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2岁孩子突然情绪崩溃、反抗、发脾气,其实是到了“第一反抗期”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问答:

两岁左右的孩子突然就不听话了,这常见吗?

回答是:英语中有个词叫“Terrible two”,直译过来是“可怕的两岁”。

说明两岁阶段的宝宝很惹人爱的同时,也让父母头痛。比如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连接开水都要自己来,特别喜欢说“不”,自己很有主意,总是跟家长的想法反着来。

2岁孩子突然情绪崩溃、反抗、发脾气,其实是到了“第一反抗期”


比如,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把手指头往电插塞,作为妈妈看到一定吓坏了,立即将孩子拉开,孩子呢则被妈妈这样的举动吓到,反而大哭起来。

这个阶段的孩子四肢开始发育,走路,小跑,还喜欢爬高,经常爬到桌子上跳,父母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便把孩子从桌子上抱下来。孩子再次崩溃大哭,所以父母们也被孩子崩溃的情绪和淘气的举动搞得情绪崩溃。

2岁孩子突然情绪崩溃、反抗、发脾气,其实是到了“第一反抗期”


在心理学上,孩子的这个时期被称为“第一反抗期”,是正常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当你真正了解了孩子的这一时期,就不会情绪崩溃了,也不会有育儿焦虑了。很多时候焦虑来源于恐惧和未知。

01

你说要“这样,这样”,他说“不,不,不”

儿子马上两岁生日了,家里的花活生生被他用切蛋糕的小刀砍死。把玩具砸个稀烂,真有“败家”之嫌。

起先我企图用讲道理的方式说服他,让他停止这种破坏行为。

我不说还好,一说他越跟我对着干,不但砍花,还把花里面的肥料拿出来放到脚底下踩。踩得十分专注,怎么说都不听。

为了让儿子能静下来,为娘的只好买了一桶积木,理想中是他静静的坐着盖积木。可现实是他把一桶积木掀翻在地上,我走近儿子,本来想给两脚,却告诉自己,要讲道理,要给他好好说。

2岁孩子突然情绪崩溃、反抗、发脾气,其实是到了“第一反抗期”


于是我强压着怒火,跟他说:“不玩了就把积木捡起来哈。”

他不但不听,还踩两脚。我只好捡起来,放在桌上,他再次掀翻到地上。你越说不要掀翻,他越掀。

有一天,我正在屋子忙碌,儿子突然从厕所湿漉漉的跑出来了,我一看他居然把花洒打开了,水喷了一身。

我告诉他花洒最好不要开,我以为经历了这次他就不开了,没想到他还真是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下次继续去开花洒。

老母亲每次是一边忙着,一边喊着,深怕他悄悄干坏事啊。叫穿外套不穿,叫穿鞋偏要光脚跑······

我相信很多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这个阶段,跟我有着类似的经历。

本来温顺听话,对妈妈粘腻的孩子,怎么突然一天就变得调皮、不听话、抵触。

这个时候孩子他常常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有时候有些成人,实在忍不住,就想通过打屁屁来吓唬孩子。


2岁孩子突然情绪崩溃、反抗、发脾气,其实是到了“第一反抗期”


其实,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角度来看,这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也是孩子必然经历的发育阶段。在分化和区分的过程中,婴儿期的全能感会被逐渐打破,在与现实的对抗中,他慢慢的会意识到,“意愿”和“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

育儿专家马冬雪说:“当我们知道这阶段孩子反抗的原因后,就要适当的允许孩子反抗。如果孩子的行为不具有伤害性,就不要约束和束缚孩子。当孩子说‘不’的时候,是在表达自己的愿望,并不是有意针对父母。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认真对待孩子的想法,在可行的范围内,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过分压制。”

随着幼儿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孩子心理变化急剧,特别是孩子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人还是用老眼光看孩子,对待孩子,因此引起了种种反抗和冲突的行为。

当与孩子发生意见冲突时,不要跟孩子硬着来,不要硬讲道理,据我的经验,他已经听不进去任何道理了。这个时候要做的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换个活动、换个场地,允许孩子“下台阶”。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不稳定时提要求。

2岁孩子突然情绪崩溃、反抗、发脾气,其实是到了“第一反抗期”


孩子在慢慢接受“意愿”和“现实”之间的边界后,会通过自己想办法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以此获得自主感和成就感。

0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人要求的事反着做

婆婆还像以前一样想抱着儿子喂饭,儿子却不愿意,从婆婆的手里拿过勺子说:“让我来嘛,让我来嘛。”

自己端着小饭碗,摇摇晃晃地坐到小桌上,吃起来。一会换左手,一会换右手。饭碴吃得满脸满身。

婆婆实在看不下去,走过来非要给儿子喂,儿子非要把碗夺过来,这样夺来夺去,便把饭碗打翻了。

2岁孩子突然情绪崩溃、反抗、发脾气,其实是到了“第一反抗期”


以后我就告诉婆婆,给他少盛一点饭,让他坐在小饭桌前自己吃,衣服吃脏了再换。不过让他自己吃的场景简直是不堪入目:经常打翻饭碗,吃得满身满地是饭粒,踩得满脚是饭粒,经常吃完饭上下衣服都得换个遍。

