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巔峰時期的顏良、文丑兩人聯手,幾個回合能斬殺有赤兔馬加成的關羽?

魁哥說歷史


巔峰時期的顏良、文丑與有赤兔馬相助的關羽對陣,是怎樣的結果呢?

大家知道,在《三國演義》中,顏良和文丑都是關羽的刀下之鬼,但具體的戰鬥過程應該認真分析一下。

白馬坡關羽斬顏良,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二十五回中。

回目: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咱們看一下具體過程:


關公騎著赤兔馬“倒提青龍刀”從山坡上衝下來,“直衝彼陣”。

顏良的軍隊“如波開浪裂”,避開一條道路,這就使關羽能夠“徑奔顏良”。顏良當時正在麾蓋下乘涼,看見有人衝來,“方欲問時”,關羽“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關羽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原著中未描述任何打鬥情節,顏良根本沒有拿起武器來抵抗就被關羽殺掉了。

關羽始終保持著“倒提青龍刀”的姿態,直到近前,“手起一刀”。大家注意原文中使用了一個“刺”字。“刺”,從含義上來講,有“行刺、暗殺”的意思。從動作上來講,也不象正常的“照頭一刀”或者“掄刀就砍”,用刀刃傷害對方,而是用刀尖捅刺。

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都絕不是個正常的交戰過程。也就意味著,顏良之死是個意外。

咱們再來看看延津渡一戰,關羽誅文丑的過程,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二十六回中。

回目: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



文丑率兵至延津渡,曹操下令軍士“解衣卸甲,盡放其馬”,文丑部下紛紛來搶奪糧草車仗和馬匹,軍隊成一團。文丑喝止不住,曹軍反身殺來,袁軍四散,只有文丑“挺身獨戰”,奮力抵抗。

張遼和徐晃雙雙出馬,夾擊文丑。文丑先一箭射中張遼盔纓,再一箭射倒戰馬,張遼栽落地上,文丑回馬來殺,被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文丑後面兵馬趕來,徐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

文丑正在追趕,關羽率十餘騎趕到,與文丑交鋒,“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

但“關公馬快”,追上了文丑,“腦後一刀”,斬殺了文丑。


分析文丑被殺的原因:

首先這是一場混戰,並非是正常的兩軍陣前的單挑廝殺。文丑在與關羽交鋒前,先是“挺身獨戰”,在混亂中與曹軍士兵廝殺,再箭射張遼,又與徐晃有交鋒。

徐晃是個斧將,屬於力量型的猛將,文丑擊退徐晃是需要耗費很大體力的。而關羽到來後,與文丑交戰,關羽的武器是八十二斤重的青龍偃月刀,比徐晃力量更大。

文丑本來在亂軍中“挺身獨戰”,就消耗了一些體力,再射張遼,再與力量型的徐晃大戰,再遇到力量更大的關羽,就感覺力不從心了,所以“戰不三合”,心怯而逃。

文丑敗逃為什麼要“繞河而走”呢?很明顯,他是想通迂迴曲線,與關羽拉開一距離,文丑的箭術還是相當厲害的,他想以箭術取勝。

但“關公馬快”,沒給文丑拈弓搭箭的機會,“腦後一刀”,斬殺了文丑。

咱們再來給顏良和文丑的武力值定個位。在《三國演義》中有幾個戰例互相比較一下:


濮陽之戰,呂布戰許禇,二十回合不分勝負,曹操說“呂布非一人能敵”,派典韋助戰。可知許禇二十合場面上落下風。

白馬坡之戰,顏良戰徐晃,二十回合後,徐晃“敗歸本陣”,抵制不住。

渭南之戰,馬超戰張郃,二十回合,張郃敗陣。

這其實就是三個陣容之間層次上的差距。天下第一的呂布與超一流猛將許禇之間,超一流猛將顏良與一流猛將徐晃之間,超一流猛將馬超與一流猛將張郃之間。都是二十個回合。

徐晃曾與許禇戰五十回合不敗,徐晃的武藝可定位為一流猛將的較前列,要高於張郃。而顏良二十合擊敗徐晃,也就意味著顏良武力值應在馬超之上。


文丑曾經與初出山的趙雲五六十合戰成平手,趙雲屬於超一流猛將,而文丑的武藝定位至少是一流猛將的最前列,甚至是超一流猛將的後排,肯定要高於徐晃。

以此推測,顏良、文丑的聯手就相當於是馬超、趙雲的聯手。

在漢末三分時代,只有呂布具備獨戰兩名超一流猛將不敗的實力,其他人都不具備。因為呂布的層次比超一流猛將更高一階。

關羽雖有赤兔馬之助,但歸根結底他仍然屬於超一流猛將中的較強者,並未達到呂布的境界。他在土山之戰中曾擊退許禇與徐晃的聯手,實際上是超一流的較弱者與一流較強者的聯手。

要同時應對兩名超一流戰將,關羽還不行。那麼他獨對顏良和文丑的戰況絕不可能比呂布更強。

虎牢關之戰,呂布先戰張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然後張飛與關羽聯手夾攻,三十回合“戰不倒呂布”。

