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全美前10最“迷”大学,压力大、录取变态,学生有多恨就有多爱它

今天棕榈君想要分享给大家的这所学校,可以用一个字——

——来形容。


首先它的学术“迷之强”,6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与它有关。


其次学校内对学习“迷之崇敬”,如果你在课堂上表示未来想进入华尔街,会招来所有人的鄙视。


最后,对于申请者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录取偏好“迷之难猜”,小文书题目又多又奇葩,它还是Top 10里唯一一个明确表示“不看”标化,却又偷偷鼓励提交标化的学校。


这所学校实在太“迷”、太“怪”、太“个性”,因此喜欢的人对它赞赏有加,而不喜欢的则认为它这所简直变态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它就是——


芝加哥大学


因为这所学校的特点非常鲜明,所以对于它的评价也分为特别极端的两个方向。


那么下面,棕榈君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芝加哥大学的红与黑


芝大的这些优点,真的让人爱惨了


象牙塔中的象牙塔,

学术实力强到爆炸


说到芝大的学术水平,没有人敢质疑。


在2020年U.S. News排名中,芝加哥大学位于全美第6世界第13。在最新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芝大的社会科学领域位于世界第2经济学位列世界第1法学、金融学、物理学等学科稳居世界前5


如此优秀的成绩,要追溯到建校初期


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顺应时代发展,希望在美国西部能够建立起

与发达东海岸大学比肩的名校。


斥巨资在原先倒闭的教会学校之上建立了新的芝加哥大学,并陆续捐赠了3500万美元,奠定了芝大发展的经济基础。


随后,洛克菲勒任命了奠定芝大基调的第一任校长Willian R. Harper。


他提出希望建立“一所可以和东部的哈佛和耶鲁媲美的大学”,于是通过各种措施带领芝大在追求学术卓越的道上一路狂奔。


全美前10最“迷”大学,压力大、录取变态,学生有多恨就有多爱它


上任后的Harper开始在各所学校疯狂“挖人”,曾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组建了来自全美各个顶尖大学和研究院的120人科研和教学团队,修建了10栋楼。


他还建立了英式的本科学院,德式的研究生学院,同时建立了各种专业学院,开创了美国现代化大学的模式,也为芝大的学术实力奠定了基础


随后芝大第五任校长Robert M. Hutchins也是个狠人,当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很多大学都不敢对学校内部进行太大改动,而他一上任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建立了被广泛沿用至今的美国本科核心课程(Common Core),提倡阅读经典名著,倡导学术自由。


不仅如此,他还邀请了许多犹太学者,甚至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米加入芝大,进一步发展了芝加哥大学在全美的学术地位。


全美前10最“迷”大学,压力大、录取变态,学生有多恨就有多爱它

Robert M. Hutchins


在二战期间,芝大作为美国“曼哈顿计划”的阵地之一,大批物理学家、化学家在这里分离并测量出多种新元素,为1945年的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奠定了基础,也为芝大未来物理学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开端。


截止至2019年10月,从芝大走出了10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表现更为突出,从1969年第一次颁布至今,51年中有29位得主都曾在芝加哥大学读书或者教学、科研。


此外,芝大还培养出了9位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获得者、4位世界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获得者,还有60位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等等。


知名校友包括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美籍华裔数学大师陈省身、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等等。


全美前10最“迷”大学,压力大、录取变态,学生有多恨就有多爱它


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巨大,在经济学、物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多个领域提出独特的新观点,并形成了在学术界独树一帜的“芝加哥学派”。


在芝大,“追求卓越、敬畏学术”是每一个人的使命,就连往往最注重实际案例教学的商学院法学院,都强调以学术理论教学为主,可见芝大对于纯粹的学术是有多么迷恋和敬畏。


在这里没有权威,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权威


最可怕的是,芝大已经这么强了,但它还觉得自己不够强!


勇于突破传统,一定是芝大人的人生信条。比如前面说到第一任校长Willian R. Harper想要芝大比肩哈佛耶鲁,但同时他也表示“决不对任何其他大学亦步亦趋”。


对此,芝大不断探索更好的教育体制,也不断推出新的改革,为学生提供更理想的学术环境。


学校还鼓励学生挑战权威


定期举办独有的学术“听证会”,教授在会议中分享自己的学术理念,同时将接受所有人对TA研究的质疑。即便你对TA的研究一窍不通,但你依然可以对TA发问。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几乎每时每刻都需要准备好接受质疑


即便是再厉害的教授,都有可能在半路上被人拦下质疑其科研成果的不严谨之处。即便是再厉害的学生,都有可能在课堂中被其他同学反驳观点的疏漏。


简直就是高智商学霸互虐的世界!


