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叔本华说:我即使变成尘土也没什么,尘土也非常重要。你如何理解?

子清心理


"我即使变成尘土也没什么,尘土也非常重要。"

哲学家叔本华,是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的名言:"生活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时便痛苦,欲望满足了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如果按他的悲观主义观点来理解他的,"我即使变成尘土也没什么,尘土也非常重要",这句话,表现了他对人生——死,这一必然结果,不但很坦然,淡漠,接受;而且还透出些许积极的因素——豁达通透。

言外之意,不就是死吗?变成尘土又怎么样?何况尘土也很重要。不看田园,耕地,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尘土吗?

从他的对人生悲观主义的论断上来说,他认为,人既然活着不是"痛苦",就是"无聊"。那死又何妨?况且死后变成了尘土,还对万物生长有用呢。

"化作春泥更护花",中国的诗人,不也早就有了这样异曲同工之妙的表达了吗?

所以,汲取叔本华哲学思想的积极因素——正能量成分:既积极向上的生活,又不惧怕死亡。应该是人生的比较客观正确的生活态度。


即此慕闲逸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我其实不太把他当哲学,我觉得并不是什么理性思辨。

我一直觉得跟他一生的经历息息相关,是种主观主义抱怨,他不快乐,父母不同意他弃商从文,理想被压抑,很痛苦,思想得不到认可,也痛苦,从小家境优渥成绩优异的他多骄傲自负,敢叫板当时极富盛名的黑格尔,还跟人家同一时间开课,结果听课者寥寥无几,又痛苦,就没什么开心事儿。所以他觉得人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的。

到老了,他开始佛性了,没事,没人赞同我的哲学思想也没关系,我即使变成尘土也没什么,尘土也非常重要,他还说自身具有非凡思想的人,是不需要与别人拥挤在一块的。

这就跟中国古时候大多数怀才不遇的诗人一样,一边感叹谪仙一样的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一边自我救赎,算了算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古来圣贤皆寂寞。

你品,你细品,是不是一模一样?





茵陈读书会


叔本华一生的著作不多。

1813年发表了《充足理由律的四种根源》;1819年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是他最重要的的著作;1836年《论自然中的意志》;1841年《伦理学中两个根本问题》;1851年《附录和补遗》。

除此以外,所有冠以“叔本华著”的书籍,均不是出于叔本华之手。

恕我孤陋,叔本华在自己哪部著作里说过本题目提到的这句话么?敬请题主或其他高人指教。

其实,换个角度说,对任何人说过的任何话,最好都不要孤立地分析其含义。

因为,第一,往往一句话还有前言后语,不将其置于一定的语境之下,难免不发生“断章取义”的误差。

第二,某人的一个命题,也最好将其还原到这个人的完整思想当中去理解。

比如,黑格尔说“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如果不讲他说的“现实”,指的是一个事物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就很可能推演到“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荒谬结论上去。

所以,不管叔本华是否真的讲过题目中的这句话,亦按照上述的两个原则来处理,可能更好。

那就不妨来大致看一下叔本华的简略生平和思想的概貌。

叔本华,1788年生于但泽。这个地方,当时属于普鲁士;现在归属波兰,叫格但斯克。

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个富有的银行家,母亲是通俗小说作者。父亲希望叔本华继承家业,但他对商业不感兴趣,于是在21岁时到格丁根上大学,两年后又到柏林上大学。

1819年,这年叔本华31岁时,他进入柏林大学任编外讲师,并在这里呆到1831年。

虽然在校时间超过了十年,但叔本华只开过两次课,但都没能善始善终,因为极少人来听课,据说总共加起来学生没超过10个人。

西方的哲学史家们,几乎都因为叔本华在大学中教书生涯的不得意,与其“自负到把自己的讲课和黑格尔的放在同一个钟点”有关。当时,黑格尔已经名满欧洲,甚至影响力还发散到美洲,后来,干脆成了柏林大学的校长。

1831年,黑格尔在大学校长任上罹患伤寒去世。也在这一年,叔本华得到了一笔不菲的遗产,因而也愤愤然离开了学校,并从此更加“仇恨‘哲学教授’,定居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饲养着一只取名叫‘宇宙精神’卷毛狗,每天散步两小时,用长烟斗吸烟,阅读伦敦《泰晤士报》”。

叔本华1831年之前的著作,和之后的著作,都曾长期无人问津,每种基本都只卖出几百册。1853年以后,尼采成了叔本华的忠实拥趸,在他的大力宣传下,叔本华的著作销路开始看好,名气也逐渐增加。

1860年,叔本华去世。

需要说明,以上对叔本华生平的介绍,全部出自西方著名学者之口,没有一句是国内人士的话。

关于叔本华的思想,他自己说,主要来自柏拉图、康德和印度宗教的《奥义书》。西方学者认为,在其思想中,柏拉图的痕迹几乎未见;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推出了一个康德哲学的“改制品”,但似乎并不成功;他的思想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奥义书》中的“轮回”。

