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以《比海更深》為例,解讀是枝裕和電影中的人物塑造及人生哲思

《比海更深》是2016年上映的日本劇情片,片名取自華語歌手鄧麗君日語歌的一句歌詞。講述了窮困潦倒的中年大叔良多,他曾經是一名作家,現在是一名私家偵探,出版過一本獲獎小說後再沒有好的作品問世,而後跌落人生谷底。

導演是枝裕和擅長捕捉平淡生活下的人生,他的電影大多是娓娓道來,又觸人心動的感覺,如今是枝裕和已然成為了電影品質的保證。

《比海更深》用最平淡的手法記錄生活的一點一滴,是枝裕和沒有在電影情節上干預觀眾,而是淡淡的講述著故事,任憑觀眾自己感悟。

所以,今天我會結合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並結合是枝裕和本人的經歷,進一步解讀他在電影故事背後想要表達的人生哲思。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將結合自己對電影的理解,分享三個導演表達對人生哲思時用的方法。

以《比海更深》為例,解讀是枝裕和電影中的人物塑造及人生哲思

01、以平淡的生活講述主人公的過去,讀懂“良多”式人生哲思--人生總是在掙扎中度過,但生活依舊需要繼續

《比海更深》彷彿沒有運用任何藝術手法,像是紀錄片一樣,平靜的記錄著良多稀鬆平常的生活。電影沿著時間的軌跡不緊不慢的向後走著,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幾句簡單的對白就能讓觀眾看懂前因後果。

那麼電影中是如何體現“良多”式人物哲思的呢?我將從以下兩點進行分析:

①良多家庭成員對他的性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簡單的對白,使觀眾瞭解良多的過去,也讓觀眾讀懂了良多落魄至今的原因。

電影開篇,良多的母親獨自住在遠離市區的團地,母親與姐姐在小的似乎連兩個人都容不下的客廳,處理著父親的身後事。

主人公良多略微糟蹋的外表在電影中出現,他一來到母親家不是尋找母親,而是翻箱倒櫃的找值錢的東西,摸到父親的彩票放在自己的兜裡,拿起祭壇上的年糕啃咬著。已然是中年大叔的他卻心安理得的剝削者自己的老母親。

僅僅十分鐘,在母親的小居所裡,幾個簡單的動作和對白,已經交代了良多窮困潦倒的現狀。並沒有刻意的彰顯,卻已經奠定了整部電影平穩的基調。

母親並不糊塗,然而面對在她眼皮子底下偷東西的良多,她默許著良多所做的一切,甚至在碰到熟人時會向別人誇讚良多的優秀之處,而後在良多和姐姐的爭執中可以看出,姐姐也利用母親的退休金支付自己的孩子報輔導班的費用。

良多性格偏執、自立性差或多或少都有些家庭寵溺的因素。良多過分的依賴家庭,年近50卻帶著一股孩子氣,良多彷彿在拒絕長大。

以《比海更深》為例,解讀是枝裕和電影中的人物塑造及人生哲思

而良多的父親生前是一個有著賭博和買彩票惡習的人,父親曾經向良多的姐姐借錢,也曾經拿著自己家值錢的東西去換錢,而這一切都影響著良多。

良多後來的那些惡習可以說是和父親如出一轍,賭馬、買彩票、向姐姐借錢,甚至偷母親的私房錢,不過被姐姐將了一軍。

良多是一個離了婚的單身漢,付不起兒子每月5萬日元的撫養費,而他在這種日子裡日漸沉淪。

在我看來,是枝裕和從良多的家庭入手,通過簡單的對話不加任何修飾,讓觀眾瞭解良多的過去併產生自己的看法。

一身惡習的父親深深的影響了良多,他的父親並沒能給他樹立一個積極向上的榜樣,孩子總是以自己的父母為學習榜樣,在良多失意之時,他最終導向了父親的那條不歸路,賭博、買彩票。

