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 書歸正傳《同仁堂》

由同仁堂集團出品,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北京評書傳承人連麗如歷時4年籌備創作,以北京評書口語化方式講述民族品牌“同仁堂”創業史的《儒商同仁堂》十一前與讀者見面。這不僅是同仁堂和北京評書兩個跨領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巧妙結合,也是北京評書傳承人連麗如先生評書創作的收山之作。

書歸正傳《同仁堂》

書歸正傳《同仁堂》

《儒商同仁堂》的最初想法產生於2014年前後,當時人民東方出版社負責此書的編輯姚戀找到評書名家連麗如,希望根據現有史料創作一部關於同仁堂的評書,出於慎重,連麗如並沒有馬上答應,“我心裡就記下了這個事兒。對於一名評書演員,遇到一個好題材進行創作是十分難得的,我也很看中這個機會。但是同仁堂家喻戶曉、馳名中外,沒有足夠把握,我不敢答應。”連麗如介紹說,“其實,我和同仁堂是有一定淵源的。作為北京人,我可以說是吃同仁堂藥長大的。我爺爺在世的時候是同仁堂樂家太太給做的媒,因此我們家和樂家從感情上還有些牽連。解放初期,我父親連闊如和當時同仁堂的經理樂松生同為人大代表,在家裡見過他,因此腦子有一些印象。小時候,我又經常去藥店給母親抓藥,對中醫藥和藥店有很深的瞭解。我從小長到大,身邊有很多跟同仁堂有關的故事,我把這些所聞所見融入書的創作裡,所以這些方面的創作並不算困難。困難的是同仁堂留存下的史料不完整,面對同仁堂近350年的創業發展,到今天創下如此輝煌的業績,以什麼為主線是成書的關鍵。考慮了快兩年時間,加上編輯姚戀不懈努力,我才最終下決心創作評書《儒商同仁堂》。”

書歸正傳《同仁堂》

書歸正傳《同仁堂》

為此,72歲的連麗如和老伴兒賈建國查資料、找中醫藥屆的朋友切磋。“這裡還有很多創作難點。比如,對於中藥藥方在評書中怎麼處理,中國傳統中藥藥方數量眾多、浩如煙海,對於同樣的病症,不同大夫開出的藥方就有可能不一樣,這會對讀者造成很大困惑。考慮再三,決定書裡一個具體藥方都不寫,而更多的介紹中國傳統醫藥文化,從創建同仁堂的樂氏家族始祖樂良才說起,以創業精神為主線,嚴格按照歷史脈絡,同仁堂‘尊古不泥古,創新不失宗’的原則也成為評書創作的原則。”

書歸正傳《同仁堂》

書歸正傳《同仁堂》

同仁堂349年的創業歷史基本上是中國近現代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年代跨度這麼大的一部書涉及社會、吏治、經濟、民俗等太多內容,細微的東西都不能有差錯。”連麗如堅持“不胡編、不戲說”,對書中很多細節描寫精益求精,遇到清代的問題她請教清史專家閻崇年先生、遇到民國年間的問題她請教京劇《風雨同仁堂》的編劇張永和先生。連麗如說,“我很欣賞同仁堂‘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在藝術創作上一點兒都不能馬虎。我要做的就是通過自己這代人的努力,為傳統中醫藥文化和評書藝術的傳承出一份力。”

書歸正傳《同仁堂》

本報記者程功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