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從“天命宇宙觀”到“樸素唯物主義”,春秋“四和”對音樂的影響

從“天命宇宙觀”到“樸素唯物主義”,春秋“四和”對音樂的影響

春秋是指東周時期平王東遷開始的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三家分晉的這段時間,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大分裂的時期,春秋時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發展的重要時期,文學高度發展,而且在此階段中國發生了社會重大變革,中國社會性質由奴隸制社會轉變為封建制社會。

“四和”是指聲和、心和、人和和政和,體現了儒家傳統文化中的和文化,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把“和”作為人文精神的核心。在春秋時期,“四和”思想的發展也對當時、乃至後來的音樂教育產生了重大影響。

從“天命宇宙觀”到“樸素唯物主義”,春秋“四和”對音樂的影響

春秋較於之前的時期,社會的變革,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變化,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文化局面

中國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西周宗法制、禮樂制盛行,到了東周後期周平王東遷公元前770年開始,政治混亂,宗法制、井田制瓦解。

王權衰敗,天下大勢一改“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穩定局面,伴隨而來的是“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與“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的混亂。

原先服從於周王的附庸,自立門戶,成為稱霸一方的諸侯國。春秋時候有著名的春秋五霸,還有中山、魯國等小國。在這二百九十多年間,諸侯相互爭霸,編年體史書《春秋》記載的戰爭就有四百八十多次。

從“天命宇宙觀”到“樸素唯物主義”,春秋“四和”對音樂的影響

在公元前594年,魯國廢除井田制,實行初稅畝制度。這一改革標誌著封建制度的開始。

而春秋時期,經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變革生產關係和生產工具上。初稅畝制度的實行廢除了井田國有,承認了私有田地的合法性。生產力的擴大,使得原先的封建領土製變為封建地主制,產生了地主跟佃農,鐵犁牛耕也在春秋時期出現。

在春秋初期到春秋末期,文化發展呈現出質的飛躍,不僅自西周以來敬德保民的思想繼續發展,而且諸子百家的思想在此期間得以萌芽成長。

生長在魯國的孔子,為實現心中理想,周遊列國14年,創辦儒家學派。儒家學派的第二代表人物,被稱為亞聖的孟子,也敘述仁與禮的關係。

從“天命宇宙觀”到“樸素唯物主義”,春秋“四和”對音樂的影響

道家的老子和莊子,倡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希望治國能用無為而治,追求絕對的精神自由和自我的超脫。“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繁榮文化思想也啟迪了後世,為後世的戰國時代奠定了基礎。

在文化教育上,夏商周時期,教育掌握在官府的手上,中下階層無法接觸到教育。人們的思想落後。孔子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開辦私學,孟子是世界上第一個把“教”和“學”結合在一起的思想家。

從“天命宇宙觀”到“樸素唯物主義”,春秋“四和”對音樂的影響

春秋時期的音樂教育行為與音樂教育思想已經相具成熟,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與“四和”文化既有密切聯繫,又有明顯的區別

春秋時期是中國社會的大變革時代,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不同的階層,提出不同的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上的分歧也從音樂思想上反映出來。

這一時期主要的音樂思想家和流派是: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墨家的墨子,他們主要圍繞“倡樂”和“非樂”展開了辯論。

儒家學派關於音樂教育思想最重要的奠基者是孔子,孔子認為音樂帶有極強的社會政治功能,孔子言“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突出強調音樂的社會政治功能,並且認為音樂與教育一樣具有教化、改造社會風氣的獨特作用。

從“天命宇宙觀”到“樸素唯物主義”,春秋“四和”對音樂的影響

在孔子有關改造社會的相關政治政策中,也有具體的音樂政策,人們可以依靠音樂來加強道德修養。同時對於音樂的選擇也有具體說明,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孔子的思想影響了儒家學派的其他人,孟子也認為“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

荀子則認為

“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無樂。”

表明音樂十分重要的觀點。儒家學派關於音樂上的著作是公孫尼子的《樂記》,總結了音樂的情感功能與社會功能,突出強調情與理的統一、音樂與現實的相結合,重視實用功能。

道家學派關於音樂的觀點,道家的音樂思想代表人物老子不贊同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在音樂思想上和儒家學派相對立,認為音樂應該是“大音稀聲”,意思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動聽的音樂應該是自然的,這與道家堅持“小國寡民”的政治思想相契合。

墨家學派關於音樂的觀點,墨家的音樂思想代表人物是墨子,墨家代表小私有制階層的利益,他否定音樂認為音樂一無是處,王宮貴族愛好音樂使人民的負擔日益加重,浪費人力物力。

