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王猛為何選擇苻堅而非桓溫?

關於王猛與苻堅相識的具體過程,史籍失載。但可以知道的是,苻堅對這一次見面相當的滿意。


苻堅跟別人說,他與王猛之間,就如當年的劉備與諸葛亮一般——這麼比,其實並不相稱。劉備當時不管怎麼說,也算得上是一方豪傑,但他苻堅卻只是前秦的宗室而已。當時的大秦天王,是苻堅的堂兄,苻生。


王猛為何選擇苻堅而非桓溫?


但苻堅畢竟是狼人,他對苻生的王位早就有所覬覦,不久後,便殺苻生而自立。從此,王猛的人生也開啟了完全不同的篇章。


王猛為何選擇苻堅而非桓溫?

王猛像


因此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重點來說說為什麼王猛沒有選擇桓溫。




歷史中,很多你以為互相不挨著的人物,其實都曾發生過一些神奇的關係。


十六國時期,可以被稱作第一流人物的,大抵有前秦的王猛,前燕的慕容恪、慕容垂,東晉的桓溫、謝安等。這當中,王猛的經歷有一點很不同尋常:他同時見過兩大敵國的兩大重要人物,一是燕國的慕容垂;二來也更神奇的,是他居然還見過桓溫


王猛為何選擇苻堅而非桓溫?

桓溫像


永和十年,桓溫第一次提兵北上。此次北伐進行的頗為順利,不久就攻入了關中。


能取得如此戰績,與當時北方的時局有著莫大關係:後趙在皇帝石虎死後隨即分裂,北方重新陷入大亂。之後,有兩支勢力逐漸崛起,以函谷關為界,

關中之地被氐族人所佔據(前秦);函谷關以東,則成了鮮卑慕容氏的地盤(前燕)


王猛為何選擇苻堅而非桓溫?


桓溫此次北伐的目標,是已被前秦佔據的關中。當時氐族人立足未穩,桓溫走劉邦當年的老路,取道從武關進入關中,在大勝前秦軍隊後,大軍進至灞上。


關中州縣紛紛納降。百姓扶老攜幼前來圍觀,其中有耆老痛哭不已,“不圖今日復睹官軍!”——自晉愍帝於建興四年在長安被匈奴俘虜後,晉朝勢力退出關中已經快四十年時間。


而王猛,就在這些圍觀的人當中。


王猛是北海人,因天下大亂而隱居於華陰。但所有能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隱士,都算不上真隱士,前有諸葛亮,如今有王猛。在桓溫大軍進入關中後,王猛隨即前來拜見。


桓溫對王猛的第一印象是邋遢。史載,王猛“披褐詣之,捫蝨而談”,身上披著一條破麻袋,一邊擠蝨子一邊吹牛。桓溫出身於士族之家,王猛這種對個人衛生的講究程度,在桓溫眼裡已經不是不拘小節了,而是令人作嘔。


但桓溫還是對王猛另眼相看,因為王猛在談及天下大勢時,條分縷析,鞭辟入裡,令人很是動容。


這裡有個背景需要大家稍微注意一下:
如今男人聊起國際政治,就跟女人聊八卦一樣正常,但在當時那個年代,通訊極不發達,尤其像王猛這樣的隱士,接受信息的渠道不僅有限,而且最後傳到耳朵裡的消息,更是不知道已經過了多少手了。
在這種情況下,王猛依然能從有限的信息中得出讓桓溫贊同的結論,更可見其智慧超群。


在聽了王猛的一番談論後,桓溫對王猛很是欣賞,於是便將心中的疑惑向王猛說出:我奉天子之命率領十萬大軍進入關中,為百姓剪除賊害,可為什麼關中的豪傑卻沒有來投奔我呢?