以此推測,顏良與文丑聯手夾攻關羽,頂多八十回合,關羽必敗。

但關羽畢竟有天下第一寶馬赤兔火龍駒之助,雖然敗陣,逃出一條生路應該沒有什麼問題。若死戰不退,百合之內必有生命之憂。


饞嘴肥貓鏟史官


巔峰時期的顏良和文丑兩人聯手對付關羽,就算關羽有赤兔馬加成,我覺得在100回合開外能斬關羽。

為什麼說能斬關羽呢?我們下面來分析一下。

顏良不是弱手,一招被關羽斬很冤。

在關羽的所有戰鬥中,一生中最值得稱讚的,就是一刀斬顏良、文丑和華雄。三個人是不是真的沒有實力?還是關羽的實力太強?最起碼在我看來不是的。

比如說顏良,在白馬關對戰曹操,三招斬宋憲,一招斬魏續,大家看到這裡可能會說,顏良也沒什麼猛的,都斬的不知名的小將。

可後來徐晃下場了,要知道徐晃可是五子良將,在曹營中排名絕對靠前。在樊城之戰中,能和關羽大戰八十回合,雖然這也是因為關羽手臂受傷沒有力氣的原因。但畢竟是關羽,即使受傷,也是威震八方。

言訖,揮大斧直取關公。公大怒,亦揮刀迎之。戰八十餘合,公雖武藝絕倫,終是右臂少力。關平恐公有失,火急鳴金,公撥馬回寨。

徐晃是在看著兩名同伴被殺之後,被曹操問:誰敢下場?徐晃才下場的,說明他是有一定贏把握才下去和顏良相鬥。兩人才戰二十來回合,徐晃就敗了,退回本陣。就是因為許晃都敗了,曹將皆無贏顏良的把握,曹操無法,才叫關羽來救場的。

操曰:“今誰敢當之?”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慄然。

從這一段話裡面可以看到,徐晃敗了之後,曹營諸將慄然。翻譯成白話就是說大家都怕了,而且害怕的發抖。諸將感覺對陣顏良,都沒有把握,這其中包括張遼、許褚、張郃等名將,這件事上就可以說明顏良真的很厲害。

顏良一刀死在關羽手中,的確是有點冤枉,按照他們的戰鬥力相比,顏良不可能那麼快敗,我們下面看一下當時的情形。

當時顏良是在大軍中,而關羽觀察顏良軍中很久,找了一個突破口深入顏良軍中,再加上赤兔馬跑得快,他來到顏良面前的時候,顏良還沒有反應過來,還正打算問手下這是何人?就被關羽砍下頭來。

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彼陣。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於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

關羽這一勝,固然是他勇猛,也是佔了馬快的便利。而顏良也的確是大意了,壓根就沒想到關羽是衝著他來的,連防守都沒有,就被關羽殺了。也可能是他之前與曹軍大戰贏了之後,有些輕視曹將,才沒有防備,這多種因素造成了關羽一刀得勝。

若顏良正面和關羽對戰,斷不會如此不小心,以顏良的身手,小心應對關羽,關羽拿他沒辦法,也殺不了他。


顏良與文丑,都在袁紹旗下效力,合作起來得心應手,對付關羽,會更有勝算。

顏良和文丑都是袁紹的大將,兩人感情很好,情如兄弟,在顏良死後,文丑是第一個站出來要替他報仇的。

遂仍請玄德上帳坐,議報顏良之仇。帳下一人應聲而進曰:“顏良與我如兄弟,今被曹賊所殺,我安得不雪其恨?”玄德視其人,身長八尺,面如獬豸,乃河北名將文丑也。

雖文丑後來也被關羽所殺,而且算是正面交戰,可見他的戰鬥力不如關羽。但文丑與顏良配合,關羽想正面殺退這一對組合很難。

關羽再猛,面對一個戰鬥力跟他差不多的顏良,和次他一等的文丑,也會感覺雙拳難敵四手,若是有赤兔馬在,可以憑藉著馬快退出來。

若是關羽和顏良 、文丑死戰,關羽的情況很不妙。我個人預期,關羽不至於短時間落敗,但是百來回合,只要稍不小心,就會被顏良和文丑打敗。


我的總結:顏良和文丑也是三國名將,實力不會差到哪裡去,兩個人打關羽一個人,只要配合得當,消耗關羽的體力,上百回合,是可以殺掉關羽的。


昊陽閒看歷史


斬顏良是誅文丑是關羽的得意之作,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那麼,顏良文丑聯手幾個回合能斬關羽於馬下?有人該說了,這不是開玩笑嗎,他們二人在關羽面前走不上兩個回合,就被關羽劈於馬下,聯手又能奈關羽幾何!


