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歷史上的哪些將軍,讓你感覺既充滿正能量,又戰鬥力爆表?

史學達人


南昌起義爆發的時候,賀龍元帥還不是共產黨員,在決定起義之前,周公曾經會見過時任第20軍軍長的賀龍,但只是闡述了我黨的主張,卻未透露任何有關“南昌暴動”的消息,一方面是因為賀龍並不在黨,另外一方面他所指揮的第20軍很有些“綠林背景”。所以當時的蘇聯顧問加侖將軍估算,起義部隊只有第11軍24師(師長葉挺)和以葉挺獨立團擴編的第四軍第25師,至多不超過20000人。



此時的“國民革命軍第20軍”裡,除周逸群等少數我黨政工幹部外,主要軍官都是賀龍從湘西山溝裡帶出來的舊部,他們心裡根本沒有什麼主義之分,反正就是一切聽“賀鬍子”的。同時,幾乎當時所有的政治勢力都在拉攏賀龍這個實權派,因為第20軍擁有戰鬥力強勁的10000多人槍,湘軍唐生智派了自己親弟弟唐生明前來說項,漢口衛戍司令李品仙也來大獻殷勤,這些還都算是小人物。

武漢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專門為第20軍補發了欠餉,要求賀龍切實聽從第二方面軍司令官張發奎的指揮,試圖牢牢掌握這支部隊,而南京政府的蔣介石則派出特別代表、參謀長朱紹良秘密前來武漢,對賀龍封官許願,也企圖控制住第20軍為已所用,一時間,中將軍長賀龍成為了各方競相拉攏的“香餑餑”。



1927年7月23日,曾任武漢國民政府農工部長的共產黨員譚平山被迫辭職後,來到第20軍做客,受到賀龍的熱情迎接和款待,激動之餘,譚平山在未經組織同意的情況下,自作主張向賀龍通報了我黨即將舉行南昌起義的消息。這一舉動其實非常危險,如果賀龍將軍不響應起義甚至洩密,則南昌起義的計劃有可能毀於一旦。

然而賀龍毫不猶豫的表示:“我跟共產黨走”!譚平山這一“無組織無紀律”的舉動,卻為南昌起義憑空增添了10000多兵馬,也確實是他始料未及的意外收穫。賀龍雷厲風行,隨即率部以“東征討蔣”的名義從武漢開拔,直奔江西。在革命低潮時期,在眾多敵對勢力高官厚祿的許諾下,賀龍卻選擇了最危險的一條道路,什麼叫大浪淘沙?這才是疾風知勁草的正能量!



1927年8月1日凌晨,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對敵人的第一槍,賀龍就任起義軍總指揮,他指揮部隊全殲南昌守敵3000餘人,繳獲各種槍5000餘支(挺),子彈70餘萬發,隨後起義軍決定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的番號,賀龍出任代方面軍總指揮兼第20軍軍長,葉挺任代方面軍前敵總指揮。直到起義軍南下途中,由譚平山和周逸群介紹,賀龍才正式入黨。

賀龍早年就是傳奇人物,1916年憑藉“兩把菜刀鬧革命”開始建立武裝,1926年成為北伐軍師長,十年磨一劍,自然戰鬥力爆表。南昌起義部隊在潮汕失利後,賀龍、周逸群只率數人返回桑梓,於1928年領導發動荊江兩岸年關暴動和湘西起義,再一次幾乎從零開始創建革命武裝,逐漸壯大成為紅二軍團並開闢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



1934年10月,賀龍率領的紅二軍團與任弼時領導的紅六軍團會師,粉碎了十萬國民黨軍隊的重兵“圍剿”,開闢擴大了了湘鄂川黔邊革命根據地。 1935年11月,賀龍、任弼時領導紅二、六軍團踏上長征道路,突破敵人的重重圍追堵截,轉戰湘鄂川黔滇康青甘數省,1936年7月改稱紅二方面軍,賀龍擔任總指揮,率領部隊勝利到達陝北。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二方面軍該編成為八路軍第120師,繼續由賀龍擔任師長,在華北平原的河間縣齊會戰鬥中,賀龍師長身中日軍施放的毒氣,仍堅持靠前指揮最終殲敵700餘人,是抗日戰爭中平原殲滅戰的範例。



解放戰爭期間,歷任晉綏軍區司令員兼晉綏野戰軍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西南軍區司令員和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共和國元帥軍銜。

