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沈鸿根(江鸟)先生的书法如何?软笔和硬笔书法哪个好?

汶水才子


沈鸿根别号江鸟,上海书法家,硬笔书法界的大师级人物。江鸟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鸿”字,意为自己有“鸿浩之志”,心中又向往自由。他不仅在书法上颇有建树,而且在古诗文方面也深有研究。

我相信很多人对沈鸿根先生的认识都是源于他的钢笔字,在八十年代钢笔书法风靡全国的时候,沈鸿根先生的钢笔书法独具特色,别具一格,以行草书闻名当时。我当初就买过好几本他的硬笔书法字帖来学。

沈鸿根先生的硬笔行草书笔势连贯,婉转流利,有毛笔书法的古趣,又有自己的新意,在当时深受欢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的钢笔字帖都是新华书店卖的最好的字帖之一。因为现在去书店去的少了,不知道现在书店是不是还有江鸟的钢笔字帖。

沈鸿根是有毛笔书法根底的,钢笔书法只不过是当时顺应时代而练的,但没想到却有“无心栽柳”的成绩。相比较他的钢笔书法取得的成就,他的毛笔书法就有点相形见绌了。

沈鸿根的毛笔书法跟钢笔书法同出一辙,结体、笔势相近。有时候有点分不清他是在用毛笔在写钢笔字,还是在用钢笔写毛笔字。毛笔书法真的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功力的,沈鸿根的毛笔书法确实不如他的硬笔书法。

不知道各位书友你们的看法是什么,大家觉得江鸟先生的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你更喜欢哪一个。


翰墨今香


沈鸿根先生,笔名江鸟,是中国硬笔书法的前辈,可能在现在来说,熟悉他的人不多,因为时下最流行的一些书法家的字帖占据了书店,而那些老一辈书法家却被遗忘了。

如今我们总是说不应该过多的强调书法的艺术性,而应该强调书法的实用性,然而在我个人看来,今天一些书法家写字仍然在生活中没有多大的实用性,反而像沈鸿根这些书法前辈他们的字用于日常书写是很实用的。

以上就是沈鸿根的硬笔书法作品,他的硬笔书法大多以行草为主,而且他还有行草字帖,都是以实用为主。





沈鸿根是真正的书法前辈,他的字虽不是现在普遍欣赏的很“正”的字,但却是真正从古法里走出来的书法家。

沈鸿根多次出国举行展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像沈鸿根这些老一辈的书法家值得我们学习!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存希斋书法


不喷不黑,说说自己的看法,对字不对人。我觉得他的硬笔书法写的是非常好的,结构、用笔都非常的好,气息流畅,用笔非常有力度,感觉很好。

他的毛笔书法功底很扎实,结构严谨,笔力雄强,但是格调太低,说白了就是写俗了,写成了老干部体了。他的行书作品很多都是直接在楷书的基础上写的,很多并不符合行书的书写方法,自己臆造的成分比较多。这个可能和后期不再临摹字帖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的书法家其实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开始练习书法的时候写的非常好,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但是人到中年以后,自己看着自己的风格都腻了,都想着变法创新,在书法里寻找一种新的出路。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变不好就成了野路子,成了江湖体。

很多人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经历过前期的成功,后期的临帖没有跟上,自己开始飘了,不临帖了,开始靠自己的理解去写了,这样很容易出问题,写着写着就俗了,书法不纯正了。



想要在书法上取得成就,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好要坚持不断的临帖,临帖永远不能停,明代的大书法家王铎说自己“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才取得如此成就,我们现代人更要你忘时时临帖,把临帖和创作结合起开。

其实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有一段时间忙起来,也会连续半个多月不临帖,再写字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力不从心,才知道临帖的重要,临帖是书法爱好者最好的学习方法,帖也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书法知识源泉。




不二斋


个人以为沈鸿根先生早期的硬笔作品具有易识、流畅、个性独突、雅俗共赏等特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频繁获各种大奖。在硬笔书法界颇具知名度!

但笔者以为,近年来沈的硬笔风格变化很大,由以前的遒劲、洒脱、实用变为现在的扭曲、缠绵、不实用,似乎是一种退步!反而他门得意门生刘大卫先生的作品则继承了他的优点、摒弃了他的"不良习气\


瀚海签名设计


那个沈大师写的字这么丑。还有这么多人膜拜跪舔我也是醉了。别跟我说那那书法什么艺术什么的,写的不好就是不好。洗脑那一套对我不管用。后面是我写的,我都觉我都可以甩他一条街。




风口猎食


沈鸿根老师的字,我也选临过,但是,评价老师的字,还真有点诚慌诚恐;

在出版字贴的书法定里,他的行书大概是最为另类的一个了:

1,其他书法家,如:吴玉生,荆霄鹏,田英章等等,他们所写的硬笔行书,基本上都是行书,或者行楷; 而沈鸿根的字,偏行草一点;

田英章行书:

荆霄鹏行书:
吴玉生行书:

沈鸿根行书:


当然,严格讲,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



2,其他硬笔书法家的行书、包括行草,共性都是线条流畅,但具体表现各异:有的线条较短、有的线条较长、有的牵丝比较实在、有的是更喜欢笔断意连;

张旭《古诗四帖》


而江鸟的字,大概受二王十七帖,尤其是张旭草书影响太大了,他的笔画上,不同于其他硬笔行书,追求流畅,他的硬笔行书线条上摇曳舞动状态;

至于这硬笔行草笔画也这样写法,是否受大众欢迎,我持疑问态度!

