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回看阿拉伯之春,深度分析穆巴拉克政权为什么会在18天内迅速垮台


回看阿拉伯之春,深度分析穆巴拉克政权为什么会在18天内迅速垮台


2011年爆发的那场“阿拉伯之春”可以说是新世纪头20年来的大事件,这场运动由一名突尼斯青年自焚开始,接着点燃了整个中东北非地区,在这场运动中带给世界震动最大的无疑就是穆巴拉克执政的埃及在18天内的迅速垮台,因为埃及不管是在中东地区还是在整个阿拉伯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国,穆巴拉克作为一个地区强权统治了埃及整整30年,一直也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耀,那么如此强悍的“中东强人”为何会瞬间倒台,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中的重要一员有哪些与众不同,这跟埃及国内、国外的政治环境又有何关系?

回看阿拉伯之春,深度分析穆巴拉克政权为什么会在18天内迅速垮台

纳赛尔


一:埃及从纳赛尔推翻法鲁克王国建立共和国开始到现在已经有70年的时间了,从萨达特开始,整个埃及军人统治的政权始终和国内的民众处于对立的状态,从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后,整个阿拉伯世界认识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依靠武力对抗以色列是不可能的,以色列作为一个军事强权在中东地区的存在已经成为了一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萨达特改变了国家政策跟以色列进行了和谈,1979年萨达特和埃及在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和平协议》,这是阿拉伯世界的一次巨变,这次和平会谈导致的后果很严重,埃及被阿拉伯联盟除名,萨达特在2年以后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埃及从阿拉伯世界的带头大哥倒向美国这是国家政策的改变,不存在对或者错的问题,萨达特是现实主义者,即然打不过那就用和平换发展,先谋求埃及自身的发展,至于阿拉伯世界的集体利益那就先放一放,但是,这里存在着问题,埃及国内的民众是不同意的,起码那些民族主义者是严重抵触的,当埃及的经济发展不能提升,政府又腐败无能的时候街头运动就会此起彼伏,这突出的表现就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埃及的街头政治从来没有间断过。

回看阿拉伯之春,深度分析穆巴拉克政权为什么会在18天内迅速垮台

穆巴拉克


穆巴拉克上台后继承了萨达特的外交政策,一方面恢复国内经济、改善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一方面更加依附美国的支持,他当政的这30年埃及取得了一些进步,也重新加入了“阿盟”,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阿拉伯之春”爆发前埃及的就业率连年下降,大批青年失业,国内的反对派坚决要求穆巴拉克下台,还有不少人要寻求打破美国在中东地区一手建立起来的这种地缘政治架构。埃及国内反对穆巴拉克的声音从未间断,上世纪90年代针对穆巴拉克本人的暗杀行动就有过多次,为此他还受过伤,以往穆巴拉克的做法是什么?武力镇压,开罗街头一闹事,防暴警察接着就会赶到现场,这种场面在过去的埃及一再上演,以往的美国是默许的,因为穆巴拉克是美国的盟友,美国在对待街头暴动这种问题上从来都是有选择性的,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我们看看当时美国做了些什么?

回看阿拉伯之春,深度分析穆巴拉克政权为什么会在18天内迅速垮台

穆巴拉克和小布什


二: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是奥巴马,首先奥巴马是怎么上台的,他是反小布什的政策上台的,布什当总统的8年间对穆斯林世界发动了两次战争,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武力和财力,但是从回报率来看几乎为零,而且这两次战争也都失败了。但是,这两次战争对整个阿拉伯世界是有巨大威慑力的,从那之后在中东这个地区再也没有一个人敢公然挑衅美国,卡扎菲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萨达姆倒台后他吓破了胆,联合国大会上公然拍美国的马屁,随后美国兵不血刃的解决了利比亚问题。

