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期間,買回家的蔬菜必須用75%的酒精消毒!謠言,別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關疫情傳播態勢、虛假防治措施等流言和謠言在網上傳播,引發不少網民誤解誤讀,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虛假病例數據等謠言,極易引發社會恐慌情緒,嚴重影響網絡安全秩序和社會穩定,同時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嚴重干擾。特別提醒:以下這些為謠言,信不得!

謠言1:皇冠大扶梯附近某舞廳疫情防控期間營業

近日,網上流傳著一篇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皇冠大扶梯附近某舞廳有市民出入的圖片和視頻的帖子。


疫情期間,買回家的蔬菜必須用75%的酒精消毒!謠言,別信!

真相來了

經瞭解,該圖片及視頻系資料,並非最近拍攝。渝中區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向記者進一步證實,該舞廳疫情防控期間一直處於關停狀態,並未營業。據瞭解,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疫情防控期間,渝中區對轄區文化娛樂場所嚴格執行關停舉措,並每日開展常態巡查。下一步,渝中區相關部門將持續加強轄區網吧、舞廳等文化娛樂場所的監管。隨著疫情逐漸趨於平穩,渝中區將進一步全面加強相關場所的防疫條件檢查,認真貫徹落實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求,不具備條件的文化娛樂場所,不允許復工營業。

謠言2:疫情期間吃得越補越好

近日,網上廣泛流傳這樣一則消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們應該吃得越補越好。

真相來了

科學合理的營養膳食才能有效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有助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與救治。

身體的健康值都有一定的範圍,如果超出範圍,就會對身體健康不利,不要對於補品有來者不拒的做法。疫情期間,過度追求“補身體”的做法,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如高蛋白飲食可能給腸胃增加負擔,影響其它物質的攝入,使飲食營養失去平衡。因此,吃得“越補越好”,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謠言3:疫情期間,買回家的蔬菜必須用75%的酒精消毒

疫情期間,有網友稱“買回家的蔬菜必須用75%酒精消毒才能確保食用安全”。

真相來了

酒精是一種常見的有機溶劑。如用酒精對蔬菜進行消毒,它會溶解蔬菜中很多有機物質(如葉綠素等),導致營養物質的損失,引起蔬菜色、香、味的改變。酒精還會和蔬菜中有些物質(如酸類)發生化學作用,進一步降低蔬菜的營養價值。 就新型冠狀病毒而言,其感染具有專一性,是一種動物病毒,宿主僅為人和動物,不可能存活於植物內部。因此,即使蔬菜表面存在病毒,清洗也能有效將其去除。

中國素有對蔬菜烹飪加工後再食用的習慣。煲湯和蒸煮溫度通常為或高於100℃,時間一般為10-35分鐘,足夠有效殺滅病毒。炒菜時溫度更高達200-300℃,病毒在極短時間內被殺死。因此,烹飪熟制後的蔬菜是安全的。使用酒精對蔬菜進行消毒是不科學的做法,不但多餘而且會降低蔬菜食用品質。在疫情期間,我們只要將蔬菜清洗乾淨,烹熟後再食用,就不會有食用蔬菜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

謠言4:空氣殺菌電熱片能預防新冠肺炎病毒交叉傳播感染

“有效殺滅自然菌,預防交叉傳播感染。”“空氣殺菌保健康。”日前,某空氣殺菌電熱片打出這樣的廣告。

真相來了

3月2日,從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獲悉,這個廣告涉嫌廣告違法。通過進一步核查,執法人員發現,這個電熱片,具備一定殺滅自然菌的作用,但廣告主無法提供預防交叉傳播感染的證明文件,“我們立即要求廣告主停止發佈,避免造成公眾誤解。”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提醒各廣告經營者和發佈單位,禁止發佈含有涉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治療、治癒、偏方”等內容的虛假違法廣告,一經發現,市場監管部門將第一時間責令停止發佈,依法查處。

謠言5:日本除菌卡(消毒卡)掛身上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近期,有傳言稱:朋友圈裡在賣的日本除菌卡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

真相來了

這則傳言毫無科學依據,請勿相信。除菌卡殺菌效果來源於裡面產生的二氧化氯,可以把細菌病毒氧化後破壞其結構,令其失活失去傳染性。儘管二氧化氯在國際上會被用於消毒劑,且消毒pH適用範圍廣,也常被用於自來水消毒。但是,二氧化氯的生產和消毒流程都有嚴格的規定,一般不推薦個人接觸二氧化氯。

已有多家分析測試單位證明,佩戴除菌卡所能起到的抑菌、殺菌作用基本為零。並且,央視新聞也就此除菌卡進行過報道,說明此類除菌卡並無明顯殺菌效果。同時大多數除菌卡里面還含有亞氯酸鈉等存在安全隱患的物質,亞氯酸鈉在與水接觸後容易發生爆炸。除菌卡所產生的二氧化氯可能與衣物作用,導致褪色或者損壞,甚至可能使衣物發生燃燒,對人體健康產生安全隱患。


圖文來源 | 網信重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