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当你看到《岛城故事》系列,那么这篇文章与时下热点无关,与吃喝玩乐无关,更与产品销售无关。

《岛城故事》系列只写给像你这样的真正热爱着这个城市的人,希望你和我一起一次比一次更了解这座城,一天比一天更享受在这里的时光。

P.S.《岛城故事》系列每周更新,欢迎读者在文末留言“你最想了解的城市一角”,也许你会出现在下一期的《岛城故事》中哦!

上期的《岛城故事》得到了不少小伙伴的肯定,小编还要继续努力,给大家最好看的青岛故事!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生活在青岛或是来过青岛的人都知道,

青岛遍布着许许多多精致、文艺的小洋楼。

每次路过它们都忍不住拿出手机“咔嚓”一下,

尽管手机里、相机里已经装了

几十张、上百张关于它们的照片。

我猜,不少人都幻想过在这里生活的情景:

早晨起来仔细的洗漱、打扮一番,

然后冲一杯咖啡,或是牛奶,

吃一顿营养又精致的早餐,

然后去院子里借着一天中最好的阳光

侍弄侍弄花花草草,

心情愉悦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然而,这只是你我的想象,

让大文豪老舍告诉你

生活在这里究竟是个什么样?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老舍刚到青岛那会儿

就写了一篇十分幽默的短文《有钱最好》

来描写他在青岛的生活。

老舍说,青岛的房大小不拘,全是洋式。

房租没有贱的,

所以大多数的楼房是分租的,

一层儿两三间房租给一家。

住楼上的呢,得上下跑腿;

而且费煤,因为高处得风,墙又不厚。

住楼下的,自然省了脚,

也较比的暖一点,

可是乐不抵苦。

楼的建筑根本是二五八,

楼板也就是一寸来厚。

要赶上楼上有那么七八个孩子,

那就蛤蟆垫桌腿儿,死挨。

人家能把楼板跺得老忽闪忽闪的动,

时时有塌下来的可能。

你只有一条路,搬家。

搬吧,都调查好了,

同楼的小孩少,大人也规矩,你很喜欢。

搬过去一看,院里有八条狗!

还得搬哪!

这回可好,没有小孩,也没有狗。

早晨七点来钟,人家唱上了。

青岛的京戏最时兴。

早晨唱过了,那敢情不过是喊喊嗓子。

大轴子是在晚上,

胡琴拉着,生末净旦丑俱全,

唱开了没头儿。

搬一回家,要安一回灯,挂一回帘子;

搬一回家,要到公司报一回灯,报一回水;

搬一回家,要损失一些东西,损失一些钱。

总起来说,青岛不是个坏地方,

官员们也真卖力气建设。

所谓洋罪,

是我的毛病,穷。

假若我一旦发了财,

我必定很喜欢这里。

等着吧,反正咱不能穷一辈子。

——整理自老舍《有钱最好》

看了老舍笔下的“洋房生活”

我仿佛穿越了,

似乎回到了80年前,

真切的听到楼上小孩儿蹦跳的吵闹声,

院子里的犬吠声,

和半夜拉胡琴的声音。

这就是老舍,

一个能让文字说话的人,

一个可以让老建筑生动起来的人。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说到老舍,没有人会感到陌生,

张口就能说出他的几部代表作,

比如,《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龙须沟》。

老舍原名舒庆春,

出生在北京一户并不富裕的家庭。

因为他出生在冬末春初,

父母便为他起了这个名字,

既寓意迎接春天,

又表达了对他美好前途的期望。

老舍的文学天赋在上学时就显现了出来,

他巧妙地拆解了自己的姓氏,

为自己起名舍予,追求忘我的境界。

从发表第一部小说《老张的哲学》后

他开始使用“老舍”这个名字。

在他67年的生命中,

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

剩下的25年分别在伦敦、青岛、

济南、重庆等地度过。

虽然笔耕不辍,

但他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是从

他在青岛的那几年开始的。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虽然是文坛巨匠,

但老舍的作品似乎很“接地气”,

读他的作品颇像是在看一部电影,

市井生活一幕幕映入眼帘。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

能够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

也说明这部作品通俗易懂,

语言平实到初中学生都能品读。

而读过这部著作的人,

没有不想去青岛的骆驼祥子博物馆看一看的。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骆驼祥子博物馆位于

