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zxpdxj


每到志愿填报的时候,很多家长和学生会考虑这个专业毕业后好找工作吗?其实好不好找工作一方面看个人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就是看竞争人数有多少。下面就来了解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怎么样。

专业解读

汉语言文学属于文学门类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上述专业解读依据的是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从中不仅可以了解该专业的详细信息,还可以查看未来可能从事职业有哪些。

招生就业情况


招生规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应未来的就业状况,下面就以2018年安徽、河北和湖北的招生计划为例,来看一下不同层次高校的招生人数(表中为文理合计人数)。

统计数据表明该专业招收人数很多,加上国家特别鼓励非师范生从事师范类职业,对于教师资格证方面来说,很多其他专业的也同样可以参与竞争,这也就导致了师范生毕业后优势不足够明显了。

当然如果你对教师这个职业真的感兴趣,那无论是社会还是国家都是敞开大门欢迎你的。

想了解更多专业解读、专业招生计划等信息,请登录七星导学平台查询。

欢迎评论、分享、转载(需注明出处),答主保留对篡改本答案内容及图片,或进行歪曲性解读等行为的法律诉讼权利。


七星导学是国内领先的新高考选课、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测评、大数据服务平台。


七星导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最对口的职业就是做中小学语文老师,目前来说,老师行业并没有饱和,但是大量师范生就业并不乐观,虽然语文老师的缺口更大,但是由于教师行业属事业编制,所以并不好进,每年要等待教育局及政府部门下发的招聘通知,进行相应的考试选拔,择优聘任。

一般比较有名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无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其它专业都好就业,除了有巨大巨大缺口的事业编制优先录取,更有诸民办或私立中小学校愿意高薪聘请名校的师范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可以成为提升学校档次的噱头,更有利于招生。

如图所示,2018年校友会全国师范大学综合实力粗略排名:

一般越排名靠前的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选择余地更大,更容易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越容易留在城市各学校就业。

但对于广大普通二本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就业前景并不光明,而非名校师范院校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环境和薪酬并不乐观,大多数毕业生要想从事教师职业就需要到四线城市,或者小县城,甚至农村才可以进事业编,入职工资普遍在2000--3000之间,这在广大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薪酬排名中要属倒数了,但更可怕的是,即使入职教育,一辈子晋升的机会非常渺茫。真正的是一腔热血,两袖清风做教师了。

如图所示,往年专业薪酬排名倒数后十名中的专业中,师范类数学、政治、物理、汉语言文学、历史、生物等专业都在未榜中出现,可见师范类专业,特别是非师范类毕业生,虽说就业如果不怕去偏远农村的话,还是好就业的,但除了环境不尽人意外,薪酬也是极低的。

普通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找不到环境好的就业学校入职,可以做的工作还是很多的,比如公司文秘、文案工作者、广告营销类、另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口才较好,可以做销售或者大堂经理一类的工作,如果文笔好,也可以做自由撰稿人,或者在各大煤体打开自己的市场等。总之,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

本人就是言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早年在应聘私主贵族学校当高中老师,虽然工资高,但没有编制,课时多,后转入公立中学教学,虽有编制,但工资少得可怜,也没有晋升的机会。但我书读得不少,知识面和文笔还算可以,目前闲暇时间做自媒体,也能从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而我的同学们不做的老师的也有很多,比如有进电台做播音主持的、有去银行做大堂经理的、有卖房子的、有开店的、有做公司文秘的,有开辅导班的,有开书店的等等,无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能力都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之,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除了做老师,做其它职业看似不对口,其实处处对口,靠的是大家勤奋努力,不断进取,每个人终究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


指尖教育帝国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大学里学习的主要是女孩子,因为男孩子都不喜欢文学之类的东西,觉得枯燥乏味。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里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写作之类的,这些课程听上去特别无聊,但是想要学好也特别困难。特别是古代汉语,它就相当于学习高中的文言文,简直让人一脸懵逼。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语文这门课程开始崛起,因此大家理所当然的认为语文老师地位也会得到提高,因为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一定很好就业,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语文这门课程得到重视的同时,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而个高校语文老师的数量需求并不会增加,这就说明能力不够的是找不到工作的,这从侧面给了这个专业学生压力,让他们找工作变得更困难。但其实这个专业的就业面还是很广的,并不一定要吊死在当老师一棵树上,除了当老师,他们还能有这3条出路!

第一:小说家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受过专业的写作技巧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比起其他专业的人来说好很多。中国武汉大学的中文专业就是顶尖的,有些学习这个专业的人都选择去武汉考研,接受更多的教育,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中国有很多的小说家,他们大多数都是从这个专业毕业的。只要写的小说一旦出了书销量好收入还是很不错的

第二:新媒体人

如今的是一个网络时代,媒体成为传播信息的手段,许多利用网络抓住机会创业的人基本都赚到了自己的一杯羹,而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也能进入新媒体工作。新媒体运营就是通过文案传播消息,他这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子来说是占有优势的,他们需要的就是这样擅长写作的人。

第三:文案策划

文案策划这个职业学校、公司、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地都需要,就业面可以说是非常广。文案策划主要负责提出新点子、写策划案交给上司,如果能得到上司认同就能实施。这个职业需要条理清晰、写作能力强的人胜任,这也可以说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打造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从设立至今,它的发展是非常不错的。大家不要把它就业就局限在当老师上,其实除了当老师,这三条路都是不错的选择。


双一流教育


仅从就业来看,我认为,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无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其他专业,都是目前最具广阔前景的职业之一。



原因很明显:教师严重匮乏,且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

以"三味"所在的乡镇初中为例:

2018年秋季学期,学校在最大限度压缩生源地范围,控制外来转入学生的情况下,计划中仍有46个班级,每班学生55人以上。而教职员工总数为156人,除去教辅人员后,基本上是每3位教师包一个班级。我们属农村寄宿制学校,每天开有早读课(1节)和晚课(3节),教师周课时接近20节。这个课时量与2年前相比,增加了近1/3。

如果说这个工作量还算顶得住,但5年以后,如果再不及时补充年轻教师,在班级不断增多、教师很大部分面临退休的情况下,那么学校工作将无法顺利展开。

在我校近160名教师中,30岁以下教师仅7人,基本是近几年招考的。而50岁以上的教师有42人,且多数为女性。45--50岁的中年老师约占总数的50%。教师"青黄不接"的尴尬已成现实。

另外,为全面完成"2020年消除大班额"目标,教师的短缺问题还会"雪上加霜"。

近些年来,由于教师地位和待遇问题还没有得到切实提高,而教师的责任和工作又越来越重大而繁重,因此,师范院校招生频频陷入尴尬。一本上线考生报考教师专业的少之又少,大都是少量一些二本以下考生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选择了教师这行。



针对这些师范院校类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孩子,家境和社会关系单纯的),毕业后,找个中小学教师的职位,还是比较容易的,而且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有志于教育事业。

虽然目前待遇稍差些,但随着国家对教育和教师的不断重视,必将很快得到较大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