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野村預測2019年印度GDP增速為4.9% 前景悲觀,印度怎麼啦?

野馬和尚


野村預測印度2019年GDP增速為4.9%,前景悲觀。我比野村還要悲觀!

印度前幾年經濟高速增長,被很多媒體稱為“印度奇蹟”,印度GDP增速年年超中國,很多印度人開始過度自信,認為印度未來才是全世界第一,這種過度自信容易讓步子邁得太快,但又缺乏堅朗的身板支撐,必然會摔跟頭。

印度去年GDP增速為6.98%,今年一季度為5.8%,到三季度時下降為4.5%,按照野村的預測,第四季度會下降至4.3%,不過我預計印度第三季度的GDP增速會下降至4%,全年增速會降到4.82%,肯提會繼續保持4%的增速。

這是因為印度的經濟缺乏堅實的擴張動力,印度人口有13億多,和我國差不多,這麼大的人口,需要巨大的製造業進行支撐,才能實現工業化起飛。否則,大部分只能做農業,生產效率低下,對GDP拉拉動是有限的,小部份財團通過金融推升資產泡沫,使得印度經濟存在虛高的情況。

這種情況在全球經濟穩定的時候看不出來,處於一種相互拉動之中,但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資本外流後,缺乏資本的支撐,真實情況就會展現出來,在沒有全面領先的科技驅動,沒有強大的製造業支撐,沒有大量基建作固投拉動時,印度經濟就不可能再保持高速增長。

所以我比野村還要悲觀,因為全球經濟的複雜形勢還不會在短期內解決,這些不確定性因素會影響全球經濟,印度這個時候受到的影響就會更大。當然如果印度能在這個過程中認清自己的短板,真正推進改革,優化結構,那麼這個陣痛對印度來說其實是好事,只有當結構得到優化後,才能實現高質量的增長。

高質量增長的5%是遠比低質量增長的8%要強的,這個理放在哪裡都是一樣。


財經宋建文


印度經濟經歷了莫迪第一屆任期的5年虛假繁榮,終於原形畢露,迴歸了正常軌道。日本野村控股對於印度GDP在2019年的增速預測為4.9%,並不算是悲觀的預測。2014年-2018年,印度經濟年均7%以上的增長,裡面的水分非常大。莫迪經濟學在進入莫迪第二任期以後,已經無法在繼續維持印度經濟的虛假繁榮。觀察室認為,印度經濟每年增長4%-5%屬於常態,而不是悲觀。印度總理莫迪

2019年第三季度,印度GDP增長為4.5%。相比於此前5年超過7%的增長率,4.5%屬於斷崖式下跌,創造了印度2013年以來的最低點。但日本投行野村控股對於印度經濟做出了更低的預測,2019年第四季度,印度經濟增長率為4.3%,2020年第一季度印度經濟增長率為4.7%。此前,野村控股對於印度2019年與2020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分別為5.3%與6.3%,現在已經下調到了4.9%與5.5%。野村控股是日本最大的券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券商之一,一直關注印度經濟。野村控股

那麼,印度經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怎麼突然從7%的增長率下跌到了4%的增長率?觀察室認為,這並不是印度經濟出現了大問題,而是莫迪經濟學“原形畢露”。2014年,莫迪上臺,主導推行了“莫迪經濟學”,通過減稅、國有企業民營化、建設基礎設施等方式,推動印度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也正是莫迪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經濟成績單,才能夠在2019年5月的印度大選中以壓倒性的優勢,連任印度總理。但是,印度工業基礎薄弱、國內矛盾重重、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莫迪經濟學起到了“興奮劑”的作用,並沒有徹底改變印度本身的結構性問題。

例如,在莫迪第一任期的5年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依靠固定投資基礎建設帶來的拉動性作用,以及改變統計方式帶來的“虛假繁榮”。能夠將牛糞作為“綠色肥料”計算進GDP統計數據,全世界可能只有印度毒獨此一家。儘管在莫迪第一任期內,印度興建了3萬公里的高速公路、40多座機場。但以印度的人均GDP不到2000美元的發展水平,高速公路與機場建設完畢之後,又如何能夠有效的拉動經濟增長?所以,觀察室並不認為印度經濟由此悲觀,只不過是恢復了正常的發展水平,擠掉了莫迪經濟學的泡沫而已。牛糞經濟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莫迪還能夠連任第三任期嗎?