戎馬一生,鐵骨錚錚,軍史評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之一”,這就是坦蕩而剛直的賀龍元帥。


度度狼gg


南昌起義時,朱德擔任第九軍副軍長,但其實是個空架子,沒有多少人馬,總兵力大約500人,也就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可以說,朱老總幾乎就是發光杆司令。

南昌起義後,發生了三河壩血戰,朱德奉命率領第九軍軍官教育團和第十一軍25師共4000餘人和國民黨擊錢大鈞部血戰,以防錢大鈞抄襲後路。在三天三夜的阻擊戰中部隊傷亡很大,撤出戰鬥時只剩2200餘人,在前往與主力會合的路上,他們遇見了第二十軍教導團的200餘人,這才知道起義軍主力已經被打散了。

於是第二十軍教導團也加入了朱德的隊伍,這2400餘人成為了南昌起義僅剩的獨苗,這支部隊處在四面受敵、完全和上級失去聯繫、部隊傷亡過半的危險處境,思想和組織上也陷入混亂。本來,南昌起義部隊在軍、師兩級設立了黨代表,團、營、連設置了政治指導員,然而此時所有師級以上黨代表都已出走,政工幹部中職務最高的只剩下一個團級指導員陳毅。

軍事幹部也是如此,在天心圩會議後,第25師師長和各團長也分別出自,朱德以下只剩下第74團參謀長王爾琢。一些人認為既然主力部隊已經失敗,三河壩留下的這點人實在難以堅持,應該就地遣散,另一些人覺得應該堅持,雙方爭吵得很兇,而到底應該怎麼辦,只能由臨時負責人朱德做決定。

在這個非常而艱難的時刻,面對大部分並非自己舊部的幹部戰士,朱德表現出堅強的領導能力:堅決反對分散隱蔽 ,部隊應該北上然後穿山西進,去敵人力量薄弱的湖南南部。但是大部分戰士已人心惶惶,單獨或者結伴離隊的情況屢屢發生,南昌起義的火種,面臨可能熄滅的危險,關鍵時刻,又是朱德站了出來。

為此,朱德在天心圩召開了全體軍人大會,發表了在軍史上極為重要的一次講話:“同志們,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強!1927年的中國革命,很像1905年的俄國革命。俄國1905年革命失敗後,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暫時的,1917年革命終於成功了,我們中國也會有個1917,只要保存火種,革命就有希望”!

朱德的信心與激情傳遞給每一位留下來的幹部戰士,陳毅後來回憶說:“朱總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裡,在群眾情緒低到零度灰心喪氣的時候,指出了光明的前途,堅定了群眾的革命信年,這是總司令的偉大”!什麼叫力挽狂瀾?這就是真正的力挽狂瀾。

朱德講話後陳毅也上臺發言,而黃埔一期的王爾琢則當眾宣佈:革命不成功,堅決不剃鬚!當時部隊已經只剩下800多人,朱德與陳毅、王爾琢兩位助手對部隊進行了整編,成立了一個縱隊:朱德任縱隊司令員、陳毅任縱隊政治指導員、王爾琢任縱隊參謀長。

下設一個士兵支隊(三個大隊),一個特務大隊(偵察警衛)、一個機炮大隊(一門82迫擊炮、兩挺重機槍和兩支手提機關槍)、多餘的軍官編成一個教導隊直屬縱隊部。雖然這就是全部家底,但是火種卻保存了下來,並且從此永遠也沒有熄滅!

這支部隊後來成為著名的紅28團,在土地革命戰爭中屢立戰功,名家輩出。1955年授銜時,誕生了多名高級將領,朱德元帥、陳毅元帥、林總、粟裕大將都出自這支部隊。


袁衛宇


彭德懷元帥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一生忠誠於黨,能征善戰,功勳卓著,是一位剛正不阿,充滿正能量,又戰鬥力爆表的軍事將領。

