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小姨多鶴》:從一個“圍城”走向另一個“圍城”

說到嚴歌苓,大家都能想到她的筆下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女性角色。每次讀完她的小說,我都覺得那些人物像是來過這個世界一樣,就在某個地方,而我們無緣相見。

嚴歌苓筆下的女人,沒有貞潔烈女,也沒有巾幗不讓鬚眉之能,但個個都活出了稜角,用最平凡的人生吸引萬千讀者,讓人們不得不欣賞她們骨子裡的美。

《小姨多鶴》這本書,講述了抗戰末期,十六歲的日本少女多鶴被賣到東北某家作為傳宗接代的“工具”。多鶴與張儉還有他的原配妻子朱小環愛與恨的交織,跌跌撞撞的一生。

有的人認為多鶴的感情飄忽不定;有的人認為多鶴不該對一個把自己當成生育工具的男人有感情;也有的人認為多鶴是一個沒感情的人,最終回到了她從來沒有踏足過的祖國。可在我看來,多鶴是一個從來不被允許做出自己選擇的可憐女人。

《小姨多鶴》:從一個“圍城”走向另一個“圍城”

01、元老的決定,映襯著一個日本女人毫無選擇的一生

小說開篇,日本人邊跑邊喊:“中國人來了!”多麼熟悉的一句話,就像很多的抗日戰爭片中,中國人邊跑邊喊:“日本人來了!”如出一轍的畫面感是因為原子彈把廣島和長崎夷為平地。

多鶴和同村人是日本派遣到中國開墾荒地的平民,當然這些所謂的荒地其實是良田,這些村民也是到了之後才知道。

抗戰接近尾聲,這些村民未能及時撤離成為了戰爭的犧牲品。各個村長及元老做出決定,要求大家自殺,即便大部分人是拒絕的。

之前鈴木醫生呼籲大家跳上火車和他一起逃走,鈴木醫生目光掃過多鶴,然而莫名的力量禁錮著多鶴的雙腿,沒有人響應鈴木醫生的呼籲,多鶴也沒有。

在我看來,多鶴錯過鈴木醫生的呼籲,也錯過了一生當中唯一的選擇,對於而後的生活,她無時無刻不在處在被動當中。

《小姨多鶴》:從一個“圍城”走向另一個“圍城”

她們被敵人追著攆著殺,多鶴最終被裝進麻袋賣到張儉的家,成為張家人的“生育工具”,從此她的大半輩子都在躲躲藏藏。

為了防止被別人認出,她在外裝聾作啞不說半句話,被當做啞巴、精神患者。孩子出生後她以小姨的身份出現在孩子的面前,面對面而不能相認。

為了躲避檢查,他們從東北逃到江南,以孩子小姨的身份,應對外界的猜疑。然而如此的顛簸換來的是拋棄,兒子出生後,多鶴被扔掉,一個月後步履艱辛的找回去。

多鶴和張儉有兩年的時間熱愛著對方,然而當張儉想要斷絕這份愛之後,多鶴只能毫無權利的接受。後來她的愛被小彭撩撥起來,然而這份愛情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在我看來,多鶴對張儉和小彭的愛是毫無選擇的,在她有限的生命裡能接觸到的異性並不多,一個生理和心理正常的女性必然會對異性產生興趣,她選擇不了自己的生活,也選擇不了自己的愛情。

《小姨多鶴》:從一個“圍城”走向另一個“圍城”

02、摧毀一個女人最殘酷的手段莫過於讓她認命

1、弱勢的,有一點遲鈍的女人多鶴

她把水泥地擦得光亮,窗戶上像是沒有鑲嵌玻璃,一家人的衣服疊的整整齊齊。她的執拗悄悄改變這個家。她是“不湊合”的。

每天都在埋頭打掃衛生,日復一日的低頭刻字,不與任何人多交流。她在自己的世界裡追求完美,然而她能做的似乎也只有這些。

被張儉扔出去,她在西瓜車上翻滾著,用自己的一雙腳走回去,一個月,差點回不去了。她的一切已經鑲嵌在那個家裡了,離不開了。

她走不出這個家,走不出這個“圍城”,孩子要與家裡撇清關係,她是心痛的,卻也是無能為力的。孩子是這個世界上僅有的有血脈關係的親人,她在孩子身上所寄託的愛和心血,突然間煙消雲散,她所能做的仍然是日復一日的把地板擦的光亮。

《小姨多鶴》:從一個“圍城”走向另一個“圍城”

小說的最後,多鶴去了日本,她從來沒有踏足過的祖國,被當成外國人的祖國。她和多年相伴的朱小環分開了,她不知道自己是回了家還是出了遠門。

我覺得,嚴歌苓對這種單純又有一些執著的女性更多的是讚美。她是邊緣化的,有些遲鈍的,而恰恰是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讓我們看到了生命,一條鮮活的生命,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即使命運不堪,即使她早已認命,她依然保持了那份最純真的美。

