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FPS射击游戏中,都有哪些让人产生误会的设定?

AKA君


对于血条、呼吸回血等设定就不说了,任何智商正常的人都明白这是一种平衡手段,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与现实不切合的设定。

体力。不少射击游戏中玩家控制的角色,往往可以携带两只主武器加一支副武器,同时还有大量弹药以及其他装备,而且在如此重负之下还能快速奔跑,很少疲惫的设定。这是严重不切合实际的,首先现实中一般只会携带一支主武器,携带两支主武器的负重会陡然增加,严重影响机动。同时,在身负重物的情况下不带停歇一直奔跑,放在特种兵身上也是难以完成的。
毫无存在感的机枪。很多射击游戏中经常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步枪、狙击枪等武器,机枪相对而言并不受欢迎,很多游戏中的机枪虽然弹容量大,但是弹着点散布大、单发伤害低、射击稳定性差,直接把机枪削弱成了废物。但是在现实中的很多时候,机枪是强于步枪的,在伤害方面机枪不会弱于采用同种弹药的步枪,而且由于架起脚架射击时更加稳定,再加上大弹容,实际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游戏为了平衡,也只能在伤害、精准度等上面下功夫了。

故障率。现实中的枪械等武器装备是需要频繁维护的,如果维护不到位就会出现卡壳等问题,在作战时带来巨大的麻烦,而且很多时候即使维护到位了,也会由于机械故障、过热、弹药问题等导致卡壳等问题,因此才会有武器的可靠性的说法。但是绝大多数射击游戏中都没有这个设定的,玩家手中的武器完全不会出现任何故障,可以一直发射到弹药打光。


战争之王


抛开血条设定,喘气回血这种明显的游戏设定,来说几个真的容易让人误会的的设定。

消音器

不少FPS游戏中,给武器加装消音器后开枪时就只会发出“diudiudiu”的音效,或者一些潜入类型的游戏使用消音器也可以不引起敌人的注意。然而实际上消音器并没那么万能,消音器的确可以消除武器开火时那巨大的声响,然而却消除不了枪栓撞击的声音。这个声音依然非常大,AKA看过一个讲述消音器的纪录片,真正加装了消音器的枪,在开枪时发出的声音是“咔咔咔”这样的,相邻的两个房间内,在一个房间中开枪,另一个房间还是可以清晰听到的,只不过这个声音的穿透力比较弱,不会传的很远。

换掉的弹匣随手扔掉

这个也是误解,战争本来就是很花钱的事,所以能省的地方就省一点。美军在中东作战个人随身会携带8个弹夹左右。这些弹匣打完后都会回收的,士兵们专门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弹匣回收包,同时还会有一些散装的子弹。

顺便科普一下。

散弹枪是近战神器?

一直以来不少游戏中都把散弹枪设置成一种近战威力很强,远程非常无用的武器。然而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设置,实际上的散弹枪在射程上并没有那么的“短”,毕竟现实中没有血条,无论中了一发5.56mm子弹和中了一只散弹枪的小钢珠,都是致命的。

手枪之王沙鹰?

CS时代开始,沙鹰就作为最出名的一把手枪而被认知。然而实际上,沙鹰几乎是不会出现在战场上的,因为他本来就是一种狩猎手枪。我们知道沙鹰威力很大,就是因为他本来是用来打野猪,打熊的...而不是打人。

因为沙鹰很重,这本身就违背了手枪轻便好携带的定义了,其次后坐力非常强,像COD4里阿拉萨德这样单手持枪射击,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手臂很容易受伤。加上弹药特殊等等原因,沙鹰一般都不会出现在战场上,更多是枪械收藏爱好者家中的展台上。

狙击

这一条应该多数人都会知道了,真正的狙击手其实很少单人作战,而是会配备一名“观察手”,电影《美国狙击》中的刻画应该说是比较贴近现实的。

开火

最后说一条就是开火,FPS游戏我们也叫突突游戏,这是因为开枪时按住扳机“突突突突”的原因。然而实际上,现实里都不会这么打,像是P90这种射速快的武器,几秒钟就能打完一个弹匣,真这么打其实没几分钟就没弹药了。所以现实中,其实都是把武器设置成点射模式。

这样也容易让士兵估算弹匣里还有多少子弹,现实中士兵是靠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来估算子弹剩余数量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一些弹匣也被设计成透明的。