彭德懷從領導平江起義起,參加紅軍。歷經士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身經百戰,聞名中外。歷任紅軍師長、軍長、三軍團總指揮,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陝甘支隊司令員、紅軍前敵總指揮。抗日戰爭時期,擔任八路軍副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新中國成立後,擔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彭德懷一生參加指揮了無數次戰鬥。紅軍時期,參加了井岡山斗爭,第一到第五次反圍剿,長征中的湘江戰役,四渡赤水,攻佔守衛遵義,直羅鎮戰役。到陝北後,率部東渡黃河東征,挺進山西,後又西征寧夏、隴東。抗日戰爭時期,組織指揮了著名的百團大戰。解放戰爭中,保衛延安,取得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三戰三捷。隨後指揮了宜川戰役、陝中、扶眉、蘭州、寧夏、河西等戰役,解放了西北全境。新中國成立後,又率部抗美援朝,把美帝國主義趕到了三八線以南,取得了出國作戰的重大勝利。

毛澤東曾賦詩曰: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樣的閱歷,這樣的戰績,難道稱不上戰鬥力爆表?





zj史海拾貝


剛正不阿的彭德懷元帥,是一位真正的為人民服務的人,他的一生,是充滿正能量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和人民一起戰鬥,將一切來犯之敵打的聞風喪膽的一生。



一個人如果只想到自己,那是最可恥的,一個人如果只為自己活著,那就不如死掉。——彭德懷

彭老總奮鬥的一生,不是為自己個人在奮鬥,他是為中華這個大家庭在奮鬥。

他出身貧苦農家,是真正在艱苦的歲月中,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

吃過多少苦,打過多少惡仗。

他是真正做到了“為人民服務”的人之一。

為人民服務,不是空洞的口號,是真真切切的實際行動。

為中華崛起而奮鬥,即使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



論戰鬥力,我想應該沒有人質疑吧?

彭老總刀剛火辣的個性,在軍事作戰中的強硬,和靈活多變的戰術是敵人最聞風喪膽的。

軍國主義的日本,是吃過虧的。

米帝國主義更是在朝鮮深深領教了這位出生於中國湖南的戰神。

戰功赫赫,令全世界聞名,這樣的戰鬥力,難道還不是戰鬥力爆表嗎?



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座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彭德懷

彭老總這句話多麼慷鏘有力啊。


舊史風


歷史上戰鬥力最爆表,正能量滿滿的將軍當然唯我彭大將軍——彭德懷元帥,我們這個時代活生生的戰神。

彭德懷元帥在1928年就加入我黨,在國民革命戰爭期間就擔任了工農紅軍的軍長,只我黨真正的元老級人物,一生剛正不阿,敢打硬仗,上下五千年要是論戰神的話,彭大將軍絕對是要入選的,並且名列前茅的。


彭德懷元帥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敢打硬仗,也能打贏硬仗。我們最為熟知的例子,在建國後,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以美帝為首糾結了幾個國家號稱是聯合國軍,藉由朝鮮戰爭之名,以朝鮮半島為跳板威脅我們。

當時毛主席決定抗美援朝,打擊這夥侵略分子,這麼難這麼重的任務,當時只有彭德懷元帥義無反顧就接下了,而且當時也只有他能勝任。在困難面前,彭德懷元帥重來沒有退縮過,抗日戰爭中面對日本侵略者如此,解放戰爭中面對反對派也是如此,到朝鮮面對當時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國家,彭德懷元帥依然沒有一毫退縮,什麼叫無畏的戰神,看看彭德懷元帥就知道了。


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多得很,但是那些人都太久遠了,我們這個時代就有我們自己的戰神。

他的事蹟和戰功都是鮮活的,他打退美帝野心狼的功績我們現在還在享受,有什麼理由我們不去讚美這位真正的戰神——彭德懷元帥。


西山講歷史


陳賡大將是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指揮員。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司令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一生屢立戰功,參與過婁山關戰役,山城堡戰役,神頭嶺戰役,淮海戰役,兩廣戰役,打得國民黨反動派,日本鬼子和“聯合國軍”聞風喪膽,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陳賡將軍一生樂觀幽默,天不怕地不怕,敢開毛主席的玩笑,敢偷朱總司令家的棗,彭總性如烈火,眼裡不揉沙子,碰到陳賡也無可奈何。

1943年11月,陳賡在延安中央黨校學習。一次毛主席在陝北軍政幹部大會上作報告,臺下幾百人正聽的津津有味。突然,陳賡站了起來,逕直走向主席臺。

場內所有的目光一下子齊刷刷轉向了陳賡,大家都知道陳賡平時鬼點子多愛開玩笑,但是這種場合下,可不能開玩笑呀!

