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火影忍者》裡,為什麼大家會說“佩恩之後無火影”?你怎麼看?

五常大米和小米


至於為什麼很多人覺得是“佩恩之戰”之後呢,其實我覺得這一戰確實算是一個分水嶺。曉組織作為貫穿火影前期最神秘的組織,在這一戰算是徹底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而通過這一戰,我們也瞭解到火影世界的傳承,其實大家的願望都是很美好的,就是構建一個沒有戰爭的忍者社會,只是每個人可能經歷不同,內心的陰暗面不同,所以產生了很多偏激的方式。但所謂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在有了鳴人這種新一代積極樂觀美好,信念強大的忍者存在,才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絲光明。我想這是火影想表達的。



所以其實故事到這裡,我認為恰到好處,希望得以保留、傳承,讓人充滿聯想。至於之後越來越離譜的忍界大戰,節奏拖拉,戰鬥系統紊亂,大炮滿天飛,越想圓前面的故事,反而越是偏離了最初火影的本質,無論是忍者之間的戰鬥方式,還是越來越暗黑的風格。總之,不是我所喜歡的。


以上,這是我認為對於這個“佩恩之後無火影”這個問題的拙見。謝謝觀看,順手點個讚唄!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也歡迎交流討論。


圖萌小鋪


佩恩之戰是火影的一個重要分水嶺,火影世界的設定和戰力體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劇情也不如前期的精彩,在這裡我主要從三點去剖析原因:

1. 價值觀的變化。

佩恩大戰之前更加強調努力、團隊合作、戰鬥策略的重要性。

沒有豪門血統也沒有天賦的小李通過努力也可以超越天才寧次;忍者之間的戰鬥更多是以小隊形式的攻防戰,通過互相的配合還有戰鬥策略來取勝。最突出的就是中忍考試危機的時候,鹿丸帶領的小隊執行奪回佐助任務,那場戰鬥堪稱精彩絕倫,無論是寧次與鬼童丸的鬥智鬥勇,還是丁次服下三色藥丸時的熱血戰鬥,都看的我們心潮澎湃。

佩恩大戰之後開始弱化團隊作戰和策略的作用,開始比誰的外掛多了。

佩恩之後基本沒有那種拼智商拼策略的打法了,一上來就是放大招,沒有那種燒腦的快感了,戰鬥的贏家通常都是比血統和外掛。比如說佩恩死之後最大的反派變成了面具男帶土,帶土的能力本身就是個外掛,誰都打不到他,基本是無解的,只不過後期岸本強行解釋說和卡卡西的時空間忍術相同,這才使得人家有機會攻擊帶土。

2. 劇情發展越來越生硬,越來越不合理。

我們來先梳理一下火影中的大反派變化路勁:大蛇丸—曉組織—佩恩—面具男—帶土—斑—黑絕—輝夜

我們看火影最開始的大反派就是大蛇丸,從中忍考試大蛇丸攻擊木葉,到大蛇丸拐走佐助,劇情發展還很流暢。

接著曉組織開始浮出水面,迪達拉擄走風影我愛羅、阿斯瑪小隊戰殭屍小隊、鹿丸小隊找飛段復仇、自來也與佩恩大戰,佩恩襲擊木葉戰等等,高潮一波接一波,但是都互相有聯繫有鋪墊,看的火影迷門目不暇接,真可謂是“一時更新一時爽,一直更新一直爽”啊。

佩恩死後,帶土這個死了十多年的人突然冒出來成了曉組織的老大,如果說帶土的出現還有前期野原琳之死來鋪墊的話,那後面讓斑爺出來做老大又是想搞什麼事情,還賦予了斑那麼強大的戰鬥力,顯得前面出現的高手都一下子變成了渣渣,為了劇情繼續發展下去,以主角的技能已經不夠打倒大反派了,怎麼辦,只好開外掛了,竟然還把六道仙人都搬出來了。竟然在瀕臨死亡之際能夠遇見死了幾百年的六道仙人,還能瞬間傳內功提升戰鬥力,真是太扯了。

更扯的還在後面,如此牛掰的斑爺都快革命成功了,竟然被那個毫不起眼的黑絕一招黑虎掏心就幹掉了,這讓我怎麼也不能接受啊,岸本你出來,你告訴我你是怎麼想的。

黑絕幹掉斑之後本來召喚出來的輝夜應該要更牛才對,結果一個號稱查克拉始祖的人物竟然是個弱智的,跟鳴佐大戰的時候就是黑絕怎麼瞎指揮她就怎麼瞎打,完全沒有老大的氣質好不好。

總之,吐槽了這麼多,就是覺得佩恩之後的火影一來劇情極不合理,而來故事也不吸引人了,完全就是拖劇情,岸本大佬,打完佩恩就大結局不是挺好的嗎,這樣我也不用追得那麼辛苦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有不同理解的歡迎留言交流,要是喜歡我的話別忘了點贊關注哦!