其實,在我看來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帶有很大的僥倖,主要是二人沒有提防,再加上關羽關羽馬快刀急。如果正常情況下,二人在關羽面前走上100回合,應該不成問題。這絕不是我憑空猜測,請看顏良文丑的戰績。

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戰於官渡,史稱官渡之戰。也正是這場戰鬥,使顏良文丑得到了展示的機會。在白馬之戰中,面對呂布手下昔日的宋憲,顏良三回合刀劈其於馬下;對戰呂布手下另一名勇將魏續,顏良一回合就斬殺對手。接下來單挑五子良將之一徐晃,顏良只用了二十回合就打敗了他。由此可知,顏良做為袁紹手下四大名將之首,絕非浪得虛名。




顏良被關羽斬殺後,袁紹派文丑為其復仇,與曹操戰於延津。當時曹操故意把糧食放在前線,結果文丑手下兵士跑去搶糧食而陷入混亂。曹操問誰敢出去生擒文丑,徐晃、張遼主動前去活捉文丑,面對曹操兩員大將,文丑並沒有慌亂,他只放了兩箭就把張遼的戰馬射倒,文丑上前去追殺張遼卻被徐晃擋住了。雙方打了一會,徐晃感覺打不過文丑並選擇了逃跑。

由此可知,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沒有一個是顏良文丑的對手。那麼,五子良將與夏侯淵、夏侯惇、曹仁相比,誰更佔上風呢!從他們在《三國演義》中戰績來看,應該難分伯仲。

關羽一生斬殺曹操手下最有名的將領莫過於蔡陽,這也是關羽千里走單騎中最為精彩的一筆。當時,夏侯惇聽說後,帶領人馬追上關羽,與他大戰30回合,未分勝負。若不是張遼手持曹操文書趕來勸戰,估計二人在戰個幾十回合應該沒有問題。

由此可以得出結,顏良文丑的武功不輸於夏侯惇,換句話說,他倆中任何一位都能在關羽面前走上一百回合,只不過二人死的太過窩囊。如果顏良、文丑聯手,五十回合絕對能佔上風,七八十個回合應該可以把關羽斬於馬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好漢難敵四手,更何況顏良文丑也稱得上一等一的上將。


洛水清風


顏良和文丑是袁紹麾下兩員猛將,在三國二十四名將榜單中位列倒數,但是兩人武力明顯被低估很多:白馬之戰中,顏良悍勇令曹操陣營“諸將慄然”,先殺原呂布手下宋憲和魏續,然後二十回合擊敗徐晃,要知道徐晃可是和許褚五十回合打平的猛將;文丑的戰績也不差,磐河之戰六十回合戰平趙雲,白馬之戰後雙戰徐晃和張遼不落下風。可是就是這樣兩位悍將卻在白馬之戰中先是顏良被關羽於萬軍中一刀斬殺,然後是文丑和關羽打了不到三回合拔馬而走後被關羽追來一刀斬殺。兩人如此不濟除了成就關羽威名之外也不僅令人愕然不解,如果分析當時的環境和綜合其他因素在內,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先說顏良。顏良擊退徐晃後雙方退兵休戰,當時的情形是曹操和關羽在土山之上,顏良紮營在山下,大勝之後,顏良難免有些鬆懈,這是其一;其二,呂布死後,赤兔馬歸了關羽,天下第一馬赤兔馬是出了名的快,而且關羽是從山上往下衝,加速度更快(這點可以參照黃忠斬殺夏侯淵,兩人在這點上很相似),馬快,從上往下的速度更快,曹軍在山上,顏良在山下,土山只是個小土包,兩軍相距的距離並不遠,赤兔馬一個衝刺就到了,顏良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第三,這個也很重要,兩軍大將陣前交戰,一般都是雙方對面迎來,如果不認識的有時還需要問一聲“前方來者何人,某家刀下不殺無名之輩!”之類的話,然後一言不合就開打。關羽不是,他斬殺顏良無論如何都逃脫不了偷襲的嫌疑。演義中也說到“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顏良不是轉身逃跑或者是下意識的迎上前去交戰,而是想問問來者是誰然後開打。誰知關羽不按常理出牌,憑的就是這股氣勢,二話不說,上來就是一刀。可憐顏良悍勇哪料到關羽的非常規打法,就這樣被關羽秒殺了。說實話,顏良死得實在有點冤,兩人正面面對面交戰,關羽還未必是他對手。再說文丑。文丑敗就敗在未戰先怯上,大將交鋒,特別是實力相差不大的時候,氣勢和心理相當重要,你沒看到張飛發起飆來也能和呂布打一百多個回合;曹洪為救曹操,拼起命來居然也能和馬超硬抗五十回合。本來文丑氣勢如虹,雙戰張遼和徐晃還佔了上風。可是為何碰到關羽就露怯了呢?還是和顏良脫不了關係:作為和顏良齊名的文丑,兩人武藝相差不大,現在關羽居然一刀就殺了顏良,文丑和關羽以前又沒見過,哪知道實際情況?心裡肯定以為關羽武藝超過他很多,所以兩人交鋒沒三個回合文丑就想撤了。文丑在前,關羽在後,正常情況下文丑是可以順利的脫離戰鬥的,可是他和顏良一樣對赤兔馬的速度估計不足,結果關羽馬快追了上來,文丑一心在前面策馬逃跑,根本就沒防備到關羽居然這麼快就追了上來,試想一下,兩人打架,一人打不過在前面跑,後面追來的人總要點時間吧,不可能一下就能追上來,只是他沒想到人家會溜滑板追了上來,關羽斬文丑差不多就是這個道理。文丑未戰先怯,心理素質不過硬,對赤兔馬速度估計不足是他被關羽秒殺的重要原因。關羽一斬顏良,二斬文丑,正常情況下根本不可能。估計羅貫中也覺得這樣說不過去,所以兩次都特意強調了“赤兔馬快”,顏良文丑二人被關羽秒殺和赤兔馬有很大關係,這個不可否認。