只見陳賡端起毛主席桌上的茶杯,一仰頭,“咕咚咕咚”,把茶杯裡的水喝了個精光,大聲說:“口渴了,借主席的水潤潤喉嚨。”

連毛主席在內,大家頓時鬨堂大笑。

又有一次,陳賡和陳錫聯眼饞朱總司令家的狗頭棗,於是二人“合謀”,一個趁主人不在家,把樹上的棗打落了一些,另一個向總司令“報告”:總司令,我看您家的棗落了不少,怪可惜的,要不我撿去吃了吧?

朱總司令點頭同意,但很快反應過來:這是有預謀的“打秋風”啊。隔年,他又碰到二人,便說:今年我家的棗都沒收,等了你倆一秋了,怎麼不見你們來偷啊?

陳賡見詭計被朱總識破,連忙說:老總,今年學習忙,沒時間啊。

另一個也說:老總,我們學習忙,學習特忙!

抗日戰爭時期某日,彭總途經三八六旅駐地,陳賡設宴招待彭總。有人說,彭總性暴烈,尤恨大吃大喝,當心捱罵。

陳賡哈哈一笑道:“沒事,沒事。”是日宴前,陳賡特請示彭總:“我叫戰士到河裡撈了幾條魚。今天午餐,只吃魚,不吃別的,可否?”彭總點頭稱好。

於是上魚。彭總邊吃邊讚道:“這魚確實不錯。”

又上菜,彭總不悅,問道:“你不是說吃魚,怎麼又有肉丸子?”

陳賡從容回答道:“這丸子是魚肉做的,你嚐嚐。”彭總無言。

又上菜,彭總放下筷子,問:“這雞難道也是魚做的?”陳賡不慌不忙,笑道:“這河邊的雞主要吃魚,歸根結底還是魚……”彭總無奈,只得食之。


每日一段歷史


今天蒼茫大地充滿正能量、戰鬥力爆棚的布衣元帥徐向前。

一、徐帥輝煌簡歷:

徐帥1924年4月考入黃埔一期,畢業後留校任排長,1927年3月入黨,4月任武漢中央軍政學校隊長、1927年參加廣州起義,任工人赤衛隊第6聯隊隊長,中國工農革命軍4師10團黨代表、4師參謀長、師長,在海陸豐得到初步的對國軍游擊戰鬥經驗。1929年6月,被中央軍委派往鄂東北,先後任紅軍31師副師長、紅1軍副軍長兼1師師長,31年初第1軍與15軍合編成第4軍,任軍參謀長,協助曠繼勳軍長指揮鄂豫皖蘇區一丶二兩次圍剿。7月任第四軍軍長,11月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兼第四軍軍長,粉碎國軍對鄂豫皖第三次圍剿,33年11月到34年8月,指揮所部勝利抗擊國軍20多萬的反六路圍攻,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後任紅軍前敵總指揮,37年8月任129師副師長,創建冀南抗日根據地,39年6月到山東任八路軍一縱司令員,1942年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抗大代理校長,1945年任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委,1948年3月至5月,指揮臨汾戰役,以地方部隊為主攻克堅城臨汾,6至7月指揮晉中戰役,以6萬兵力殲國軍10萬,解放縣城14座。48年10月至49年4月,帶病指揮太原戰役,49年10月起先後任解放軍總參謀長、中革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66年到87年任中央軍委副主席,78年至80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圓防部長……

二、一生創造了軍史上多項“第一"。

徐帥曾說:我們要把戰士看成我們的親兄弟,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愛護。不許蠻幹,不講戰術,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他人如其名,越是硬仗越向前!老部下、原紅四方面軍三十軍政委李先念贊他:向前具有驚人的軍事膽略。從不知恐懼為何物。越是大仗、硬仗、惡仗來臨,他越是生龍活虎,精神百倍。紅四方面軍善打硬仗、惡仗,與徐帥的指揮風格分不開。紅軍時期,徐帥第一個當上方面軍軍事主官,也是紅軍最年輕的紅軍方面軍主帥(30歲);在雙橋鎮戰役中,第一次指揮紅軍殲國軍一個整師,活捉敵師長嶽維峻;他指揮的蘇家埠戰役是紅軍時期最成功的圍點打援的第一光輝範例(我方參戰2萬餘人,殲敵3萬餘人);反六路圍攻是紅軍戰史上殲敵最多的戰役,紅軍8萬對川軍20餘萬,擊潰20餘萬,殲敵10萬;在紅軍將領中,他指揮過的紅四方面軍8萬雄師;他在反六路圍攻中發明了“收緊陣地"戰法;抗戰中他指揮的響堂鋪戰鬥是當時八路軍一次擊毀日軍汽車最多的戰鬥;臨汾戰役是解放戰爭中最大的一次使用坑道爆破戰術攻克城市的範例;晉中戰役,他指揮六萬地方武裝一個月殲敵十萬,是解放戰爭中最成功地運用靈活機動的運動戰術以少勝多的光輝範例之一;他指揮的太原戰役是解放戰爭中攻克的國軍設防最嚴密、陣地最堅固、難度最大的城市攻堅戰,而且是第一次解放軍兵力少於國軍(我軍10萬,閻老西13萬),而且我火力不如閻軍,卻敢於主動攻城並實現長期圍城的大型戰役;他是開國將領中,唯一的任遍總參謀長、國防部長、軍委常務副主席的軍委領導人。

