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此姓國內比較少,人口也不多,看大家知道不?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每個時代的文化都各不相同,因此後世常說,我國是個盡顯包容的國家;姓氏的歷史也源遠流長,現今我們都說是“炎黃子孫”,據記載,炎帝居住在姜水的附近,因此以姜為姓,姜姓在宋版《百家姓》排第32。

此姓國內比較少,人口也不多,看大家知道不?

黃帝則是居住在姬水的旁邊,因此以姬為姓,在古時,姬姓是個非常尊貴的姓氏,尤其是在周朝,但姬姓位於《百家姓》第297位,不過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姓氏就有411個,獲得了“萬姓之祖”的稱號。

姓氏流傳至今,一些古時候很常見的姓氏,到現今卻非常罕見了,其中不乏有家族被追殺,因此改名換姓的情況,於是這個姓氏的人數就漸漸變少了。而當今有一姓氏只有湖南才有,人口僅300,被史學家當“寶”,女性卻想改姓。

此姓國內比較少,人口也不多,看大家知道不?

這個姓氏便是“叫”姓,據歷史學家考察後,發現“叫”氏人家在湖南省株洲市攸縣菜花坪鎮菜坪村的斑竹壠繁衍數百年,“叫”姓也存在於這個地方。

從《叫氏五修族譜》中可以得知,叫氏始祖叫仲康,出生於洪武十二年(1379年 ),喜歡騎射,因取得戰功而獲得了官名,後來又因為明朝發生變故,仲康便退出了官場,從此並過上了隱居的生活,還改了姓為“叫”。

此姓國內比較少,人口也不多,看大家知道不?

《仲康公傳》也寫有:“叫公仲康,字肇績者,乃河南苗裔,楚攸之鼻祖也······迨因國事正在進退兩難之間,遂喪志仕途,尋勝過攸至斑竹菜花坪······”

正統十四年(1449年)時,仲康壽終正寢,他的子孫後代便一直生活在了這裡,而叫氏族譜從萬曆年間初修後,到康熙年間二修、乾隆年間三修、道光年間四修、民國時五修,按理來說,《叫氏五修族譜》有七卷,現今只存在了卷二、卷四。

此姓國內比較少,人口也不多,看大家知道不?

不過從中還是可以得知“叫”姓的始祖是誰,但不少重要的記載卻已經消失了,至於為什麼改姓叫“叫”?無法獲知具體的緣故,但從《班行詩》中首句“正叫流光應宗祖”,略能夠猜測到了仲康來到攸後改姓為“叫”的用意。

然而“叫”姓到現今就有些尷尬了,女性都想改姓,每當有人問起“你叫什麼”時,“叫”姓人都很難開口回答說:“我叫叫xx。”估計問的人也不太能夠聽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