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世界上還有個“中國”,還堅稱在中國之前先叫的,揚言:絕不改名

中國,這個名詞的的分量,不用贅述。作為每個中國人根治於內心的歸屬,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之中,中國代表的是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更是“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亦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每一箇中國人自我身份上的認同感以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民族性格養成。


世界上還有個“中國”,還堅稱在中國之前先叫的,揚言:絕不改名


但是在世界上卻還有一個“中國”,它的所在地在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之內。這個地區裡的幾乎所有機構、公司都會冠以中國的前綴,中國銀行、中國xx公司等等。如果不熟悉的人前往,估計還會以為是航班誤飛到了某個中國的區域。

事實上,作為日本的八大地域劃分之中的一個,中國地方位於日本本州島的西部區域。由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5個縣組成;面積達到了3.19萬平方公里,人口有大約771.8萬。

而關於日本的這個“中國地方”稱謂的由來,在日本南北朝時代的書籍《太平記》中有記載:足利直冬初時被委任為“長門探題”,後來又被委以管理山陽道、山陰道的諸國的職務,由此足利直冬也有了“中國探題”的稱謂。從這本書籍之中表達的信息來看,也就是說最遲在室町幕府之後,中國地方的稱謂便已經產生。

世界上還有個“中國”,還堅稱在中國之前先叫的,揚言:絕不改名


而在另外兩本描寫日本古代神話與天皇家系的書籍《古事記》與《日本書紀》的記載中,則有將出雲國地區稱作“葦原中國”的叫法,簡稱“中國”也就由此產生了。從這些典籍的記載來看,也說明了日本的這個“中國地區”確實歷史悠久。

這也便牽扯到了我們中國與日本的中國地區的稱謂之上的矛盾。我們知悉在國際社會的交往之中,每一個國家都會有一個獨立的稱謂。那麼我們的中國稱謂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在我國漫長的文明史之中,我們其實很早便有了“中”的概念以及“國”的概念。

世界上還有個“中國”,還堅稱在中國之前先叫的,揚言:絕不改名


《漢書·地理志》便有:“昔周公營雒邑,以為在土中,諸侯蕃屏四方,故立京師”之語,而“國”的概念,最初是指城邦、城邑;如此一來,中國最初的含義就是居於中的城邦,也就是商周天子的京畿。但是對於“中國”這個稱謂,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由於我國古代朝代林立,也就造成了古人雖然自謂中國人,但在對外時卻以朝代來作為國家稱謂,如大漢王朝、大唐王朝、大明王朝。


而在1911辛亥革命爆發之後,次年清廷隆裕太后發佈遜位詔書,至此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清朝宣佈退出歷史舞臺,中華民國政府成立。依循舊制,“中國”這個說法也搬上了國際舞臺。但是顯然此時的日本已經有了“中國”這一稱謂,中華民國政府便發出照會要求日本更改“中國地區”的名諱,不過受制於當時的國力對比差距日本人選擇了嚴詞拒絕,甚至還大閆燦燦的稱自己才是“中國”的正朔出處。

世界上還有個“中國”,還堅稱在中國之前先叫的,揚言:絕不改名


至於民國政府的態度,受制於國力貧弱,也只能聽之任之。期間,日本人對我們則冠以“支那”的稱謂,並且隨著9.18事變、盧溝橋事變對中國的野心日漸暴露,妄圖吞併我們中國,經過14年的抗日戰爭,最終英勇的中國人民還是在無數優秀兒女的前仆後繼之下,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尤其是在重獲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開放等一些列的成就之後,也讓中國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高,而對中國指代我國的認可度,也就佔據了絕對多數。得益於此,日本的“中國”則在經濟貿易、對外交流上因為與中國的交流日漸增多的緣故,也只能從最開始的“絕不改名”態度轉變為主動改名,改為山陰山陽地區。

世界上還有個“中國”,還堅稱在中國之前先叫的,揚言:絕不改名


這樣的事例,也證明了弱國無外交的現實,好在如今的中國蓬勃向上,中國人民勤勞努力,相信祖國的未來必定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