我們可以看到良多的成長經歷對他的行為模式產生的影響,導致他在日後的生活中遇到挫折,無法自救,從而失去幸福生活。

以《比海更深》為例,解讀是枝裕和電影中的人物塑造及人生哲思

②良多的人物性格對他在社會生活的影響

生活中的良多從事一份沒有前途的工作,自我安慰著度日,有夢想卻沒有付出有力的行動。

良多是有夢想的,他夢想成為一名出色的小說家,也曾經寫過一本獲獎作品,但社會的競爭是殘酷的,而後的良多沒能再寫出一部好的作品,無奈下從事了私人偵探的行業,靠“捉姦”惶惶度日。

他一直在尋找讓夢想發光發熱的機會,但現實中卻屢屢碰壁。然而自視清高的良多不願為漫畫寫腳本賺房租,卻能偷拿家裡的東西去換錢。

生活中的良多先是追逐作家的夢想,失敗後從事“捉姦”的私人偵探工作,他不甘平庸,試圖把生活上的事寫進小說,卻無人問津。把錢輸在賭博裡,交不起房租,付不了兒子的撫養費。

在我看來,是枝裕和對人性把握的細緻入微,完全融入到了本片中。人性中的種種弱點,在良多身上逐一體現,而觀眾對良多的感觸多有不同,因為良多這類人就在我們身邊,甚至是我們自己。

是枝裕和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此,他在和觀眾討論人性的同時,不影響任何人的思考與判斷,每一個觀眾都能有自己的看法。

以《比海更深》為例,解讀是枝裕和電影中的人物塑造及人生哲思

02、通過對男主人公婚姻與事業的敘述,讀懂普通人生活背後的人生哲理

《比海更深》中良多還愛著自己的妻子和兒子,然而良多的前妻早就對他失去了耐心和信心,他在兒子的棒球比賽上。他躲在車裡用望遠鏡看到前妻和有錢的新男友為兒子吶喊、恩愛著。良多喃喃的嘀咕著,卻無能為力。

是枝裕和通過他對婚姻的無能為力順理成章的展現出他事業上的失敗。

每天在一家小偵探所混日子,想要成為暢銷書作家,卻把錢耗在賭博和彩票上,把精力用在“捉姦”上。滿腹牢騷卻不付出有效的行動。

下面我將分別解讀是枝裕和如何展現良多婚姻和事業的失敗:

①良多的人物性格使他失去婚姻的幸福

電影中的良多已經和妻子離婚,前妻早就對他失去了耐心和信心,他在兒子的棒球比賽上,躲在車裡用望遠鏡看到前妻和有錢的新男友為兒子吶喊、恩愛著。良多喃喃的嘀咕著,卻無能為力。

他對家庭的不負責任在離婚後仍然沒有改變,和前妻兒子約定的見面時間總是遲到,並且拿不出兒子的撫養費。

被颱風困在家中,難得有了一家人的共處時間,但是彼時的良多落魄到沒有挽救這個家庭的資本,良多複合的暗示被妻子理智的否定,懂事的兒子總是會在這對離婚的父母中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對比之下良多還沒有自己的兒子成熟。

在我看來,是枝裕和從良多的婚姻入手,展現出了周圍人對良多的看法,使觀眾更加深刻的瞭解到良多的處境。

是枝裕和的鏡頭下並沒有描述良多之前的婚姻生活,但是從一家人在臺風夜的相處看出,兩個人仍然互相愛著對方。從前妻理性的拒絕可以看出良多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也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以《比海更深》為例,解讀是枝裕和電影中的人物塑造及人生哲思

②良多的不負責任使他在不喜歡的事業上惶惶度日

生活中的良多先是追逐作家的夢想,失敗後從事“捉姦”的私人偵探工作,他不甘平庸,試圖把生活上的事寫進小說,卻無人問津。號稱偵探工作是為了“創作取材”,給自己找藉口並聊以自慰。

良多工作中被學生嘲諷:“無論發生什麼,我以後都不要變成你這樣的人。”

良多回到:“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這段對白從側面認證了良多曾經努力過、掙扎過,迫於現實的無奈,最終和解。

