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你平時注意養生嗎?你會關注如何祛除體內的溼氣嗎?

不得不


從中醫角度,溼氣重易引起身體不適,容易犯困疲勞、不愛動、溼疹等。

身為南方人的我,也是比較關注溼氣,那麼如何祛除體內的溼氣?

以下是我祛溼的6點建議:

1.吃溫食,不吃涼或冰凍的飯菜食物,適當吃赤小豆、茯苓、芡實和薏米等,幫助祛溼。具體量可以諮詢註冊營養師評估身體後開具食療方更針對性。

2.瞭解哪些食物會加重溼氣,儘量少吃寒涼性食物,例如冰凍寒涼海鮮食物和飲料等,避免高油多吃菜少吃肉,最好不喝酒。

3.不盲目喝涼茶。我們南方經常喝涼茶祛溼降火,裡面成分大多清熱寒冷,喝多了易傷脾胃。

4.堅持每天適量運動,最好是白天運動,同時曬曬太陽,有助提升陽氣。如果在專業教練指導下,也更有保障。

5.適當泡腳,偶爾泡溫泉。我經常泡腳,幫助祛溼確實有比較好的效果!

6.注意避免受寒,不吹空調。

祝身體健康!


吳斯潔營養師


⊙2019.03.25

本編是退休後開始注重養生並研究養生的。養生是一種文化,一門科學,重在理念。

目前人們在養生的理念上存在很大的誤區,例如體內除溼,人們往往會提出以吃或喝來除,喝赤小豆,薏米,陳皮,茯苓等熬出來的水,當然不否認這會有效果,但忽視了不去吃也不去喝什麼東西,只要注重調解心態,採用”吐故納新”的意氣方法就可排除而且效果很好。

原理就這麼簡單:凡有溼氣之人,大都有負能量情緒的陰雲,這陰影遮擋了心田,正能量的陽光照不進去,沒有陽光就沒有光明,沒有溫暖,只有陰暗,潮溼和寒冷,這是溼氣產生的主要原因。這時打開心扉,讓正能量的陽光照進來,有了陽光,就有了光明,溫暖,陰暗、潮溼、寒冷就被驅趕出來。

心裡這時就會生機勃勃,生氣盎然,百花盛開,溫暖如春。人的心態和身體狀態就會健康。

順頌安康!

一一《養氣場》


每日養氣吧


1.準備赤小豆,薏米,陳皮,茯苓,大藥房和大超市都可以買到。

2.薏米不放油不放水什麼都別放,小火炒至微黃,祛除寒氣。

3.最後所有材料放至水中泡8小時。

4.直接開煮。用電飯煲的煮湯模式最簡單。

直接喝煮出的水,祛溼效果特別好。


芒果奶昔年


管住嘴,邁開腿!


貴桂永恆


喝紅豆薏米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