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歷代渭南科舉狀頭狀元考

千年科舉制度,渭南士子考狀如何,概括起來兩句話:八百進士,十三狀元(也可稱廿月一進士,百年一狀元)。

何謂八百進士?據1990年有關資料,陝西科舉共考得進士2530人,渭南744人,第一輪縣級志書出版後統計為801人,概稱八百。其中大荔(含朝邑)152人,蒲城108人,韓城102人,華陰96人,臨渭86人,華州66人,合陽60人,富平54人,澄城44人,潼關22人,白水11人。進士總數列陝西之首。

所謂十三狀元,包括隋代進士第一1個,唐代進士榜狀頭10個,五代狀元1個,清代狀元1個。

科舉制度選拔文武狀元有多少,全國尚無一致數據。蕭源錦《狀元史話》統計全國文狀元為591人。趙英整理的唐至清武狀元293人。周臘生根據多年考究,統計全國狀元為914人。

歷代科舉陝西狀元有多少,《陝西省志》持5人之說。新編《陝西省志教育志》認定狀元人數較歷代《陝西省志》雖多一些,但未列其名。郎菁《歷代陝西狀元考略》認為,自唐至清,陝西籍狀元共21人,其中渭南籍(即同州、華州籍,今渭南境內在科舉時期多屬同州、華州)4人:程行謀、楊護、寇湘、王傑。張萬龍《中國曆代陝西籍狀元名錄》列陝西籍文狀元16人,其中同華籍3人:白敏中、寇湘、王傑。《渭南市志》第四卷《教育篇》列渭南歷代科舉狀元3人,白敏中、楊紘、王傑。另據1990年《韓城市志》第607頁載“元代,郝鼎臣中狀元。”至此,列名的渭南籍狀元有7人:程行謀、楊護、寇湘、白敏中、王傑、楊紘、郝鼎臣。導致文獻記載狀元人數差異的原因,主要在科舉制度演變和狀元稱謂演變。

縱觀科舉軌跡,所謂狀元,指由朝廷命官主持,用同一套試題,在同一地點考試,經統一閱卷、排名,並經最高當局(自宋太祖起由皇帝)確認發榜的進士科第一名。近半年來,筆者通過查閱隋至清文武科舉狀頭榜首狀元名錄,與《渭南市志》《人物傳》《表》相比照,《渭南市志》未列或列舉不詳的與《華陰縣誌》《韓城市志》《華縣誌》《臨渭區志》《潼關縣誌》《澄城縣教育志》《韓城市教育志》等相稽考(以上所列市縣誌書均為1949年後出版物,下同),得到科舉時代渭南狀頭狀元13人名單,附之於後。

楊纂(?-約650)隋華州華陰(今華陰市)人。《舊唐書》有傳:“楊纂,大業中,進士舉,授朔方郡司法書佐”。《新唐書》也有“楊纂,大業中,第進士”記載。唐太宗時曾任吏部侍郎,河南道巡察大使,尚書左丞,遷太僕卿,代理雍州別駕至戶部尚書。去世後贈幽州都督官銜,諡號恭(一說敬)。隋時雖無狀元稱謂,但考慮狀元稱謂的歷史演變因素,加之隋創科舉之制,文獻查得隋代進士科第一,全國有7人,陝西2人。趙瑛整理的狀元名單已將楊纂列為隋代狀元。本文列為進士第一以溯正源頭。《渭南市志》有傳。

程行謀(諶)(644-726)上元三年(676)丙子科進士榜狀頭。從蘇頲《程行謀神道碑》拓片知,程為唐華州鄭縣(今華州區)人,其曾祖程慶,仕隋至長子令;祖父程德淹,為隋太康令;父程藥王,唐初為秋浦令。程行謀及第後,初補潞城(今山西潞城縣)尉,轉平棘(今河北趙縣)尉,換虞鄉(治所在今山西永濟縣東虞鄉)主簿。守喪期滿授鄠縣(今陝西戶縣)尉,長安元年(701年)調萬年(今陝西西安市)尉。遷左肅政臺監察御史裡行。歷殿中左右肅政丞、侍御史,彈劾不避權貴,遭誹謗,出為幽州(今北京市城區西南)司馬。幽州都督薛訥聘為幕僚。遷定州(今河北定縣)長史,未赴,入為金部郎中。景龍元年(707年)徵拜長安令,持政平允,秩序井然。不久,遷將作少匠、少府、少監,封廣平候,食邑千戶。轉刑部侍郎兼宋王府長史。四年(710)出為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濟縣西南蒲州鎮)刺史,兼本道按察使,遷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入為鴻臚卿,遷御史大夫,開元十四年(726)春卒於洛陽家中,享年83歲。追贈右丞相。奪魁時間系周臘生考證。今《華縣誌》《渭南市志》均無記載。周臘生《唐代狀元譜》有詳細考證。

張仁願(?-714)唐華州下邽(今臨渭區)人。在武則天長安年間(702-704)列武舉榜狀頭。初任殿中侍御史,後任兵部尚書,加光祿大夫,左武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韓國公。遷鎮國大將軍。歷四皇,睿宗即位後,辭相歸故里。逝後追贈太子太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由武狀元而任宰相者(出將入相)。《渭南市志》有傳。與白居易、寇準並稱“下邽三賢”。