小鑫鑫亮津津


顏良文丑都是河北名將,二人武藝差不多,而且從一開始就進入鼎峰期,可惜遇到關羽,一個被突襲斬殺,一個是因赤兔馬快,逃走不及而被殺。估計就是顏良文丑死得太快,造成很多朋友產生疑問,所以才會問顏良和文丑聯手,幾個回合能斬殺擁有赤兔馬的關羽?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三國演義》裡,鼎峰期的顏良文丑和鼎峰期的關羽對比如何?

先看看看關羽,顏良,文丑三人鼎峰期的戰績:

關羽:



土山之戰,夏侯惇和關羽打了十餘合,誘敵而走;

許褚,徐晃圍堵關羽,不知幾回合被關羽戰退;

顏良正在乘涼,關羽衝來,正要詢問,被關羽刺倒,割了首級;《第二十五回》

文丑追趕曹軍,正遇到關羽攔路,戰不三合,文丑力怯拔馬而逃,被關羽趕上,一刀斬了;《第二十六回》

一合斬了東嶺關守將孔秀;孟坦和關羽戰不三合而走,被關羽砍為兩段;韓福射中關羽左臂,關羽不服流血,一刀連頭帶肩砍殺了韓福;關羽步戰卞喜,用劍砍殺數人,再棄劍執刀,將卞喜劈為兩段;王植攔路,也被關羽一合砍為兩段;隨後,秦琪一合被關羽砍去腦袋;是為過五關斬六將;《第二十七回》

夏侯惇攔住關羽,二人戰了不到十合,被張遼打斷;蔡陽追到古城,張飛親自擂鼓,一通未盡,關羽斬蔡陽於馬下;《第二十八回》

再看顏良:



一回合殺了耿武;《第七回》

三回合秒殺了宋憲;又一回合秒殺了魏續;二十回合敗徐晃,曹軍諸將慄然;《第二十五回》

文丑的戰績:



秒殺關純;十餘回合大敗公孫瓚;一合秒殺公孫瓚部下四驍將之一,其餘三者皆走;初出茅廬的趙雲解救公孫瓚,和文丑大戰六七十回合不分勝負;《第七回》

白馬之戰,文丑兵戰失利的情況下,一箭射中張遼的盔纓(徐晃提醒);第二箭射中張遼坐下馬面,使之落馬;徐晃和文丑交手,不數合,料敵不過,拔馬而走;《第二十六回》



從戰績上,關羽絕對是碾壓的,其中殺了兩個超一流武將,即顏良和文丑本人,有朋友說殺顏良是意外,不三合打敗和顏良差不多的文丑,不是意外吧?另外,關羽還擊退了超一流的許褚和強一流徐晃的聯手,有朋友說,這是曹操的誘敵之計。沒錯,但是曹操的意思是要讓關羽疲憊,許褚和徐晃不出全力怎麼讓關羽疲憊?更何況真正讓關羽疲憊的是夏侯惇和關羽的兵戰,一直打到晚上。所以,鼎峰期的關羽打退許褚,徐晃,沒有毛病。除此外,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外加蔡陽,要麼將對方砍為兩段,要麼一刀砍下首級,這裡不排除赤兔馬的速度對力量的加成,但同時也說明了關羽對青龍偃月刀的應用已經進入成熟期和鼎峰期。



再看顏良和文丑,顏良最高光的時刻是擊敗了強一流徐晃,並且讓曹軍慄然,之前又擊敗了宋憲,魏續,武藝絕對屬於超一流。但是,顏良的戰績還是不如鼎峰關羽,沒有斬殺或者擊敗超一流的案例,還有所謂“慄然”不一定包括許褚。文丑和顏良一樣,沒有擊敗和斬殺超一流武將的案例,不過能十餘回合擊敗公孫瓚,六七十回合平趙雲,都體現了文丑的武藝,要知道呂布擊敗公孫瓚也需要好幾回合。但是,文丑還是不如顏良,因為顏良敗徐晃,徐晃是被動的,文丑敗徐晃,是徐晃主動的,至少場面上徐晃還沒落入下風,只是文丑援軍上來,預料敵不過而已。



綜上所述,論戰績和表現,關羽>顏良>文丑,即便關羽不是突擊顏良,正常打,顏良也非關羽敵手。如果顏良和文丑聯手呢?最直接的例子,鼎峰期關羽在沒有赤兔馬的情況下,擊退了超一流許褚和強一流徐晃的聯手,有了赤兔馬的關羽,應該能抵消了兩個超一流武將的圍攻,所以不但關羽不會被斬殺,還有擊敗顏良文丑的可能,最不濟,也是平手收場。


大飛熊騎士



巔峰時期的顏良、文丑聯手,擊敗有赤兔馬加成的關羽,問題應該不大。不過斬殺的話,還是有難度的,畢竟赤兔馬為千里龍駒,除了它對關羽跑馬蓄力的加成之外,它的保命能力加成,更是堪稱“演義”一絕。