回看阿拉伯之春,深度分析穆巴拉克政权为什么会在18天内迅速垮台

奥巴马开罗大学演讲


之后的2007-2009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并于2008年9月开始失控,这场危机过后,美国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奥巴马是2008年11月4日当选的美国总统,他上台后美国采取的政策是战略守势,他不再愿意拿出大量的财力、物力去投入某一个地区的事务。2009年刚上台的奥巴马就跑去了开罗,并在开罗大学发表了演讲,他史无前例的向中东的穆斯林表达了歉意,埃及在整个穆斯林世界是有巨大影响力的,奥巴马的演讲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同年10月奥巴马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其实这次演讲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在道义上看来是很高明,但是在政治上却略显愚蠢,奥巴马的发言让世界看到了美国的虚弱,也让好多阿拉伯人有了一种错觉,美国也并不是不可挑战的,有了这种念想就会有大胆的尝试,正是由于奥巴马政府政策的改变,穆巴拉克政权的稳定也发生了动摇。在这之前美国越具有威慑力,穆巴拉克政权越牢靠,美国一旦释放出一些其他的信号这个政权就会存在变数,因为穆巴拉克在民众那边是得不到支持的,他只能依靠美国,30年间美国对他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他的整个家族是跟美国人的支持绑在一起的。但是奥巴马这次释放了不同的信号,这在2年后的这次动乱中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回看阿拉伯之春,深度分析穆巴拉克政权为什么会在18天内迅速垮台

埃及民众


2011年1月25日,埃及民众开始在开罗街头发动示威游行,在这之前的1月18日,穆巴拉克和奥巴马曾在白宫就突尼斯问题是举行过会谈的,当开罗街头发生游行后,奥巴马派出了特使,但是特使前往埃及并不是只见了穆巴拉克一个人,包括总统到情报总局局长在内的一大票政府高层他都进行了会谈,这又释放了一个非常微妙的信号,这个信号对民众来说可能完全没有意义,民众反对的就是这个政府,但是对于这些高层来说意义重大,包括当时的副总统苏莱曼,在过去美国释放的信号是什么,是埃及没有穆巴拉克不行,埃及的这些高层必须要跟穆巴拉克站在一起,但是这次很微妙,美国给出了另一种可能,你们完全可以取穆巴拉克而代之,这群政治人物是完全可以解读出来的,美国并不是非穆巴拉克不可,只要这个念头产生了,那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事情的发展也印证了这种可能是完全存在的。美国特使刚走,埃及军队就下令禁止向民众开枪,随后的2月1日,奥巴马跟穆巴拉克通了电话,奥巴马说的话是这样的“埃及的有序过度是有意义的、和平的,并且必须从现在开始。”穆巴拉克的时代就此终结。

回看阿拉伯之春,深度分析穆巴拉克政权为什么会在18天内迅速垮台

奥巴马和穆巴拉克


这里有个问题,美国当时是绝对不会允许穆巴拉克向民众开枪的,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不允许,支持穆巴拉克虽然符合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但是不符合美国的全球利益,支持军政府向民众开枪这并不是向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美国也没有强大到对全球的声讨置若罔闻。还有,奥巴马刚刚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并且他还想着继续连任的话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的。而穆巴拉克一旦失去了军队的支持,那他的命运也就注定了。

三:跟奥巴马通话后的10天,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宣布将权利移交给副总统苏莱曼,同一天他去了西奈半岛的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

回看阿拉伯之春,深度分析穆巴拉克政权为什么会在18天内迅速垮台

西奈半岛


其实穆巴拉克哪里也可以去就是不应该去沙姆沙伊赫,这个城市被称作“和平之城”,和平说的是什么,是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和平,这里是解决巴以矛盾冲突的见证之地,1967年到1982年这里也曾经被以色列占领,根据戴维营协定以色列才在1982年重新归还给埃及。那是一个出卖了阿拉伯人利益的城市,穆巴拉克选择去那里无非就是用另一种方式向美国和以色列要求最后再拉自己一把,自己是为中东和平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但是,阿拉伯民众可不会这么看,这只能更加钉死了穆巴拉克在埃及民众看来他是一个美国所豢养的傀儡总统的形象。

这是穆巴拉克的选择,可能不存在对或错的问题,只是他更寄希望于哪边的问题。

四:说了穆巴拉克下台的这么些原因,大家应该能看出一个问题,其实埃及不管谁当政,这个政权解决不了一个问题就很难得到稳定,埃及是一个大国,曾经在纳赛尔时期是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大旗的,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都是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但这种政策在纳赛尔死后变了,成为以色列和美国在这个地区最重要的盟友,这就是问题的根本,国家路线问题,埃及到底是埃及人的埃及还是阿拉伯人的埃及,这个问题没有中间值,更没有平衡点。

五:穆巴拉克下台后,以色列曾在多次公开场合为穆巴拉克讲话,以色列感谢穆巴拉克为中东和平做出的巨大贡献,穆巴拉克政府是符合以色列国家利益的,以色列非常不愿意让穆巴拉克下台,除了跟穆巴拉克的友好关系外,埃及对以色列国土的南部防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下文再说。但是希望只是希望,以色列越是公开替穆巴拉克讲话,就越让穆巴拉克在国内的处境更加艰难。

