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油溪桥村:破解乡村振兴“密码”

油溪桥村:破解乡村振兴“密码”

近年来,新化县油溪桥村以“三破”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瞩目成绩。其发展理念和模式先后被中组部、中央党校、中央农业农村部等大力推荐推广。

破解乡村振兴“弱点”,让乡村振兴队伍强起来

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步伐,该村立足于乡村振兴队伍建设,以“1+2+3”的模式,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以不为我所用,只为工作所用的选人用人的原则,采取公开承诺、公开竞选的方式推选村支“两委”成员;以村、校合作,村、企合作的形式提升乡村振兴的组织建设能力;采取“选举一批、招聘一批、聘请一批”的形式,面向市场、引进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构成多渠道、多层面的乡村振兴组织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添新的源泉和力量。

通过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村级保障能力的不断增强,为乡村振兴服务体系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该村从原有的村支两委5人增添到现在各类管理专业技术人员16人。其中,村支两委成员的平均年龄不到36岁,大专以上学历的4人,并与湖南师大,湖南理工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北京商会等建立了乡村振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聘请康林峰、周工健、徐益、等教授为该村产业技术指导员,招聘蒋小军等为种养技术专业人员,通过乡村振兴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为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奠定了良好的服务基础。

破解乡村振兴“痛点”,让党风民风好起来

该村以户主档案袋为基础,创造性的推出了“积分制”新型管理模式,制定出台了《积分制管理细则》,全面量化、出工出力、责任义务、产业经营、诚实守信、家庭美德等,村民生产生活各类表现,设立奖励量化标准,逐人逐户实行积分动态管理,积分制的高低与村集体经济分配挂钩、与党员干部绩效挂钩、与评优推选挂钩、与物质奖励挂钩;汇聚起全村上下、争相比筹劳、比产业、比贡献、比担当的蓬勃活力;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真正实现村庄治理从“粗放”到“精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建立了利益连接机制,明确了责、权、利的关系。

13年来,全村累计义务筹工78000余个,实现了禁燃、禁赌、禁烟、酒席从简等,每年节约各类开支约550万余元。为发展建设积累了资本,提供了保障,形成了共商、共治、共建的发展氛围,引领村民走自立、自强、自尊的乡村振兴之路,成功入选了全国文明村和全国乡村治理模范村。积分制管理模式、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同时入选全国10个、20个和23个经典案例之一,在全国予以推广。

破解乡村振兴“难点”,让村民村庄富起来

在产业经济发展上,该村从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入手,以集体所有制与联产承包责任制、两者优势相结合为发展方向,着眼于短期、中期、长期产业;“一、二、三”产业和小农户经济、村集体经济和公司股份制经济“三乘三”规划打造,采取“村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进行整体开发。以村委提供水、电、路等基础建设保障,公司提供资金和销售保障,合作社负责规划、技术指导、肥料器具的代购服务等,全方位为全村种养农户提供保障服务,实现了种养产业“四不要”:不要发租金的基地、不要发工资的员工、不要花本钱的苗种、不要愁销路的产品。

为确保产业开发整体推进、共同发展,村集体成立了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和4个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村集体生态农庄、游客接待中心。村民开办了农家乐、全村农家乐并实行公司化运作,做到"三统一":即统一采购食材、统一销售价格、统一服务标准,确保各户农家乐、良性持续发展。村集体产业采取以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和资金入股等形式,户户都享有入股分红。公司采取产权和经营权分开的形式,让村民共同经营、共同享受发展红利,始终走共同致富之路。

目前,全村建立甲鱼养殖、稻田养鱼基地560亩,开发经果林2800余亩,实现了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不足800元、增加到2019年的两万余元,村集体经济从2007年的负债4.5万元、发展到2019年116万元。成功入选全国AAA级景区村、和全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彭剑锋 卿跃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