郭子儀(697-781)唐華州鄭縣(今華州區)人。玄宗開元(713-740)初年以武舉異等列狀頭,初授左衛長史,佐四皇,歷仕六十餘年,再造唐室、兩任宰相,是中國歷史上第二位由武舉狀元而任宰相者。中國歷史上由武狀元而任宰相者只有兩人,均生於唐華州境內。公元781年6月14日在家中去世,享年85歲,贈太師。陪葬唐肅宗陵。《渭南市志》《影響中國歷史進程200人物》均有傳。《辭海》列有專條。

楊仲昌(693-741)弘農華陰(今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19世孫。其父楊元琰,因扶助中宗李顯復位有功賜爵弘農郡公,睿宗即位後封魏國公。楊仲昌16歲起,任右千牛,屆滿補太廟丞,親累補為蘄州司戶參軍,因貶以文士身份入劍南西川韋抗幕府掌書記(715-716),父喪後因叔父敦逼,應糊名考,判居上等。據多方考證,楊仲昌為唐開元六年(718)戊午科進士榜狀頭。及第後歷汾州孝義令、華州下邽令,累官吏部郎中。新編《臨渭區志》稱唐“號州”人。疑為華州之誤(唐360州中無“號州”之名)。《華陰縣誌》“方內著作欄”內有“楊仲昌集(十五卷)·楊仲昌著”,《新唐書·藝文志四》有載。1984年,靈寶縣豫靈鎮群眾在黃河灘塗撿得楊仲昌、楊仲嗣兄弟墓誌兩方,現存函谷關碑林。墓誌載:楊“公弘農華陰人”,生於長壽二年(693),“卒於開元二十九年”(741)。《全唐文》235卷載席豫撰《唐故朝請大夫禮部侍郎上柱國高都公楊府君碑銘(並序)》,記錄雖詳而父名有誤。

楊護(717?-777?)唐華州華陰(今華陰市)人。玄宗天寶六年(747)丁亥科進士榜狀頭。大曆八年(773)任職左巡使殿中侍御史。同年九月,因阻攔晉中男子郇謨哭奏皇上被貶。官至水部郎中。《華陰縣誌》唐代仕官欄有“楊護,郎中。”生卒年月系周臘生考得。

楊譽(718?-778?)唐華州華陰(今華陰市)人。玄宗天寶七年(748)戊子科進士榜狀頭。曾官茲州刺史、汾州刺史。諡靜。《文苑英華》收有其作《紙鳶賦》一篇。《渭南市志》第五卷《政治人物》《表》列其名。主要職務欄為“靜公”。

楊紘(721?-781?)唐華州華陰人。玄宗天寶十三年(754)甲午科進士榜狀頭。《華陰縣誌》古代進士欄目列為狀元。《渭南市志》列為狀元。

白敏中(791-861)唐華州下邽(今臨渭區)人。長慶二年(822)壬寅科進士榜狀頭。先祖為山西太原人。北朝(386-581)時遷至韓城,遂為同州籍。曾祖白溫自韓城遷至下邽縣下邑里(今臨渭區下吉鎮西關村一帶),為華州籍。是著名詩人白居易堂兄。官至翰林學士、兵部侍郎。《渭南市志》有傳。

楊贊禹(瑀)(860?-920?)唐虢州弘農(治所在今河南靈寶市)人,其家在今潼關縣境內。唐昭宗大順元年(890)庚戌科進士榜狀頭。曾官左拾遺。《華陰縣誌》唐代仕官欄有“楊贊禹,郎中。”贊禹為漢太尉楊震之後,其父知退官至左散騎常侍,祖父楊虞卿為元和元年(810年李顧行榜)進士,白居易妻之堂兄。官至京兆尹。曾祖楊寧官至殿中侍御史,國子祭酒。楊贊禹生活的時代,楊氏已是累世高官豪族。《新唐書》顯示實際住址在唐長安(今西安市)朱雀大街一帶。史書載:楊虞卿、楊汝士等楊氏兄弟四人居唐長安朱雀街第五街次南之靜恭坊西襖祠西北隅,四門並立,號靜(靖)恭楊家,也號靜恭四院。楊氏子孫多住此求學,華陰是籍貫。

楊贊圖楊贊禹胞弟。唐昭宗乾宇四年(897)丁已科進士榜狀頭。及第後進翰林院,曾官左丞,又為弘文館學士,官至司封員外郎,知制誥。《華陰縣誌》唐代仕官欄有“楊贊圖,員外郎。”天佑四年(907)與其兄南下福建依附琅琊王為座客,不知所終。

寇湘(920?-970?)寇準之父,五代華州下邽(今臨渭區)人。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54)甲科榜首。清代徐松《登科記考》第二六卷第996頁記“後晉齊王開運二年進士十五人:寇湘狀元。見《玉芝堂談薈》”。可見宋時非官方文獻中有稱“狀元”記載。孫忭《寇準碑》稱:“父湘,博古嗜學,有文章名,晉開運中登甲科,冠多士。後應闢為魏王記室終焉”。

