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女兵换上警服 在服务窗口,她这样迎战“隐形”敌人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彭光瑞 文 任君 图

清晨,她一身警服,准时出现在位于江北红旗河沟的出入境办证大厅,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清洁消毒是否到位,认真查看每一项防护措施是否完备,耐心询问每一个服务流程是否就绪……隔离病毒,不隔离服务,坚守疫情防控一线40多天,她用热忱与坚守擦亮出入境为民服务窗口。她是重庆市三八红旗手标兵、重庆市江北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窦杨琳。

从“橄榄绿”到“警服蓝”,窦杨琳经历了岗位和职责多次转变,从武警重庆边防部队转业到重庆市公安局后,窦杨琳一直战斗在出入境战线。作为一名部队转业干部,窦杨琳一直秉承军队作风优良、敢打硬仗的作风。

在出入境管理支队党支部研究决定成立“战疫情、我先行”党员先锋队后,窦杨琳主动请缨,带头签下请战书。看到同事家中有困难,窦扬琳主动提出代班替班。在支部班子工作中,她更是主动提出多担子、多加任务的要求。

女兵换上警服 在服务窗口,她这样迎战“隐形”敌人

窦杨琳坚守在工作岗位

从事公安工作至今,窦杨琳在公安出入境窗口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面临疫情这样无形的敌人,对她来说还是头一次。办证大厅是支队日常工作最繁忙、接触群众最多的地方,疫情当前也成为了出入境管理支队危险系数最大的岗位之一。

为了确保群众和办证大厅的安全,每天早上,窦杨琳都要重复她的必修课,检查清洁消毒、防护措施、登记台账、服务准备。在她的鼓舞下,大厅前台的小妹妹们心态平和、乐观积极,戴上口罩,备好消毒液,安排好体温检测,保持服务水准,提高防疫等级,强化安全措施。

随着企业单位复工复产日渐增多,窗口的工作量开始逐渐增大。窦杨琳仔细研究国家移民管理局疫情防控总体安排部署,作出专人接听24小时服务电话、为有紧急需要的申请人开通绿色通道等一系列安排,建立起线上电话、网络预约,线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多层次、全方位的窗口服务模式,确保特殊时期服务不断线。

2月17日,申请人乐女士焦急地来到支队求助,因疫情受困,护照过期,其在国外的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能尽快返岗,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来到支队。接待她的正是窦杨琳,她一面热心的安慰申请人,一面紧急启动特事特办程序,为乐女士开通绿色通道,现场办理护照换发程序,同时上报总队,申请加急制作证件。

女兵换上警服 在服务窗口,她这样迎战“隐形”敌人

窦杨琳坚守在工作岗位

1月24日以来,她和同事们为群众办理出入境证件30余人次,通过网络、电话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为群众加急办理出国境证件30余人次;排查境外人员2000余人次,涉外单位140余家。2月15日,海外疫情形势严峻,战斗再次打响,窦杨琳又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新的战斗中,为阻断境外疫情输入性风险,上门走访、排查清理、上报情况,处处留下她忙碌的身影,在她的推动下,支队先后排查涉外数据近万条,梳理境外回渝人员信息600余条,为全力消除疫情扩散隐患,守护国门底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疫情面前,窦杨琳是警察、是战士,在家里,她也是妻子、是女儿、是妈妈。但从春节至今,她没有休息过一天。窦杨琳是双警家庭,家中老人已年逾古稀,需要照顾,孩子刚上初中。可是战“疫”打响以来,夫妻二人连续奋战在一线。孩子懂事,自己做饭、自主学习、自己照料生活。每当看见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总说:“妈妈,你太累了,快休息吧,不用担心我,我能照顾好自己。”孩子的善解人意让她既惭愧又欣慰。但她始终坚信,付出是值得的,只要众志成城,必将打赢这场硬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