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從畢加索到塞爾敏,大英博物館呈現一位影評家的眼光與收藏

大英博物館正在舉行“與藝術同生——從畢加索到塞爾敏”( Living with art: Picasso to Celmins),展覽展出作品均來自於《倫敦旗幟晚報》(Evening Standard)的電影評論家亞歷山大·沃克(Alexander Walker,1930-2003)的收藏,其中包括畢加索、馬蒂斯、弗洛伊德、大衛·霍克尼和維哈·塞爾敏等人的作品,這些跨越近百年的作品沒有很高的收藏預算,只是源於一個人的眼光,卻反映了歐美現代藝術發展的重要時期,沃克收藏的200餘件藝術作品於2004年遺贈大英博物館,此次展覽的很多作品是入藏後首次公開展出。

从毕加索到塞尔敏,大英博物馆呈现一位影评家的眼光与收藏

亞歷山大·沃克在他的公寓

2003年,當亞歷山大·沃克去世時,他所居住的小型公寓的冰箱裡只有五瓶香檳。但在他公寓的牆壁、書架甚至櫥櫃之中,卻掛滿(堆滿)了沃克40多年來收藏的“博物館級”藝術品。

沃克生前是倫敦和紐約畫廊的常客,他的賬戶餘額也付之於他熱愛的藝術,他在購買之間會做一些研究,有時也諮詢專家。最終,他的藝術收藏遍佈了家中的每一個角落,特納獎得主雷切爾·懷特里德(Rachel Whiteread)的作品懸掛在浴室上方,賈斯珀·約翰斯(Jasper Johns)與他的吸塵器共用一個櫥櫃,馬蒂斯則被放在他的廚房水槽下。

作為現代和當代版畫和素描的收藏家,他去世後慷慨地將收藏的200餘件作品留給了大英博物館。這些作品極大地擴展了大英博物館的現代和當代藝術收藏,也是近年來大英博物館獲得的最重要的遺贈之一。

與200多幅作品一些捐贈的還有一些手稿和信件,這些手跡詳細記錄了他何時何地買得作品、為什麼買,以及關於作品的一些研究。為此大英博物館也留出了檔案櫃存放沃克與畫廊來往的購買憑證和信件。

如今,沃克的藏品正在大英博物館展出,策展人還整理出信件內容在展覽標籤上和畫冊上展示,以闡述沃克自己對藏品的解讀。

從20世紀初的現代主義的萌芽,到抽象繪畫、蝕刻版畫、再到藝術中的自我表達,亞歷山大·沃克收藏在展示其品味外,也顯出了他收藏的品質和廣度,而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他的收藏中涉及到知名藝術家過渡時期的作品,其中代表了藝術家們在尋找新風格時的探索。

从毕加索到塞尔敏,大英博物馆呈现一位影评家的眼光与收藏

大衛·霍克尼,《叢林男孩》,蝕刻版畫,1964年

展覽的重點作品大衛·霍克尼的早期的蝕刻作品《叢林男孩》,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他養寵物蛇的朋友,並已經透露出霍克尼逐漸生成的幽默風格。

另一個亮點是美國藝術家菲利普·古斯頓(Philip Guston,1913–1980)1968年的一件木炭素描作品。沃克收藏這件作品於2000年,他為此支付了4萬美元,這也是沃克收藏中,價格最高的一件。

从毕加索到塞尔敏,大英博物馆呈现一位影评家的眼光与收藏

菲利普·古斯頓,《頭巾》, 紙本木炭,1968年

這件作品也記錄著古斯頓的變化,他在藝術生涯的早期多以寫實的角度描繪社會現實,1950年代與德·庫寧等人成為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畫家。1960年代晚期,他開始嘗試將波普藝術與新表現主義銜接,表達當時生活中的疏離情緒。他的作品呈現出一種美國文化特徵,看似粗劣,卻帶著批判性表達社會議題和對生命的理解。