圓肚肚


“佩恩之後無火影”,說這句話的人可能沒把火影看完,我完全不同意這個說法,但是我理解說這句話的人。下面我來說一下原因。


第一,說“佩恩之後無火影”這句話背景

佩恩篇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火影忍者動漫都是TV原創劇情。或者說是火影忍者日常劇情,要麼就是反反覆覆的回憶殺。沒什麼主線,也沒什麼大的戰鬥場面。給人落差太大了,所以就有觀眾開始抱怨,並流傳出了這句「佩恩之後無火影」。如果你現在看火影忍者精簡版,沒有中間這些拖時間的無聊劇情,絕對不會說出這句話。

第二,佩恩之後火影忍者的主線劇情才出來

佩恩之前,火影忍者到底說的是什麼,是沒人知道的。很多謎團也沒有解開,面具男是誰?他有什麼目的?曉收集尾獸到底有什麼用?佐助的最終歸宿是什麼?有很多坑都還沒有填,你跟我說“佩恩之後無火影”?

佩恩之後,鳴人開始修煉尾獸模式、五影會談、帶土宣佈第四次忍界大戰開始、五個隱村開始結盟、第四次忍界大戰、月之眼計劃、輝夜復活以及被封印……。這些重要的核心劇情都是在佩恩之後。佩恩頂多算一個小Boss。



第三,佩恩之後,很多重要人物才開始出現

火影忍者裡有很多重要人物開始出現,或者從幕後出現在臺前。曉的幕後老大帶土、當年大蛇丸的小跟班藥師兜、水影照美冥、下代水影長十郎、土影大野木、黑土、雷影艾、八尾人柱力殺人蜂、穢土轉生眾,歷代五影、歷代火影……。這些人都是佩恩之後開始出現在舞臺中央的。


第四,佩恩之後,有很多精彩的戰鬥場面,盤點一下。

毫無疑問,佩恩篇是動漫火影忍者裡的一個高潮部分,是整個動漫的精華之一,戰鬥場面也是最精彩絕倫的。可以說曉組織的所有戰鬥場面都很精彩。但是,佩恩之後也有很多不亞於之前的戰鬥。

佐助vs團藏、佐助vs五影、佐助vs八尾、鬼鮫vs八尾、五影vs穢土斑、鳴人vs三代雷影、夜凱vs斑、鳴佐vs六道帶土、鳴佐vs六道斑、鳴人vs佐助、鳴佐vs大筒木輝夜……。精彩戰鬥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說“佩恩之後無火影”的人,只是一句抱怨的話,並不是火影忍者真的應該在佩恩篇結束。佩恩只是一個小Boss,只是一個小高潮而已。


用戶6635957324


火影忍者是日本漫畫家岸本齊史的作品,是一部連載15年的熱血少年漫畫,讓我們對付忍者這個職業有了新的夢想。也出現良多經典的人物,木葉太陽的鳴人,為了弟弟付出通通的宇智波鼬,從招人煩到獨當一面的春野櫻,等等

若是要火影迷選終局的話,我想會有很大一局部火影迷會選擇佩恩篇作為終局,從各方面來說佩恩篇都是最合適作為終局

1.佩恩作為大boss空氣襯著的到位

最後把佩恩和曉襯著的是忍者世界的大反派,根基上的壞事都是曉構造做的,要不是最後有把帶土放置進曉中,後面能不能出來神仙打鬥都難說

2.佩恩篇的終局真的很適宜做終局啊

鳴人打敗佩恩後,回到木葉後體力不支,而卡卡西教員扶住鳴人,揹回村落裡,村民都等著鳴人向他叩謝,那一個場景俄然就想到鳴人說想要村裡的人認可他,那一刻他就已經做到了。哪裡作為終局是非常好的。可是岸本沒有那麼做。

3.鳴人在佩恩篇裡獲得的激情還都以積極向上的激情為主

長門和鳴人的對話,長門信託鳴人選擇拋卻再次鞭撻打擊木葉,但在這篇之後鳴人收成到的激情都以負面激情為主,伴侶教員的離去,對付佐助舉動的不理解,對付本身的不信託。雖然末了仍是打敗了輝夜也和佐助打了一架,但鳴人太陽般的笑臉已經沒有了。

4.最首要的仍是佩恩篇後,火影的劇情完跨了

佩恩之後的劇激情覺很勉強加上的感受,即使有大排場的忍界大戰扯出鳴人的身世,血統基因,因果輪迴的論調,讓好好的一部窮小子靠全力靠嘴炮逆襲的作品,成為了人家本來背景劇很兇猛。就鳴人的身份來說跟木葉丸是一樣的,還記得阿誰前期勢利的惠比壽教員嗎