以上,我是AKA君,觉的有用的话就关注一下吧~


AKA君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大麦我玩FPS游戏也有好些年头了,确实也发现了在FPS游戏中有一些比较容易让人误解的设定。

换子弹时自动填满弹夹

大家玩FPS游戏的时候一定有这个习惯,就是当发现弹夹不满时一定会换上新的弹夹。但是各位有没有想过,那换掉的弹夹去哪了呢?因为在以后新换上的弹夹永远都会是满子弹的。

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FPS游戏为了追求游戏的真实性,就是不管你的弹夹中有多少发子弹,只要你换了弹夹,那么你就会失去这个弹夹中的所有子弹。或者另一种方式是几个弹夹轮流替换,到最后你换上的弹夹会是这个旧的只剩下几发子弹的老弹夹。这有效的治好了不少换弹癌患者哈哈哈哈。

游戏中的持枪视角

这个东西可能玩家们不容易注意到,大家最早接触的FPS射击游戏一般都是第一视角的,但大家仔细想过这个第一视角的持枪方式科学么?

当然了,还有这样的哈哈哈哈

受伤之后的画面效果

关于这个东西,最经典的例子就应该是使命召唤系列了吧,比如玩家在受到重伤之后屏幕会有血液出现,然后视力开始模糊听觉也下降了。后来在使命召唤系列的发扬光大之下,各个游戏中也都采取了类似模式。但是我们细细想来是不是有点不科学啊,大家看下面这个漫画。感觉受伤不是身体受伤而是眼睛喷血哈哈哈。

急救包回血

在你受伤以后吃个急救包瞬间活蹦乱跳,不论子弹打在哪里,随便手上缠个绷带血就回满了。大麦我玩过最夸张的是孤岛惊魂4里面,男主受伤以后随便在手指上把树枝拔出来,或者用树枝把手上的子弹挖出来就叫回血了。。。。。


麦大麦


游戏虽源于生活,但一定程上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因而便具有了高于生活的特性。下面就以娱乐的态度,说几个欺骗了玩家的设定。

呼吸回血

这个就不长文赘述了,凡是玩过《使命召唤》的玩家都对此了解颇深。游戏人物一旦被攻击,屏幕泛红进入濒死状态,玩家只需躲进掩体,随后一声深呼吸,就又能端起枪满血复活了。

血条设计

在如今主张拟真化战斗的大背景下,一些FPS已经取消了血条设计,并开始使用完全拟真的子弹伤害,即:一击必杀。但在游戏体验上,一击必杀远没有血条设计来的好。最起码血条设计给了玩家判断自身健康状态的尺度,也让子弹伤害可视化。

扔弹夹

在FPS射击游戏里,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景象:人物换弹后,直接将弹夹丢到一边。但在真实的战斗环境里,士兵会回收这些弹夹。以便再次装弹使用,远非游戏中那般挥洒自如。

狙击枪重量

笔者曾认真查过巴雷特的枪械重量,用重大约14千克,也就是28斤左右。而在一些FPS射击游戏里,游戏人物是可以端着巴雷特随意行动的。这一点在CF上表现最多,身材轻灵的女性角色,怀抱黑糊糊的巴雷特。不仅开枪不受后坐力,且能来几下旋转跳跃。

结语

正如前文所言,笔者是以娱乐的态度写的文章。所以,也希望读者以娱乐态度看待它。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完全拟真后的游戏,反而缺少了必要的游戏性。

你还知道哪些欺骗了玩家的设定,欢迎留言讨论。






游戏人超超


想要知道游戏中有哪些让人产生误会的设定,只需要玩一遍《武装突袭3》就知道了。虽然《武装突袭3》也是一款FPS游戏,但却是目前最真实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下面就结合一些硬核FPS来说一些让人误会的设定。

狙击枪误区

传统FPS为了游戏性抛弃了枪械真实体验,因此在我们常见的FPS里,成为一名狙击手,并且驾驭狙击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但现实却是,狙击枪在进行远距离射击之前要做许多准备工作。绝不是游戏里简单的开镜,闭息,然后瞄准射击。在《武装突袭3》里,一个狙击手从瞄准到射击,需要测算风速,湿度,然后用公式计算子弹落点。

子弹误区

如今FPS采用的弹道设定有两种:一种是即时弹道,即CF,CSGO这种指哪打哪,子弹没有飞行时间。

(下图为PUBG狙击枪)