青岛市黄县路12号老舍故居内,

由于修缮工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

那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历史风貌。

和青岛许多博物馆一样,

骆驼祥子博物馆也是免费参观的。

推开铁门走入庭院,

迎面呈现两尊塑像。

院中心坐北朝南是老舍先生。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院落西南角是祥子拉车的塑像。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他栩栩如生的神态,

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小说、电影、

话剧和连环画里的祥子。

院南侧和西侧墙面上,

镶嵌着26幅别有韵致的陶版画,

选自老舍先生最为认可的

著名画家孙之儁的《骆驼祥子画传》,

画中描绘了《骆驼祥子》中的故事情节。

置身其中,

还真有一种到文豪家里做客的感觉。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也许,很多人都知道,

老舍写《骆驼祥子》的冲动

来自友人闲谈中讲的两个车夫的事。

故事发生在北京,

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一草一木

似乎是老舍对北京情有独钟的结果。

没想到,它的生活素材竟是出自青岛,

创作也是在这所不起眼的德式老建筑里完成的。

当年,从黄县路右拐,

有一处叫“东方市场”的集贸市场,

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购物场所。

每天来这里的人络绎不绝,

其中不乏“有钱阶层。

那时汽车很少,

有钱的阔太太先生们想免去负荷之苦,

主要靠黄包车。

东方市场旁的黄包车因此大受青睐。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市场旁的小树林是车夫们靠活,

休息的地方。

老舍常来这里与车夫们聊天、拉呱。

今天我们可以想象得出,

为了创作,

老舍一定是眯着眼睛,吸着香烟,

或许会背着双手,从住宅里走出来,

直奔小树林。

和蔼的老舍与车夫们打着招呼,

然后用京腔与车夫们交谈。

生意好不好做?

遇没遇上倒霉的事?

家里几口人,日子过得怎么样?

家长里短最能拉近人的距离,

闲谈中老舍了解了车夫们的生活,遭遇,

挖掘着他们的内心世界,

洞察他们的喜怒哀乐,

甚至观察他们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

据当时的邻居回忆,

老舍还经常把一些聊得意犹未尽的车夫请进家里,像亲戚似地接着聊。

对材料“入迷似的收集”,

丰富了老舍的创作素材,

也印证了其注重从生活中

汲取创作营养的一贯主张。

优秀作品源自生活,

老舍严谨的创作态度,

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骆驼祥子》作为长篇连载,

最早出现在《宇宙风》第25期上。

《宇宙风》是上世纪30年代

很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发行量达到45000多份,

是文学刊物的冠军。

老舍之所以把自己心爱的作品送给该刊,

一方面可能是出于与办刊人的“老交情”,

一方面不排除其发行量和影响力。

因为这是老舍毅然辞去山东大学教授职务,

放弃丰厚的薪水后,

第一部“自食其力”的产物,成败至关重要。

正如老舍自己所言:

“《骆驼祥子》是我做职业作家的第一炮。这一炮要放响了,我就可以放胆地做下去,每年预计着可以写出两部长篇小说来。不幸这一炮若是不过火,我便只好再去教书,也许因为扫兴而完全放弃了写作。所以我说,这本书和我的写作生活有很重要的关系。”