全國人民如果愛好音樂的話,那麼會“廢大人之聽治,賤人之從事”,並且認為音樂毫無實用性,既不能平天下又不能低御外敵,墨子的這一音樂思想忽視了音樂的實用性和政治功能。

從“天命宇宙觀”到“樸素唯物主義”,春秋“四和”對音樂的影響

“四和”思想講究聲韻的和諧、心境的平和、社會關係的和諧、政治的安定平穩。這是個人層面和社會層面相結合的結合體,只有在政治經濟關係、社會交往關係和諧的前提下,人的心境平和,才能創造出韻律和諧的音樂,所以“四和”既有密切關係又有明顯區別。

從“天命宇宙觀”到“樸素唯物主義”,春秋“四和”對音樂的影響

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的春秋時期,產生的“四和”思想成為封建社會音樂教育思想的重要源泉,對後世音樂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春秋時期的音樂思想是我國封建社會音樂教育思想的重要源泉,對後世的音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春秋時期因為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地位發生變化,這個時期的音樂主要反映的是尖銳的階級鬥爭。

社會政治極不安穩,孔子站在統治者的利益出發。重視音樂的社會功能,希望音樂能夠起到教化功能。墨子站在小生產者的利益出發,反對奢侈享樂。老子是唯物主義論者,講究看待事物要用一分為二觀點,倡導“非樂”。

春秋時期,樸素唯物主義代替原來的天命宇宙觀,在樸素唯物主義宇宙觀“陰陽五行”形成背景下,人們認為自然有六氣,要“省風以做樂”,“省”是觀察、考察。

寓意是創作音樂應該以大自然為師,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樂以開山川之風”認為音樂可以用來開通山川自然。

儒家學派認為音樂受到政治的制約,所以對待音樂必須“為禮以奉之”,奉是遵循、節制的意思,儒家的禮樂思想主張音樂可以反映政治、經濟、軍事、平定人心,使得天下大同。

從“天命宇宙觀”到“樸素唯物主義”,春秋“四和”對音樂的影響

春秋時期音樂教育思想已經初具模型,提出了“五聲和、八風平、樂從和、和從平”。這裡的樂從和就是說音樂必須和諧、平和,而音樂是否具有平、和,則採用“德音”作為評價規範,這在當時引發了爭論,與和相反,許多人認為音樂應該同,同才能順暢自然。所以當時思想家對和作出解釋,“和”包括兩層含義,

第一相輔相成,第二節制有度。

“和同之辯”的代表人物是史伯和晏嬰,史伯認同

“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所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

否定同的說法,認為單一的聲音是不好聽的,只有高低起伏不同的樂音組成的音樂,才能餘音繞樑,三日不絕。而春秋末年的晏嬰也認為“和”由“大小、快慢、短長”各個要素組成,只有具備各個要素的音樂才能達到理想狀態。

音樂產生於人們的勞動,勞動中的人們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創造音樂,勞動號子都有自己特定的頻率音調,起到消除疲勞鼓舞鬥志的作用,這時的音樂耳熟能聞通俗易懂。

有的音樂描寫是熱戀中的男女相互愛慕的故事,謳歌了愛情的甜蜜。還有的是描寫了人民勞作的辛苦、地主的殘酷剝削,表達了對人民悲慘生活的同情。音樂通過簡單明瞭的藝術手法,激發人們的情感共鳴。

周朝的燕樂,燕同宴,燕樂描繪了宴會上觥籌交錯的熱鬧場面,隋唐時期繼承了西周時期的燕樂,並把它發展為宮廷宴樂,隋煬帝和唐太宗採用數量龐大的樂隊,達到宣揚君主的功德、威望的目的。

從“天命宇宙觀”到“樸素唯物主義”,春秋“四和”對音樂的影響

唐玄宗愛好音樂,親自作曲,創辦樂隊,樂師自稱“皇帝梨園弟子”這時的音樂規模數量更加龐大,音樂藝術水平更高。

音樂能夠將複雜、曲折的社會現實轉化為直觀明顯外在形式,在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的同時可以啟發智力,給予人們一定的教育意義。人們可以通過音樂的描述,進行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提高對外來信息的提取、歸納運用。

音樂還可以通過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影響人。產生於公社時期,在夏商周時期遺留的樂教育,是中國古代音樂教育思想的源泉。

參考歷史文獻:

《樂記》

《季札觀周禮》

《國語·鄭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