官渡之戰前,袁紹號稱天底下最大的諸侯,一度坐擁冀、青、幽、並四洲,稱霸北方,傲視天下,無人敢擋。袁紹得以稱霸北方,得以在短時間內成長為天底下最大的割據諸侯,他手下的文臣武將團隊,肯定是最豪華的。甚至連曹老闆都無法比擬。

而顏良、文丑二將,更是袁紹武將團隊中的佼佼者,核心人物,他們在河北的地位,遠超張郃、高覽等一干名將。袁紹能視二人為河北第一、第二號上將,說明二人的武力水平,應該是達到了頂級高峰的。

接下來!從戰績方面分析,看看顏良、文丑二人,究竟有沒有頂級水平?

先說顏良:

  • 顏良一生最傲人的戰績,應該是白馬之戰。在曹袁相爭的初期階段中,河北第一上將顏良,無疑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頭號大敵。三合斬宋憲,一合斬魏續,二十合擊敗猛將徐晃,曹營諸將見者,盡皆慄然不已。曹操見狀,慌忙收兵回營,不敢出戰。
  • 此戰的表現,河北顏良明顯高出了曹營諸將一頭……別的不說,單單二十合擊敗徐晃,就足以讓曹營諸將望而生畏。畢竟徐晃手持一把開山大斧,武藝高強,當年與曹營第一猛將許褚單挑,尚能做到五十合不分勝負。如今面對顏良的時候,二十合被殺得盔歪甲斜,毫無招架之力。
  • 這些戰績,足以證明顏良的水平,在許褚之上,至少在取勝手段方面,顏良優勢於許褚。許褚已經是公認的頂級高手了,那麼?顏良毫無疑問,肯定也是頂級高手。


再說文丑:

  • 文丑的戰績,比顏良更多,含金量,大概也不會低於顏良。畢竟在磐河之戰中,文丑一人一馬,輕鬆擊敗了公孫瓚,以及公孫瓚的帳前四將,在萬軍從中,如入無人之境,一度將公孫瓚逼入了絕路。若不是趙雲及時趕到,公孫瓚就死於非命了。文丑截住趙雲廝殺,五六十合之後,彼此不分勝負。
  • 不過考慮到原文中,趙雲出場的時候特別交代了“那個少年”,以及“馬上須無鎧甲”,故認為巔峰期的趙雲,稍強於文丑。
  • 延津一戰,文丑方陣腳自亂,拔馬而走,曹操遣徐晃、張遼二將追擊。文丑連放兩箭,張遼翻身落馬,文丑趕上,正準備刺,被徐晃截住廝殺。兩將兵器並舉,三十合之後,徐晃拔馬而走。
  • 文丑能打平趙雲,擊敗張遼與徐晃的雙雙追擊。能單槍匹馬擊敗公孫瓚大軍。文丑的競技水平,與顏良基本在伯仲之間,同屬頂級高手。


所以!同是頂級高手,如今顏良、文丑兩人夾擊關羽一人,關羽的失敗在所難免。關羽唯一可以做的,趕緊利用赤兔馬的速度逃命……


愛尚文史


顏良、文丑聯手,幾個回合能斬殺有赤兔馬加成的關羽?



這是要翻案的架勢?赤兔馬加成,那是關羽送顏良、文丑上路時,曹操專門提前贈予的,是不是顏良、文丑覺得憋屈,要聯手討說法?這真是羅貫中難答,裴松子無語,毛宗崗發愁。唉,沒法子,硬著頭皮答吧,湊合到那算哪。分析顏良、文丑以及關羽的武力,覺得這個問題,可能有以下幾種結果 : 第一,關羽受傷,但安全退出,約佔50.0%;第二,關羽被殺,約佔20.0%;第三,顏良、文丑獲勝,但關羽全身而退,約佔30.0%。



從提問的背景看,應該就是建安五年(200)顏良、文丑被殺的那一年,因為赤兔馬就是那時,曹操為拉攏關羽,才贈送給關羽。這時候的關羽,武力達到最佳峰值,這在三國演義中,羅先生有所展現,就是曹操大軍包圍關羽駐守的下邳,令夏侯惇帶一隊流氓兵,放開喉嚨叫罵,開始關羽還耐著性子,可這些兵什麼話都能罵出來,終於把關羽惹火🔥了,打開城門,放下吊橋,殺出城來想教訓下這幫孫子。夏侯惇見關羽上當,心花怒放,壓住興奮,邊罵邊撤,把關羽引誘離城二十多里,關羽猛然醒悟 : “吾上當矣”!急忙回兵,可早已進入曹軍圈套,許褚、徐晃一左一右,截住關羽,關羽擔心城裡兩位嫂嫂,心急如焚,奮起神威,一頓猛殺狂砍,殺退許褚、徐晃,然夏侯惇也回兵夾攻,關羽帶的兵,其實就是當初朱靈、路昭帶的那五萬曹兵,這時情勢不妙,除少數心腹外,全投許褚、徐晃、夏侯惇了,關羽獨力難支,只好退守一座土山。


