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四川的博物館為什麼這樣“活”?

三星堆青銅面具“開口說話”,與秦始皇兵馬俑愉快“聊天”——5月18日,一則“文物戲精大會”的視頻爆紅網絡。

同一天,24個成都市民家庭夜宿成都博物館,伴著文物入眠。“這真是一個奇妙的博物館之夜,夢中我穿越了,遨遊在歷史中。”有市民在活動後留言。

近年來,四川博物館界發揮自身功能和特點,在“活”字上下功夫:讓文物“活”起來,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激發全社會文化自豪感,博物館變得更有活力和吸引力。

四川的博物館為什麼這樣“活”?

博物館教育讓文物“活”起來

4月底,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的80餘名聾啞兒童等走進金沙遺址博物館,“參觀了”龐貝:瞬間與永恆——龐貝出土文物特展,通過專門的講解感受龐貝居民的城市生活。這是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的一場社會教育活動。為了吸引青少年逛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在青少年教育體驗區推出模擬考古、感受古蜀生活的系列體驗活動。“每次活動名額都很快被搶完。”體驗活動負責人何莉麗說。

博物館擔負著傳承、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如何把陳列文物變成大眾樂意接受,進而喜歡的文化資源?我省近年來進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創新探索。

杜甫草堂的社會教育活動“草堂一課”在全國小有名氣。以詩歌文化的學習和體驗為主線,杜甫草堂開發了33門課程,在成都幾十所小學授課,激發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

豐富多彩的社會教育活動,讓博物館蘊含的博大文化變得活靈活現、可觸可感。

四川博物院院長盛建武介紹,2017年四川博物院獲得“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稱號,其中的一項創新,就是緊扣博物院教育職能,展開多層次的博物館教育體系:在全國最早開辦“小小講解員”活動,讓孩子在講解中愛上傳統文化;在全國第一個推出“大篷車”流動博物館,讓文物走進偏遠山鄉;全國第一家與教育科研機構合辦博物館教育研究所,並打造“文博教育”板塊,全省近千萬學生可通過互聯網學文物、賞藝術。

“感謝四川博物院的‘小小講解員’活動,讓我愛上傳統文化。”北京大學考古系學生胡好玥連續6年參加“小小講解員”活動,培養了對文化遺產和考古科學的濃厚興趣。

2017年底,教育部公佈“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四川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館等入選。

博物館經濟帶活產業發展

5月25日中午,天氣炎熱,而成都武侯祠大街上的餐飲店、紀念品商店裡,人潮湧動。“武侯祠讓這條街充滿了活力。”有商店老闆表示說。

何止這條街。近年來,伴隨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博物館經濟也迎來了大發展。

省文化廳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省20餘座博物館獲評4A、5A級旅遊景區,2017年全省博物館門票收入3.2億元,而博物館、紀念館及文化遺產、文物保護單位拉動全省旅遊收入在5000億元左右。

“博物館+旅遊”成為一道文旅大餐。錦裡是成功的案例之一。這座2004年依託武侯祠博物館打造的川西民俗文化休閒街,當年就吸引遊客300多萬人次;2017年,遊客攀升至近千萬人次,商品銷售收入達2.7億元。錦裡開市伊始,便被當時的文化部評為文博產業示範基地。

“博物館+文化”將博物館變成有溫度的文化殿堂。博物館對傳統文化的深入挖掘與活態運用,各種原本旨在讓文物、歷史、文化“活”起來的創新之舉,成為博物館吸引遊客的另外一張“王牌”。2018年成都大廟會期間,遊客達138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就是武侯祠恢復多年的民俗活動“大廟會”。此外,杜甫草堂的“詩聖文化節”、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金沙太陽節”、三星堆博物館“三星堆大祭祀”、自貢恐龍博物館的“恐龍復活節”等傳統活動,已成為知名文化品牌,吸引著源源不斷的觀眾。

“博物館+文創”催生出各種新業態。在四川博物院,張大千、齊白石、石濤等大師名作紛紛印上絲巾、書籤和手機殼;在自貢恐龍博物館,恐龍吉祥物形象的公仔巧克力,備受遊客歡迎。在三星堆博物館,包括“面具餅乾”在內的各種文創產品,2017年收入327.78萬元。

“大量事例證明,以教育和文物展示為主要功能的博物館,可以兼顧事業和產業,用創新文化服務實現產業鏈的發展。”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蔡尚偉認為,在深挖博物館文化內涵方面大有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