三、從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戰役,以點代面看徐帥指揮風采。

1933年10月,老蔣任命劉湘為四川“剿匪"總司令,限三月肅清川陝邊區紅軍。劉湘糾集所有110個團20萬之眾,分六路圍攻紅四方面軍:第一路鄧錫侯28軍(馬毓智代軍長),由廣遠、劍閣撲向南江;第二路田頌堯29軍由蒼溪、閬中撲向巴中;三路李家鈺2個師由南充、蓬安指向巴中;第四路楊森20軍由廣安、嶽池指向通江;五路劉湘21軍由開江指向宣漢、達縣;六路劉存厚23軍由開縣指向萬源,第五路為重點。我紅四方面軍有5個軍8萬人,徐帥親率紅4、紅33軍及紅9、紅30軍各2個師在東線為主攻方向,打敵第五、第六路;王樹聲、李先念率紅31軍、紅9、紅30軍各1個師在西線打敵一、二、三、四路。12月中旬,劉湘全面進攻。我軍採取“收緊陣地”戰法,節節抗擊,逐次向蘇區內地收縮,誘敵深入,尋敵弱點,集中兵力反擊。到34年8月上旬,經5次總攻,我紅軍被壓縮到南江以東、通江以北、萬源以西的狹小區域,劉湘各部傷亡幾萬,部隊疲憊不堪、已無鬥志,我主力完成集中,徐帥看準敵第六路最弱,於8月9日夜率部攀石牽藤,翻山越嶺,突襲敵青龍觀陣地,在敵戰線中間撕開一個缺口,殲敵1個師又3個旅,直插劉湘主力左側。劉湘從萬源急撤。徐帥以一部牽制東線之敵,親率主力向西,8月28日從敵3路、4路結合部得勝山猛插敵縱深,在黃貓椏截殲敵10個多團,收復被敵佔領的所有地區和縣城,一直追到嘉陵江邊,打破圍攻。斯役歷時10個月,殲敵8萬,繳槍3萬支,徐帥打出了紅軍第一大勝仗。


蒼茫大地顧煒斌


我是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和你分享。


和大家分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新中國開國十大大將之首的——粟裕將軍!

人物生平

粟裕(1907—1984),清光緒年間,出生於湖南,從參加南昌起義起,開創了他傳奇的生涯。

後隨毛主席開創了井岡山根據地,參與了五次‘反圍剿’戰爭。長征的時候,沒有跟隨部隊進行戰略轉移,而是留在南方開展游擊戰。在抗日戰爭時期,已成為高級指揮員,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


在解放戰爭時期,出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等重要職位,參與指揮了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眾多的大兵團作戰,是一位身經百戰,足智多謀的謀略型戰將!

抗戰時期

粟裕將軍在抗戰年代,從皖南開始保衛祖國的生涯,率部加入新四軍之後,被整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第四團第三營,並出任第二支隊副司令員一職。

1938年,粟裕組建先遣支隊,進入蘇南敵佔區進行抗戰任務,在敵後多次襲擾日偽軍,為新四軍的一系列勝利作出了很多貢獻。後先遣隊撤銷,粟裕到新四軍第二支隊出任副司令員。

1941年,日偽軍發起的大規模報復性大掃蕩,很多根據地都受到了極大的損失,遇到了很大的困境。時任蘇中軍區司令員的粟裕,率軍艱苦奮戰四十多個日夜,遇敵交戰數百次,殲滅日軍近兩千餘人,打擊了日偽軍囂張的氣焰。後又持續了八個多月的爭奪拉鋸戰,破壞了日軍的軍事目的,保全了蘇南地區根據地的安全。