許褚、徐晃雖可能打不過顏良、文丑,但分別支撐五十至八十合,應該問題不大。從作戰形式看,無非三種 : 或一前一後,或一左一右,或兩人同時正面進攻,總之也是二戰一,關羽能奮力殺退許褚、徐晃,已經很接近對付顏良、文丑,因此,顏良、文丑即使聯手,群毆關羽,起碼五、六十合內,難分高下。頂多關羽受點小傷。對於戰傷,關羽的耐受力非常厲害,著名的刮骨療毒,曾經把受傷部位腐肉割除,手術刀把裡面骨頭颳得“呲呲”作響,旁邊看的人,全緊張得握緊拳頭、瞪大眼睛,關羽卻談笑風生,旁若無人。



有說這用了麻藥💊,不錯,是有麻藥,但“賬上賬下一眾人等,盡皆掩面失色”,最說明問題的,是華佗自己都說 :“某為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神人也”!這說明手術還是很疼痛的。或許有說法,華佗早已去世,這是假的。但請注意 : 華佗作刮骨療毒手術,可能是羅貫中移花接木,但關羽刮骨療毒這件事,卻是陳壽真實記載於史冊,說明只是作手術不是華佗,也可能是華佗的學生。不信請看,三國志.關羽傳 : 【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另外,關羽作戰中,多次承受箭射,當時都忍受疼痛,安全退出,有的還殺掉施放暗器之敵,比如孟坦、卞喜等。



因此,關羽受傷後,如果覺得難以戰勝,會擇機適時退出比試,這有五成可能;如果關羽防護到位,交戰中不給顏良、文丑空子,不受傷害,退出比賽也是可能的,這約有三成可能;至於關羽被殺掉,可能性比較小,一是關羽正是最猛時;二是顏良、文丑畢竟是兩個人,雖有加力,也需配合默契,到位,否則就不是加力是減力;而戰場上,任何微小疏忽,都會產生嚴重後果。(622)


流譽後


巔峰時期的顏良、文丑兩人聯手,幾個回合能夠斬殺有赤兔馬的關羽呢?

談到關羽、顏良、文丑的武藝作戰能力,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關羽武藝水平最高超!細想一下,真的這樣嗎?《三國演義》畢竟屬於名著小說,對關羽等人物形象會有一定的豐滿,乃至後代對關羽的神化,尊稱為“武聖”!

迴歸問題中心,我個人覺得:顏良、文丑武藝水平不低,兩人聯手下能夠在百來回合戰勝關羽;至於斬殺?關羽畢竟有神駒赤兔馬,速度上佔據優勢,未必能夠斬殺!

至於我為何有這樣的想法呢?各位可以隨我看一下《三國演義》等史料是如何描述關羽斬殺顏良、文丑?

一、關羽斬殺顏良!

《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記載: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彼陣。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於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

我們分析關羽斬顏良這一段原文內容:關羽反手提青龍偃月刀,直奔顏良。顏良正準備上前詢問,可是關羽神駒赤兔馬速度極快,趁著顏良不備,關羽直接出刀斬殺顏良!如果顏良有所準備,關羽未必能夠瞬間斬殺顏良……

有人說,關羽斬殺顏良是靠偷襲成功!關羽倒著提青龍偃月刀,把兵刃藏起來,等赤兔馬跑到顏良跟前,關羽趁著顏良詢問時刻,立刻亮出了兵刃直“刺”顏良,顏良倒在馬下被關羽斬過頭顱!這不正是關羽採用了“計謀”才在瞬間斬殺顏良嗎?

二、關羽斬殺文丑!

據記載原文: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乃關雲長也,大喝:賊將休 走!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 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文丑對於顏良被關羽斬殺有意見,前去迎敵的時候!劉備非要跟著文丑前去,文丑沒辦法不得不答應!文丑在追殺張遼、徐晃的時候,關羽突然跳出來襲殺,文丑倉促應戰下被關羽幾回合斬殺!

然而,文丑真的如此不堪一擊嗎?並不是這樣子,文丑能夠擊敗張遼、徐晃二將是實力,過去的磐河大戰,文丑尚且能夠與趙雲對決不分勝負,為何在同為五虎將的關羽匆匆被殺呢?一是為了神化關羽;二是文丑受到顏良被關羽斬殺影響;三是關羽突然出現襲殺文丑,文丑倉促應戰!

根據關羽斬殺顏良、文丑兩段原文,我們都會發現一個共同點:關羽出其不意!顯然,關羽面對面與顏良、文丑對決,未必能夠如此之快斬殺關羽!

三、顏良、文丑聯手,能否斬殺關羽呢?

首先我們可以從顏良、文丑曾經多次戰役分析,顏良、文丑的武藝實力皆不低,並不是等閒之輩!

顏良、文丑兩人聯手之下,正面對決有赤兔馬的關羽,在百來回合能夠戰勝關羽,可未必能夠擊殺關羽!畢竟關羽有著神駒赤兔馬,速度上顏良文丑是弱勢,不一定能夠斬殺關羽!

綜合而言,我個人猜測:顏良、文丑聯手之下,在正面對戰過程中百來回合可以戰勝關羽,可不能夠斬殺關羽!

