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童祥苓口述历史》尝试现代戏 有了《智取威虎山》可惜嗓子坏了

前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先生师承南麒北马,又几十年精研余派唱腔艺术,他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塑造的杨子荣的英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赞。2015年上海文史馆为了保存历史记忆,记录时代风云,推动口述历史研究工作。邀请童先生口述“童家班”以及有关《智取威虎山》一剧台前幕后种种经历,由冯绍霆先生撰稿,出版了《童祥苓口述历史》一书,经《头条》黄V影视表演艺术家陈旭明老师引荐,蒙童老垂青,赐我一本。在此深表谢意。反复拜读受教颇多,深感此书乃京剧史中的一笔宝贵财富。经请示童祥苓先生得应允,特借《今日头条》陆续连载与大家分享。

第十六期

(接上期)周信芳院长要率领剧团到西北各地演出八个月,李玉茹老师另有任务,就指定兰云接替她的全部角色。兰云刚走,奶妈又要回乡。那时我也正排练节目,准备去东北演出八个月,只得下了班到处找奶妈,找不到就自己带孩子,给他断奶。清晨五点起来,烧米汤、奶糕,弄水果汁,喂完孩子,换好尿布,我才去上班。中午赶回家忙完孩子马上上班。下班回家,得弄好孩子,我才能吃饭。过了七八天,总算断奶成功。幸亏岳母及时赶来了,保姆也找到了,我才喘了口气,人已经瘦得像猴了。


《童祥苓口述历史》尝试现代戏 有了《智取威虎山》可惜嗓子坏了


1958年,京剧院有了表现现代生活,尝试京剧改革的强烈愿望。促使这样做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发现传统京剧不太上座,营业不是顶好。我们要下基层为工农兵演出,大多数被回绝,大家都在加班加点,没有时间看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上的热潮影响了演员、编剧,就想反映这个时代,掀起了唱现代剧的又一个热潮。所以这时候一团纪玉良、李仲林先生他们就开始创作、演出《智取威虎山》,为后来的《智取威虎山》打下了基础。三团是青年团,排演了《红色风暴》。国家领导看了,感觉很不错,给了很多鼓励。每个团有自己的条件,二团以旦角为主,就想搞《赵一曼》。这是一个英雄形象,适合四姐,就搞起来了。


《童祥苓口述历史》尝试现代戏 有了《智取威虎山》可惜嗓子坏了

(纪玉良李仲林《智取威虎山》剧照)


二团本来就计划去东北巡回演出八个月,从上海出发从南到,《赵一曼》正好就是哈尔滨的故事,计划到那里去试演,就是边走边演边排。在哈尔滨我们参观了日本宪兵队拷打赵一曼的审讯室,看到抗日英雄们遭受惨无人道酷刑的刑具。团里没有办过什么表态会之类的形式,但是大家心情都是一样的,感到要竭尽全力在哈尔滨试演成功,以此来纪念赵一曼和其他的英雄人物。尽管创作还是初级的,不管是剧本,还是导演、编剧,都不是很成熟,大家没有多少经验,时间也很短促,作品总归是有点粗糙。但我们的创作态度是认真的,巡回演出的空余时间,大家部在背词练唱。特别是四姐,她扮演赵一曼,是新戏的领衔主演,担子重,体力消耗极大,每次排练中稍有空隙,她就抓紧时间睡觉休息,看了真叫人心疼。

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在哈尔滨首场试演了,我和我夫人都参加了,我演的是一个看守董宪勋,兰云演护士小韩。观众上座相当好,都客满了。可能是大家对赵一曼有感情,也算是新鲜东西,现代剧嘛!演完了,四姐回到后台,正在那卸妆呢,就有好些个观众涌进来了。这个举动让我们]很震动,都说影响怎么能这么大。我们很受鼓舞,也很激动。


《童祥苓口述历史》尝试现代戏 有了《智取威虎山》可惜嗓子坏了

(童芷苓《赵一曼》剧照)


虽然说作品不是很成熟,观众的强烈反应说明它是个方向。这是一条路,京剧反映现实,搞现代剧是对的。《赵一曼》在哈尔滨演了之后,在上海演得不多,但是在友谊大厦给由李长春、袁世海领导的中国京剧团演过,他们还挺爱看。团长李少春先生脑子是挺革新的,他也挺赞成。但是这个戏,这个机会没有抓住。因为戏曲有个优点,可以流传一两百年,电影放完了就完了,达不到这个程度。

这次巡回演出后就到了天津。那边说要看《红色风暴》,院领导就让马科赶到天津,为我们再排一个《红色风暴》,照三团的本子演。那天演完了非常轰动,我演施洋,也是个重要人物。兰云演林样谦的妻子。主角林样谦是王宝山演的,他主要是表演和唱.因为他很粗犷,我主要是念白。演完了当时的场面谁也没想到,很感动人,观众涌向台口都不走。我们说这怎么办,就送观众吧,就从台上走到台下送观众出场,那时候很多观众就拿水果啊花生啊往我们手里塞,争相与演员握手。我们都跑下舞台,把观众送出场外。

搞这几出戏的时候,我们还没敢脱离程式,我念白还上韵呢。《红色风暴》中林祥谦逃走,就把周院长的《徐策跑城》拿过来了,照他的表演这么着走完了,还有点生搬硬套,还没有完全消化。现代人物不可能有水袖,怎么办?施洋还可以,他穿长大褂有个袖子。其他的角色,比如林祥谦可以甩一下小下摆,或者把小褂敞开,也可以比划比划。观众就因为对这个故事情节很感兴趣,所以也很喜欢。


《童祥苓口述历史》尝试现代戏 有了《智取威虎山》可惜嗓子坏了

(童祥苓张南云《赵一曼》分饰董宪勋和护士小韩)


那时候就是一些演员自己在尝试,在摸索,没有投那么多精力、人力,更没有想得那么远,那么深。那时侯排的这些戏,说良心活也不是很成熟,演员配备也不可能那么好,就是根据剧团的条件,不像后来全院,全上海,甚至全国挑选调配。也不像1965年之后那些现代戏不断加工,精雕细琢。当时演完了,就放任自流了,演一阵子就搁掉了,完了之后就扔掉了。其实这个东西正是个很好的苗子,但是我们没有了解,京剧现代戏演了这一阵子就放掉了,又开始演传统戏。

那时天天唱日夜场,场次订得太多了,太累了,嗓子就惨了,半年不能恢复。那时候唱个一句两句的,嗓子就没音了,难受得不行。大夫就说我的嗓子是疲劳过度,声带受伤,用不着手术的,要休息恢复。那时我四处求医治嗓子,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暗淡。嗓子没了,演出就让我跑龙套,好像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就是多参加点劳动------叠戏装、抬戏箱,心里压抑啊,累啊!那时侯我就想走,西安找我去,北京京剧院也提出要我。四姐要跟北京要一把好胡琴儿,北京方面就出要一个青年老生,我说我去,北京也同意了,但是四姐不让我走。那几年兰云红啊。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正式开播,就是她参加了,还拿稿子讲话了。1960年上海青年汇演,她还拿了个一等奖。由于她的贡献,被评为上海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分子。(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