全美前10最“迷”大学,压力大、录取变态,学生有多恨就有多爱它


自由选课,你的未来你做主


芝大采用Quarter学制,全年不间断滚动式授课和学习,不分寒暑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学生都能上课。


你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甚至想什么时候毕业都可以,学校在每个季度结束后均组织一次毕业典礼。


芝加哥大学有一个本科学院部,所有本科生都会在这个学院里进行学习。


学校为本科生提供了52个主修专业

41个辅修专业,其中最热门的专业方向包括社会科学、生物学、数学、物理科学、外语、英语、心理学、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


全美前10最“迷”大学,压力大、录取变态,学生有多恨就有多爱它


芝加哥这个城市,赋予你无尽可能


最后,再说说芝加哥。


这个城市位于美国中西部密歇根湖的南部,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各种实习、就业的机会非常多。


芝加哥整个城市也弥漫着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芝加哥曾是爵士音乐的发源地,还有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


除了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之外,这里还有芝加哥艺术学院等顶尖院校,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博物馆还多次被评为全世界最棒的博物馆之一。


全美前10最“迷”大学,压力大、录取变态,学生有多恨就有多爱它


芝加哥大学位于芝加哥的南部,离密歇根湖非常近,学累了你可以到湖边散散心。


学校内的建筑以传统英国哥特式建筑

现代建筑融合,非常美也很有特色。虽然晚上有点恐怖,但是白天蓝天白云之下,校园里还是非常赏心悦目的。


然而,芝大的优点有多突出,它的缺点也就有多明显。


接受不了这些,芝大你一定慎选


半夜12点的图书馆,你都找不到座位…


因为看重学术,芝大对学生的要求之高,几乎无校能及


根据健康追踪公司Jawbone公布的数据,芝加哥大学学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只有6.81小时。


很多在校生都表示,基本上每天能睡6小时算幸福。太多人需要学习到两三点,有时候凌晨四点去图书馆,你还要找好久的位置。


有同学开玩笑说:“凌晨四点的哈佛是假的,凌晨四点的芝大才是认真的。”


这首先要“归功”于它的学期制度


因为学期被打散,所以一个学期只有十周,而在十周内完成多门课程的学习、还要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论文写作。很多学生表示在学校里90%以上的时间都在学习


全美前10最“迷”大学,压力大、录取变态,学生有多恨就有多爱它


其次学习内容的难度也非常大


可能一套数学题,你从早读到晚,但就是不明白它在问你什么。写一篇论文,别看只要3000字,如果你想达到教授的要求,这3000字的背后需要

300+页文献的积累。


即便是选修课选择了音乐,你都要每周完成一个小的作曲任务,一段1分钟的曲子,可能花费你12个小时,但依然无法入耳……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教授真的一丝不苟


芝大教授给分出了名的严格,你每考一次试,都会感觉自己离拿A又远了一步。在其他藤校学生GPA平均分能拿到3.5的情况下,芝大的学生GPA只有3.3


但并不是你不好,只是教授不想你骄傲。


“为什么所有人都比我聪明?”


在Niche的调查中,只有29%的人认为自己能够hold住芝大的学习压力。


全美前10最“迷”大学,压力大、录取变态,学生有多恨就有多爱它


所以在如此压力大的环境下,你会发现芝大的学生会越来越,甚至怀疑自己


“我为什么会沦落到这个伤心的地方?”

“为什么做了这么多遍我还是不会?”

“为什么别人都知道,都比我强?”


尤其是在提倡挑战权威的环境下,你每节课都要提心吊胆,准备好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十足的理由,这样能够在同学质疑你的时候进行完美回怼,甚至对自己的每一个研究都钻牛角尖


不少学生调侃在芝大,最高的数据就是退学率

转学率心理咨询服务使用率咖啡消费频率


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学生具备超强的心理建设能力,也需要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法


你与危险,只有一个校门的距离


此外,还有一个芝大令人诟病的缺点,就是它所在地区实在太危险。在Niche的评分上“Safety”这一项,芝大只拿到了C+


全美前10最“迷”大学,压力大、录取变态,学生有多恨就有多爱它


学校所在的周围是比较贫穷、荒凉的黑人聚集区,枪击案偶有发生,抢劫发生的频率相对更高


所以说千万不要在晚上出门


但对于安全问题芝加哥大学也非常重视,警力非常充足,学校的班车也能满足你的基本出行要求,如果你有需要会有警卫护送。


学校附近有随处可见的可以报警的柱子。万一发生事故,学校也会及时发邮件通知所有学生。


全美前10最“迷”大学,压力大、录取变态,学生有多恨就有多爱它


怪不得很多人说芝加哥大学既是天堂,也是地狱。


但所谓承得起多少赞美,就得担起多少指责,芝大的成就和在世界的学术地位依然吸引着无数莘莘学子。


然而如同它的校园特色,它的录取偏好也实在让人琢磨不透,堪称最“奇葩”的录取风格


这所学校究竟适合什么样的人?

