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7百万名体育老师告诉你:在准备活动中为什么要进行动态拉伸?

有效的准备活动可预热肌肉、升高体温,并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因此,在各类体育活动或比赛前安排一段时间的准备活动是非常重要的。10年来,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康复医疗人员通过不断研究探索发现:在体育活动之前进行准备活动有很多更适宜的方法,即认为应以动态拉伸练习来代替传统静态拉伸练习,因为动态拉伸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运动水平,同时还有助于有效减少运动损伤。


7百万名体育老师告诉你:在准备活动中为什么要进行动态拉伸?


7百万名体育老师告诉你:在准备活动中为什么要进行动态拉伸?

一、动态拉伸的概念

动态拉伸的概念定义为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功能性拉伸练习,练习时应采用运动动作,以使身体能更快适应接下来的活动。动态拉伸涉及多关节、多肌肉和多平面的拉伸动作模式,而静态拉伸却是注重单关节、单肌群和单平面的拉伸练习。动态拉伸练习和静态拉伸练习最大的区别是:动态拉伸过程中,肌肉突然被拉长就会引起牵张反射效应,肌肉、关节、肌腱和韧带均会在这种状态下反射性收缩,从而在增加动作幅度的同时提高功能动作能力,如手足爬行和后退弓箭步转体就是典型的例子。动态拉伸练习能够在提高力量、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的同时为身体的活动进行热身。准备活动中采用动态拉伸练习将会使训练事半功倍,大受裨益,这是静态拉伸练习所无法比拟的。


7百万名体育老师告诉你:在准备活动中为什么要进行动态拉伸?


7百万名体育老师告诉你:在准备活动中为什么要进行动态拉伸?

二、动态拉伸的目的

准备活动可用于多项身体素质的适应性训练,包括提高肌肉力量、耐力、柔韧性,矫正肌肉的大小失衡状态。动态准备活动的优点在于能够快速、全面且充分地活动身体。合理有效的动态准备动作可强化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水平,加强肌肉力量,提高爆发力、速度和灵敏反应。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研究证明运动前进行静态拉伸不会提高短跑运动成绩,但其仍被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视为一般的准备活动方式。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很多研究表明传统的静态拉伸会使力量、速度和爆发力下降。跳深作为爆发力的一个有效评价指标在静态拉伸后出现了下降的现象。由此可见,静态拉伸会严重影响运动水平的发挥,特别是那些对速度和爆发力有较高要求的项目,如田径项目中的短跑、跳跃、投掷以及短距离游泳、举重等。静态拉伸后运动能力下降可能与拉伸练习时的肌肉拉伸形式及活动方式直接相关,运动能力的下降可持续60分钟。一直以来,各国科研专家正在致力于探索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但是一直没有明确的理论解释,其中一些研究认为,原因在于反射敏感性减弱,肌肉、肌腱韧度或神经激活能力下降等。因此,运动员在正式运动或比赛前1个小时要避免或减少缓慢的静态拉伸练习。


7百万名体育老师告诉你:在准备活动中为什么要进行动态拉伸?


7百万名体育老师告诉你:在准备活动中为什么要进行动态拉伸?

三、动态拉伸的目的

长期以来坚持一种观点:静态拉伸练习可以预防与肌肉和韧带相关的运动损伤。但是,一项关于预防下肢运动损伤的实验研究,即对1538名新征男兵进行12周的静态拉伸训练后发现,预先进行静态拉伸并未使运动损伤率下降。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柔韧性只不过是其中一方面。疲劳和运动量被视为自发性肌肉损伤的两大诱因。合理的准备活动和充分有效地热身练习有助于机体进入最佳状态,从而预防运动损伤。与静态拉伸的准备活动相比,动态准备活动可更大程度地升高中心体温。一般,体温较低时极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扭转,而通过动态拉伸这一热身机制可有效地预防此类损伤。动态准备活动是模仿人在正式练习中的运动形式和速度。这样也会减少运动损伤,因为正式练习中的运动形式和动作幅度在准备活动中已经得到了相应的锻炼。这种模仿训练动作的热身是静态拉伸练习所不具备的。有限的肌肉伸展性和关节活动幅度不仅会降低运动能力,也会使运动损伤增加,因此,对于处于不同运动水平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来说,提高运动幅度和身体主要肌群和关节的柔韧性是至关重要的。在提高运动幅度方面,拉伸训练不管是安排在运动结束前或其他时间,其效果是一样的。因此运动员进行拉伸训练的最佳时间是在训练后或傍晚。

通过前述动态拉伸准备活动与静态拉伸准备活动相比能有效促进主动肌和对抗肌的快速收缩和放松、提高发力率、缩短反应时、降低肌肉粘滞性、增加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升高体温、加强代谢、促使更多血液流向活动的肌肉,并减少运动损伤。因此,在训练或比赛中将动态拉伸作为准备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7百万名体育老师告诉你:在准备活动中为什么要进行动态拉伸?

关注大表哥,带你科学运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