传统FPS均采用即时弹道设定,子弹除受后坐力等限制基本都是瞬发,不管是10米还是1000米,子弹总能随着开火键如约而至。第二种弹道是延时弹道,该设定是比较符合现实的,因为游戏地图扩大也就加入了更贴近现实场景的弹道。

虽然延时弹道拥有子弹飞行时间,并尽可能的模拟了子弹飞行曲线,下垂等。但还是没能将环境因素计算在内。

枪械重量

(下图为巴雷特)



在CF这款传统FPS里,有一把如雷贯耳的枪械:巴雷特。这杆狙击枪里的怪物,一直都有步枪重炮之称。

在CF中,玩家可以拎着巴雷特上蹿下跳,灵活无比。其实这把枪得重量高大14KG。抱着这把狙击枪,别说上蹿下跳,就是跑动也略显费劲。

游戏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与现实有所偏差也是不可避免的。

好了,这就是我的回答。你还知道哪些令人误会的设定?欢迎留言讨论。


游戏菌儿


首先就是被神话的消音器。很多游戏中在加装消音器后,枪械的声音几乎完全消失,让敌人根本无法听到枪声,能给敌人制造突然袭击。而且游戏中,为了平衡,往往在加装消音器之后,枪械的威力会下降,所以很多人往往很纠结要不要加装消音器。

但是实际上消音器的消音效果并不是那么强,其往往只能略微降低枪声,使得其听起来不是那么明显,主要是通过环境声音蒙混过去让敌人不发现。很多专用的消声枪专门采用了亚音速枪弹,这样的消音效果很好。同时,根据美海军陆战队的测试,现实中一些消音器甚至还能提高枪械的初速,进而提高枪械的杀伤力!

另一个就是机枪了,很多游戏中机枪几乎就是一个鸡肋,虽然弹容量大,但是射击精度差而且威力低,使用的玩家很少,而且由于游戏中不用担心死亡,所以也表现不出现实中的压制效果。

不过在现实中,机枪可是一个很恐怖的武器,其射击精度、威力一般也是不落后于步枪的,而且由于机枪往往自带脚架,设计稳定性较高,同时大容量供弹具又保证了极高的火力持续性,所以实战中步兵遇到机枪往往十分被动,需要冒很大风险才能消灭敌军机枪火力。


用户5770541302


FPS射击游戏,这是很多军迷、游戏玩家的最爱了!逼真的场景设定可以瞬间将我们带回到枪林弹雨的战场中,但是游戏毕竟是游戏,还是无法反映出真实的战场环境。什么喘气回血、秒换子弹,甚至是过量、无限子弹这些设定,在真实的战场环境中都是不存在的。

以上这些还不足以让人产生特别大的误会,笔者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游戏给人传递了一种极为错误的观念,那就是人们在游戏中玩枪玩久了,会单纯的认为评价一款枪(或者一型武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就是射程、射速、威力、精确度、弹容量这些因素。

其实,评价一款枪(或者一型武器)最最重要的指标因素在游戏中被忽略了,那就是武器的可靠性。在游戏中我们只知道端着枪射击,只要子弹充足,可以不停地射击;我们捡到一支枪,只要有子弹,马上就能打。但是在现实环境中,士兵们要想这样开挂是不可能的。外界环境对枪械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枪械想要发挥作用,必须要靠精细地保养。在战场上,进水、进沙、卡壳、炸膛……这都是战士们必须面对的事情。

所以说,战士们评价一款枪的性能,首先它的可靠性必须得好。射程再远、精度再高、威力再大的枪,如果打几枪就卡壳、不频繁更换枪管就会炸膛、进水进沙后就打不准了,这样的武器在战场上跟烧火棍没什么区别。


兵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个我就不得不要拿cf举栗辣!

咳咳!首先我们知道,一把巴雷特的重量是很沉的!具体有多沉,你能抱动你爸爸吗?

如果!这个时候你再配上双枪沙鹰,腰里再揣上64个弹夹!哦,对了,毁灭还会加子弹,那就再来一个弹夹!后背再放一个斩魔刀,再穿上防弹衣,戴上防弹头盔,带上烟雾防护头盔,闪光护目镜也要带呀!手上的戒指也不能少啊~至少十个手指头都要带齐吧~对了,还有三个手雷!不能忘不能忘~

就这样!

