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超8300萬個體戶,解決2億人就業,40%靠外賣“死撐”?

疫情之下,個體戶們到底要怎麼樣才能紓困解難呢?如今,雖然復工復產漸漸走上正軌,但是個體經營戶們著實是有苦難言。人們減少了自己的娛樂活動,加之學生復課時間的持續延遲,個體經營戶們的消費人群大大減少。

前幾日,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和支付寶聯合推出了《中國個體經營戶系列報告之一》。數據中顯示,在1月31日之後的兩週時間內,湖北的個體經營戶的商戶量以及交易量下降了59.3%以及69.7%,而全國其他地區則下降了40%以及50%。

中國作為一個服務業大國,個體經營戶們在社會中擔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一行業不僅僅是就業穩定器,而且還能促進市場經濟的運行。可以發現,我國的個體經營戶們幾乎是遍佈了全球各地,無論是城鄉角落還是街頭巷尾,我們都能看到個體經營戶的存在。

所以說,個體經營戶一直在國民經濟中佔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如今的一場疫情,對國內的個體經營戶們造成了很大的衝擊。那麼,國內有多少個體經營戶正在遭受疫情影響呢?

超8300萬個體戶,解決2億人就業,40%靠外賣“死撐”?

本次《報告》中的數據都是基於支付寶的二維碼收單工具“碼商”得出的結論,據悉,在2018年的時候,我國個體經營戶的總量約為9776.4萬戶。

在2月27日的“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發佈會”中,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副局長透漏,目前我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約為8331.3萬戶,帶動就業超過2億人。

《報告》中還顯示,國內個體經營戶們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其一年可以創造約13.1萬億元的營業額,全年產生大約839億筆交易。所以說,這長達1個多月的“封閉期”,已經不僅僅是個體經營戶們損失慘重了。

如果疫情還不能完全消散的話,那麼個體經營戶們的日子可要越來越難過了。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他們有序復業,支持經濟的復甦呢?

超8300萬個體戶,解決2億人就業,40%靠外賣“死撐”?

北大的報告中指出,數字信貸的發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緩解疫情衝擊的作用。根據數據顯示,數字信貸發展水平每增長1%,那麼疫情對經營的衝擊就會減少將近2.57%。

在2月25日的時候,網商銀行公佈了一份數據。在過去1個月的時間裡,取用過貸款的小店在將近1個星期之內的單日流水要比節前增長了將近46%。另外,網商銀行透露,在疫情爆發的此段時期內,銀行已經為各地的小微企業發放了將近250億元的免息貸款。

超8300萬個體戶,解決2億人就業,40%靠外賣“死撐”?

據“螞蟻金服線上小微調研”調查的數據可知,目前有80%的小店都在面臨資金缺口。其中,大部分小店的缺口都在1萬-10萬元左右。其實,目前最困擾商戶們的也就是資金鍊斷裂的問題。

現在,收入減少但是開支依舊還是要承擔,所以這讓不少企業及商戶們缺乏大量的資金儲備。而和從前的傳統銀行不一樣,數字金融企業在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方面有著絕好的優勢。在不需要直接見面以及不需抵押資金也能風控的時候,也能為人們提供較為便捷的融資通道。

如今,因為疫情的影響,人們足不出戶,不少小店只能開啟外賣模式。據悉,在一些既可以到店又可以外賣的店中,其疫情期間的外賣佔比已經從原先的49%升到了60%左右。

但是,現在還有一個比較“糟糕”的狀況。數據顯示,在針對餐飲小店的調研中,有41%的小店在利用外賣實現微薄的收入。但是,其中有20%的店是從來沒有使用過外賣的。所以,就算外賣可以在短時間內支撐小店收入,但是這也不是一個長久的辦法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