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從商朝到漢朝上千年而不衰,“戈”為何成為中國獨有的兵器?

劍、矛、斧、戟、箭、刀、弩……古代冷兵器,尤其是早期的兵器,基本上我們有的別人也有,東西方文明雖然很長時間內各自獨立發展,但在兵器的發明上,總能殊途同歸。

唯獨有一個例外,它曾經在中國盛行了上千年,是中國早期戰場的標配,然而,令人困惑的是,除了中國及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以外,幾乎不見它的蹤影。

從商朝到漢朝上千年而不衰,“戈”為何成為中國獨有的兵器?

它就是戈。

中國文化中,無處不是戈:成語中有大量的戈——金戈鐵馬、止戈為武、化干戈為玉帛,漢字中也有戈——戰、武、鉞、戎、戧、戟。

可是在國外卻找不到任何與“戈”相關的文字或實物,不是因為叫法不同,而是壓根就沒出現過。

為何如此?

關於這點,五花八門的解釋很多,地緣特性就是其中之一。


眾所周知,在古代戰爭中,戈與戰車是標配,兩者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幾乎同時出現:

目前發現最早的戈出土於二裡頭遺址,距今約3500年;最早的戰車實物來自安陽殷墟,距今也有3300多年。

從商朝到漢朝上千年而不衰,“戈”為何成為中國獨有的兵器?

殷墟車馬坑

戈的產生是否是為了滿足車戰的需要,這一點還無法確定,但毋庸置疑的是,戈確實是因為車戰而盛極一時,成為商周時期的主要兵器之一。

所以,戈的誕生和發展必然與戰車有著莫大的關聯。

可問題是,戰車這種古代戰場上的“重型裝備”並非中國獨有,在很多國家都能看到,甚至誕生時間也比中國要早得多。

根據考古資料顯示,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在5000年前已經出現了畜力攬車;在4600年前的烏爾王陵出土的軍旗上,已經出現四輪戰車的形象;3300年前的卡迭石之戰,古埃及與赫梯人更是出動了近6000輛戰車進行交戰……

從商朝到漢朝上千年而不衰,“戈”為何成為中國獨有的兵器?

蘇美爾文物上的戰車形象


既然都有戰車,為何只有中國的戰車配備了戈,別的國家卻不見使用呢?

是戈不好用?還製作工藝太複雜?

都不是。

原因很簡單,因為不適用

為何我們的戈放到國外就不適用了呢?

因為我們的戰車和別家的不一樣

為何我們的戰車會與別人的不同呢?

因為我們的地理、氣候環境與它們有所差異

打開世界地圖,把四大古文明區都標記出來:

從商朝到漢朝上千年而不衰,“戈”為何成為中國獨有的兵器?

尼羅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黃河長江中下游流域、印度河流域。

其中,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由於戰車的實物資料有限,暫且不論,我們先來對比一下尼羅河、美索不達米亞與黃河、長江中下游三大中心。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雖然與其他兩個中心處於相近的緯度範圍,但是氣候與地貌環境卻存在很多差異。

尤其在三千多年前,中原地區氣候溼潤、植被繁茂、湖泊河網縱橫交錯,從甲骨卜辭中記載的多次降雨及麋鹿的狩獵活動可知,這裡曾經降水充沛、山林沼澤眾多,土質較為鬆軟

因此,車輛在行進過程中常遇到阻礙,且容易陷入泥土坑裡

從商朝到漢朝上千年而不衰,“戈”為何成為中國獨有的兵器?

春秋時期晉、楚兩國的邲之戰就是一例:晉國軍隊在逃跑過程中,正是由於戰車陷入泥坑裡,才被楚軍追上,最後還是靠楚軍幫忙修車,才得以逃脫。

公元前2000-3000年的兩河流域,日照充足、降水較少,土壤乾燥堅硬,文明的中心——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的衝擊下形成,地勢平坦、開闊。

古埃及地區同樣也是氣候乾燥炎熱,其主要區域包括尼羅河谷底、三角洲沖積平原及尼羅河兩側的沙漠地帶,這裡山地丘陵較少地勢特徵也是一望無垠、開闊平坦

從商朝到漢朝上千年而不衰,“戈”為何成為中國獨有的兵器?

尼羅河沿岸


兩種不同的地緣特性,使東、西兩大文明的戰車走上了兩條不同的發展道路

如果說西方的戰車是跑車型,那麼中國的就是越野型

中國的戰車體型高大,承載能力和通行能力較強,適合地形起伏、沼澤眾多的地區;

古埃及與西亞的戰車體型輕巧,在速度上具有優勢,適合開闊平坦的地形。

從出土實物上看,商代戰車的車輪直徑為1.3-1.5米車輪輻條多達26根,西周時,輻條數增至28根;而古埃及與西亞的戰車,車輪直徑基本不超過1米

輻條數大多為4根,最多也不過8根。

車輪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戰車的載重能力與速度快慢,這點,參考現代賽車與越野車就清楚了。

從商朝到漢朝上千年而不衰,“戈”為何成為中國獨有的兵器?

東周戰車(上),埃及戰車(下)

考古人員對圖坦卡蒙的陵墓中出土的戰車進行了復原與測試,發現其重量僅有

35公斤,最高時速能達到38公里/時,可謂古代戰車中的“超級跑車”了。

此種戰車的特性,使得它在作戰過程中,摒棄了短兵相接,選擇了速度衝擊,並通過遠距離弓箭射擊來消滅敵軍勢力,當戰車損毀時,戰車上的人員才會改換短矛,下車近身搏鬥。

所以,在埃及的軍隊編組中,戰車部隊與步兵部隊是分開的,兩大兵種各自擔任不同的戰鬥任務,獨立作戰。

與之不同的時,中國的戰車由於體型較大、速度較慢,戰車需要在步兵的掩護下,通過雙方的錯轂格鬥進行作戰,屈原在《九歌·國殤》中對這種作戰情景進行了生動描述: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作戰方式的不同,使得商周時期的軍隊編制與西亞地區產生了差異。

那時的戰車與步兵是混合編制、協同作戰的,所謂的“千乘之國”中的“一乘”,指的不是一輛戰車,而是1輛戰車+72名步兵

此種編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戰車的速度要求,如果中國戰車的速度達到埃及的每小時38公里,可能戰車都跑沒影了,步兵還沒趕到呢,這戰還怎麼打?


“錯轂格鬥”——即兩車相錯時短兵相接的戰鬥方式,使得具有“勾、啄、掃、劈”等多種擊殺功能的戈成為了車戰中最重要的兵器

從商朝到漢朝上千年而不衰,“戈”為何成為中國獨有的兵器?

錯轂戰鬥示意圖

在車輛急行時錯轂戰鬥,機會稍縱即逝,如果使用矛、劍等功能較單一的武器,想要準確地刺中對方,難度太大,而以揮動為主的戈,打擊範圍比較廣,近車作戰時,持戈的士兵只需揮戈橫擊,只要對方處於自己的攻擊範圍內,就有較高的概率擊傷對方,或者把對方從車上勾拉下來,再加上戰車的運動勢能,其打擊效果更是成倍增加。

因此,戈比其他長兵器更適合近車作戰,這也是它能成為中國早期主力兵器的原因之一

戈,在中國流行了千年而不見衰,在其他文明古國中卻始終不見蹤影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地緣因素是為其一。

中原地區的特殊地理環境致使戰車走向與西方迥異的“越野”道路,戰車的不同性能又造成了作戰方式的不同,作戰方式的差異最終導致了兵器的不同選擇。

因此,戈能成為商周戰場的主流,卻在西亞與埃及找不到半點蹤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