巴雷特+双枪沙鹰+大量弹夹+一把大砍刀+防弹衣+防弹头盔+烟雾防护头盔+闪光护目镜+十个戒指+三个跟铁球一样重的手雷!

巨大的重量!要想背起来,那怕是拳王泰森也是相当困难啊!但是!!一名柔弱的女子竟然能轻轻松松蹲着走800米还特码不喘一口气!!!

不光如此!!!

还要学会安装C4+蹲起瞬间跳跃+高级鬼跳上箱!!!!!

如此才女!人间何求?!!何求啊!!


科学在哪里?!信仰在哪里?!逻辑又在哪里?!!

(我曾迷信科学。。直到遇见了兰。。)





尼泊尔第一司马懿


fps游戏有很多不符合现实的设定,不过这也是必须的,毕竟如果和现实一样,打一枪就凉了,游戏也没法玩了不是吗?



一.回血机制

这个不止是fps游戏,几乎是所有游戏都有的设定,受伤了待一会血就回复了,或者打个绷带,吃个包子也能回血

二.负重

带着一把枪和几百发子弹,还有各种物资,却还能跑的飞快,行动速度一点都不受影响,心情好还能蹦蹦跳跳的。

三.枪械伤害

在游戏中除了爆头通常都需要打中多枪才能死,有时候一梭子子弹都打完了敌人还没有挂。在现实战场上,是非常残酷的,一颗流弹就能要了你的命。


游娱乐乐


大家好,我是老霍,一个水平不高的军迷!

FPS 游戏里并不真实的设定有哪些呢?

其实也是游戏公司为了玩家的游戏体验,如果真的按照真实来做,恐怕FPS 游戏的门槛就太高了!

第一个:花式回血。有呼吸回血的,有跳舞回血的,有绷带回血的,有抚摸回血的,等等很多形式。而事实是,能止血就不错了,不可能简单处理一下又端起枪突突突。

第二个:躲在掩体后面,就打不中了。事实是,很多步枪都可以打穿砖墙和水泥墙一类的掩体!尤其是躲在车门后面,根本挡不住子弹!

第三个:一个弹匣打空了,都未必打的死人。事实是,上半身,被打一枪,如果没有防具,那基本很难再站起来了!

第四个:无视武器重量。不管端着什么枪,那真是面不改色心不跳,该跑就跑,该跳就跳。事实是巴雷特14公斤,端着巴雷特还能健步如飞,基本不可能!

第五个:弱化了手榴弹和闪光弹的威力。实际上,如果手榴弹在身边五米内爆炸,那最轻也是重伤。闪光弹,又叫闪光震撼弹,爆炸时不仅有强烈闪光,还伴随巨大的声音。某些游戏中,只要不看闪光弹爆炸的方向,收到的影响就很小。实际上,闪光弹一般在房间内使用,墙是可以反光的!所以,看向任何方向,影响并不大,甚至闭眼睛都不行!再加上巨大的噪音,整个人是耳鸣的,很痛苦,那时候别说还能朝着大致方向射击了,能不能拿起枪都是问题!

第六个:很多FPS 游戏,没有弹道这一说,子弹射击马上判定是否击中。事实上,100米以内,弹道对于射击影响不算太大,超过300米,影响就很大了!风也会影响弹道,大多数FPS 游戏没有这种设定!

第七个:很多游戏。胳膊被打中,还能端枪,腿被打中,不影响移动。其实,看过真实被枪打过的伤口就知道,子弹入口很小,但是接下来子弹会变形甚至翻滚!如果胳膊被直接打中,很可能直接就和胳膊说再见了!腿被打中,能不能再站起来都是问题,更别说跑步了!

第八个:蹩脚的战术动作。很多FPS 游戏,跑的时候,还是直着身子的,蹲下射击是标准的亚洲蹲,卧倒射击两腿并拢。这些都不是战术动作。

第九个:打空弹匣直接扔。实际上,一般都会把打空的弹匣放回口袋里,很多时候,部队补给只发散装弹药,不发弹匣,扔了就没处补给。

第十个:枪械弹药混乱。有些弹药,比如北约标准7.62子弹,和AK 7.62子弹,是不一样的!不可以混用,不然炸膛卡壳概率很高!还有时候,直接改了枪械口径。比如绝地求生,98K 本来是7.92的子弹,被硬改成7.62。

其实细节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我暂时就想到这些典型的,欢迎大家补充。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