1944年,粟裕發動春季攻勢,解放淪陷區近三千平方公里的國土,解放村鎮一百六十多。

解放戰爭時期

在解放戰爭時期,粟裕指揮參加的戰鬥有很多,其中就有我們都知道的‘孟良崮戰役’和‘淮海戰役’。

孟良崮戰役中,國軍的王牌軍整編74師被全殲,粉碎了國民黨針對山東解放軍的軍事行動。這一場戰役,國軍王牌美械師的全軍覆沒,在氣勢和心理上都受到了重創,國民黨對山東的軍事重點部署也被粉碎。這一場戰役,也是我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的轉折點。


毛主席說過: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1948年,粟裕將軍發動淮海戰役,投入兵力約一百多萬,其中地方部隊約四十萬,華東野戰軍部隊約六十六萬。

這是最為典型的大兵團作戰,粟裕最為善長指揮大兵團作戰,他高超的指揮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我軍以傷亡約十三萬人的代價,殲滅國軍約四十四萬人,獲取了戰役的勝利。

粟裕將軍是一位謀略型帥才,古代韓信率兵‘多多益善’,用在他的身上也很合適。粟裕將軍擅長於大兵團作戰,用兵往往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奇正結合,是一位充滿正能量又戰鬥力爆表的帥才!


賤議你讀史


充滿正能量的將軍,一定是打擊侵略者的英雄,戰鬥力爆表,就是俗話說的“無論勝負,幹就完了”。打響抵抗日寇第一槍的馬占山將軍,鐵血豪情,雖然偶有妥協,但終其半生與日本侵略者進行堅持不懈的鬥爭,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抗日英雄。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寇佔領遼寧吉林,繼續向黑龍江省進犯,10月16日馬占山臨危受命,被張學良任命為黑龍江省代主席、軍事總指揮。20日,由黑河趕到省城齊齊哈爾,立即排兵佈陣,設置防線,對日軍嚴陣以待。



馬占山出身貧苦人家,性格剛毅堅強,膽識過人,年輕時曾當過土匪,後被詔安,加入張作霖的奉軍,因作戰有功,逐漸得到晉升,在奉軍與郭松齡的內鬥中,活捉郭松齡夫婦,被晉升為師長,後至軍長。張學良東北易幟後,擔任黑龍江黑河警備司令。

1931年11月4日,日軍進攻黑龍江大興縣的交通要道嫩江大橋,馬占山當即下令抵抗反擊,打響抗日第一槍。面對敵人的飛機大炮,馬占山指揮裝備落後的全體將士與日寇浴血奮戰,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但敵眾我寡,孤立無援,最終敗退而去。



馬占山雖然最後沒有阻擋住侵略者的進攻,但在當時日軍肆無忌憚,中國軍隊望風而逃的國情下,鐵血無畏的馬占山打響了抗日第一槍,重重打擊了日冦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日士氣,提升了愛國民眾的抗日激情。

雖然馬占山在1932年2月到4月間,擔任了偽滿洲國的軍政要職,真心為之還是權宜之計不得而知,反正兩個月後,再舉抗日大旗,繼續同日軍血戰,但敵強我弱,傷亡慘重,被迫於1932年底退入蘇聯境內。



1933年轉道回國,但一直未被啟用。1936年參與“西安事變”。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在東北組建抗日隊伍,繼續同日寇進行頑強的戰鬥。

抗戰勝利後,馬占山同共產黨打過一次仗,被打敗後再沒有參加過內戰。並從1948年底開始,響應共產黨的號召,多次做傅作義起義的工作,為北京和平解放做出了貢獻。毛澤東曾邀請馬占山參加人民政協會議,但因其病重,遺憾未能出席。

1950年,65歲的馬占山病逝於北京,人民政協、政務院分別表達了哀悼,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濟深親自送靈。共產黨給了他很高的榮譽。

自從日寇犯我中華後,馬占山主要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打鬼子。雖然與敵人力量懸殊,但百折不撓。雖委身於日寇兩個月,但反戈再戰,毫不含糊。無論如何,馬占山應該無愧於民族英雄的讚譽。

我是歷史微點,歡迎互相關注,共同學習!


歷史微點


山高路遠坑深

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

唯我彭大元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