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李治給兒子李顯留了一筆“財富”,登基兩個月不到,李顯給敗光了

每位盡職的帝王,在生涯的末年都會做一件事情:給下一任帝王鋪平道路,例如李世民在臨終前就給李治留下了長孫無忌、諸遂良、李勣等人,還給李治留下了一本《帝王範》,指導李治如何成為一個好皇帝。

同樣,李治的生涯末年,也給自己的兒子準備了一筆“財富”,希望以此讓資質更為平庸的李顯,得以翻身做主人,但可惜的是,李顯並沒有繼承了李治的隱忍以及心機,登基不到兩個月就把這筆“財富”給敗精光了,最後淪為階下囚。

那麼李治給李顯,留下了什麼財富?這就要從當時李顯所面對的局勢說起了。

李治給兒子李顯留了一筆“財富”,登基兩個月不到,李顯給敗光了

李顯的威脅:前有狼,後有虎,自己成長需時間

李顯當時所面臨的局勢,作為佈局者之一的李治再清楚不過了:

  • 前有狼:

朝中臣子可重用,但是卻沒有一個像長孫無忌、諸遂良、李勣那樣的忠臣,李治和武則天所帶領的班底,大都是一些“爪牙”的角色:能力有之,人品不足。

例如許敬宗,李義府這等能力有之,但也更喜歡刻意奉承的偏才,還有裴炎這等賣友求榮的權臣...

經歷過於權臣鬥爭的李治,太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了,顯然李顯並沒有這份能力。

  • 後有虎:

這隻“虎”,就是母老虎武媚娘,李治太清楚武媚娘對權力的迷戀,終其一生也是在與武媚孃的你來我往中度過,但他們的鬥爭的共同目標並不衝突,都是為了唐朝的興旺,實際上二人也沒有什麼非得你死我活的爭鬥。

但對於孩子們不同,武媚娘並不會因為這些太子、皇子而心生憐惜,李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更有傳聞兩人的第一個女兒就是武媚孃親手殺害的。

而就在李治還在為生死問題茫然不已時,極富實幹精神的武則天卻一下子提拔了四位資歷善淺、甚至有的還不是三品官員的人作宰相,大撈政治資本:郭待舉、岑長倩、郭正一、魏玄同。

李治給兒子李顯留了一筆“財富”,登基兩個月不到,李顯給敗光了

  • 李顯需要時間成長

非常巧合,李治是因為兩個兄長隕落而上位,李顯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李治,有李世民的悉心教導,在需要鞏固政權的稚嫩成長期有舅舅長孫無忌的扶持,在與舅舅等權臣鬥爭的時候,有武媚娘、李勣的幫扶,一路磕磕碰碰走過來才有今天的成就。

李顯明顯沒有這樣的待遇:

忠臣?沒有!

父親的教導?沒有!(李治病重)至於母親的幫助?不把他踹下來皇位來就已經是萬幸了。(事實證明武媚娘確實是把他拉下馬來)

妻子的幫助?沒有!

李顯的前妻趙氏去給武媚娘請安的時候,不知底裡地進了武則天的內寢。武則天斥責她不知避諱,缺乏王妃的禮儀,趙氏深感委屈,為自己爭辯幾句,武則天悠悠一笑,命人將她軟禁起來。

李顯新婚燕爾,妻子卻被軟禁,習慣於服從母親的每一個安排,不敢違逆母親的每一個命令的他,也不敢說情。他盼星星盼月亮地等著母親息怒,等了幾個月,等來的不過是趙氏在軟禁處餓死的消息。侍衛宮女們都稱每天都有送口糧給趙氏食用,也追究不到誰的責任。而趙氏被發現時,屍體已經腐爛。

而新任妻子韋氏,是坑慘了他的主要人選,後文待述。

李治給兒子李顯留了一筆“財富”,登基兩個月不到,李顯給敗光了

與之李治相比,李顯可以說是孤身一人,他太需要時間去成長了,更何況他也是被突然提拔起來的太子啊!

作為過來人,李治深知李顯的險境會在登基之後,尤其是初嘗帝王的權力時,擁有萬人之上的地位和權力,但是卻處處受制的那份憋屈。

為此,李治也做了他最後的努力,首先是“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穩住了武媚娘,給了權力但是沒有給名分,另一件事,就是充分發揮“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精髓:任用裴炎為顧命大臣。

顧命大臣:裴炎

為什麼要任命裴炎為顧命大臣?因為這個人是十足的利字當頭的小人,他雖然是武媚孃的爪牙,但遠稱不上心腹--為了權力地位,他可以出賣一切。不管是前事還是後事,盡皆如此:

裴行儉被譽為唐朝戰神李靖的繼承者,他同樣是一個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此人是個博覽群書的君子,和劉仁軌一樣是個儒將。但他說話做事直截了當,更是一諾千金,不時得罪他人。因為當年站在了長孫無忌那一派系,所以此人隨才能受李治賞識,但卻一直被武媚娘視為政敵。

調露元年,突厥首領阿史德溫傅造反,大敗唐軍,是裴行儉奉命率軍討伐,行反間計,策反了另一位突厥首領阿史那伏念,使對方投降,內外夾擊,平定了這次突厥叛亂。

回到朝廷後,裴行儉為阿史那伏念求情,希望朝廷念在他的功績,原諒他的叛亂。這時,和裴行儉同族的親戚裴炎突然站了出來,認為阿史那伏念投降,不是因為裴行儉的策反,而是因為看到突厥氣勢不如唐朝,才不得已投降。

