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中医诊断基础之“舌诊”(三),教你学会怎样分析舌象


中医诊断基础之“舌诊”(三),教你学会怎样分析舌象

(一)、舌诊分析的要点

1.察舌的神气和胃气

舌象有神气、有胃气——病情较轻,正气未衰,或疾病虽重,但预后较好。

舌象无神气、无胃气——病情较重,或不易恢复,预后较差。

(1)舌的神气

表现:

荣舌——有神之舌,阴阳气血精神足,生机旺,虽病亦善候,预后较好。

枯舌——无神之舌,阴阳气血精神衰,生机已微,预后较差。

意义: 通过观察舌神的有无,可把握体内气血、津液的盈亏,脏腑的盛衰及疾病转归之凶吉等。

(2)舌的胃气

表现:

可从舌苔的生长以及是否有根表现出来。

①胃气充足——舌苔薄白均匀,或舌苔虽厚,刮之仍有苔迹,或脱落后复生新苔,以及舌苔有根。

②胃气衰败——舌苔似有似无,或浮而无根,刮之即去,光滑如镜,

2.舌质和舌苔的综合判断

生理病理意义:

舌质颜色、形态——反映脏腑气血津液的情况。

舌苔变化——与感受病邪和病证的性质有关。

(1)舌苔或舌质单方面异常

表现:

①淡红舌伴有苔质变化,或苔色异常——正气尚未明显损伤,治疗以祛邪为主。

②舌苔薄白伴舌质老嫩、舌体胖瘦或舌色变化——反映脏腑功能强弱,或气血、津液的盈亏及运行的畅滞,或病邪损及营血的程度等,治疗着重于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扶正祛邪。

意义: 无论病之新久,提示病情尚属单纯。

(2)舌苔和舌质均出现异常

①舌质与舌苔变化一致

表现:

舌质红,舌苔黄而干燥——实热证。

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舌苔焦黄干燥——热极津伤。

舌质红瘦,苔少或无苔——阴虚内热。

舌质淡嫩,舌苔白润——虚寒证。

青紫舌,舌苔白腻——气血瘀阻,痰湿内停。

意义: 提示病机相同,所主病证一致,说明病变比较单纯。

②舌苔和舌质变化不一致

表现:

淡白舌黄腻苔——寒热夹杂,本虚标实。

舌质红绛,舌苔白滑腻——外感热病,营分有热,气分有湿;或平素为阴虚火旺之体,复感寒湿之邪,痰食停积;或外感湿温病,又因内有湿邪困阻,阳气不能外达。

意义: 多提示病因病机比较复杂。

3.舌象的动态分析

表现:

①外感病

舌苔由薄变厚——邪气由表入里。

舌苔由白转黄——病邪化热。

舌色由淡红变红绛,舌苔干燥——邪热充斥,气营两燔。

舌苔剥落,舌质红绛——热入营血,气阴俱伤。

②内伤杂病(中风患者)

舌色淡红,舌苔薄白——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舌色由淡红转红、暗红、红绛、紫暗,舌苔黄腻或焦黑,或舌下络脉怒张——风痰化热,瘀血阻滞。

舌色由暗红、紫暗转为淡红,舌苔渐化——病情趋向稳定好转。

意义: 通过对舌象的动态观察,可以了解疾病的进退、顺逆等病变势态。


中医诊断基础之“舌诊”(三),教你学会怎样分析舌象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

1.分辨病位浅深

病邪轻浅——舌苔变化,其苔质偏薄,提示病邪多在体表。

病情深重——舌苔舌质均可发生明显改变。

表现:

①外感温热病

苔薄白——疾病初起,邪在卫分,病情轻浅。

苔黄厚,舌质红——病邪入里,病情较重,主气分热盛。

舌绛——邪入营分。

舌质深绛或紫暗,苔少或无苔——邪入血分。

②内伤杂病

舌尖红起芒刺——心火亢盛。

舌边红——肝胆有热。舌苔白而厚腻——脾失健运,湿邪内阻。

舌中苔黄厚腻——脾胃湿热。舌体颤动——肝风内动。

舌体歪斜——中风或中风先兆。

2.区别病邪性质外感风寒——苔多薄白。

外感风热——苔多薄白而干。寒湿为病——舌淡苔白滑。湿浊、痰饮、食积或外感秽浊之气——舌苔厚腻。

燥邪为患——舌红少津。

实热证——舌红绛苔黄燥。

内有瘀血——舌紫暗或有斑点,或舌下络脉怒张。

3.判断邪正盛衰

气血充盛——舌体淡红,柔软灵活,苦薄白而润。

气血两虚——舌色淡白。

津液亏虚——舌干苔燥。

气滞血瘀——舌色青紫。

胃气旺盛——舌苔有根;

胃气衰败——舌苔无根或光剥无苔。

4.分析病势进退

(1)从舌苔上看

病情发展: 苔色由白转黄,由黄转为灰黑,苔质由薄转厚,由润转燥,为病邪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寒化热,邪热内盛,津液耗伤。

病情好转: 舌苔由厚变薄,由黄转白,由燥转润,为病邪渐退,津液复生。

病情暴变: 舌苔骤增骤退。

胃气暴绝: 满舌厚苔突然消退。

(2)从舌质上看

邪热内入营血——舌色由淡红转为红、绛或绛紫,或舌面有芒刺、裂纹。

阳气受伤,阴寒内盛——淡红舌转淡白、淡紫,湿润,舌体胖嫩有齿痕,为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转重,病情由单纯变为复杂,为病进。

5.推测病情预后

舌荣有神,舌面有苔,舌态正常——邪气未盛,正气未伤,胃气未败,预后较好。

舌质枯晦,舌苔无根,舌态异常——正气亏虚,胃气衰败,病情多凶险。


附 危重舌象的诊法

1.猪腰舌

舌面无苔,如去膜的猪腰——多见于热病伤阴,胃气将绝,主病危。

2.镜面舌

舌深绛无苔而光亮如镜——胃气、胃阴枯涸。

舌色㿠白如镜,毫无血色——营血大亏,阳气将脱。

3.砂皮舌

舌粗糙有刺,如沙鱼皮,或干燥枯裂——主津液枯竭,病危。

4.干荔舌

舌敛束而无津,形如干荔肉——主热极津枯,病危。

5.火柿舌

舌如火柿色,或色紫而干晦如猪肝色——主内脏败坏,病危。

6.赭黑舌

舌质色赭带黑——主肾阴将绝,病危。

7.瘦薄无苔舌

舌体瘦小薄嫩,光而无苔——属胃气将绝,难治。

8.囊缩卷舌

舌体卷缩,兼阴囊缩入——属厥阴气绝,难治。

9.舌强语謇

舌体强直,转动不灵,且语言謇涩——多属中风痰瘀阻络,难治。

10.蓝舌而苔黑或白

舌质由淡紫转蓝,舌苔由淡灰转黑,或苔白如霉点、糜点——主病危重,难治。


中医诊断基础之“舌诊”(三),教你学会怎样分析舌象

舌诊图片容易引人不适,不宜放文章里,想知道自己的可以私信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