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這位被譽為中國梵高的藝術家緣何讓鄭板橋願意做其門下走狗?

這位被譽為中國梵高的藝術家緣何讓鄭板橋願意做其門下走狗?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知識產權

這位被譽為中國梵高的藝術家緣何讓鄭板橋願意做其門下走狗?

這位被譽為中國梵高的藝術家緣何讓鄭板橋願意做其門下走狗?

儘管時代有所差距,但人物個性卻相近,比如我們此前提及過的李贄、金聖嘆等人(請關注回看),他們的精彩人生,使得我們從庸俗的文化認同中走出來,去追求一種獨立的人生品格,去創造一種別樣的人生經歷。說到中國歷史上的全才,孔子、蘇軾、辛棄疾、王陽明、曾國藩等寥寥數人而已,而我們今天要聊的人物——徐渭,可謂是一生開掛,雖九死其猶未悔,他是個天才,更是個浪子。

有明一代,可堪一說的歷史人物其實並不多,朱元璋之後的歷史,可謂一塌糊塗,朱家的繼承人一個比一個混蛋。但是國家不幸詩家幸,明朝的文人卻是值得我們一說的。比如,我們此前聊過的李贄、金聖嘆、八大山人(朱耷)、大滌子(石濤)、張岱、李漁、明末四公子、秦淮八豔等,此外還有解縉,楊慎,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明四家",公安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袁"等人。今天,我們聊聊明朝一代文壇怪傑——徐渭。

徐渭何許人也?我們看看袁宏道在《徐文長傳》中怎麼描述徐渭的:

……

一夕,坐陶編修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惡楮毛書,煙煤敗黑,微有字形。稍就燈間讀之,讀未數首,不覺驚躍,忽呼石簣:"《闕編》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簣曰:"此餘鄉先輩徐天池先生書也。先生名渭,字文長,嘉、隆間人,前五六年方卒。今卷軸題額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

文長為山陰秀才,大試輒不利,豪蕩不羈。……

文長自負才略,好奇計,談兵多中。……

文長既已不得志於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

我們前面聊到張岱的時候,曾說過他的《自為墓誌銘》,徐渭也有一篇著名的《自為墓誌銘》,我們看看他是怎麼介紹自己的:

"山陰徐渭者,少知慕古文詞,及長益力

……

渭嘗曰:餘讀旁書,自謂別有得於《首楞嚴》、《莊周》、《列禦寇》若《黃帝素問》

諸編倘假以歲月,更用繹紬,當盡斥諸注者繆戾,摽其旨以示後人。

……

生正德辛巳二月四日,夔州府同知諱鏓庶子也。生百日而公卒,養於嫡母苗宜人者十有四年。而夫人卒,依於伯兄諱淮者六年。為嘉靖庚子,始籍於學。

……"

徐渭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青藤道士,山陰(即今浙江紹興)人,曾入浙閩總督胡宗憲幕,參與策劃平倭,深受胡宗憲器重。胡宗憲下獄後,遂浪遊四方。晚年卒於貧病之中。

徐渭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才子"。徐渭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青藤畫派"的創始人,其畫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一代畫風,對後輩八大山人、大滌子、揚州八怪等影響頗深,其詩文也影響了後來的公安派。

王江松在《天下第一瘋狂才子——徐渭(徐文長)》一文中寫到:……在徐渭以前,通俗文藝從未在一般文藝理論中得到正式的承認,取得應有的地位。徐渭的本色論,不僅為通俗文藝提供了理論基礎,……開啟和召喚中國文藝思想的一次重大變革,在他之後,李贄的"童心說",袁宏道的"性靈說",湯顯祖的"至情論",匯成了一部浪漫主義大合唱,聲勢浩大,響徹千古。

徐渭善行草,寫過大量詩文,其詩文被袁宏道尊為"明代第一"。徐渭所著《南詞敘錄》是中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著錄了宋元南戲六十種、明初戲文四十七種。戲曲《四聲猿》所寫"皆人生至奇至怪之事,使世界駭吒震動者也",袁宏道稱之為"有明第一曲",湯顯祖稱之為"詞場飛將"

這位被譽為中國梵高的藝術家緣何讓鄭板橋願意做其門下走狗?

(徐渭草書)

徐渭的繪畫,隱藏著生命解脫之"道",他試圖通過繪畫追求永恆的生命意義。徐渭的繪畫繼承了"墨戲"的創作方式,他的畫作多是逸筆草草,不求形似,隨意自然,直白淺顯,其繪畫形式背後,卻關乎大道的存在。

這位被譽為中國梵高的藝術家緣何讓鄭板橋願意做其門下走狗?

(徐渭戲墨)


這位被譽為中國梵高的藝術家緣何讓鄭板橋願意做其門下走狗?

(徐渭《牡丹圖》)


這位被譽為中國梵高的藝術家緣何讓鄭板橋願意做其門下走狗?

(徐渭《梅花》)


徐渭在繪畫中,將自己的書法技巧和筆法融於畫中,正如張岱所言:"今見青藤諸畫,離奇超脫,蒼勁中姿媚躍出,與其書法奇絕略同。昔人謂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餘謂青藤之書,書中有畫,青藤之畫,畫中有書。"

這位被譽為中國梵高的藝術家緣何讓鄭板橋願意做其門下走狗?