就像良多的母親說:“人生這東西很簡單啊,活到這麼大歲數,我也從來不曾愛過一個人會比海更深,奢求太多也註定無濟於事。”

是枝裕和藉助老人的嘴講述著生活的真諦,大部分的人的人生都會帶著些許遺憾,而大部分人也會最終和這個世界和解。

所以說是枝裕和的電影並不是簡單的記錄生活,他鏡頭下的世界,既匱乏又充盈,既殘酷又溫情。片中導演從來沒有要刻意表達什麼,唯有普通人物在真實狀態下真實的情感流露,然而觀眾卻能看到很多。

以《比海更深》為例,解讀是枝裕和電影中的人物塑造及人生哲思

03、作為一個觀眾,我會結合自身對電影的理解,分享三個看懂電影所要表達情感的方法

細品是枝裕和的電影,他的創作範疇總是圍繞著普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且展現了現代普通人在生活中的掙扎,觀看是枝裕和的電影,在某一方面就是在瞭解自己的內心世界。

但在只有兩個小時的電影劇情裡,沒有系統學習過電影處理的我們,很難領悟導演創作這部電影真正想要傳遞給我們的哲理。應該如何在觀影時發現導演的情感表達方式,從而減少對電影中有價值內容的錯過?

因此,我下面就會結合自身對電影的理解,談談如何看懂導演想要在電影中表達的更多哲思:

①瞭解導演的人生經歷與事業生涯

首先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同樣是講述故事,有的電影大牌雲集,特效層出不窮,卻口碑平平,有的電影平淡無奇,卻囊獲多項國際性的大獎?

原因其實很簡單,在於導演是否利用了個人的生活經歷,把它融入到了電影之中。導演作為整部電影的主導人物,所有的場景、所有的鏡頭都是導演個人想法的呈現。良多的母親就是導演將自己的母親融合到了電影元素中,讓他的電影近距離的貼近生活。

所以,想要看懂一名導演隱藏在電影中的情感,就要先去了解這名導演的人生經歷與事業生涯。

是枝裕和早期在電視臺參與紀錄片的拍攝和製作,用紀錄片的語言講述了許多社會現象和人物形象。就是這段工作經歷的影響,使他的電影區別於其他的導演,從不刻意的去描繪,而是順其自然的發展。

以《比海更深》為例,解讀是枝裕和電影中的人物塑造及人生哲思

②留意故事裡的人物關係和人物對比

良多是一個自始至終都帶著孩子氣的人,良多不肯理性的面對自己,總是活在幻想之中,這對一個作家來說可能不完全是一件壞事,但是良多已經沉迷於幻想之中無法自拔。

良多的孩子氣不僅僅是通過他失敗的寫作經歷所體現的,還有周圍人物的對比。他的兒子還是一個學生,卻非常的理性,懂事的不去挑貴重的鞋子,總是會在離婚的父母中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良多的副手、姐姐、母親、妻子無一例外,良多周圍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比他理性,而從這個對比可以看出,良多是一個活在自己的世界不願意走出來的人。

③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感受電影

回憶一下我們人生當中的過客是否有這樣一個人,有這樣一種生活?或許我們本身就是良多的真實寫照。中國離婚率的連年升高,這些鮮活的數據不就是在告誡我們嗎!

少年的我們就像電影中的學生,義憤填膺的說著長大後絕不會成為良多這樣的人,然而良多的曾經,何嘗不是少年呢?當初年少輕狂的90後,如今已經有一批踏入了30歲,他們曾經不正是像電影中的學生一樣信誓旦旦嗎,當中又有多少人活成了良多?

妥協是成年人的專屬名詞,不豁達一點,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幸福,而我們終將和這個世界和解。

總結一下:

想要真正看懂《比海更深》,不能把它僅僅當做一部電影來看。如果單從內容來看我們只會看到一個破碎的家庭和失敗的人生,那麼隱藏在電影中真正有價值的人生哲理,往往就會被我們所忽略。

因此,今天這篇文章就介紹了一下我對《比海更深》故事之外的一些思考,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也結合電影,分享了三個看懂導演隱藏在電影中人生哲理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