王猛回答道,您不遠千里而來,深入敵境。

可如今長安近在咫尺,您卻屯兵於灞上,不渡灞水。大家都不知道您究竟是什麼心思,所以才猶豫觀望,不敢前來投奔。


桓溫默然不應,良久才說,您見識深刻,江東沒有像你這樣的人才啊!並隨即授予了王猛一個官職。


桓溫的這番態度,無疑說明了他是贊同王猛的觀點的。而且結合桓溫的行軍路線以及長安附近的地理環境來看,事實也的確如此:


桓溫從江陵出兵,一路行至灞上,走的都是陸路。接下來如果想攻克長安,就必須渡過灞水,如此才能到達長安城下。
但如今桓溫卻停兵於灞上,不渡灞水。其進取之意不足,力求自保之勢,已經昭然。
關中豪傑摸不透桓溫的主意,自然不肯輕易表明立場。


果然,桓溫在關中並沒有待多久。一個多月以後,桓溫與苻雄再戰於白鹿原,此回桓溫大敗。同時,前秦兵在關中堅壁清野,令桓溫大軍無處覓食,只能撤走。


臨行前,桓溫邀請王猛一起撤退,但王猛卻表示了拒絕,他決定繼續留在關中,觀望局勢。


一年後,王猛才終於遇到了他的真命天子苻堅,並進而在歷史中迸發出耀人的光彩。




從史書的記載來看,王猛的行動似乎有矛盾之處:為什麼之前主動去見桓溫的是他,但在桓溫表達賞識之後,不願意跟隨撤走也是他?


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轉換視角,從桓溫的北伐說起,只有解釋清楚了這件事,才能對王猛前後矛盾的選擇形成一個清晰的認知。


桓溫的北伐,歷來存在爭議。有人認為,桓溫的軍事實力在當時算得上是一流水平,最起碼有平定蜀地、滅亡成漢的軍功在那裡擺著。


但同時,又有觀點認為桓溫軍事實力平平,三次北伐幾乎沒有取得多少戰績,而且敗多勝少,尤其是第三次,被慕容垂大敗於枋頭,損失慘重,能有如此敗仗,就根本看不出桓溫作為名將的風采。


這些觀點,其實都是基於結果來討論桓溫的軍事能力,但卻忽略了很重要的一個前提:


桓溫的北伐,從來就不是單純的軍事行動,而是帶有很強的政治目的。


以第二次北伐為例,這是桓溫的三次北伐中,取得成果最大的一次,不僅收復了洛陽,還將東晉的邊境從漢水一帶推進至黃河沿線。


收復舊都,這本來應該算得上是北伐的重大勝利,不論往前和往後,這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臣們夢寐以求的成就:諸葛亮心心念念“還於舊都”,卻始終沒有進得了長安,遑論洛陽;再往後幾百年,岳飛止步於開封城外幾十裡的朱仙鎮,也徒留千古遺憾。


但桓溫的這次北伐呢?在收復洛陽以後,朝廷和桓溫兩方的反應都很奇怪。


桓溫自然是上書朝廷,說如今洛陽收復,朝廷應該遷都回洛陽——這是題中應有之義。


但朝廷卻百般推辭。一則此時的洛陽雖然收復,但卻處在前線,朝廷立身於此,大有危險;二則也更重要的,是朝廷不願意搬到桓溫的勢力範圍裡去。


請注意,這已經是桓溫第二次上書朝廷了,而且此時距離收復洛陽,已經過去了六年時間。


那麼在這六年裡,桓溫有沒有取得什麼新戰功呢?


答案是也沒有。


桓溫第二次北伐,出兵不久便攻佔了洛陽,但至此,這次北伐在事實上也就已經結束了。當時,桓溫派駐了地方官,然後便攜帶三千戶百姓返回江陵,此後再未出徵。


也就是說,這次北伐在六年前進入洛陽後,旋即撤兵結束。


在這六年間,桓溫對於河洛一帶,根本談不上經營。他既沒有駐軍於此,也沒有屯田墾殖,僅僅是任命了地方官。而洛陽得以存在於東晉的治下,主要也不是賴於軍事實力的強大,而是因為北方戰亂,前秦和前燕混戰,暫時沒有顧得上而已。


如果桓溫真的意在北伐,那麼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移兵北上,經營洛陽,鞏固戰果,伺機出擊,但這些舉動,桓溫統統都沒有。