如果概括一下,叔本华的思想核心,一是悲观主义;二是意志至上。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渗透到他所有著作之中,包括他对意志和伦理的论述过程中。

他认为,求存的意志、求生的意志,是世界上一切斗争、悲苦和罪恶的根源。各种形式的求存的盲目的意志,在那里相互斗争,不断奋战和搏斗的世界,即大鱼吃小鱼的世界,不是一个好的世界,而是一个罪恶的世界,是最坏的世界。

他认为,人生是不值得保有的,因为它充满灾难——这是由人类意志的本性造成的。生活就是盲目的渴望,渴望沒有得到满尼以前是痛苦的;满足以后,又产生新的痛苦的欲望,如此推进,一直到令人作呕的程度。

他说,人永远不能得到满足。人象失事船上的船员一样,不停地进行斗争,以便从惊涛骇浪中挽救自己疲倦的身体,却终于被旋涡所吞沒。“大多数人的生活不过是求生存的持续的斗争,即注定终于要失败的斗争。人每一次呼吸都是对威胁自己的死亡的抵御,每一秒钟都为抵御死亡而战斗。但是死亡终于必然取得胜利,因为人一生下来就受它支配,它只是在吞噬它的捕获物之前,要玩弄他一会儿而已。人却尽最大努力来延长寿命,正如人吹肥皂泡,使之尽量大和尽量长远,尽管知道它终于会破灭。”

他说,一个人的生命凋谢之后,意志又在新的个体中重复同样的过程。“大多数人的生活是令人厌倦的向往和痛苦,是经过四个时期,趋向死亡的如痴如梦般的蹣跚,伴有前后相继的肤浅的思想。那象一架钟,上了弦就走而不知为什么;每当一个人成为胎儿而降生,人生的钟又重新上弦,奏出同样陈腐的老调,这以前演过无数次,十分呆板,只带有微不足道的变化。”

他说,人生是自私和卑贱的,这是它所以是罪恶的另一个原因;人生竟然如此,乃出于意志的本性。人是性恶的动物,是残酷而怯儒的利已主义者,恐惧使他诚实,虚荣使他合群;在这世界上成功的唯一途径,是象其余的人一样贪婪和欺诈。知识和文明的进步于事无补,只带来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引起新的痛苦以及新的自私自利和不道德的行为。所谓德性,诸如爱劳动、坚韧、克已和节俭,是经过洗炼而美化的利己主义。“知识越多,越悲苦;增长知识的人,是增加了烦恼。”“历史是永无终结的一连串的谋杀、劫夺、阴谋和欺骗;如果你了解其中的一页,你就了解了全部。”

以上,全部是叔本华著作中的原话。不加引号的部分,是为了不至于篇幅过于冗长,但也绝对忠实于叔本华的原有表述。

还需要再多引用叔本华的话吗?还需要再继续介绍他的“意志至上”观点吗?

大概不用了吧。

叔本华的基本思想就是这样,至于他说没说过本题目中的话还重要么?即便他说过,是否也应该将其纳入他的完整思想来解读呢?


其实,叔本华还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得不承认,为一群傻瓜而写作的作者通常是拥有许多读者的。”

这倒提醒人们,轻易进入叔本华的“饭圈”,是有风险的。因为,成为他“粉丝”的同时也正在被他奚落。

不知道国内某些把叔本华吹得天花乱坠且大出其书的人,是不是也恰好如叔本华所说,盘算着收割读者的“智商税”呢。


一老沈一


这句话反映了叔本华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那就是所有的幸福都是虚幻的,只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就能获取幸福的人生。如何理解呢?有人说幸福就是亮丽的外在头衔,吃喝都是山珍海味。在叔本华看来这些都不重要,在他的生命里这些都是可有可无。
一个人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哪怕在别人看来这份如同尘土一样,这也是属于你的专属价值。

想要彻底了解叔本华的思想并不简单,我们先看看叔本华的个人简介,他主要的思想是什么?


叔本华个人简介

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收到伏尔泰、卢梭和唐德的思想,经常在书中引用他们的观点,他还有一个学生名字叫尼采。



叔本华的思想影响深远,后世的很多名人从他的哲学思想中深受启发,比如托尔斯泰、莫泊桑。
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的主要核心就是:学会享受孤独和减少痛苦。从这个思想可以看出,叔本华的思想主要是说智慧的人生不是追求幸福,因为幸福太抽象了,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也存在着不同。

结合上文对叔本华的个人简介以及他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我尝试浅析这句话的含义。


一个人要学会享受孤独,从孤独中获取快乐

可能在大家看来孤独的人并不会快乐,长此以往可能会得病。但在叔本华看来,孤独并不可怕,反而是人生的常态,也是获得快乐的源泉。这句话出自《人生的智慧》。



你可以这样理解,当你在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你并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尤其是和女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她们非常擅长觉察到人的微妙情绪变化,稍有说话不当的地方,女孩子就会生气。这也是很多男孩子一开始和女孩子接触的时候,总感觉摸不到女孩子心思的地方。
所以呀,你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完全的成为自己,获得真正自由。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能彻底地感觉自己内心的安静。
也许有些人开始反对了,不会呀,我感觉还是有伴侣陪着我好。但其实,人内心当中一个内核的东西,你的一些想法和全部的品性,是不可能有一个人完完全全百分百了解你的,从这个角度考虑,每个人归根到底都是孤独的。