美國觀察室


今年以來,風雲變幻,印度經濟高速增長勢頭戛然而止,前三個季度經濟增速分別為5.8%、5%、4.5%,而野村預測第四季度印度增速為4.3%,全年4.9%,明年一季度增速預測為4.7%,該機構對印度經濟未來增長前景表示悲觀。



其實放眼全球,4.9%的經濟增速並不低,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4.9%的增速依然是僅次於中國位居第二。但與過去印度7%以上的高速增長相比,經濟下滑是非常明顯的。企業投資放緩,內需不穩、出口受阻、外加貿易戰的影響,是印度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這裡就不多分析了。



野村對印度經濟增速的預測都是從短期來著手的,個人認為它的預測也很合理,短期內印度經濟確實很難重回到7%以上的高速增長,但從長遠來看,小編並不認為印度經濟增速會一直這麼低,還是會回升的。首先,任何一個經濟體都不可能永遠保持高速增長,更何況印度經濟發展本身不穩定,容易大起大落,莫迪上任前兩年,印度經濟增速也在5%以下;第二,印度的後發優勢依然巨大,印度至今的人均GDP只有2000美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因此提升空間依然很大;第三,印度的改革不會停止,其實從上世紀90年代初印度就開始經濟改革了,這20多年來,印度經濟發展雖然磕磕絆絆,但總體上依然保持較快發展勢頭,莫迪是一位有作為有魄力的總理,如今他的第二任期才剛開始,不會停止改革的步伐,因此小編認為未來幾年印度經濟還是會回升的。


錦繡中源


印度的經濟增長速度一度成為“世界奇蹟”,但時過境遷,如今的印度經濟增速已經出現了連續6個季度的下滑,這背後除了印度內部原因之外,與大國之間的博弈也有直接的關係。

印度經濟的發展得益於美國的戰略東移

印度經濟的高速發展是從美國重返太平洋的戰略東移開始的,美國為了遏制東亞大國的發展,必須對相關國家進行全方位的遏制,在東北亞選中了日本,在南亞地區選中了印度,之後便迎來了美印兩國的“親密期”,美國對印度進行了大量的資金、技術輸入,印度在美國的大力扶持之下,進入到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印度經濟為什麼會“腰斬”

  1. 熱錢的瘋狂流出

正因為美國的大力扶持,大量的熱錢進入到印度,催生了印度的投資潮,熱錢的大量湧入是印度經濟上演“世界增長奇蹟”的動力源。但世界風雲變化的太快,美國進入到加息週期,再加上印度和美國在伊朗問題上產生了分歧,使得美國主導的熱錢快速流出印度,進入到2012年印度的外匯儲備基本上進入到了零增長的水平,熱錢的快速抽離,讓印度的資產泡沫被刺破,併產生連鎖反應,這是印度經濟快速進入衰退期最重要外部原因。

2.印度經濟基礎尚未建立

儘管印度經濟在以前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其支柱產業主要是IT行業,這一行業的發展對技術人才有吸引力,而印度80%的民眾是不能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果實的,大部分民眾都在從事低端的生產。而且印度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個工業體系,對抗經濟風險的能力較差。

因此,在熱錢快速抽離,而工業體系尚未建立完成,經濟產業單一的局面下,印度不但難以在上演高增長的奇蹟,而且進入到長久的衰退期已經是大概率事件。

有態度,有觀點,有溫度,歡迎關注懿財經!

懿財經


印度也沒怎麼樣,今年全球經濟由於貿易摩擦,普遍放緩。印度經濟也不例外。由於印度是民主國家,在外匯管制方面不嚴格,所有熱錢短期內大量流出,拖累了印度的經濟增長率。

但是印度和中國一樣,是一個人口大國,而且經濟增長也上了軌道,長期發展前景看好。21世紀,印度必然是和中國、美國並稱的世界三大強國,印度經濟總量也會在十年內到達全球前三的位置。

印度由於國內民族、宗教問題比較複雜,相比中國,印度還需要時間完成國內的現代化改造。和巴基斯坦的歷史恩怨也會影響到印度的發展。

但近年來,印度人在美國社會已經越來越成為中堅力量,美國科技企業的工程師隊伍和高級管理者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印度人的身影。在美國,印度裔比華裔要成功的多。

正如改革開放初期,全球華人幫助中國經濟發展,投資中國一樣。全世界印度裔會對印度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眾多美國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印度裔CEO們也會幫助印度企業更好地進入美國市場。

中國人雖然還需要時間接受南亞這個鄰國的崛起,但盲目看低印度卻是沒有理由的。


上林院


能增長算好的。因為印度除了服務業,製造業是全線下滑。對,全線下滑負增長。不信你看看印度最新的統計數據。

印度經濟顧問辦公室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10月,印度八大核心工業產品產量,有六大核心工業產品產量同比出現負增長。

2019年10月,印度煤炭產量5035.2萬噸,同比下降17.6%;原油產量273.84萬噸,同比下降5.1%;天然氣產量25.69億立方米,同比下降5.7%;原油加工量2273.31萬噸,同比增長0.4%;化肥產量373.31萬噸,同比增長11.8%;粗鋼產量932.0萬噸,同比下降1.6%;水泥產量2619.5萬噸,同比下降7.7%;發電量1062.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2.4%。


港漂漂深圳


野村預測2019年印度GDP增速為4.9%,前景悲觀,事實上印度的經濟增長已經持續了5年,有哪個國家的經濟能夠持續增長呢?

