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業績真的能夠決定我們在公司中的地位嗎?

(1)故事一

2004年,美國佛羅里達州某縣校董事會,聘請魯迪·克魯作為學區督學,來解決該縣的教育事務。魯迪·克魯任職期間新建數以千計的教室,解決了該學區困擾已久的教室緊張問題,學生學業得到了較大改善;該縣學區連續三年入圍布羅德城市教育獎;學區的信用評級大幅度提升。魯迪·克魯的業績得到了全美學校行政管理學會的認可,他本人於2008年被評為年度最佳督學。然而在獲得這一系列業績之後,令人不解的是,魯迪·克魯於2008年被邁阿密校董事會投票解僱!


(2)故事二

與魯迪·克魯相對的則是邁克爾·傑弗裡。邁克爾·傑弗裡擔任LEGG諮詢公司CEO的多年時間裡,公司幾乎沒有獲得盈利,更糟糕的是公司的股價下跌了80%左右。同樣令我們不解的是,他不但沒有被解職,反而他的CEO位置坐的更加穩固。

作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三點:

首先,邁克爾·傑弗裡與公司的非執行主席關係良好;

其次,他“管理”董事會的能力非常強大;

最後,他習慣於將問題推給他的前任。


(3)故事三

這是關於蘋果公司創始人斯蒂夫·喬布斯的。在斯蒂夫.喬布斯的主導下,蘋果公司於1984年推出了劃時代的顛覆性產品——麥金塔家用電腦。該款產品革命性地將鼠標和圖形用戶界面系統引入家用電腦,一時震動業界。但一年之後,蘋果公司創始人斯蒂夫·喬布斯不僅被時任CEO的約翰.斯卡利解除了麥金塔電腦部門總經理的職務,甚至被董事會投票逐出蘋果公司。


通過以上三個案例,作者簡單明瞭的提出了他的觀點:在公司裡只要讓老闆高興了,其他真的不重要。 他認為最重要的不僅不是業績,甚至出色的業績還有可能成為阻礙你進一步晉升的問題所在。因為你的能力很出眾,所以大家就有可能會認為該職位離不開你,這反倒成為你無法進一步晉升的關鍵。與之相對的,我們要做到什麼?首先,要讓那些有利於你業績凸顯出來的成果展現出來,確保能夠決定你發展前途的那類職位更高的人看到,而不是其他人;其次要記住你的老闆認為的重要的東西,而不是你、你的平級或下屬眼裡的那些重要的東西。


【點評】

1.我們認為在工作中關注上級、關注領導所思所想,這點本身是毋庸置疑的。因為他們無疑站位更高,看得更遠。他們的信息獲取渠道一定比下級更多樣化,所以他們的視野更寬闊。許多時候我們可能會有一種偏見,我們認為我們看到的許多事情,領導其實不一定能看到。這可能是事實,他們真的沒必要看到這些內容,抓大放小才是領導工作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們根本不必過於糾結這一事實。


2.我們一定要始終明確我們需要負責的對象是上級、是領導,而不是同級或下屬。取得上級認可和配合,對我們的工作開展至關重要。只有他們真正意義上配合我們,我們的同級和下屬才會更加的配合我們。


在這裡我們來講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正好從一定側面證明了上述觀點,也就是業績決定於上級的評價,而不是我們所自以為的評價。


相傳晏子治東阿,治理了三年,齊景公把他找來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認為他東阿治理工作做的不好,要他回去反省。晏子回去後重新改換思路治理東阿,結果剛到第二年齊景公就把他找來進行嘉獎,認為他治理得很好。這時候晏子就說話了,他講,我前三年在治理東阿的時候,不循私情,不收受財物將治理境內的池塘裡的魚拿出來接濟貧困的百姓。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被您責備治理不力。那麼後來我換了一個思路,我回去不僅接受私底下財物往來,做事情循私情,而且加徵賦稅,把加整的賦稅都交給國庫。又拿錢賄賂您身邊近臣,讓他們來替我說好話。於是乎,東阿境內捱餓的百姓超過半數,結果卻得到了您的稱讚。


晏子的故事恰恰反映了前述的事實,就是我們的業績,其實多數時候僅僅來源於上級的評價,甚至與事實無關。 而上級對我們的評價,許多時候存在一種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我們的業績只有被上級所認可,被上級所看到,佔據了上級的注意力,才真正意義上能夠成為支撐我們地位的實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