王傑(1725-1805)清同州府韓城縣(今韓城市)人,字偉人,號惺園,畏堂。其父在江浙當幕僚。乾隆十八年(1753)王傑以拔貢生選授藍田縣教諭(正八品)。因父喪未到職。相繼入兩江總督尹繼善、江蘇巡撫陳宏謀幕,作幕養母,並拜尹、陳為師。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恩科狀元,是渭南第一個由朝廷發榜確認的狀元,是陝西清代第一個狀元,是清代十四位狀元宰相之一。也是清代十二位有諡號狀元之一。嘉慶十年(1805)正月卒於京邸,追贈太子太師,入祀賢良祠,諡文端。

以上13人,及第時或稱進士第一,或稱進士榜狀頭,或稱狀元,按目前學術界觀點,皆稱狀元。

以下5人需繼續考證:

一是楊憑,唐代宗大曆九年(774)年上都(即長安)進士科狀頭。二是楊凝,唐代宗大曆十三年(778)年進士榜狀頭,楊憑胞弟。此二人在《華陰縣誌》進士欄、方內著作欄內均列名,但與靈寶縣宣傳的“三楊”(含其弟楊凌)在籍貫上形成爭議,需對籍貫繼續考證。三是楊建中(1125?-1185?),金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進士第一。楊建中籍貫、生卒年月不詳。新編《澄城縣教育志》“澄城籍科舉進士名錄”中有“金代明經進士楊建中”,曾官“監察御史”,是否同一人,需要繼續考證。四是楊遂,字號、里居、生卒年均未詳。宋開寶五年(972)進士科狀頭。《華陰縣誌》唐代仕官欄內有“楊遂,參軍”記載。是否為同一人,需要再考證。五是《韓城市志》《韓城市教育志》所列元代狀元郝鼎臣。目前元代狀元榜無元太宗十年(1238)榜。據《中國歷史大事年表》,元代科舉第一次為元太宗九年(1237年)。此時尚未奪得全國政權,也未舉行會試與殿試。元代第二次科舉考試在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次年舉行會試,狀元張起巖。郝鼎臣狀元及第時間或及第朝代均需考證。

考證發現,渭南狀元以唐代居多。隋、五代、清各1人。原因有二:一是人口因素。《陝西通史》認為,西周之前,關中東部平原是陝西華夏族的聚居地。二是唐代科舉有“同華取解”典故(附註),即朝廷分給同華二州的解送名額多。因此唐代近百名籍貫不明狀元中是否還有同華籍乃至陝西籍,尚待進一步考證。

另外發現,唐代渭南狀元楊姓居多,佔7人。據對唐代已知狀元出身統計,唐代狀元有75%來自皇族貴胄,有16%左右來自權貴子弟,有8%來自社會底層。華陰楊氏在唐代既屬皇親(如武則天之母為楊氏),也屬權貴(華陰楊姓在唐代有11人任宰相)。加之唐代官學體制較完備。文武七品及以上官員子弟在國子監、門下省就學有優先權。唐代渭南的豪族官僚除楊姓外,尚有郭、白等姓氏,其中級、高級官員子弟多在長安就學。從目前已初步探得的狀元看,豪族顯姓籍貫不明狀元中是否還有同華籍,仍需考證。

另外,唐代進士第一的待遇與後世不同。唐代取得進士後,大多數不立即授官,授官還要參加“制舉”。從取得進士到授官一般要等待三年。如白居易,進士及第到授官經歷四年。唐代進士即使授官,多從九品始。據周臘生考證,有些進士第一(狀元)做官二十餘年,仍為九品。考證搜尋工作宜從古志下層官員中探索。而下層官員在古志中難有綱目,只能從歷史演變的故事中或墓碑、墓誌中查詢,或從同榜著名進士的故事中查詢,其艱鉅程度可想而知。

同華取解:唐代科舉取士步驟為:鄉試(州、縣考試)→省試(尚書省禮部考試)→吏部複試,自武德四年(621)至開元廿四年(736),一直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開元廿四年,考功員外郎李昂為舉人詆訶。帝以員外郎望輕,遂移貢舉於禮部,由侍郎主之,禮部選士自此始。推薦符合要求的考生參加考試稱為“解送”,“解送”名額由中央政府以法確定,多則七千人,少則一千人。武宗時期,每年全國“解送”1700餘名,其中中央兩監生侍有500-600名,時全國有1500多縣,每縣不足1人。誰能“解送”,與家庭地位不無關係。另外,各地貢生不能享受同等待遇,京兆府與同華二州最受優待(分得“解送”名額多)。五代人王定保說:“同華解最推利市,與京兆無異,若首選,無不捷者”(《唐摭言》卷二)。因此,權要子弟千方百計爭取在京兆、同華二州“取解”(取得解送名額),史稱“同華取解”。實為科舉移民,是今天高考移民之源。

歷代渭南科舉狀頭狀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