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最全“空中课堂”课程!

包括阜阳中小学所有年级…


岁月静好的日子里

我们很难从人群中分辨出谁是英雄

可一旦危机来临

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

逆行而上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有一支队伍以另一种姿态冲锋陷阵

他们

和冲锋在前和医护人员一样

他们

同样直击疫情防控主战场

他们

就是阜阳的战“疫”记者们!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他们把话筒、摄像机对准一线

见证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用声音和画面将故事真实呈现

他们是抗击疫情的历史记录者

他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

履行着一个记者的职责


战“疫”日记

今天阜阳确诊患者“清零”了,一天来满心洋溢着欢喜,晚饭还特意加了鸡腿。

从年初二参与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报道以来,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踏入市二院的大门,与宣传科马主任,感染ICU护士朱晓慧,应急感染4科李铭主任…因采访都已经很熟络了,而今天的采访应是他们最轻松最开心的,毕竟他们的战疫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除了医生以外,今天的出院患者也都是“老熟人”,之前在确诊病房采访时,老杨一家只有两个孩子治愈出院,还有三口都在那观察治疗,今天再见时,他们已经全部转出了确诊区,今天镜头中老杨和他二女儿小杨,状态都很放松,真替他们高兴,通过一个多月的斗争,他们战胜了病魔,也战胜了自己。

除此之外,我还见到了之前出院时采访过的周永康,没错他也是给二院捐献7吨纪念石碑的周永康,今天他来是因为发布会的音响效果不太好,他把自己的音响拿来调试。周永康说,因为此次疫情,让他跟二院结下不解之缘,是医生护士不顾生死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会带着这份感恩,把爱心传递下去;还有…… 这些面庞尽管都带着口罩,与我而言却一点不陌生。他们都曾在我们的镜头中不止一次出现过,所以今天我不像是采访,倒更像是参加一场老朋友的聚会。而这一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等了好久。

我想,今天清零发布会到场和没到场的每一位治愈患者和医务人员都是这场抗疫阻击战的赢家,因为大家都为此付出过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战斗。当疫情全部结束,生活回归正轨,在今后的某一个时刻,亲历者在回首这段经历时都应该为自己点赞。

而作为一名新闻人,新闻战士,在这个此生都难忘的春天,能及时传达出抗击疫情一线的讯息,以及为此而凝结的力量和担当:临危不惧 、逆行而上、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能用镜头记录下,这场战斗中的那些勇敢,奉献,温暖,感动、美好的瞬间,我也很骄傲,毕竟这场逆行的身影中也有我。2020年3月4日


这是阜阳电视台记者

在出院患者“清零”后写下的笔记

从疫情开始

再到出院患者“清零”

她已经记不得

这是第几次深入危险的病区了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没有命令

疫情就是最急迫的命令!

没有誓言

职责就是最铿锵的誓言!

拿起相机,扛起使命!

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从主战场发回的

一篇篇有思想、有深度

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背后

凝聚的是

无数个战场上的坚守与付出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他们可能没准时下过班

但是

他们总是提前早起上班

风里来,雨里去,严寒酷暑

都不曾阻挡他们的步伐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这是一双记者的手

疫情前后差别一目了然

他们就是这样

不言战绩,只做好自己!


外地的一个记者

下面是她写的抗疫日记


咸阳抗“疫”迎曙光

自全省首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在市中心医院东郊分院收治入院,我市的医疗团队逆向前行,携手战‘疫’,精心救治,他们不辱使命、不负厚望,在这次大战大考中交上了圆满答卷。

2月28日,市中心医院东郊分院抗“疫”前线继续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市第16例新冠肺炎患者达到出院标准,至此,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确诊患者全部治愈。这也标志着我市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市医疗专家团队和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起了生命防线,成为最美的逆行者。只争朝夕,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同病魔较量。

围绕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进行非常严谨的会商讨论,反复斟酌、综合评估,确定进一步的治疗及护理方案。一线希望,百倍努力,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不放弃任何一线希望,想尽一切办法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这成为奋战在救治一线医护人员的共同心愿。

在许许多多的“逆行者”中,最令人感动的无疑是奋战在救治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分梯队进入隔离区,每天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穿梭在隔离病房。为节省防护资源,几乎一天都不怎么喝水,忙起来甚至顾不上吃一口饭。通过专家组和隔离区的医护人员24小时紧张抢救,为68岁的陈老伯赢得生的希望。

9岁男童被确诊为咸阳首个儿童新冠肺炎患者后,除了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的诊疗外,医护人员想方设法对小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为小患者战胜病魔、很快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这篇日记的作者是咸阳市广播电视台的一名记者——李江她和所有记者一样
在疫情来临时迎难而上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每次外采回来

她都会进行自我隔离

为了家人的健康

她把丈夫和儿子送到婆婆家

直到现在,他们一家仍因为疫情

分居两处,无法团聚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自我“隔离”期间想儿子时

她就会跑到婆婆小区楼下

“隔空喊话”

或者和儿子视频

让她安慰的是

儿子很听话,天天为她加油

目前为止

她只见过儿子一次面!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如果将疫情防控比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在一线采访的记者,便是战场上的'战地'记者。考验面前,像他们一样坚守的新闻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不惧危险,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是战“疫”记者最朴实的话语。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曝光”!阜阳这些藏在镜头背后的人…


新闻是瞬间的历史

他们在记录着战“疫”这场历史

也见证了这场历史的进程


记者,记着
致敬每一份理想和担当
无论严寒还是酷暑

有新闻的地方一定有记者的身影!


致敬战“疫”记者!

致敬不惧疫情的逆行英雄!

你们是最美的“同行”者!


审核:冉亮

监制:韩平

本平台法律服务由安徽蓝邦律师事务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