謝謝,純屬個人的想法,希望不要介意!

(END)

我是木子,與您談古論今,共暢歷史長河的人與事!歡迎【關注】木子談歷史!

木子談歷史


如果顏良、文丑聯手鬥關羽的話,五十個回合之內,雙方會打成平手,如果繼續鬥下去的話,顏良、文丑就算聯手也未必是關羽的對手,況且關羽還有天下第一神馬赤兔馬的相助。

顏良、文丑號稱河北名將,位列河北四庭柱之第一和第二,結果呢,遇到關羽,顏良一個回合就被關羽斬了,文丑三個回合也被關羽斬了,這種水平就算聯手又能如何呢?



再來看一看,關羽是如何斬殺顏良和文丑的?

關羽斬顏良發生在白馬之戰,當時顏良作為袁紹的先鋒與曹軍對戰,連斬曹操手下原呂布降將宋憲和魏續,又二十回合擊敗徐晃,曹操手下的將領,見到顏良如此勇猛,沒有人再敢上前挑戰顏良。

程昱向曹操推薦了關羽,說是隻有關羽才能斬顏良,要知道當時曹操手下的可有一幫猛將,比如許褚、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張郃等人都在場的,可是沒有人敢上,而且程昱直接忽視了這些猛將,推薦關羽,要不是關羽真有兩把刷子,程昱推薦關羽不是讓關羽去送死嗎?



關羽來了之後,直接對曹操說顏良只不過是”插標賣首“的,意思是顏色不堪一擊,曹操提醒關羽不要輕敵,關羽反而立下軍令狀,願去萬軍之中取顏良首級來獻給曹操。關羽要是沒有把握,能立下軍令狀?要知道這可是掉腦袋的事。

接下來就是鼎鼎有名的關羽萬軍之中斬顏良了,關羽是提著82斤的青龍偃月刀從山上衝往山下顏良陣地,注意是從山上往山下衝,也就是居高臨下衝鋒,直接衝往顏良的軍陣,顏色的軍陣可有精兵十萬人,十萬人啊,關羽一個人衝擊,這是怎麼樣的一份膽識啊!能做到以一人之力力敵萬軍的武將,整個三國之中,不超過5個人,關羽就是其中之一。



關羽衝到陣前時,河北軍紛紛避讓,是本能的避讓,畢竟關羽騎的是赤兔馬,從高處往低處衝,顏良的士兵大多是步兵,步兵無法敵過騎著赤兔馬的關羽,自動就給關羽讓出了一條路,關羽就直衝顏良的中軍麾蓋,既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擋住關羽,或者有人問一句:來者何人?

關羽的赤兔馬再快,也只是一匹馬而已,不可能跑得像閃電一樣快吧,況且關羽衝鋒過來兩軍對陣都有一定的距離,猜測顏良軍是先給關羽讓路,然後再設法把關羽圍起來,顏良見到關羽衝過來,他不可能不知道敵陣派人衝了過來,關羽衝過來他絕對是知道的,但是直到關羽衝過來時,直接一刀就斬了顏良,顏良毫無反應。



顏良之所以毫無反應,有三個原因:

1、顏良輕敵;

顏良自視武功高強,又連斬曹營二將,20回合擊敗徐晃,顏良由於一連串的勝利,也把曹軍不放在眼中了,開始驕傲輕敵了,就算是關羽衝過來,顏良也不擔心,認為自已有足夠的能力應付,結果關羽一衝過來就斬了顏良。



2、顏良本來就不是關羽的對手。

高手過招,勝負就在一念之間,如果顏良真是高手,即使關羽衝過來,也會留足夠的時間反擊關羽,或者在關羽的攻擊之下後發制人,或者讓十萬精兵圍住關羽,可是顏良居然毫無反應,只一個回合就被關羽所斬,只能說明顏良技不如人。

另外關羽還有一個絕技就是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同樣有些絕技的是張飛,關羽曾經跟曹操說過,他三弟翼德能在萬軍之中取上級首級,曹操不僅相信了,而且還將張飛的名字記在衣袍上,可見曹操是相信關羽所說的,關羽也不敢騙曹操啊!



武力不如關羽,而且心理素質及臨場應變能力,顏良都不如關羽。

關羽的武力大概是顏良的1.5倍到2倍之間,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是顏良的2到3倍。

再來說文丑,文丑也是河北名將,曾經與趙雲五六十個回合打成平手,也是個歷害角色,但是關羽斬殺文丑卻只用了三個回合。



文丑是在顏良被殺後,率軍與曹軍相遇在延津,曹操利用計謀擊敗文丑大軍,用輜重等物資引誘文丑軍下馬搶,然後曹操再帶著軍隊擊敗了文丑的軍隊,文丑的軍隊雖敗,但是大將文丑毫無損傷,在文丑準備撤退時,張遼和徐晃二將聯手攻擊文丑,但文丑一箭射中張遼的面頰,張遼落馬,然後文丑又獨自擊退了徐晃。