回看阿拉伯之春,深度分析穆巴拉克政权为什么会在18天内迅速垮台

以色列


我记得小时候看新闻,中东地区的一支游击力量出现在新闻里的频率是非常的高的,这支力量曾经主导了第五次中东战争,也曾经让阿拉伯国家还以色列都非常的难受,这就是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这个组织在第五次中东战争失败以后于上世纪的90年代跟以色列也进行了和谈(实在打不过),之后的岁月里这个政权的革命性不断下降,随之与民众的关系也开始不断疏远,其实和平久了这也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巴解政权的高层都成为了权贵阶层,曾经代表草根力量的这帮人再也不愿去抛头颅洒热血了。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整个阿拉伯世界,还有人记得巴勒斯坦是怎么一回事,还有草根力量愿意继续去跟以色列战斗,纳赛尔曾经的“三不政策“还在激励着他们,这就是21世纪迅速崛起的哈马斯,也是前文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个组织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离不开草根力量的支持,至少阿拉伯民众还愿意支持这种用武力继续跟犹太人战斗的形式,打不打得赢是另一回事,起码在民众看来继续战斗还是保留了阿拉伯人的尊严。这个组织崛起后,威胁到的不仅仅是以色列,还威胁到了阿拉伯的整个权贵阶层,因为他是草根,代表的是革命的力量,在整个中东地区支持哈马斯的除了民众,再有一个就是伊朗,道理很简单,支持哈马斯既能威胁以色列又能威胁到那些阿拉伯的王国。但是对于穆巴拉克和其他的军政权来说他们是很不喜欢这支力量,因为哈马斯是个难题。

回看阿拉伯之春,深度分析穆巴拉克政权为什么会在18天内迅速垮台

加沙地带


道理也很简单,首先这群草根对于埃及国内的民众来说指向性太明显了,他们都是自己的“阿拉伯兄弟”,埃及民众多年来都在给哈马斯提供支持,但是一直被穆巴拉克的警察和军队阻止。再有一个就是拉法口岸的问题,拉法口岸一直是哈马斯唯一一个不经过以色列境内就能获取物资的陆地通道,这个通道又恰恰在埃及境内,以前埃及对这个口岸可以说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埃及政府不愿为此跟哈马斯撕破脸,以色列也没有太为难穆巴拉克。但是,这种平衡在1996年打破了,这年5月内塔尼亚胡出任以色列总理,他对哈马斯采取的是强硬政策,以色列开始大规模对哈马斯动手,以色列要求埃及立刻关闭拉法口岸,目的很明确,饿死加沙,不出所料穆巴拉克雷厉风行下令关闭了拉法口岸,这在整个阿拉伯人中是什么效应,阿拉伯人的政府为了犹太人的利益封锁口岸饿死另一群阿拉伯人,2010年3月,就在拉法口岸,一名埃及士兵还被哈马斯武装人员开枪打死,但是,民众并没有指责哈马斯,反而矛头直指埃及政府,穆巴拉克再次用武力镇压的方式平息了事态,但是穆巴拉克的这个政府在群众中的根基已经荡然无存了。

穆巴拉克倒台之后,按照民众的要求埃及政府又开放了拉法口岸,但是仅仅5天过后又关闭了,这说明什么再明显不过了,这是单选题,没有平衡。

国内矛盾的日益尖锐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彻底改变了埃及的政治走向,一个寄希望于外国势力支持而获得长久执政的政府终究会出现问题的,而这个外部势力又是以色列的最大盟友,当这个外部势力一旦释放一些危险信号的时候,你这个政权很容易就会成为风中之烛,因为这个政权没有民众根基。

穆巴拉克的迅速倒台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腐败问题,也不是国内经济问题,跟这些有关系,但最关键的还是国家政策问题,穆巴拉克虽然倒台了,但这个问题在埃及依然存在,怎样去面对外部环境是埃及政府面临的最大问题,如果按照民众的诉求那必然是高举阿拉伯人的大旗与以色列决裂,去重新强调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共同利益,像曾经的阿拉伯英雄纳赛尔,通过这种方式去赢得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从而赢得阿拉伯世界在全球中的地位,但是这就很有可能要走向战争,而面对以色列的犹太人你又打不过,并且会绝对失去美国。那只能坚持跟犹太人和谈,但这就要首先解决国内民众的诉求问题,寻求以和平换发展空间的策略,谋求埃及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全球中的地位。这两种政策是没有对错的,只是选择问题,但是要在这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两个民族是完全敌对的。埃及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走上一条平稳发展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