2、潑辣蠻橫,卻又深明大義的女人朱小環

朱小環懷孕時被日本人追破了產,導致不孕不育。因此丈夫家的人要買個日本女人傳宗接代,朱小環賭氣回了孃家,但她知道這只是賭氣,丈夫來接,就順著臺階的回去了。

小環是一個大大咧咧,潑辣,天不怕地不怕就算被埋在土裡也要生根發芽的女人。被鄰居在背後嘀咕得稀巴爛,也能在鄰居面前理直氣壯的走路。

她在任何時候受到欺辱都能蠻橫的懟回去,看似不講理的鄉下女人卻又明白大是大非,多鶴被張儉丟出去,她大罵張儉,出去找,即使這個女人極大威脅了她的地位,她仍然把她當做了自家人。

多鶴回來之後,是小環想辦法讓張儉和多鶴培養起感情。多鶴的孩子,她視如己出的愛戴。

張儉和多鶴在外“偷情”的被抓住,她得到消息,想都沒想就來頂鍋。張儉被抓進去,她能出去偷東西來支撐這個家。即便所有的鄰居都和她們劃清了界限,她也憑藉著自己的一雙手和精明的處世之道,豪邁的生活下去。

《小姨多鶴》:從一個“圍城”走向另一個“圍城”

她在有條件的時候飛揚跋扈;災難降臨之時,她拼盡一切闖出一條生路。她的至理名言就是“湊合”,什麼都能湊合,總能湊合的過去一道又一道的坎。

朱小環是這個家的支柱,她在那個貧瘠的年代貧窮的家制造歡聲笑語,她在每一個重要的時刻果斷的做出最重要的決定。

多鶴離去之後,一個大家庭只剩她和一條老狗,以前她支撐著這個家,最後信箱裡的信支撐著她。

我覺得,嚴歌苓是在小說的後半段才發現朱小環身上諸多的耀眼之處,從而著重的描寫朱小環的所作所為。她湊合的生活,卻從不壓抑自己,無論對內對外她總能做出最好的決定。她是一個看起來不講理,卻深明大義,聰慧的女人,一個區別於多鶴,獨立自主有完善人格的女性。

03、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個時代的人

1、從《金陵十三釵》到《小姨多鶴》

《金陵十三釵》描述了抗日戰爭中被迫害的中國女人,對日本深惡痛絕,很多人把錯按在了整個日本人的頭上。

然而讀過《小姨多鶴》之後我忽然的發現,戰爭是少數人為了一時的利益挑起的,而大部的普通人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哪怕是侵略者的國家也逃不過戰爭所帶來的的災難。

中國作為受害國,用一個個無辜的生命在反抗,沒有選擇,沒有安逸,只有反抗才有活路。

然而日本同樣有大量平民百姓被迫參軍,被迫流落異鄉。

就像代浪村一樣,就像多鶴一樣,村子裡沒有成年男性,因為他們已經成為了戰爭的犧牲品,然而留在這的婦女老幼在元老做出自殺的決定之後,竟然沒有逃跑的權利。

自殺的組織者死亡之後,她們才開始奔逃,然而她們被追殺,手無寸鐵的普通人在替戰爭贖罪。

多鶴保護者三歲的孩子久美,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在生命受到如此巨大的威脅時,她仍然沒有放棄心中的善,這麼一群人和中國的老百姓一樣成為了戰場的犧牲品。

我覺得,嚴歌苓是真正經歷過風浪的人,豐富的生活經歷使他不再侷限於一個角度看問題。《金陵十三釵》為了救別人而犧牲的妓女,《小姨多鶴》無辜的人成為戰爭的犧牲品,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更多的人是被動的。

《小姨多鶴》:從一個“圍城”走向另一個“圍城”

2、多鶴和小環都是那個時代的縮影

嚴歌苓寫這本書的時候走訪了事發地,去過日本鄉下,親眼目睹體會過日本底層的生活。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多鶴和小環這類人真實存在過,她們既是那個時代的縮影,又是那個時代的代表。在肉體遭受著生活的磨難,仍然對生活抱有希望。無論是多鶴的“不湊合”,還是小環的“湊合”都是她們活的方式。

她們共同愛著一個男人,那個時代的愛情沒有轟轟烈烈,她們對張儉的愛情也不是至死不渝,但這份愛足以支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溫暖。

當她們深處低谷之時,一個仰望星空,另一個俯瞰大地,她們剛柔並濟的走過那個艱苦的時代。

我覺得那個時代的很多人,就像她們一家人一樣,先結婚再產生愛情,先有孩子後有愛。在苦難中共進退。

結語:

《小姨多鶴》這本書寫出了大背景下過好小日子的智慧,我們可能無法擁有美好,卻可以在磨難中製造美好。

嚴歌苓帶著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戰爭,看待生活。我們羨慕著大富大貴,卻總是忽略近在眼前的美好,世界有多少人生來就是非富即貴的呢?而我們的身邊卻總能看到多鶴和朱小環,或者我們就是多鶴和朱小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