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說郡望——家族興旺發達的歷史記憶與價值追求


說郡望——家族興旺發達的歷史記憶與價值追求

避開郡縣制度不談,“郡望”一詞應出自唐代,但初見於《欽定四庫全書•重編瓊臺藁•卷十》中所錄《貴溪丘氏族譜序》。很明顯,其語言是南方漢語方言。所作《貴溪丘氏族譜序》的丘濬(1421-1495年),字仲深,瓊山(現隸屬海南省海口市,位於海南省北部、海口市中南部)人,被公認為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和文學家,屬於當今所謂的通才,在思想上被明孝宗御賜封為“理學名臣”, 在史學界則被譽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雖然丘濬曾歷事景泰、天順、成化、弘治四朝,做官經歷主要在北方,但其成長的少年天才期卻是在南方,他出生於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十一月初十,出生地即是瓊山縣府城鎮下田村(今海口市瓊山區府城紅城湖路金花村),明朝正統九年(1444年)考取廣東鄉試第一名,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赴京參加會試但不第,景泰五年(1454年)舉進士及第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以參編《寰宇通志》,景泰七年(1456年)書成後被明代宗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其間見聞更加廣泛,尤其熟悉國家典故。所作《貴溪丘氏族譜序》之貴溪屬江西,是當時北方人南遷的主要聚居地,其中所用的“郡望”一詞正是遷移到南方定居發展後的家族對北方故土、對自己家族的北方興盛光大之地的崇尚之情。其序中特別就此興旺顯著作了說明:“自唐人著郡望,而以河南望丘,良以襄公父子之顯融故也。然丘姓顯者,多著於南朝齊梁之世,率出於兩浙之間,則江南之丘有自來矣。宋人顯者,莫如忠定公,然史止載其子壽邁,而不及壽雋。壽雋仕理宗朝,官至尚書。其知婺州時,嘗援朱文公、張宣公例,請呂成公諡,蓋亦崇尚道學者也。”不難看出,說郡望,重點在強調發展過程及其結果,而不只是強調所謂的名望。此後,“郡望”一詞則成了泛指各家族的興盛光大之地,因而擴展至南方。

說郡望——家族興旺發達的歷史記憶與價值追求

我們何以說“郡望”出自南方?一是有前人論說為證:明人姚琛《丹鉛總錄·郡姓》中有一段話說:“虛高族望,起於江南。言今之百氏郡望,起於元魏胡虜之事,何足為據也。”其中肯定了“起於江南”而否定了“起於元魏胡虜之事”。二是有語言學上的證據。“郡望”一詞體現在是南方漢語方言習慣,這就是組詞規則與壯、黎等少數民族有相通的地方而區別於北方漢語方言,例如:形容詞一般放在名詞的後面、謂語也通常放在賓語的前面,公牛叫牛公、公雞叫雞公,“郡望”一詞正符合此例。作為“郡”與“望”的合稱,“郡”是名詞,指行政區劃;“望”是形容詞,指名門望族;“望”亦可作動詞,屬南方語言中的謂語後置、賓語前置,如問是否進餐,通常用“飯吃了嗎”,即是典型的謂語後置、賓語前置。在這個意義上的“望”,有如北方漢語方言中有“望月”之“望”,即發展至圓滿。所以,“郡望”連用,根據南方漢語方言的後置式組詞規則,可以置換為北方語言系統中的“望郡”,“望郡”的基本涵義是“地理位置重要的郡邑,有聲望的郡邑”,說到蕭氏,蘭陵自然屬於此例。“望”作為形容詞時是表示某一地域或範圍內的名門大族,也就是古稱郡中為眾人所仰望的貴顯家族;“望”作為動詞時表示在那個地方達到了興盛,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在這兩種意義中,動詞意義的“望”是基礎,形容詞意義的“望”是結果。然而,這動詞意義的“望”卻一直被譜界忽視。僅在語言層面,這一點,從南方人保留北方中原古語如人稱代詞你是汝、他是伊、筷子是箸、蛋是卵、鍋是鼎等即可看出,其實這些詞都是隋唐遺音,都是隋唐語言的“活化石”,也都是遷移到南方之後的拳南方人的北方之情。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郡望”一詞的本意絕不只是對門閥地位的肯定,而更關鍵的是對使自己家族得到興盛之地的歷史記憶,其背後正是為了激勵後人的奮鬥、上進。所以,從價值取向上看,崇尚門閥地位是守成思維,崇尚興盛之郡是光大思維,正好是“光大門楣”、“光宗耀祖”之義。也就是說,動詞意義的“望”優於、先於形容詞意義的“望”。我們看到,一些郡望被認可,就在於其興旺光大之意,像弘農華陰楊氏四世四人官至三公、汝南汝陽袁氏四世五人位至三公、汝南平輿許氏三世三人官居三公等,這樣的成就不僅使各該族成為當時令人稱羨的高門望族,而且也使各該族以這種發展作為歷史記憶,表現一種崇尚祖宗奮鬥前進的光榮之情。