李治給兒子李顯留了一筆“財富”,登基兩個月不到,李顯給敗光了

裴炎提出不能放虎歸山,必須斬草除根。而裴行儉重約守信,自然不肯讓步,何況,自古以來,殺降不祥,朝廷不應開這個先例。這時決策權在武則天手中,她下令問斬阿史那伏念,對裴行儉的功績也並不表彰。

裴行儉說:“殺降不祥,以後誰還肯歸順朝廷呢?”從此心灰意懶,閉門不出,三年後去世。

為什麼裴炎要如此對待同宗族人?很簡單,首先,當時裴行儉的功勞,當上宰相綽綽有餘,而如果他當上了宰相,裴炎自己的地位就會受到威脅,同樣的裴炎深知武媚孃的心思,並不願意在朝中樹立多一個障礙,更何況這個障礙,是可以成為李治心腹的人。

對於這樣一個小人,李治同樣瞭解他,這個人往後必然會給武媚娘添堵,因為武媚娘坐大之後,第一個要除去的就是顧命大臣(顧命大臣在一定時候可以代表逝去的皇帝的意見)。

但李治沒想到的是,李顯,不到兩個月就把他留下的財富給敗個精光。

李顯落馬,因其沒頭沒腦的叛逆

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期,即便再聽話的孩子也一樣,李顯同樣如此,就如李治所經歷的一樣,登基後李顯並不希望成為一個萬人敬仰的“傀儡”,他要乾點實事,但是他發現所有事情他都沒決定權,都必須經歷武媚孃的點頭允諾才可行事。

李治給兒子李顯留了一筆“財富”,登基兩個月不到,李顯給敗光了

李顯的落馬,有兩個重要人士必須提及,一個就是他的皇后韋氏,另一個則是裴炎。

在沒有權臣可以依靠,沒有父親指導,沒有時間成長的情況下,李顯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妻子,或者說他是被妻子所慫恿的。

韋氏是個美豔的婦人,李顯一即位,就封她為皇后。韋皇后性格大膽潑辣,頗有巾幗不讓鬚眉之風。但她空有幹練的外表,卻沒有相應的城府。

自從當了皇后,她恨孃家人並沒有因為自己而得到高升,不時和李顯耍耍脾氣。而李顯也正為朝廷上沒有自己的人手而煩惱,二人一拍即合,李顯決定他的岳父韋玄貞由一個小官提拔為刺史,沒幾天就再下命令,要把豫州刺史韋玄貞提拔為侍中,也就是提拔為和宰相同級的官。

同時,李顯又想到一個可以幫自己的人,就是他的乳母的兒子,他要給對方一個五品官。

有人會說,一國之君怎麼就那麼容易聽從婦人之仁?父親不是前車之鑑嗎?不好意思,李顯是一個怕老婆的主,怕老婆的程度之深,大概就是韋氏光明正大給他帶綠帽子他都不敢有話說的事實。

言歸正傳,理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小提拔沒問題,但提拔到宰相的位置,就於理不合了,作為顧命大臣的裴炎,於公於私都得和李顯說明其中的要害,要遵循律法的規定。

裴炎的話刺激到了李顯,李顯認為,我現在是一國之君,母親欺我也就罷了,你一個臣子也來踩我幾腳?我是那麼好捏的柿子嗎?於是李顯氣急了,就說了一句糊塗話:“我就是把天下都給了韋玄貞又能如何?為什麼不能任命他當侍中?”

李治給兒子李顯留了一筆“財富”,登基兩個月不到,李顯給敗光了

此時的李顯就像那些青春期叛逆自己的父母的孩子一樣,那般氣血方剛,做事說話不經大腦不顧後果。

裴炎沒有再爭論下去,他立馬就去見太后武媚娘,把事情說了一遍,把李顯的糊塗話給強調了一遍。

武則天沒想到自己的三兒子如此沒腦筋,如此輕易地就把把柄送到自己的手上。她原本想要留著兒子在皇位上,當個聽話的傀儡,任由自己弄權,沒想到李顯如此明目張膽、迫不及待地想要培植自己的人手。

她原以為三兒子是個老實人,現在看來,面對權力,誰也不會老實,誰也不能相信,權力,不管是實質上的,還是形式上的,必須把握在自己手裡才安心。

翌日,在滿朝大臣驚駭的表情中,堂堂天子被人從皇位上硬拉下來,裴炎拿出一張詔書大聲宣佈:“奉太后之命,廢無道之君李顯為廬陵王!”當了不到兩個月皇帝的李顯,就這麼糊里糊塗地被拉下大殿,關押看管。

李治給兒子李顯留了一筆“財富”,登基兩個月不到,李顯給敗光了

小結:帝皇之家,親情只是附屬品

李治是一個好皇帝,在位期間的功德,確實讓萬民敬仰,但作為父親,在家庭中他也確實缺點多多。

李治最正確的選擇,就是選擇了武媚娘為後,但最錯誤的選擇,同樣也是選擇了武媚娘。彷彿印證了“家和萬事興”的道理一般,武媚娘迷戀權力所帶來的帝皇家庭鬥爭,也造成了唐內部過度的內耗。

在武媚娘當權的時候,國家尚算穩當,但再一次的權力交替時,就給了外界一個動盪的唐朝,一個有機可乘的唐朝,所幸李唐代有才人出,末了出來個唐玄宗,穩住了李唐衰敗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