但实是求是来讲,我偶尔学江鸟的字,往往学的结构,不敢学他的笔画,每个人的审美真不一样!

所以,我有这样一个结论:

沈鸿根的字,实用性是非常强的,更接近于我们普通人心中的“草书”,有书法功底的爱好者,可以学一下;

在我认识里,硬笔行草,不同于软笔草书,因为硬笔行书是通俗的艺术,写者,看者,都是普通大众;

“关注我,为你分享最真实有效的练字方法,和最有温度的行书示范。”


行书一点通


沈鸿根先生是以硬笔书法起家的,如今来看他的无论硬笔和软笔书法,前期和后期风格差异都非常明显。前期更多长于硬笔书法,后期则常见软笔书法。因而要分两个阶段来看待。



沈鸿根先生前期的硬笔书法,可谓“无态生众美”,大俗则致雅;后期软笔书法则“求态失态”,求雅而致俗。说起这两点,现在还真有点替他惋惜的。。。由此也引出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该如何契合话题来。




研习过硬笔书法的朋友应该有所体会:硬笔书法之难不在于单字的笔触和结构上,而是在于如何在“横写”的排列呼应及书写流丽上能协调美观。所以有许多朋友在传统纵向书写方式下写得很好,但转换到横式排列却有些不知所措了。


这方面,沈鸿根先生可以说树立了一个标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沈先生书法的“盛年”期。在当时强手如林,百家争鸣的硬笔书坛格局中,处于其中的他锐意进取,博采众长,虽然知名度和人气上也只算不温不火、若显若隐。但是凡接触或学习过他的硬笔书法的人,自会眼前一亮,并折服于他深湛的硬笔功力。


沈先生早年的硬笔书法,笔法收放合度,结构参差自然,章法便利流畅,不随大流,不标新立异,可谓是迄今为止实用性最强、最大众化、艺术与实用接合得最好的一位硬笔书法书家。与同时期名噪一时的庞中华先生相较,他传统功力更深厚,审美内涵也更高一筹,更能引起有一定书法根基学习者的共鸣。



令人惋惜的是,沈鸿根先生晚期没能延续这一特点优势,可能是硬笔书法热潮始料不及地快速没落,也可能是想不断深入创新,更可能的是想在传统毛笔书法上也能有所突破吧……?总之后期沈鸿根先生更多的是转向传统书法创作,殊不知求态失态,想变法,却随了大流,且软笔与硬笔的接合差强人意,过于追求笔画的苍劲,结体的生拙,表现在硬笔上则极廋硬、扭颤,失去了最初鲜明的实用特征,从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了解沈鸿根先生并不深刻,只是从他早期出版的一本《多体实用钢笔书法》中去一窥究竟。以个人的理解感受,沈鸿根(江鸟)先生具备的天赋、才气以及功力,并不输于当时或现今任何一位当红的硬笔书法家。他的淡出,有审美取向、信息交流等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他个人追求格调的主观因素。他的风格及水平,应当被更多人所认识和发掘的。当然,更多的是指他早期的硬笔书法成就。。。

[临池管窥]谢谢阅览!


临池管窥


小编很早就知道也很敬佩沈鸿根的硬笔书法。鸿是江边鸟,江鸟这个名字由此而来。

沈鸿根先生的硬笔书法是首屈一指,楷书、行书、草书均佳,尤以行草书见长,且融入了一些毛笔意味,若论硬笔书法,迄今无人能出其右,硬笔书法抗把子地位坚不可摧。

但沈鸿根先生的毛笔书法,其实是他硬笔书法的翻版(或者说硬笔书法味太浓),当硬笔书法看非常不错,若当毛笔书法看,还少了很多韵致。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其实不能完全等同。

题主问江鸟先生的软笔和硬笔书法哪个好?毫无疑问是硬笔书法好。

个人意见。欢迎读者朋友们留言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我也写写



管戈


沈鸿根的书法最著名的是硬笔书法,实际上,沈鸿根的毛笔书法也不弱,正因为毛笔书法不弱才有了沈鸿根老师的硬笔书法的高深的艺术造诣。


不过沈鸿根的行书较之毛笔书法略胜一筹。沈鸿根的硬笔行书明显脱胎与王羲之的《集王圣教序》一脉书法,然后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其硬笔书法用笔亦如毛笔书法,点画线条用笔坚实,沉筋入骨,颇得屋漏痕,锥画沙之妙趣。结构上行书字形略微偏长,显得痩健挺拔,不过略显过些。章法上处理较为疏朗,但由于字的内部处理汲取了柳公权的中宫紧奏的技法,从章法上看沈鸿根的书法有计白当黑,奇趣乃生的韵致。

沈鸿根的书法,硬笔和毛笔书法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似乎如出一辙,这是一个憾事。另外就是不够大气,缺少如颜真卿书法的那种宽薄端严之气。精美则精美,但从书法的内涵上看难免有些单薄,虽然如此,仍然是瑕不掩瑜。完全能够独领一个时代的硬笔书法之风是当之无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