因此,叔本华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每个人都要从自身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哪怕这个价值在别人看起来毫不起眼,犹如尘土一般。



总结

从这个角度来看,叔本华留给我们的思想还是非常独特的。每个人生而孤独,你并不是为了任何人而活。还记得我小的时候,自己特别喜欢一种环境。那就是窗外下着雨。而我一个人悠闲地在窗内读着书。那种幸福快乐的感觉绵软悠长,是发自内心的宁静平和。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那一刻我发现我在和世界对话,即使别人再不认同我,我有着自己的价值重要性就足够了。
我是@成长伴书行 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长期分享好书思想精华,欢迎关注!

成长伴书行


我即使变成尘土也没什么,尘土也非常重要。恕笔者阅读资料有限,笔者并未在叔本华的相关著作中看到,也未在叔本华相关著作的翻译中看到。

但就叔本华的思想观点来论,可以引用金庸先生的一句话。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叔本华本身的思想是什么样的?相关考据其实非常丰富,这里就不做累絮了。尼采通过对叔本华思想的追思和表述,表达了尼采自身无法直接叙述,又难以探讨的社会问题。尼采通过对叔本华的引用,开辟了探讨此社会问题的途径。

作者的提问与尼采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引起了相关的话题。

就这个话题本身而言,问的其实是生命的意义。本人浅显的理解认为生命的意义就是活着。或者可以这样说,活着就是为了活着。前一个活着表述了个人的理想。后一个活着表述了对人类的追求。


花间流风


道家有云,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之始于一,终归于一,也许这就是道把。

尘土指代的并非就是那一小撮土和尘埃。

来处:我们每个人,包括生物,都不外乎来自细小以至于难以被肉眼看穿的粒子,千千万万颗粒子构建了原子、细胞、乃至我们本身,因此化为尘土也是回归本源的一种方式吧。

去处:人固有一死。而在科学还未能完全否定生命终结后还存在去处的现在,化为尘土不过是表象,也许换一种存在的我们,还能有着灵魂持续的方式吧。

其实我们关注生命始终的关键点,从不在于肉身的去来,我们更加关切的反而是灵魂的归所罢了。毕竟人活一世,发生过许多事情,它造就了我们的灵魂,而灵魂深处储藏着我们难以割舍不愿忘怀的往事,因此,死亡让人恐惧。

恐惧失去,恐惧遗忘。

叔本华说这句话,也许只是想说:他自己看开了一些东西,即使化为尘埃,也还能保存他价值观里的作用和体面。毕竟无论以何种方式存在,都是有价值的。重要的,是面对那些的时候,学会看开,学会发现价值。

不过,笔者还是希望生命如斯,灵魂不止!


三千扑妖


我对这话的理解是:我们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即使自己显得渺小,但也不能妄自菲薄。

诚然,与浩瀚宇宙相比,与芸芸众生、九州万物相比,我们作为具体的个体,卑微得如同尘土。但世间万物,无论巨细,皆由细小聚集而成。泰山不辞细壤,方成其大;江海不拒小流,故成其深。

即便我们卑微如尘土,但我们也会因独立的人格和思想,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即便我们如蜗牛在世间艰难爬行,见识不到茫茫大海,但眼前的一滴雨露也能让我们甘之如饴;

即便我们竭尽全力也难以撼动世界分毫,但我的感受就是我的整个世界…

我们即使渺小如尘土,但我们依然可以朝着星光前行。




陌上花Kai


鲁迅说:存在即有道理!佛曰:尘归尘土归土!一万个网友有一万种解释!理解这三句话才可以理解叔本华。k



成绩是汗TT


人到最后无非化为尘埃,绝大多数人明知这样的命运,但是终究看不破,叔本华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能够看破,并且愿意承受。

他的整个生命的过程都是在赋予自己最终的结局以某种意义,为其书写价值。

正如他自己说的那句话: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平一V


世间万物都有生灭法,自然规律,有出生就有灭亡,看淡物质生活,不要执着有多少物质生活才是最美的,无论有多富有,到最后还是一无所有,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正确的辛勤劳作,心态决定命运,富有了也不娇蛮,贫穷也不气馁,该您有的跑不了,不该您有的强求不得,富有了助人为乐,也是幸福,自己也是从无到有的过程,通过服务大家得来的幸福,珍惜这个过程,才会懂得感恩。没有人事物发展,自己也不会富有,所有的富有都来自于民,用于民,开始空手来,最后空手走

,入土为安,时间久了腐烂变质,尘归尘土归土,回归大自然,滋养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