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關於狗的感人電影那麼多,這部電影何以再賺我們的眼淚?


有導演曾言,拍有關動物的電影要比拍普通電影難上許多,因為人會聽指導,而動物們顯然不會。

想破除千篇一律的寵物電影的固定模式,找到新意,這部改編自Garth Stein的同名暢銷小說的影片《我在雨中等你》顯然做到了。這部電影並非簡簡單單的萌寵賣萌,也沒有賦予寵物可憐兮兮的地位,而是將人與狗之間相互給予的故事與人生價值相連,在豆瓣評分高達8.2分,稱得上2019年口碑最好的動物題材電影,要知道之前十分賣座的電影《一條狗的使命》也只有6.9分。

關於狗的感人電影那麼多,這部電影何以再賺我們的眼淚?


奇幻色彩:動物的擬人化

關於狗狗的電影有許多我們都已不陌生,《忠犬八公》《一條狗的使命》《小Q》中的狗狗們都曾給我們留下感動的故事。

《我在雨中等你》的狗狗在未被搬上銀幕之前便在小說界裡有了一定知名度,書籍由前賽車手Garth Stein寫成,故事便是發生在金毛恩佐與賽車手之間,這種人物設定使小說有別於其他溫淡的寵物小說,更富有刺激性、傳奇性。自2008年出版後,連登《紐約時報》暢銷榜156周。

強大的原著粉群體使得這部電影更備受矚目。電影與小說一樣將金毛恩佐擬人化,通過恩佐的第三視角窺視主人丹尼的生活,覆蓋著丹尼重要的人生節點。電影採用倒敘的方式,一開篇便是恩佐無精打采地躺在家中的地板,昏暗的色調以及逆光的角度似乎暗喻著這可能是它生命的盡頭。


關於狗的感人電影那麼多,這部電影何以再賺我們的眼淚?

此時畫外音響起恩佐的聲音,它絮絮叨叨的囑託像極了一位躺在病床上給家人留下無關痛癢的遺言的老人,然而它歸根結底只是一隻只會汪汪叫的狗狗,它無法開口去安慰丹尼讓他別擔心。它回望著它的一生,說自己會像蒙古人說的那樣下輩子轉生成人,把這十幾年與丹尼朝夕相伴的記憶牢牢記在靈魂中。

這樣的開篇奠定了溫情而傷感的基調,之後狗狗的每一次逗弄在令觀眾捧腹大笑的同時也能讓他們驚醒般地想到結局總歸會是大家不願看到的別離。


關於狗的感人電影那麼多,這部電影何以再賺我們的眼淚?


對於恩佐的擬人化,影片外與影片內的人們產生了信息差,影片外的觀眾明白這隻狗狗其實什麼都懂,影片內的人們僅僅將他視若一隻狗而在它面前不避諱時,滑稽的效果在此之間產生。

丹尼的岳父並不滿意他的賽車手職業,與自己老婆小聲抱怨,恩佐將這一切看在眼裡,還發出了人們似乎在狗狗面前什麼都做的感嘆。於是之後在丹尼的妻子去世後,他的岳父與他爭奪孩子的監護權時,狗狗在岳父家實行了他的報復——在岳父的地板上拉稀,配合狗狗一臉無辜的表情以及岳父"與狗能計較些什麼"的無奈,十分喜感。


關於狗的感人電影那麼多,這部電影何以再賺我們的眼淚?


然而這樣的擬人化所帶來的不僅只有喜劇作用那麼簡單。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狗的擬人化使得觀眾產生了更強烈的同理心,面對這樣一隻通人性卻只能被當成寵物的狗狗,我們目睹了它太多的無奈。在與丹尼的妻子遠足時,她突然的倒地讓恩佐不知所措,它只能通過不斷地叫喊尋求呼救,這時它想到,可惜它不會說話。


關於狗的感人電影那麼多,這部電影何以再賺我們的眼淚?


將狗賦予人的特性而又使它深切地認識到自己與人的不同,它對丹尼的陪伴顯然蒙上了一層朋友之外的宿命意味,就像電影中展現的那樣,他們的初次相遇是丹尼挑選狗時被恩佐的叫聲吸引,丹尼以為是他選擇了恩佐,實際上是恩佐選擇了丹尼。

他們的給予是相互的,並非因為丹尼只是一隻狗狗便成了丹尼的所屬物。

電影通過動物擬人化的形式向我們傳達著,這些可愛的小生物是我們的朋友,是它們同樣堅定地選擇了我們。


關於狗的感人電影那麼多,這部電影何以再賺我們的眼淚?