說郡望——家族興旺發達的歷史記憶與價值追求

所以,為“郡望”一詞正名,勢在必然。然而,譜界不少人並不清楚此義,如有的直接說“堂號與郡望是不等同的,郡望是與他姓區分的,堂號則是支系間的區別”,如果是這樣,如何理解不同姓氏有同一郡望,同一姓氏有不同郡望呢?或說“郡望”就是姓氏的起源之地,這已經有學者辯之,如襄汾賈振中先生即在《家譜知識講座之七:郡望不是姓氏發源地》中特別強調。還有一種解釋強調郡望即地望、郡姓,認為“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範圍內的名門大族,而地望也就是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通常引用唐代柳芳《氏族論》中的論述:在南北朝時,“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東南則為“吳姓”,朱、張、顧、陸為大;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關中亦為“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代北則為“虜姓”,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首之。如果我們以以上“僑姓、吳姓、郡姓、虜姓”所合稱的“四姓”為據,對照現今各姓氏所強調的郡望,你就會發現其不一致的地方:王氏太原、謝氏陳留、袁氏汝南、蕭氏蘭陵、朱氏沛郡、張氏清河、顧氏武陵、陸氏吳郡、崔氏博陵、盧氏范陽、李氏隴西、鄭氏滎陽、韋氏京兆、裴氏河東、柳氏河東、薛氏河東、楊氏弘農、杜氏京兆、元氏河南、長孫氏濟陽、宇文氏趙郡、於氏河內、陸氏吳郡、源氏西河、竇氏扶風,以此觀之,“郡望”與某個地方的所謂著姓並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更不要說有的姓氏有多個郡望甚至多至數十個郡望的情況(李、王、張等姓即有很多郡望)。但是,如果我們以“興起之地”或“興盛之地”考之,則各自所稱的“郡望”則都有相應的關係。二者的區別在於:門閥士族或地區望族承認的是結果、是現狀;“郡望”強調的是過程及其成就,因而二者的定位是不同的。下面我們特別對有關門閥士族的說法加以闡明。

說郡望——家族興旺發達的歷史記憶與價值追求

自然,“郡望”的基礎仍然與門閥士族有關,但主要不是強調的門閥士族(以此為據強調的是士、庶之間有嚴格的區別,所謂“士庶之別,國之章也”,並以此自顯高貴,雖然強調郡望時仍然有此意義在其中),對此,南宋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有一個時代界限的劃分:“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由簿狀,家之婚姻必有譜系。歷代並有圖譜局,置郎中吏掌之,乃用博古通今之儒,知撰譜事”,以便使“貴有常尊,賤有等威”。這裡特別強調的是“隋唐而上”。“上”到何時呢?清人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郡望》中說是:“自魏晉以門第取士,單寒之家,屏棄不齒,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合此則強調了“魏晉以來”“隋唐而上”。那唐以後呢?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則肯定說:“唐人好標望族,如王則太原,鄭則滎陽,李則隴西、贊皇,杜則京兆,姚則吳興,張則清河,崔則博陵之類,雖傳志之文亦然。”由此可以看出,“郡望”一詞恰好有與門閥士族相區別的意義,而不是為了強調家族舊有的門閥士族特性。按照現在的表述,即唐以前強調門閥士族等門第,而唐以後則強調“郡望”。這一點,恰好證明的是發展本位觀:唐貞觀十二年(638年),吏部尚書高士廉奉詔撰修《氏族志》時,因沿襲魏晉南北朝舊例,以山東崔姓為第一,皇族李姓為第二,唐太宗大怒,親自出面干涉,改李姓為第一,外戚之姓為第二,崔姓降為第三;武則天執政時,修纂《姓氏錄》,改武姓為第一。在一定程度上說,唐代的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和太原王氏,並稱為“五姓七族”,在一定程度上都強調的是發展中的過程性。這一點,宋朝編撰的《百家姓》,前八姓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趙姓是國姓,錢為吳越王之姓,其餘六姓為皇后外戚之姓,都表明的是重當下發展狀況。要之,“郡望”的在唐氏興起的基礎是強調現實發展而不是歷史狀況,後人強調的“郡望”也正在於強調這種發展特性。

說郡望——家族興旺發達的歷史記憶與價值追求

往期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