約瑟夫·阿爾伯斯(Josef Albers,1888-1976)以極簡主義作品《向正方形致敬》系列和《變換形式∕土磚》系列著稱,這些作品是其1950年後在美國耶魯大學任教後誕生的風格。而沃克的藏品《沙丘I》是其1916年的創作,此時他在柏林和慕尼黑攻讀藝術,尚未進入包豪斯學習,這件作品呈現出其藝術最初的狀態。

从毕加索到塞尔敏,大英博物馆呈现一位影评家的眼光与收藏

約瑟夫·阿爾伯斯,《沙丘I》,1916年

以色列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阿維格多·阿利卡(Avigdor Arikha,1929-2010)的作品沃克也有收藏——一張1969年的藝術家的自畫像。阿利卡的一生經歷豐富,少年時代曾參觀了中國、日本、法國、德國的藝術展覽,13歲被關進的集中營,後來進入耶路撒冷工藝美術學校接受包豪斯式的現代美術教育。20歲時,到達嚮往已久的巴黎,作品受戰後流行的抽象表現主義風格的影響。1950年又在意大利研究溼壁畫。回到巴黎後與貝克特相識,作品以大量黑色表達“完全現代和真正前衛”。1965年,阿利卡在盧浮宮參觀卡拉瓦喬畫展後意識到“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從繪畫到繪畫,沒有將繪畫行為與觀看事實聯繫起來。”他覺得自己所信仰的東西與他在抽象畫中所追求的清晰性之間失去了平衡,後者凌駕前者而破壞了它們之間的張力,故又回到了寫實的世界,並在1970年確立了他寫實畫家的地位。而在這張1969年的自畫像中,依舊指向阿利卡的“黑色時代”,又帶有卡拉瓦喬式的張力。

从毕加索到塞尔敏,大英博物馆呈现一位影评家的眼光与收藏

阿利卡,《自畫像:一個清晨的吶喊》,1969年

展覽中還有一件雕塑家俄羅斯納烏姆·加博 (Naum Gabo,1890-1977)創作於1970年前後的紙本作品,他的雕塑作品以幾何抽象的動態形式著稱,而這件作品可見其雕塑創作的構想。

从毕加索到塞尔敏,大英博物馆呈现一位影评家的眼光与收藏

納烏姆·加博,《樂章》,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

而肖恩·斯庫利(Sean Scully)的油畫棒作品是·沃克在都柏林參觀愛爾蘭現代藝術博物館時,首次看到肖恩·斯庫利的作品便很是喜歡,此後買下了斯庫利的作品。此外,出生於1943年的女性藝術家埃達·雷諾夫 (Edda Renouf)讓人想到了同為女性藝術家的艾格尼絲·馬丁。

从毕加索到塞尔敏,大英博物馆呈现一位影评家的眼光与收藏

肖恩·斯庫利,《無題》,1989年

沃克被認為是“為自己而收藏”的藏家,他的生活也是“與藝術相處”的一生。他從1960年代初期開始收藏藝術品,還為此搬到倫敦居住,直至73歲去世,他一直在購買藝術品。沃克的一生沒有投資,也未出售藝術品。 他的購買作品並非為了經濟效益,而只遵從於自己的喜好。這也是當公寓沒有足夠空間時,他將收藏的作品塞在書架的間隙、甚至是櫥櫃裡。他也將自己的收藏看作是接受藝術史教育的記錄,直至1990年代,在其他人的提示下,沃克才意識到自己擁有非凡的藏品。但他也只是將自己的收藏看作是接受藝術史教育的記錄。

从毕加索到塞尔敏,大英博物馆呈现一位影评家的眼光与收藏

埃達·雷諾夫,《隱藏的能量(草圖8)》,1997年

大英博物館現、當代圖形藝術策展人認為,此次展覽反映了二十世紀歐美藝術史上的關鍵時刻,也展示了大英博物館現代和當代版畫和素描收藏的範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捐贈者的慷慨捐贈而產生的。

而看沃克的收藏,不難發現其實他並沒有很高的預算,但卻因為自己出色的眼光,構成獨有的收藏特色。他的收藏讓他自己享受了一生,如今也被更多人、更廣泛地欣賞和研究。

注:大英博物館的展覽將於3月5日閉幕,此後這些作品將在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在英國各地巡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