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傅佩榮:怎樣才叫真正有修養的人?只看這一點就足夠了

宋朝一些學者認為孔子是天生的聖人,好像孔子生下來就這麼完美,這麼偉大。

如果孔子生下來就這麼偉大,那我們也不用跟他學了。

因為“生而知之”,學也學不到。

事實並非如此,他自己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孔子說自己年輕的時候貧寒卑微,所以學會了很多事情。

也就是說,孔子的知識、品德和能力,是靠著後天修養,慢慢提升上去的。

而在孔子看來,自我修養,最主要的就是做到一點。

1 避免憑空猜測

《論語·子罕》中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思是說,孔子完全沒有四種毛病:

他不憑空猜測,他不堅持己見,他不頑固拘泥,他不自我膨脹。

首先,“意”是指每個人都有想象力,都可以猜測事理。

一般而言,在事情尚未發生、理由尚未查明之前,我們都喜歡發揮想象力,憑空猜測,沒有證據也沒有理由,就認為如何如何。

但是,主觀意志往往不同於客觀真相,猜測往往與實際狀況不符,甚至變成指鹿為馬,顛倒黑白。

還有人喜歡錶現聰明,預先猜想結果,猜對了是先見之明,猜錯了是事有蹊蹺。

這些當作益智遊戲尚可,卻不足以認真去對待、處理一件事。

孔子不會犯這個毛病,他是“毋意”,從不憑空揣測。

2 避免堅持己見

其次,“必”是堅持己見。

“毋必”,即是不全盤肯定,堅持一定要如何,不會在別人跟自己意見不一樣時,認為我一定是對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定的,也沒有人一定是對的。

說話或判斷時,最好留些餘地,以免將來後悔。

我們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但在涉及他人時,就須有寬容的心胸。

3 避免頑固不化

接著,“固”是不知變通的意思。

人的習慣,不論在思想上或行為上,一旦形成就不易改,變得僵化而不知變通。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傾向。

但是時代在變,趨勢在變,如果一味堅持以前老的做法,勢必是行不通的。

孔子講求“毋固”,就是要人懂得變通,鼓勵人不斷學習。

因為“學則不固”,見多識廣之後,可以避免頑固執著,自己的胸懷也會變得開朗。

4 避免自以為是

最後,“毋我”是不自以為是。

一個人在社會上跟別人來往,很容易自我膨脹,稍微有一點成績,就認為自己超過別人。

孔子不自我膨脹,因為儒家對於人我關係,首重“恕”字。

“如心為恕”,就是將心比心,為人設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凡是牽涉到別人的言論,都要謹慎為之,以免自我盲目膨脹而否定別人,形成各種不必要的困境。

“意、必、固、我”是連續發展的步驟:

憑空猜測,陷於主觀臆斷,堅持己見,不知變通,就很能自以為是。

把想象當作一個信念來堅持,反而看不清事理的發展。

一塊錢的銅板雖小,若是緊靠眼睛,也會遮蔽一切陽光。

所以君子修養,最主要的就是做到“化解我執”。


傅佩榮:怎樣才叫真正有修養的人?只看這一點就足夠了

5 “聖之時者”

一個人的聰明才智越高,越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困局。

他所見的一切,都由自己的角度出發,同時可以形成合理的系統,看起來無懈可擊;

加以辯才無礙,面對別人的質疑,也可以說得頭頭是道。

孔子是天資極高的人,卻反其道而行之:

努力超越自我中心的困局,修到“意、必、固、我”這四種毛病都沒有;

可見他在修養上下了很深的功夫。

他被孟子推為“聖之時者”,就是能不陷於自我執著,隨著“時機”改變而調整觀念與行為。

6 “反求諸己”

除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每天還擔心四件事情: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孔子說:“德行不好好修養,學問不好好講習;

聽到該做的事卻不能跟著去做,自己有缺失卻不能立即改正,這些都是我的憂慮啊。”

如果不看前面“子曰”兩個字,只看不修、不講、不能徙、不能改,會覺得這人是誰,太可怕了。

但不要忘記,這個人是孔子。

得到他真傳的學生曾參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孔子與他的學生每天反省的,都是問自己有沒有錯。

不像我們一般人,一反省都在問:誰害了我,誰在後面整我,誰在後面罵我?

真正的儒家從來都是由“反求諸己”,自我修煉。

儒家所謂的學習,都是在“成己”之後,再設法“成人”。

我們學習古代先聖先賢的觀點,不是因為他們被稱作先聖先賢;

而在於,他們實際上留下了什麼樣的話語,什麼樣的言行表現。

我們今天學習儒家、學習孔子,究竟要學什麼?

如果我們也能注意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也把“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當作每天憂慮的問題,

那我們還擔心什麼呢?

幾年之後,必然改頭換面,變成更好的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