想要申请芝加哥大学该如何准备?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芝大录取?


如果你真的喜欢,请ED来


一直以来我们观察到芝加哥大学的录取数据非常稳定,入学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芝加哥大学是Top 20中为数不多实行ED录取政策的大学。


根据上一年录取情况统计,芝加哥大学在EA和RD阶段几乎没有录取中国学生,而在ED阶段录取了80个左右。


可以说,芝加哥大学每年的录取目标和要求都非常清晰,它们只录取那些一心一意想来的人


全美前10最“迷”大学,压力大、录取变态,学生有多恨就有多爱它


“文书控”的背后是对思辨力的高要求


从芝大带头提出不强制提交SAT/ACT我们就能看出,标化并不是芝大录取参考的主要因素。虽然一直排在Top 10,但它经常录取那些SAT不到1500的学生。


然而在文书的要求上,芝大又是超级苛刻


除了Why School小文书之外,学校每年还会向在校生征集文书题目,并在上百个题目库中选择6个题目,申请者可以任选其一进行回答。


对于迷茫的申请者来说,这6道题目往往每一个都如同灯谜一样让人感到困惑不已。


比如这道小文书题目:


“Cats have nine lives, Pac-Man has 3 lives, and radioactive isotopes have half-lives. How many lives does something else—conceptual or actual—have, and why?”


“猫有九条命,吃豆人有三条命,放射性同位素有半条命。那么其他在理念上或者现实中的事物有几条命?为什么?”


如果你不是适合芝大的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你一定会说:这是在搞笑吗?


而如果你是适合芝大的学生,你就会去深入分析这个题目,甚至去翻上百页的书做长达一个月的调研,去探究写什么事物、这个事物有什么特点、它的几条命都什么样……


你为了一个文书题目做了多少的研究,你思想的深刻程度在哪,芝大的招生官都能从你的文书中看出来。


你是不是一个具有思辨性的人,你是否对这个题目真的

下了功夫去研究,你是否有独特的想法,这是招生官们看重的部分。


全美前10最“迷”大学,压力大、录取变态,学生有多恨就有多爱它


这样的学生,一看就是芝大想要的人!


最后,从往届录取学生特点和学校特色我们可以总结出,芝加哥大学虽然并不是一个分控的学校,但它是一个“学霸控”的学校。


这个学霸却不是我们常理解的分数高而已,他们往往是真的热爱学术对于学术有极致的自我要求


他们经常会参与像辩论演讲高端科研成果领导力课题等类似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则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学生的思考深度和思考过程


他们还往往有奇特的思想,比如曾经有学生在小文书中直接把芝加哥大学和自己比做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芝加哥大学是碳原子,TA是氧原子,两者相结合是可以擦出火花的,一个是比较稳定的,一个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所以,如果你是想法独特的人,如果你是为了印证某个想法会做长时间深入研究的人,如果你是勇于挑战、怀疑一切的人,那么你非常适合芝加哥大学。


正如它在官网中给自己的定位:


An intellectual destination

Challenge conventional thinking


全美前10最“迷”大学,压力大、录取变态,学生有多恨就有多爱它


来到芝加哥,你将会加入一段极致追求学术真理的过程,你会面临来自同学、教授多方面的挑战,你甚至会怀疑自己。


这个过程必然是

痛苦的、孤独的,真正把学习100%等同于快乐的人实在太少了。


而芝大希望的是学生能在不断“折磨”自己的过程中,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


或许你会觉得这个过程太残忍,但当你坚持下来,回过头看,一定会发现这段成长的价值所在。


就像知名电影《爆裂鼓手》里的经典台词:


“不需要激活就能展示的天赋,想必也不值钱。”


曾在芝加哥大学读博的刘思达教授回忆起那段痛苦往昔的时候,依然还记得刚入学时收到自己教授的邮件,邮件最后教授总会写到:


“灯光在隧道的尽头”(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