(徐渭《墨葡萄圖》,徐渭喜歡用葡萄比喻心,明月三五夜,照見如丸一兩橫。)

從徐渭《自為墓誌銘》可以看出,徐渭是陽明心學、禪學的信徒,喜歡讀佛經和老莊,踐行"狂禪"。徐渭在胡宗憲幕府為其出謀劃策,擬定表章、信函,深為胡宗憲倚重。當時胡宗憲位高權重,文官武將參見時都低首蛇行,獨有徐渭,頭戴破舊黑巾、身穿白衣,直闖轅門,縱論天下大事,旁若無人。徐渭常與朋友市井豪飲,總督府有急事找他不到,便深夜開著大門等候。有人報告總督,說徐秀才正喝得大醉,放聲叫嚷,胡宗憲不以為怪,反加稱讚。徐渭能文能武,有經緯之才,協助胡宗憲盡破多年的倭寇之患,計擒"海賊王"汪直。據傳,徐渭是《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這個說法據考證不靠譜。

徐渭曾將他的"榴花書屋"改名為"青藤書屋",自制楹聯一幅: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南腔北調"是指徐渭通曉南戲和北曲,徐渭在這幾間"東倒西歪"的房子裡,經常與一些放浪形骸的詩侶酒友、文藝青年聚會,拒絕與富貴權勢者和禮法之士來往。有一次,一個徐渭不願見的人找機會推門而入,徐渭急忙用手掌抵住,口中還大叫:"徐某不在!"

徐渭後來發瘋殺妻,從此走上精神錯亂之路,這也是徐渭被稱為中國梵高的原因。徐渭這種敏感氣質,在後來的中國朦朧詩派代表顧城身上也有體現,顧城曾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致死,殺妻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徐渭寫下文辭憤激的《自為墓誌銘》後,拔下壁柱上的鐵釘擊入耳竅,流血如迸,醫治數月才痊癒,痊癒後又用椎擊腎囊,也未死。如此反覆,自殺竟有九次之多。

關於藝術家與精神病的關係有著大量的史實:丟勒將有天賦的藝術家歸類為憂鬱症患者,將浪漫主義畫家稱為瘋子。畫家梵高親手把自己的耳朵割掉,1890年走進一片金色的麥田,對著自己腹部開槍自殺。草間彌生從10歲開始就看見了一個滿是圓點的世界,後利用繪畫與裝置藝術等創作手法展現她所看到的世界,後來自願住進了精神療養院。愛德華·蒙克《吶喊》則是反映精神瘋狂的代表性面孔之一。中國明代,"潑墨大寫意"畫家

徐渭經歷了九次自殺。

這位被譽為中國梵高的藝術家緣何讓鄭板橋願意做其門下走狗?

(梵高畫像)


這位被譽為中國梵高的藝術家緣何讓鄭板橋願意做其門下走狗?

(愛德華·蒙克《吶喊》)


臨床心理學家傑米森說:"並不是所有作家和藝術家都抑鬱、自殺或狂躁。更確切的說,這是一個不成比例的數字,躁鬱症和藝術氣質在很多方面是重疊的,這兩種性格是相互聯繫的。"羅斯伯格博士在他的研究中發現,精神疾病傾向於"限制創造力",而不是促進它的形成。

據陶望齡著《徐文長傳》表述,徐渭將他的書法排在首位,繪畫排在最後,"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徐渭早年飽讀四書五經,"習儒卻不被其所縛",儒、道、佛三教合一催生出獨具個人特色的大寫意畫、"本色論"戲劇觀。

萬曆21年(1593年),徐渭在窮困潦倒中去世,終年73歲,葬於紹興城南木柵山。死前,徐渭寫有《畸譜》,取名於莊子《大宗師》中的一句名言:"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這是徐渭對自己一生所作的辛酸總結。他死的時候,床帳和席子都已破爛不堪,只能躺在稻草上面。袁宏道感嘆"

古今文人,牢騷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按照現代人的標準,徐渭這一生,可謂是極其失敗的,曾有人用一句話形容他這一生: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結婚,四處幫閒,五車學富,六親皆散、七年冤獄,八次不第,九番自殺。可即使這樣,徐渭依然仍然是自己無限精神王國之中的王者,他少年成名,文采一絕;中年抗倭,坐斷江南;晚年名滿天下,橫亙古今。徐渭是"一段不可磨滅之氣",越是苦難當頭,他越堅守本心,越是狷狂,迸發出巨大的生命能量。

鄭板橋特別崇拜徐渭,曾自刻一枚印章:"青藤門下牛馬走"。齊白石也曾說:"青藤(徐渭)、雪個(八大山人,朱耷)、大滌子(石濤)之畫,能橫塗縱抹,餘心極服之,恨不前生三百年,為諸君理紙磨墨,諸君不納,餘於門之外,餓而不去,亦快事也"。吳昌碩稱徐渭是"青藤畫中聖,書法逾魯公(即顏真卿)。"黃賓虹認為"紹興徐青藤,用筆之健,用墨之佳,三百年來,無人趕上他

"。文學家、藝術家木心先生評價徐渭為"十足的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