婆婆要帮他洗脸,他仍然要求要自己来,婆婆怕他把水倒在身上,把袖子弄湿,就想帮他洗,还省事。他干脆就拒绝不洗。

每次他把饭菜洒在地上,婆婆要去拖地的时候,他非要自己拿拖把拖,因为婆婆不让拖地,而经常闹的不开心。

这也难怪婆婆怕麻烦,怕他吃的脏兮兮。

喝水,我发现我让他喝,跟他自己喝完全不一样。每次我让他喝,他都会拒绝我说:“不喝嘛,不喝嘛。”

2岁孩子突然情绪崩溃、反抗、发脾气,其实是到了“第一反抗期”


于是我就在保温杯里兑好温水,把水放在桌子上,不刻意让他喝水。或者我端起杯子喝自己的,也不告诉他应该喝水了。

他却可以自己拿起水杯喝,喝够了就会把水杯盖好。

他会自己要求看动画片,还要看恐龙。每次婆婆怕他把电视摁坏,自己拿着遥控器帮他翻找,他都说:“不是,不是。”非要自己拿着遥控器找不可。

婆婆经常感慨,孩子长大了,不如以前听话了。

2岁孩子突然情绪崩溃、反抗、发脾气,其实是到了“第一反抗期”


其实,这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的体现,想要自己去做所有的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们要从一个完全依赖父母的小婴儿转变为相对独立并且掌握了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婴幼儿。

这个阶段的孩子从和母体的“不分你我”开始到“自主独立”。他开始主动拉开跟母亲(或者照看人)的距离,从对母亲的依赖向“自立”方向发展,并为能独立做一些事情而满足和高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生活里全部是索取的孩子是感受不到快乐的,他们不懂得创造和分享,不知道幸福生活的真正源泉是劳动,如果父母真的爱孩子,就不要给他营造安逸,不懂创造和劳动的生活。”

言下之意是给孩子创造的空间,在他自我意识萌芽的时候,让他适当的参与劳动,独立劳动,而不是怕麻烦而代劳一切。抑制孩子的“自主”欲望,继续“你我不分”。过分溺爱,对孩子有求必应。阻止孩子反抗。

03

本来晴空万里,突然狂风暴雨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两岁儿童各种感官图式开始内化,而为表象或形象图式,促使儿童频繁的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重现外部活动,由内部的模仿出现表象的思维、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性。”

儿子要吃玉米,婆婆剥根玉米正要给他煮,他就大哭大闹,让婆婆给玉米给他吃。毫无道理可言,婆婆努力给他讲道理,说玉米还没熟,生玉米不能吃,他依然听不进去。

婆婆声音一大,似乎想对他起到震慑作用,他越是“遇强则强”。


2岁孩子突然情绪崩溃、反抗、发脾气,其实是到了“第一反抗期”


似乎在他的概念里不是玉米没有熟,而是我们不给他玉米吃。

他拉婆婆去夺玉米,一边哭,一边踢。

无奈婆婆就把生玉米给他了,他立即止住哭闹,啃了一口生玉米,才吐着舌头说:“额,难吃。”

说着把玉米还给了婆婆。

而这所谓的乱发脾气,不受控制,哭闹行为,也是他自己无法控制的。是孩子成长必经的阶段。

正如皮亚杰所说,他的思维是不可逆性的,并且以自我为中心,即便是你告诉他玉米是生的,生玉米不能吃,他也要自己尝试。

要让他自己尝试,他自己尝试时,也会有更多的收获。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是紧紧抱着孩子,来限制他的攻击。这是孩子自己情绪失控了,并不真的是他讨厌你,想你攻击你。

皮亚杰曾经和儿子做过一个实验:

他在一个椅垫下藏了一个东西,然后他请儿子离开这间屋子,又把这个东西拿出来,藏在另外的椅垫下。

皮亚杰希望,当儿子在一个椅垫下寻找不到时,会到另一个椅垫下寻找。

事实是,当儿子回到房间后,他所做的就是掀起之前那把椅子的垫子去寻找,然后用稚嫩的语言说:“不见了。”他并没有努力去其它地方寻找。


然后,教授重复了这项实验,他让儿子亲眼看到他从一个垫子底下拿出那件东西,并把它放在另一个垫子底下。但孩子还是像以前一样只翻开了第一个椅垫寻找,又说:“不见了。”


2岁孩子突然情绪崩溃、反抗、发脾气,其实是到了“第一反抗期”


皮亚杰教授据此得出结论:他的儿子有点儿傻。他不耐烦地掀起第二个椅垫对儿子说:“你没看见我把东西放在这里吗?”


儿子的回答是:“我看到了。”而后他哭闹着指着第一把椅子说:“但它应该在那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让儿童感兴趣的并不是找到东西,而是在它应该出现在哪里。这其实就是他思维的不可逆性和以自我为中心。

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是刚好运用游戏发展孩子能力,满足好奇心。即便他的游戏很幼稚,即便他藏在你能看见的地方,跟你躲猫猫,你也要玩的津津有味。


2岁孩子突然情绪崩溃、反抗、发脾气,其实是到了“第一反抗期”


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游戏可以使幼儿感到幸福、愉快、兴奋、满足。还能促进身体和器官的发育。

谨以此文,希望每一个和我有一样困惑的妈妈顺利和孩子渡过“第一反抗期”,让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