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饒平各鎮鎮名的由來


饒平縣

饒平縣廣東省東南部沿海,東連福建省詔安縣,南臨南海。縣人民政府駐黃岡鎮。明成化十四年(1478)析海陽、揭陽2縣地置饒平縣,治下饒。因建縣於平定三饒人民起義之後,取“三饒太平”意。

黃岡鎮 饒平縣轄鎮。縣人民政府駐地。在縣境南部、黃岡河下游。相傳此地古為鳳江(黃岡河)口商埠。宋初為粵東港口之一,稱鳳岡埠。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築黃崗城於此。古時“崗”、“岡”混用,今用“岡”。

海山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南部。鎮人民政府駐黃隆。由多個小島組成,因主島為小山,故名。

樟溪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西部。駐地樟溪圩創建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1962年成立樟溪公社,1986年建鎮。

錢東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南部。鎮以駐地名。取“錢”表示富貴,“東”字屬木,寓根深葉茂,意在“家居榮貴騰達”。

新圩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東部。鎮以駐地名。原名義安圩,建於民國5年(1916)。後因圩址與原東門圩相鄰,為別新舊,稱新圩。

浮山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中部。駐地浮山圩處盆地山丘,遇暴雨周圍水浸,故名。

湯溪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中部。鎮人民政府駐湯溪水庫副壩西側。此地昔日溪中溫泉溢噴,水溫高達80攝氏度,故名燙溪,後改湯溪。

三饒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北部。駐地明成化十三年(1477)為饒平縣治下饒堡,清乾隆年間(1736—1795)建三饒樓。三饒原是縣內上饒、中饒、下饒的統稱。

新豐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北部。鎮以駐地名。原南北各有一居民點。南叫慶豐樓,北名榮豐樓。後中間形成集市。取兩村之“豐”字,命名新豐圩。

饒洋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北部,東與福建詔安縣交界。鎮因駐地名。因饒洋圩處洋較埔,原屬上饒鎮,故名。

上饒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北部,東與福建詔安縣交界。鎮人民政府駐茂芝圩。原屬海陽縣元歌都上饒堡。

柘林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東南部。相傳南宋末福建人居此。昔日草木叢生,唯柘林最茂,故名。

汫洲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南部。鎮人民政府駐井南後山。古稱瀛州。因海汊縱橫境內,形似“井”,後改“瀛”為“汫”,故名。

大埕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東南部、粵閩邊界處。明初建村,有大片鹽埕,故名。

所城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東南部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瞭望山下築城,門守禦千戶所,稱大城所。簡稱所城,?

聯饒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東部、黃岡河北側。東與福建省詔安縣交界。鄉人民政府駐深塗村。1961年析鳳江公社聯山、霞饒兩鄉成立聯饒公社。?

浮濱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中部、黃岡河中游西側。鎮人民政府駐溪樓村。原名浮墩。20世紀30年代稱浮濱。

高堂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南部。鎮人民政府駐高堂村。明洪武年間(1368—1398)梅州人來此山溝池塘邊置居,名溝塘。清代建大廟佛堂,雅稱“高堂”。

東山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東部,東與福建省詔安縣交界。鎮人民政府駐東山圩。1949年建圩於東山村,以村得名。

新塘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北部 西側,鄰接潮州市。鎮人民政府駐新塘圩。明末圩集置新塘洋地,故名新塘圩。1975年從三 饒區析出建鄉。

建饒鎮 饒平縣轄鎮。在縣境東北部,東鄰福建省詔安縣。鎮人民政府駐大埔。1958年屬上饒公社。1962年成立建饒公社,取上饒之“饒” 及新建之意而得名。

饒平各鎮鎮名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