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7百萬名體育老師告訴你:在準備活動中為什麼要進行動態拉伸?

有效的準備活動可預熱肌肉、升高體溫,並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因此,在各類體育活動或比賽前安排一段時間的準備活動是非常重要的。10年來,體育科研人員、教練員和運動康復醫療人員通過不斷研究探索發現:在體育活動之前進行準備活動有很多更適宜的方法,即認為應以動態拉伸練習來代替傳統靜態拉伸練習,因為動態拉伸不僅能夠大幅度提高運動水平,同時還有助於有效減少運動損傷。


7百萬名體育老師告訴你:在準備活動中為什麼要進行動態拉伸?


7百萬名體育老師告訴你:在準備活動中為什麼要進行動態拉伸?

一、動態拉伸的概念

動態拉伸的概念定義為是一種有針對性的功能性拉伸練習,練習時應採用運動動作,以使身體能更快適應接下來的活動。動態拉伸涉及多關節、多肌肉和多平面的拉伸動作模式,而靜態拉伸卻是注重單關節、單肌群和單平面的拉伸練習。動態拉伸練習和靜態拉伸練習最大的區別是:動態拉伸過程中,肌肉突然被拉長就會引起牽張反射效應,肌肉、關節、肌腱和韌帶均會在這種狀態下反射性收縮,從而在增加動作幅度的同時提高功能動作能力,如手足爬行和後退弓箭步轉體就是典型的例子。動態拉伸練習能夠在提高力量、柔韌性、平衡性和協調性的同時為身體的活動進行熱身。準備活動中採用動態拉伸練習將會使訓練事半功倍,大受裨益,這是靜態拉伸練習所無法比擬的。


7百萬名體育老師告訴你:在準備活動中為什麼要進行動態拉伸?


7百萬名體育老師告訴你:在準備活動中為什麼要進行動態拉伸?

二、動態拉伸的目的

準備活動可用於多項身體素質的適應性訓練,包括提高肌肉力量、耐力、柔韌性,矯正肌肉的大小失衡狀態。動態準備活動的優點在於能夠快速、全面且充分地活動身體。合理有效的動態準備動作可強化身體素質,提高運動水平,加強肌肉力量,提高爆發力、速度和靈敏反應。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有研究證明運動前進行靜態拉伸不會提高短跑運動成績,但其仍被很多教練員和運動員視為一般的準備活動方式。隨著不斷深入的研究,很多研究表明傳統的靜態拉伸會使力量、速度和爆發力下降。跳深作為爆發力的一個有效評價指標在靜態拉伸後出現了下降的現象。由此可見,靜態拉伸會嚴重影響運動水平的發揮,特別是那些對速度和爆發力有較高要求的項目,如田徑項目中的短跑、跳躍、投擲以及短距離游泳、舉重等。靜態拉伸後運動能力下降可能與拉伸練習時的肌肉拉伸形式及活動方式直接相關,運動能力的下降可持續60分鐘。一直以來,各國科研專家正在致力於探索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但是一直沒有明確的理論解釋,其中一些研究認為,原因在於反射敏感性減弱,肌肉、肌腱韌度或神經激活能力下降等。因此,運動員在正式運動或比賽前1個小時要避免或減少緩慢的靜態拉伸練習。


7百萬名體育老師告訴你:在準備活動中為什麼要進行動態拉伸?


7百萬名體育老師告訴你:在準備活動中為什麼要進行動態拉伸?

三、動態拉伸的目的

長期以來堅持一種觀點:靜態拉伸練習可以預防與肌肉和韌帶相關的運動損傷。但是,一項關於預防下肢運動損傷的實驗研究,即對1538名新徵男兵進行12周的靜態拉伸訓練後發現,預先進行靜態拉伸並未使運動損傷率下降。導致運動損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柔韌性只不過是其中一方面。疲勞和運動量被視為自發性肌肉損傷的兩大誘因。合理的準備活動和充分有效地熱身練習有助於機體進入最佳狀態,從而預防運動損傷。與靜態拉伸的準備活動相比,動態準備活動可更大程度地升高中心體溫。一般,體溫較低時極易發生肌肉拉傷和關節扭轉,而通過動態拉伸這一熱身機制可有效地預防此類損傷。動態準備活動是模仿人在正式練習中的運動形式和速度。這樣也會減少運動損傷,因為正式練習中的運動形式和動作幅度在準備活動中已經得到了相應的鍛鍊。這種模仿訓練動作的熱身是靜態拉伸練習所不具備的。有限的肌肉伸展性和關節活動幅度不僅會降低運動能力,也會使運動損傷增加,因此,對於處於不同運動水平和年齡階段的運動員來說,提高運動幅度和身體主要肌群和關節的柔韌性是至關重要的。在提高運動幅度方面,拉伸訓練不管是安排在運動結束前或其他時間,其效果是一樣的。因此運動員進行拉伸訓練的最佳時間是在訓練後或傍晚。

通過前述動態拉伸準備活動與靜態拉伸準備活動相比能有效促進主動肌和對抗肌的快速收縮和放鬆、提高發力率、縮短反應時、降低肌肉粘滯性、增加肌肉力量和爆發力、升高體溫、加強代謝、促使更多血液流向活動的肌肉,並減少運動損傷。因此,在訓練或比賽中將動態拉伸作為準備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7百萬名體育老師告訴你:在準備活動中為什麼要進行動態拉伸?

關注大表哥,帶你科學運動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