關於人生哲學

電影的精彩之處在於,全篇電影並沒有全然圍繞著狗狗的一生展開,而是將恩佐的命運與丹尼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恩佐是丹尼生活的見證者,他們二人儼然是一幅命運共同體的模樣。

以往關於寵物的片子似乎跳不出家庭生活這個小範圍的概念,而這部片子所探討的顯然比家庭瑣碎要宏大許多,可以說它是在講述關於人生的哲學。

電影中丹尼的賽車夢令人十分感動,以狗狗的視角來看丹尼為夢想所做的努力,更客觀而又細緻入微,有趣的是,以往寵物電影中即便擬人化了動物,卻也只是給了它動物性的思想,而這部電影中,恩佐與丹尼一樣,有賽車夢。

將狗狗與夢想聯繫在一起,既增強了寵物的陪伴感,也拉近了寵物與主人之間的心理距離,這種做法使狗狗的形象不再是簡簡單單僅是為了逗主人開心的寵物,而是更具真實性的朋友、知己作用。


關於狗的感人電影那麼多,這部電影何以再賺我們的眼淚?


當恩佐第一次跟隨丹尼去賽車場時,它便被那樣激動人心的場面給震撼了,也被丹尼對夢想的熱愛與執著打動了。

佐恩無疑是崇敬丹尼的,它讚歎到:"駕駛好手們從來不在過去或者未來的道路上躊躇不定,他們只是在當下。"

丹尼這種豁達的人生精神也鼓勵著恩佐,所以當它面對死亡到來之時,這隻狗狗沒有任何地驚慌,它樂觀的態度使得它的死亡並非充滿遺憾的悲劇,而是一種圓滿的人生結局。它已在過往分分秒秒的當下看盡了人間萬象。


關於狗的感人電影那麼多,這部電影何以再賺我們的眼淚?


面對輸贏之爭,這隻狗狗也在丹尼的人生路上充當著一個鼓舞者的角色。在丹尼決定簽下將監護權讓給岳父時,已然病倒的恩佐衝出來叼著合同書跑進院子裡並將它撕碎,原本猶豫不決的丹尼終於決定跟隨內心,賭上一切也要拿到孩子的監護權。

恩佐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丹尼對孩子的深愛,困難重重之下迫不得已簽訂協議,這並非是丹尼的本心,恩佐明白裁判員那句"輸掉比賽並不可恥,但因為你害怕輸而不去比賽才可恥。"


關於狗的感人電影那麼多,這部電影何以再賺我們的眼淚?


在人生的道路上,共享紙醉金迷的朋友並不難找,難找的是在雨中也願意跟隨你奔跑,在黑夜裡也願意陪伴在你身側的朋友。

恩佐在丹尼身上看到了夢想的堅持,愛情的美好,而丹尼也因恩佐的陪伴擺脫了孤獨,找尋了人生意義,這種相知相伴的十多年感情是非常可貴的。

於是,當恩佐彌留之際,丹尼帶上這隻狗狗在賽車上飛馳,他對恩佐的每一句問候都像是在對一個朋友的傾訴。沒錯,這就是他最好的朋友,儘管它的每一句回答都只能是單純的音節,但此中所蘊含的感情卻是無限的。


關於狗的感人電影那麼多,這部電影何以再賺我們的眼淚?


最驚喜的彩蛋

恩佐看蒙古紀錄時,看到裡面曾提到,這輩子如果是狗,下輩子就會變成人。在電影最後,導演給了我們一個遐想無限,充滿著童話意味的彩蛋。

八年後,丹尼已然成為了著名的賽車手,女兒也長成了大姑娘,在賽場上帶回來一對父子,兒子一頭金髮,有著亮晶晶的眼睛。原來這個孩子十分崇拜丹尼,也想成為丹尼這樣出色的賽車手。當丹尼簽名時問到孩子的名字時,孩子說他叫恩佐。這一切都使人感動又感慨,丹尼的眼眶中也含著淚水。

這樣的巧合使這個平淡的故事充滿著浪漫主義情懷,即便這並不能證實什麼寓言的真實,卻說明著一件事:人與寵物的羈絆並不會因為某一方的逝去而中斷,這種在彼此間形成的烙印是永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