根據野村預測,受國內信貸環境持續惡化拖累,2019年四季度印度GDP增速為4.3%,明年一季度增長勢頭也僅僅為4.7%而已,於是認為印度經濟未來增長前景表示悲觀,認為其經濟增速下滑趨勢尚未觸底。

印度經濟已經連續增長了5年,且超過中國的增速,所以,才有人說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一,但是,這並不代表印度的經濟就能持續的告訴增長,還有相關數據預測,印度將在2029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然而如上圖所示,2018年印度的GDP為2.73萬億美元,距離中國、美國差距較為明顯,我們看日本去年的GDP為4.79萬億,二者的差距較為明顯。

那麼為何野村會對印度經濟如此悲觀呢?一方面是因為該機構預測經濟大多較為悲觀;另一方面,印度的信貸環境出現惡化,並且產業發展阻力很大,印度人口眾多,自給自足尚且不容易,製造業就更別提了,印度的技術發展較為滯後,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基礎下,印度經濟發展增速下滑是必然,這不單單是對印度經濟的悲觀,也是對全球經濟的悲觀……



易論招財圈


據媒體報道,莫迪最近出席一場活動,在登臺階時不小心摔了一跤,當然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摔了一跤民眾應該十分關心,何況莫迪總理為下層民眾洗腳,展現了對他們的關懷。但是這次莫迪落難,卻沒有遭到民眾的同情,印度網友甚至發出了無情的諷刺,認為莫迪摔一跤生動地展現了印度當前的經濟狀況。

進入下半年以後,印度的經濟就開始來了一個過山車,印度的經濟泡沫一下子被戳破了,由於原來印度是美國的最惠國,後來美國取消了對印度的最惠國待遇,讓印度的經濟一下子回到了現實。從此印度開始和美國打關稅戰,大量的外資紛紛撤離,印度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印度人群開始了大範圍的討伐,紛紛指責印度的莫迪經濟學已經失效。莫迪剛剛競選成功,人們紛紛期待莫迪的經濟改革能夠取得成功,但現實情況非常不容樂觀。

數年之前,莫迪意氣風發地提出了印度製造的號召,印度前幾年的發展也非常快,Gdp一直維持在8%左右,但是近幾年印度的GDP卻到了4.5%,所有的印度人都意識到印度的發展只是一個泡沫,窮人還是窮人,失業率比以前還升高了,印度這次步子邁得太大,所以造成了經濟結構比例失衡,印度總理第2次高票當選,所以信心有些膨脹過度,第一開始了強硬化的外交策略,特別是在對待克什米爾地區和巴基斯坦問題上,還有就是莫迪當時確實把印度搞了上去,不過後來當選之後,把印度發展的重心跑偏了,導致印度的發展中心不在經濟上。而是試圖樹立大國地位,在經濟不夠強勁的情況下印度還處於一個半農業國,這個時候就要與世界最大強國爭鋒,顯然是力不從心。

現在印度已經深陷地區危機之中,在克什米爾地區印度已經駐軍90萬,而最近因為公民身份法案,在阿薩姆邦也安排了5000名非軍事武裝人員,這兩件事都不是民心所向,不但沒有起到發展經濟的作用,而且還激化了內部矛盾,現在印度國內是遊行示威不斷,莫迪總理有點焦頭爛額,所以印度經濟和印度的發展方向有莫大關係。


四十五度歷史


首先野村證券的預測一般比較偏向悲觀,所以也不要完全相信,不過印度的GDP增速放緩確實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很多人都已經注意到了,也不是什麼秘密。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迅速增長,印度的GDP增速在今年迅速腰斬下降,但其實如果瞭解印度經濟結構,就對這個現象不會太多意外。

很多人把印度和中國的經濟相提並論,但其實印度與中國相比存在很多的先天不足,首先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就非常的緩慢,很多地區甚至水電的通用就很艱難。這就帶來了製造業,在很多地區都無法得到發展。其次印度沒有像中國這樣廣泛的義務教育,所以文盲率和半文盲率都非常的高,這抑制了印度高端製造業和高端產業的落地生根。所以在初級製造業迅速的拉動經濟增長之後,產業無法得到提升和轉型帶來了進一步增長受限,因此印度的增長可能很長時間都將陷入停滯。

解決印度問題唯一入手的方向就是改革,但是印度的政治結構又讓改革很難推行,目前雖然稅改有了一定的推進,但是土地改革和制度改革都很難推進,所以印度是一個從體制上尚未明顯進入現代化機制的國家,這樣就讓印度國家的增長受限。

今年以來印度經濟已經明顯遭遇了瓶頸,這也與全球經濟增長週期進入末端有關,明年經濟增長仍然有比較明顯的壓力,所以印度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依然惡劣,同時我們現在看不到印度有任何能夠短期內改革體制和提振經濟增速的手段,所以明年經濟增速繼續放緩也是意料之內的事情,野村證券的預測不算是過度悲觀。


諮詢師天生


我真不看好印度,因為印度的近代史給我感到,他是一個有十六世紀野心的國家,一味的侵吞鄰國。當然這種侵吞帶著世界大局博弈的被利用,講白了就是愚人之利,把矛盾全吸入不大的家中,美俄等西方世界懂得印度人好這一口,具有侏儒思維的莫迪,用印度人的背脊踏上俊馬………亂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