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长沙厨房旧事——藕煤杂忆

约在1966到1967年间,藕煤开始走进长沙居民的生活。具体到笔者个人来说,第一次见到藕煤是在1966年下半年。

当时宿舍里搬来了一家新邻居,他家的煤灶不是我家和其他邻居家那种笨重的散煤灶,而是一个相对要小巧得多的浅色圆鼓形泥炉,炉子里烧的也不是干煤块,而是一块圆柱形煤饼,上下两面有圆形贯通孔洞。炉子下方有一活动炉门,用来调节火力大小。

长沙厨房旧事——藕煤杂忆

新邻居介绍说,这东西叫“藕煤”。烧藕煤比烧散煤明显方便快捷卫生,而且连煤槽、煤耙子、煤抿子等等也一并省去了,邻居们看了都觉得大开眼界,于是从第二年开始,大家都先后把散煤灶扔在一旁,用起了藕煤。

家用的藕煤有10公分和12公分两种口径,最开始大家多半用12公分的,后来为了节约,大多改用10公分的了。刚开始用藕煤时,煤源供应较为充足,人们多是直接去煤店购买藕煤,记得价格是每百斤1元9角。

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生活用煤供应日趋紧张,并且从1967年9月起又恢复了计划供应(三年困难时期生活用煤实行计划供应,1965年前后经济状况好转,一度取消计划限制,敞开供应),于是很多人开始购买散煤来自己做藕煤。

长沙厨房旧事——藕煤杂忆

做藕煤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先说体力活。散煤买回来后先得过筛子,把煤矸石全部剔除,把块煤一一锤碎,以防这些东西卡住藕煤模子。接下来就是和煤,即把散煤加上适量的水和黄泥充分搅拌,直至“和熟”。做一次藕煤少则数百斤,多则上千斤,与烧散煤时的和煤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和煤不是用煤耙子,而是用铲子或大耙子,当然更需要气力。

煤和熟后,就是用特制的钢质模子来挤压出藕煤了。最初的模子体积不大,模体上有两个半圆形的抓手,用于握持,做煤时须大幅度弯下腰,用力将模子摁入和好的煤堆,让湿煤塞紧整个模子内部,再用双手的大拇指将煤饼挤出。

这样做不了多久,就会觉得不但手指、手掌、手臂疼痛,而且腰酸背痛,浑身疲倦。后来有人加以改进,将模子的抓手加长,使操作者可以不再弯腰曲背;又有人发明了一种上部是圆环、下接三条腿的金属三脚架,可以把模子搁置在架子上将煤饼挤出,不必再像原来那样取“金鸡独立”式用脚踩,或是一手提着模子悬空,一手挤出煤饼。

长沙厨房旧事——藕煤杂忆

不过改进归改进,几百上千斤煤做下来,尽管戴着手套,双手以至两臂还是要疼上好几天的。

以上说的还只是做煤过程中的劳累,其实在做煤之前还有两件事也是颇费气力的。

一是买煤。那年月煤店常唱“空城计”,想买到煤得勤于“侦察”,一旦获得第二天将有散煤运到的准确情报,就得清早起床去煤店门口排队,买到煤后又得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当然也可以借板车运)。

二是挖黄泥。由于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卖黄泥这个职业渐趋消失,做藕煤得自己去郊区挖黄泥,然后运回家。

长沙厨房旧事——藕煤杂忆

煤做完之后也不是万事大吉,还要清洗工具(藕煤模子还得涂上油后包好,以免生锈)及待煤饼干透后及时收取。做好的煤晾晒在露天是很有风险的:怕被人踩,怕被车轧,怕被雨淋,凡此种种,都令煤的主人必待煤饼全部收纳妥帖方能“弛然而卧”。

再说技术活。早期从煤店购得的成品藕煤,黄泥掺得少,火力旺,但是燃过后的煤灰容易碎,掏起灰来麻烦,也有碍卫生。人们自己做藕煤后,出于节省用煤指标和方便夹取煤灰的双重目的,就尝试在和煤时加大黄泥的比例。

