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考古專家在火山灰下發現焦黑的長麵包棍,切開一看,才知道是寶貝

2000年前,一場特大的災難降臨在了赫庫蘭尼姆城中,原本繁華無比的城市,瞬間成為了火山下的廢墟。2000年後,當考古學家們對該遺址進行發掘時,不僅找到了很多建築,同時也發現了不少焦黑的長麵包棍。當人們偶然將這些麵包棍打開後,才驚訝地發現它們居然都是寶貝。它們究竟是什麼?裡面又會存在什麼有價值的珍寶?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考古專家在火山灰下發現焦黑的長麵包棍,切開一看,才知道是寶貝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維蘇威火山位於意大利那不勒斯市東南11千米處,是歐洲陸地上一座著名的活火山,被稱為是“歐洲最危險的火山”。為了時刻監測這座海拔為1281米的活火山,人們還特意在其上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火山觀測點。
維蘇威火山一旦噴發,其巨大的破壞力簡直令人難以置信。著名的龐貝古城,其實就毀於該火山於公元79年的噴發,而在此次災難中,赫庫蘭尼姆城也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考古專家在火山灰下發現焦黑的長麵包棍,切開一看,才知道是寶貝


18世紀中葉,有考古學家曾經來到此地進行探測性發掘,令人驚訝的是,在厚厚的火山岩之下,他們居然發現了一塊巨大且精美的大理石地板。該大理石地板明顯經過人為的加工修飾,其表面光潔平整,可以看出當年的風采。在此狀況下,考古學家們繼續對該地進行挖掘,果然在地下找到了一座古代別墅的遺蹟。

考古專家在火山灰下發現焦黑的長麵包棍,切開一看,才知道是寶貝


專家在接下來的發掘中,他們發現,出土的古代別墅遺蹟面積很大,甚至超過了一個大型足球場。由於火山岩漿徹底將該別墅包裹起來,所以其內部結構看起來相當完整,甚至有不少文物依稀保持著原來的樣子。
這座古代別墅內,考古專家們發現了花園、水池、以及一座規模不太大的圖書館。不僅如此,別墅內還有大大小小几十尊青銅以及岩石雕塑,彷彿在訴說著主人當年的輝煌與地位。

考古專家在火山灰下發現焦黑的長麵包棍,切開一看,才知道是寶貝


考古學家們認為,該別墅的主人應該是盧修斯·皮索,他是古羅馬著名的政治家與參議員。當然,這些身份並不奇怪,他最顯著的地位,還是古羅馬凱撒大帝的岳父。
從別墅的規模與風格來看,盧修斯·皮索應該是一位崇尚享樂之人,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裡就是古羅馬為數不多的“天堂勝境”。
隨著發掘工作的愈加深入,考古學家們也開始將目標鎖定在別墅的圖書館區域。要知道,對於歷史領域來說,能夠發現古代的文字資料,絕對稱得上是獲得了一批無價之寶。

考古專家在火山灰下發現焦黑的長麵包棍,切開一看,才知道是寶貝


可是事實並非專家們想象的那樣簡單,盧修斯·皮索別墅的圖書館內,居然連一本書都沒有。取而代之的是,一根根被燻成烏黑的麵包長棍。專家們也氣得直搖頭,認為盧修斯·皮索真是偽君子,竟將自己這樣一個貪吃鬼包裝成崇尚知識的飽學之士。
不過專家們很快便打消了這種想法,因為當他們打開面包長棍後,居然驚奇地發現,在其焦黑的外表下,還隱藏著諸多希臘文字。此時所有人才明白,原來地上這些看似無用的焦黑麵包棍,竟都是一卷卷莎草紙書籍卷軸。
這個發現雖然令人振奮,但是一個問題也隨之產生了。這些2000多年前的莎草紙書籍卷軸,內部早已經粘連在一起,一旦被強行打開,可能會嚴重破壞其中的文字。
在研究期間,考古專家們曾試驗了許多種方法,比如水浸、凝膠溶解、氣體舒展等,其效果都不甚理想。最終專家們還是採用了一個絕招,準備利用CT掃描技術,對莎草紙卷軸進行“虛擬開卷”。

考古專家在火山灰下發現焦黑的長麵包棍,切開一看,才知道是寶貝


“虛擬開卷”的原理很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同步加速器製造一種鑽石光源,利用它來掃描層層莎草紙上的字跡。一旦掃描成功之後,就可以利用電腦軟件的成像技術進行破解,繼而通過數據計算在屏幕上顯示文字的墨跡。這種特殊的文字讀取技術,絕對稱得上是高科技,也是未來考古領域發展的新方向。
小編相信,隨著考古技術的進步,盧修斯·皮索別墅內的莎草紙內容,終將會得到很好的破解。屆時不僅可以讓我們大飽眼福,也能為考古領域提供更多寶貴資料,更能為研究古羅馬歷史找到重要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