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历史的烟尘,渭河滩曾经的关中汉子


历史的烟尘,渭河滩曾经的关中汉子


当赵光义得知自己的哥哥要将宋帝国的首都由开封迁往长安时,他知道离开自己的势力范围将意味着

什么。先下手为强,一阵“烛光斧影”之后,赵区胤永久的留在了开封,长安重望自己辉煌的梦戈然而止。“烛光斧影”不仅仅留给人们千百年来无尽的揣测,更是让中国的四大天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少了一次同眠一片黄土下的机会。

朱元璋所建的钟楼似乎真的震住了此地的王气,自明以后此地少出改朝建元的人杰。武则天的“七斗芝麻官”确注定了此地绝对不少威镇寰宇的枭雄,虽然有个城门叫做“永宁门”。

当临潼的张蒂手里捏着满满的一把麦粒,望着簸箕为自己的母亲讲着自己的救国之道时,驻扎在西关

金胜寺里的长安县枭雄梅锦堂和石仓布满血丝的双眼时那样的黯淡无光。张蒂最终没有像曾国藩那样匡扶社稷与将倾。梅锦堂和石仓也没能拯救大清朝这艘满目仓孔的破船。只因为长安县的二龙塔掉下了一页砖,陕西出了个张云山。

长安县的张云山是哥老会“通统山堂”的龙头大爷,大雁塔“歃血为盟”的豪气还未曾淡化,一声炮

响,飘扬了260年的龙旗倒下了,陕西光复了。

未等朴实的老百姓从欢喜中缓过劲来,听说洪宪皇帝又要登基了。一场血战,竟然使东西二府的党拐

子和麻老九这些本地土著在自己不光彩的人生上也留下了一丝闪光点。赶走了陆屠夫和陈都督,未等这些血腥的关中汉子喘一口气, 河南省的镇嵩军10万人马杀气腾腾的杀了过来。一战成名,蒲城的杨九娃和阎良的李云龙名载史册,还有称霸兴平的土皇帝卫定一。

当阎良的郭自兴还在城关镇杀四门的时候。中华民族的死敌日本人已经逼近黄河了。

秦人出关了,陕北汉子米脂的杜聿明已经痛击日寇扬威昆仑关了。好在关中汉子的满腔血性点燃了老秦人的一腔热血。华县的胡链和长安县的张灵甫更是被日寇称胆颤的之为“悍将”。户县关志道血战台儿庄,被人称为“中国的巴顿”,战无不胜的“皇军”看着孙慰如带领的800子弟兵吼着秦腔,面无惧色的跳下黄河时,在中条山撕心裂肺的吼道这是中国的“盲肠”,日寇最终未能跨过黄河天险,因为在黄河的前面有一根“中条铁柱”户县的赵寿山。

历史的舞台不单单是这些名流青史的英雄们搭建,也为广大的草根英雄们提供了展示彪悍的机会。长安县“西北大刀会”的李登贤,“抗日反将军”的李志忠,无不擦拳磨掌,卷入历史的洪流之中,成为我们心中毫不逊色的民族英雄。

3000年前秦国的大臣商鞅在渭河滩上齐唰唰砍下700多颗血淋淋的脑袋,血腥中张扬着血性。同样的血性也有不同的归宿,就像赵匡胤的突然死去是长安的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一样。历史同样给他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他就是户县大王的刘铁娃。

不知上古那位大贤言语“穷山恶水出刁民”《这里山不曾穷,水也不恶,更无刁民一说,有的只是千百年来绵绵不息的血性。

从黄巾军到红巾军,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国人自古就有装神弄鬼秘密结社的习惯,如长安鸣犊的红枪会、石砭峪的大刀会。户县的神团更是扬名关中,关中特有的扇子会比比皆是,名头最为响亮的莫过于大王地区的白带子会。

古人秘密结社,总有标志,就像天地会要刺上“反清复明”这几个字般。白带子会比周至的“硬肚团”好了许多,起码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标志,他们头绑白手中,腿扎白腿带,起名白带子会。白爷子就像红领巾一样,制式的一种团体标志,想来是穷因的原因多一些。弄不出一一些好看的东西,大王地区解放前出土匪,说的好听一些叫“刀客”。

三十年间东,三十年河西,说的就是谓河,每隔几年河道都会随着洪水南北摆动,洪水过后,河床里形成一个个环水的草滩。靠近河道的是冒天高的芦苇,所以这里才成了土匪的天下和土壤。刘铁娃的匪巢就在清河滩上。虽然户县大王地区以刘铁娃为首的白带子会土匪武装在大王地区十分活跃。但从不在大王附近杀人越货,他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颇有一些梁山好汉的气息。

刘铁娃每次“出活”都会带领他们会跑到几十里外去干活。将点燃的扫把放在悬挂在房梁上地主脚下,威逼他们说出烟土和大洋的所在,但自己的确很少伤人,更多的是恐吓,但万事总有例外,比如说咸阳的匪首红牛。

一次,咸阳名匪红牛在大王地区干了几件漂亮活,白带会认为蝗虫吃过了疆界,给他们脸摸了黑。

咸阳匪首红牛的越界行为无疑间损害了刘铁娃的脸面。俗话说, “人争一 口气,佛为一注香”,土匪讲

的就是义气,活得就是脸面。于是,匪首刘铁娃与咸阳红牛决战。在漆黑的夜晚,在一片乱坟岗里,咸阳红牛被刘铁娃用斧头砍倒。

抗日战争打响,关中人的血性展现无疑,刘铁娃也有一些报国之心,带领白带子会被编为抗日游击

队,这个本来有一个皆大欢喜英雄史诗般的结局,但终因土匪性难改走了《亮剑》中风云寨谢宝庆的老路,实在令人惋借不已。

历史从不曾有过假设,渭河还像千百年来一样,默默地淌过,河滩的苇子飘着白絮依旧疯长。岁月的暮光已经在慢慢的淡去那些古老的记忆,好在关中汉子的满腔热血从来没有暂停流滞,剽悍依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