出、教育增值的代表。


教育义工


国家的创新首先是教育体制的创新。中国需要更多像南方科大,西湖研究院这样的国家主导民间参与的综合性学府。不拘一格降人才,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自主,创新,天马行空的思维!未来的中国一定会出现比肩世界甚至超越世界的一流学府!这是未来我们孩子们的福音,也是世界的读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