老舍成功了,

每天一两千字的进度,

终于在一年后封笔。

而《宇宙风》从1936年9月16日的

第25期开始连载,

一直延续到1937年10月1日的第48期载完。

从此一部伟大的作品诞生,

影响了中国文坛近80年,

同时也进入了海外阅读视野,

先后有英、法、意、瑞士、捷克、

西班牙、日、韩等多国文字译本出版。

让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引起不小的轰动。

《骆驼祥子》让老舍成为

文坛一颗永不熄灭的星,

而老舍也让这个时代的风貌永远留存,

让生活在这个时代人们犹在眼前。

“青岛人有眼光,能在老舍故居以文学名著《骆驼祥子》命名成立博物馆,这是个首创。”老舍独子舒乙说。

老舍故居一共有三层,

建筑面积达 1000多平方米。

其中,一层为骆驼祥子博物馆,

二层和三层为现今文学交流的场所。

博物馆内的280余件藏品

像这间房屋的主人一样

细细诉说着老舍先生在青岛那段

“不可复制的经典岁月”。

博物馆里的书房里

摆着一张写字台和几把红木椅子,

其实并非原物,

只不过是人们凭想象摆设的而已。

舒济看过后说,

有一点敢肯定,

父亲绝不会坐在红木椅上写作,

他更喜欢的是藤椅。

现在公开的照片,

老舍先生确实多坐在藤椅上。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在青岛他曾坐过何种椅子,

已无法查证了,

因为迄今为止不曾发现过

老舍在青岛书房里留下的任何一张照片,

这实在是遗憾。

老舍故居是老舍在青岛期间

唯一保留下来的故居。

但是,就像老舍文中说的,

他其实搬过几次家,

住过的地方自然不只这一处。

清华校长梅贻琦曾经有这么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1934年9月,

应山大校长赵太侔的邀请,

老舍来到山大授课。

初遇青岛,老舍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他在《青岛与山大》一文中写到,“以尘沙为雾,以风暴为潮的北国里,青岛是颗绿珠。”

当时,

老舍夫妇带着女儿舒济

落脚在山东大学的西北处,

也就是今天的登州路10号。

他们在这里住了三个多月,

度过了青岛岁月的最初时光。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这段时间老舍很忙,

胡絜青回忆说:

“他很少有时间游览青岛的风光,他每天忙着看书查资料、备课、编讲义和接待来访的同学,他老是感到学识不丰富,唯恐贻误人家的子弟。”

他一方面幽默的本性展露无疑,

被学生称为“我们的笑神老舍先生”,

一方面又严肃认真,言传身教,

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做到

“对事卖十分力气,对人不用半点心机”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后来老舍搬家到

金口二路的一座小楼(今金口三路2号乙)。

此地东临汇泉湾,西望青岛湾,

南面是海滨公园(现在的鲁迅公园),

花海相伴,风景怡人,

开启了老舍的创作灵感。

在《樱海集》的序中 ,老舍这样描述新家:

“开开屋门,正看邻家院里的一树樱花,再一探头,由两所房中间的隙空看见一小块绿海……大门向东,楼本身是南北向。房东住在楼下,我们住在楼上。楼上除去厨房、厕所,还有四间:有阳台的一间是我们的卧室,隔壁是书房……”

岛城故事丨笑神老舍和青岛洋房

从书房西窗能够眺望大海,

优美的环境,给予老舍创作灵感,

在这里,他创作出短篇小说

《上任》、《牺牲》、《柳屯的》,

中篇小说《月牙儿》等。

同样是在这里,

老舍先生也迎来了他的独子舒乙。

1935年底住到1937年8月13日,

老舍住在黄县路6号(今黄县路12号)600多天。

受到抗日运动的影响,

老舍没有继续出任山大教授,

这也使得他真正有时间开始文学创作。

《骆驼祥子》就是在这段时间创作出来的。

回顾老舍先生这三年来的经历,

我们不难发现,

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情愉悦,

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

80年后的今天,

我们仍然在接受大自然的恩赐,

回归自然,我们忘记了烦恼;

回归自然,我们发现了新的美好!

熟悉的人们都知道,

黄县路这一带名人故居不少,

居住于此的大多是学校里的教授。

可以想象,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

人与人之间面对面聊文学、话家常

是再普通不过的事,

温馨又叫人怀念。

再到如今,

我们闲下来的时候,

不如也放下手机,

暂时将视线离开电脑屏幕,

也约上3-5好友,

聊聊天、赏赏花,

这也不失为一种为自己充电的好方法!

互动话题

你最想了解的城市一角是哪里呢?

你和它又有怎样难忘的记忆?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也许,下一期的《岛城故事》中

会出现你的名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