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分餐制、公筷公勺”值得推广

近日,首都文明办联合北京市卫健委发出倡议,其中,关于公筷、公勺、分餐的倡议又一次被提及。早在2003年非典爆发后,终南山院士就呼吁过使用公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终南山院士再次强调使用公筷的重要性。“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既然‘病从口入’,咱们守住‘舌尖上的健康’。”(3月6日 《北京日报》)

“分餐制、公筷公勺”值得推广

疫情的突然袭击,虽说有些措手不及,但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有人说,疫情的发生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牛鬼蛇神“。确实如此,就拿我们的吃饭习惯来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起吃饭,这不仅是习惯更是我们的传统。但不得不说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容易发生疾病的传播。因此,公筷公勺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把公共卫生提升到守住舌尖上的健康的高度。

家庭聚会或外出用餐、聚会,你会使用公筷公勺吗?我们的回答一定是”不会“,一方面,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中总觉得用公筷很麻烦,需要用公筷夹到我自己的碗里再去食用,认为是多此一举;另一方面,如果在大家面前食用公筷,总会让人觉得”矫情“,甚至是有些”没有人情味“。所以,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就不会有用公筷公勺的意识,才能有属于中国的餐饮氛围。

就像有人说的”一场疫情,对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健康素养也是一个很好契机“,我们该反思,才能知短板,晓不足疫。要把藏于细节之中的生活习惯,摒弃不良卫生习惯,不让病毒有机可趁,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也保护了他人的权益。一是加强文明用餐宣传,多让人民了解文明用餐的益处,鼓励全民自觉分餐;二是相关部门可以对公勺公筷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各餐饮企业必须免费提供公筷公勺,并在明显的地方粘贴提倡文明健康用餐习惯的提示;三是要提高思想意识,不论是个人还是饭店,可以一点点慢慢的改变习惯,消除禁锢的”老思想“。

疫情留给我们的有惨痛的教训,但也有相应的醒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就是保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所以,“分餐制、公筷公勺”值得推广,提倡公筷公勺用餐,使其成为全民共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长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