他只是靜靜地在江陵待著,直到洛陽周圍的城鎮逐漸被前燕侵佔,直到最終只留下洛陽一座孤城,直到這座孤城最終失陷。


在此期間,對於北方收復的領土,桓溫幾乎沒有做過任何軍事上的部署或者支援。


至此,再結合王猛與桓溫的對話,便可以明白無誤的看出來了:

桓溫北伐,並不是真的想恢復河山, 而只是在撈取政治資本。


/ 第一次北伐,已經到達灞上,卻不願意過河,本身就存了撤退的心思,怕萬一過河,遭遇不測——這也正是王猛跟桓溫所說的。


而也正是因為桓溫的遲疑,才讓前秦有喘息之機,最終集結兵力擊敗了桓溫。桓溫在損失上萬人後,撤回江陵。


/ 第二次北伐,桓溫充分吸取了經驗,不再身犯險境,一旦有所收穫便馬上撤回,以確保勝利果實。而且,收復洛陽的功勞也足夠大,大到不需要再有其他別的戰功。


當時,如果桓溫真的一心想要北伐,那麼以收復洛陽的底子,加上這些年來的用心經營,再加上正好遇到北方混亂,不難獲得更大的戰功。


/ 然後是第三次北伐,也就是被慕容垂擊退的那一次。在這次北伐的過程中,桓溫情敵冒進,本身就有很多失誤。但在後撤以後,他卻做了兩件事:


第一,將戰敗的過錯推卸到豫州刺史袁真的身上,導致袁真帶地投向前燕;第二,廢除司馬奕,改立司馬昱為帝。


桓溫的北伐,從來都不是為了收復失地,而是以北伐為由來擴大權威,以達到弄權的目的,甚至於,取代晉室稱帝


北伐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而既然立威才是目的,那麼就容不得一絲一毫有損威望的事情發生了。

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第一次北伐後,止步於灞上;第二次北伐,旋進旋退;第三次北伐,諉過於袁真的事情發生。


桓溫真正想的,從來都是不能遭遇大敗,使威名受損。


只是偏偏不想什麼就來什麼,第一次大敗,第三次又是大敗。




而在理順了桓溫的這些行為和訴求之後,再回頭來理解王猛當時的選擇,就相對容易了。


王猛桓溫進入關中後,主動去見桓溫,但卻又不願意跟著桓溫撤走,關鍵之處就在於,王猛應該已經發現了桓溫所掩藏著的心跡。


雖然此時的桓溫還沒有做出那些二十年後準備篡位的舉動,但王猛從桓溫在灞上的猶豫中,應該已經能夠確認,這個人和他的北伐,動機並沒有那麼單純。


到這裡,王猛自然會有所權衡。


人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都會有自己想要追求的結果。一般而言,一件事情的完成,可以達成一個結果。但有時候,情況會更復雜一些,可以同時達成兩個或是以上的結果。


比如,你去開拓市場。最終既得到了工作業績,又收穫了人脈,這就可以算作是一舉雙得。


但這只是最好的情況,更多時候,結果之間會形成主次之別、遠近之別,甚至於彼此衝突。也就是說,衝了當期業績,可能就會喪失這次拓展人際關係的機會;抓住了收獲人脈的機會,又會導致年終的績效無法完成,這種時候,你要怎麼選?


王猛現在面臨的,就是這種局面。


桓溫才具足夠,如果他能有諸葛亮的忠貞,一心北伐,恢復失地,那麼自己跟他,應該就能實現平生的抱負。


但萬一桓溫走上了另一條路,那自己是不是也得把未來搭進去,跟著他在奪權篡位的路上越走越遠?如果某一天桓溫慾望膨脹,真的想要當皇帝,自己是幫還是不幫?


王猛肯定不願意牽涉進這攤爛事中,所以才會一開始就選擇放棄桓溫。他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雖然桓溫確實看中了他的才幹,但他卻對桓溫的志趣深感失望,兩人不是一類人,總歸走不到一起。


聽從於自己初心的王猛,最終選擇繼續等待,而且也確實等到了那個能真正讓他實現生平抱負的人出現:


大秦天王,苻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