這個時候關羽帶著十餘騎兵趕到,與文丑交戰,只三個回合,文丑戰敗逃走,關羽在後面追上,一刀砍了文丑,文丑就這樣死了。



文丑在逃跑時,能獨自擊敗張遼和徐晃的聯手,卻不能抵擋關羽的三個回合,只能說明一物降一物了,文丑這麼英勇的人為什麼會對關羽感到害怕,原因就是文丑感受到了關羽身上的殺氣,再加文丑本來就不是關羽的對手,所以三個回合就被關羽砍了。

就算顏良和文丑聯手一起攻打關羽的話,二人在前五十回合能維持與關羽的平手,但過了五十回合之後,顏良和文丑感受到關羽的殺氣,而且兩人的武藝與關羽相差甚遠,很可能被關羽擊敗,到時候被殺的可就是顏良和文丑了。



關羽大概能在一百個回合之內斬殺顏良和文丑,如果關羽表現特別突出的話,只需要七八十個回合就能斬殺顏良和文丑的聯手。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眾所周知,關羽作為劉備的義弟,在演義當中不單單擅長領兵作戰。為了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個人武藝也十分的強大。從虎牢關前溫酒斬華雄,到後來斬顏良文丑,以至於擒獲于禁,斬殺龐德。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讓關二爺的強悍深入人心。那麼如果關二爺騎著赤兔馬,單獨鬥顏良文丑二人,到底誰能贏呢?

要是演義當中,那是自然沒的說。畢竟顏良文丑這倆人在演義當中都是關羽殺了的,殺顏良用了一回合,斬文丑也就三回合。看起來演義當中的顏良文丑實在是有點草包,完全就是關二爺的陪襯!那麼在演義當中,如果關二爺對陣顏良文丑二人,到底誰能贏呢?其實還是顏良文丑二人勝算大一些,估計一百個回合左右,能戰敗關羽。


首先先來看一看這顏良文丑究竟是何許人也。

要說這演義當中,貌似光聽說這兩個人了,看起來都沒什麼存在感。最多也就是袁紹在虎牢關前說了一句:“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看起來這個戲份就和俞涉潘鳳差不多嘛。其實不然,當時因為顏良文丑二人不在,才輪到關二爺在虎牢關前頭出這個風頭,落下了溫酒斬華雄的故事。

要知道當時關羽不過是劉備賬下一馬弓手,是沒有官職在身的。而顏良文丑二人是袁紹手底下的心腹愛將。當時來說,要是這兩個人上的話,面對華雄也應當是不落下風。但是因為這二人身份地位要比關羽高了不少,所以如果他們在的話,溫酒斬華雄是沒關羽什麼事情了。


其次再來分析一下二人的能力,顏良文丑這兩個人是河北四庭柱之二。

同時也是袁紹的心腹愛將。要說這戰績也是十分的強大,也是曹操統一北方的心腹大患。

先來看一看顏良的單挑記錄,據演義原文記載:

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慄然。曹操收軍,良亦引軍退去。

顏良在與曹操交戰的過程當中,二十回合擊敗了一流武將徐晃。要知道,徐晃在曹營當中也是武藝強悍之人。基本上除了明顯強出一檔的典韋,曹營當中其他武將水平都差不多。從此來分析顏良的水平應當是一流武將比較靠上的水平。畢竟面對徐晃二十回合就能擊敗,實力還是很強悍的。


而與顏良齊名的文丑,顯然也並不是泛泛之輩,據演義描述:

忽見草坡左側轉出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

這少年將軍就是趙雲。要知道趙雲可以說是公認的超一流武將,同時也是五虎上將之一。可以說是和關羽齊名的存在,按理來說文丑能夠和他戰平面對關羽肯定是一樣的結果。


最後再來分析一下,如果關羽面對顏良文丑聯手,到底誰能贏。

其實結局已經不必多說,必定是顏良文丑獲勝。單看紙面戰力,顏良是一流上,文丑也是差不多這個水平。二人聯手的話那可就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水平了,要知道一般情況下超過一流武將之間的對決勝負往往就在一瞬間。而且顏良文丑情同兄弟,相互之間感情很好。配合起來還是比較默契的。如果超一流武將關羽面對這二人,顯然還是落了下風。

那有的人就要說了,顏良文丑二人分別單挑,連五回合都沒撐住。兩個水貨將軍,何足稱道。


其實這還真是誤會他們了,劉備在顏良出征之前,曾經讓他找一個赤面綠衣的人。所以顏良在面對關羽的時候,遲疑了一下,就被關二爺直接一刀斬於馬下了。而且單看關羽的能力,強就強在這攻堅能力上,一般情況下直接三刀之內一波帶走。同時關羽還佔了馬快偷襲的好處。

至於文丑,其實跟這個人的心性有關。據演義描述,他面對關羽的時候心態已經慌了。而這種情況下顯然是沒法發揮全部實力的,所以被關羽殺害了。其實文丑之所以害怕 還是因為顏良的死。要知道這兩個人實力差不多,感情又好。


文丑知道自己跟顏良是一個水平的,得知顏良被關羽一刀砍了。心中慌亂也是正常,畢竟他和顏良基本上一個水平,顏良一刀被殺,他顯然也撐不住太久。其實如果穩住陣腳,他和關羽鬥五十回合沒有問題。二人聯手,估計一百個回合,很有可能能斬殺關羽

那麼關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