长沙厨房旧事——藕煤杂忆

不过这个比例并不那么容易把握,掺多了,煤饼火力不旺,也不耐烧;掺少了,煤灰一夹就碎。这种把握能力还是比较考验人的。出自“高手”的煤饼可以做到:当需要换新煤饼时,上面两块正在燃烧或尚未燃尽的煤饼紧紧粘连在一起,可以用火钳一并夹出,最下面的一块则已完全成灰,但完整无缺,可以单独取出。

和煤也大有讲究,煤不但要和熟,而且要干湿适中,这样做起煤来会更加轻松,做出的煤也更好烧。做煤更需要技术。技术好的人做出来的煤,外形周正光滑,孔洞笔直通畅;技术差的人做的煤,则外表歪斜粗糙,孔洞弯曲堵塞。

长沙厨房旧事——藕煤杂忆

那年月,有一身做好藕煤的体力和技术,几乎是每个家庭“主男”的必备素质,70年代流行一时的《男儿经》有“做藕煤,一千斤。洗衣服,一脚盆”的句子,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恋爱中的男子去丈母娘家做藕煤,也是自我表现的必要方式。

当然,“买”并没有完全被“做”取代,成品藕煤的销路还是非常好,甚至常常供不应求的。

烧藕煤的炉灶也有发展变化。早期的藕煤炉很简陋,大多是铁皮的,有一用铁丝弯成、中穿圆形木柄的提手,炉门也用铁皮制成,卡在上下两条凹槽中,靠滑动来控制风口的大小和开闭。

长沙厨房旧事——藕煤杂忆

这种炉子的弊端主要有二:一是余热无法利用,不利节能;二是煤灰一旦碎裂,只能从下方狭小的空间中用铲子一点点铲出,十分麻烦,而且煤灰颗粒很容易堵塞供炉门滑动的凹槽,对炉门造成损坏。

后来许多家庭都改用用砖砌成、外敷水泥的藕煤灶。藕煤灶一般会装上瓮坛来利用余热烧水,更厚的灶体也较好地减少了热能的散失。

长沙厨房旧事——藕煤杂忆

灶门也有明显的改善,一般是用一段比手臂略粗的钢管从灶膛伸出灶体,钢管末端最初是用软木塞塞入,靠软木塞的松紧来控制空气流入量的大小,有人还在软木塞外面包上布,以便能更好地把握调节的幅度。

后来又发展为在钢管末端配上一个钢制的盖子,管子和盖子上都钻有几个小孔,转动盖子,就可利用不同的小孔组合较为精确地控制进风量的大小。

长沙厨房旧事——藕煤杂忆

顺便说说用煤取暖的事。20世纪70年代以前,长沙的冬天比现在明显要冷,居家取暖是个大问题。那时一般居民家取暖的用具是煤炉、炭盆、火缸等。藕煤普及以后,一种原来只在单位使用、被长沙人称为“

煏炉子”的炉具渐渐走进了普通居民家。

这种炉子由铸铁制成,可以接上若干节白铁皮管伸至室外,除了用来烧水、煮饭以外,其炉体和管道的辐射热足以让室内温度上升几摄氏度,而且还避免了煤气中毒之虞。这在当年那个没有空调、地暖,甚至也没有电取暖器的时代,已经是很不错的取暖用具了。

长沙厨房旧事——藕煤杂忆

藕煤在长沙人生活中唱主角的日子持续了二三十年,直到被更为方便、洁净的罐装液化气取代。

长沙厨房旧事——藕煤杂忆

  • 文/自温凉居,长沙生活集投稿作品。感谢作者的创作,为我们留下这些美好的生活记录!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关于长沙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稿件都行),我们一起记录长沙生活!投稿请加微信号:ms96218,或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