但末了火影仍是擠入神壇,是由於情懷,作為一部十五年中最少有十年在宣傳正能量的作品該獲得的獎賞。

若是可以,真的希望火影結束在佩恩篇。


一個腦洞大的人


個人覺得,並不能說佩恩之後無火影。

首先,我覺得火影一直堅持下來表達的思想是,火影沒有反派,無論是開始的boss,再不斬,我愛羅,大蛇丸,曉,帶土,斑,包括佐助吧,最後都被洗白。這是火影裡面一直沒有變過的。也是火影裡面的核心。

第二,根據我的分析,火影其實一開始就是一個失衡的狀態,就是尾獸,這可以是一直被詬病最大的buff。可以說,鳴人的一路成長,都離不開九尾帶給他的力量。很多時候到關鍵時刻就利用九尾,為鳴人開掛,之後,也變得越來越合理化。所以我們發現,在第一集開始,尾獸已經為最後輝夜復活埋下最早的伏筆。

第四,曉的出現,正正是為了復活輝夜做出的最大鋪墊。首先,開始我們一直不知道尾獸的真正作用,為何會有尾獸。然後曉不斷的收集尾獸力量,而且面具男的身份的出現,六道仙人,無限月讀的傳說,已經很好的證明,輝夜最後出現有很好的合理性。

第五,忍界大戰,兜用穢土轉生,和白絕軍團。個人覺得沒有很大問題,加入沒有穢土轉生,單憑白絕軍團,絕,帶土,兜,鬼鮫。可以說,場面上遜色不少。也確立了忍者聯軍的必要性。

當然,火影最後確實是爛尾了。我覺得有很多方面的。首先就是從頭到尾的回憶。可以說,重複的回憶也不少於50集。特別是佐助回憶鼬那一段。還有忍界大戰也有很多無謂的回憶,個人覺得不如好好的補充其他尾獸的故事更加好。可以說,尾獸我們熟識的當然是九尾喇嘛,一尾守鶴,八尾牛鬼。略知一二的是三尾磯撫,四尾孫悟空,六尾犀犬,七尾重明。而基本出現不到幾分鐘的是二尾又旅,五尾穆王。我覺得,寫多點關於尾獸故事,肯定比不斷的回憶,好很多。也不至於後期劇情推進得太快,而變的爛尾。

不過,我並不覺得,佩恩之後無火影。我覺得,故事從開始,到最後,基本可以說是緊密相連的,已經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一部動漫作品了。只是過多的回憶,最後為了儘快完結,劇情推進失控,而變得爛尾收場。


說動畫聊生活


可以說佩恩突襲木葉村是一個分水嶺,在這之後評價就在也沒有回升過,畢竟這裡位置還是忍者的戰鬥,那之後的機會就神仙打架,沒有了過去的嚴密的劇情、放棄了完善的戰鬥系統,直接導致了後期戰鬥已經成了放棄思考互放大招的戰鬥。

可以說火影之前的戰鬥結印、屬性、體術、通靈術,各式各樣的戰鬥互有制衡也會相互鬥智,能夠決定一場戰鬥勝負的不單單是忍術更重要的是戰鬥的智慧,這才是火影戰鬥中非常吸引人的精粹,而且戰鬥的過程中並沒有真正的最強或者最弱,相信所有人都喜歡那種瞬間扭轉敗局的爽快感。

或許是因為前期的佈局實在優秀,先不說裡面各式的人物,單單就當中的忍術就有說之不盡的話題,各式結印的組合,查克拉的屬性,相互剋制的忍術,武器和體術開始整個戰鬥系統可以說鋪展得十分的完善,基本上可以直接當做遊戲的戰鬥系統,這個優秀的系統最可惜的是隻是完整地執行到佩恩階段,之後就幾乎完全崩塌。

在劇情上缺乏以往的沉澱,以往引出一下個大敵都在之前埋下了引子,從大蛇丸到曉,但之後劇情就恍如脫韁的野馬,一下子就把帶土提上來然後宇智波斑再到輝夜,這種節奏簡直就是快進一樣,五影大會之後馬上就陷入了忍界大戰,這似乎就像趕劇情似的明明就缺乏理由但硬生生就發生了。

戰鬥的尤其是戰鬥的平衡部分最後就完全放棄,這幾乎是所有熱血少漫畫的通病,到了後面那就總是隻有主角才有所作為其他人都只能夠看戲,岸本那就直接讓所有人都陷入無限月讀,這邊連戰鬥的畫面都可以省了,這樣下來可以說是最簡單的boss戰,打下來也就是第七班和輝夜五人在打,真的可以省不少心思。

眾多角色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不少人還活不過三集,而越往後也就越沒有其他忍者的事情,幾乎每個招式都能夠毀滅木葉村好幾次,也就是除了凱特其他人都只能夠在一邊看,這就完全的把之前眾多角色一口氣放棄了,這讓不少粉絲相當的不滿。

可以說火影幾乎把它之前乃以成功的要素都拋棄,卻無法找到新的元素得到原來讀者的認同,忍者雖然是使用忍術來戰鬥但總不可能就單靠忍術來決勝負,因為後期的戰鬥幾乎就是你出大招我來一個比你更大的,越大越大,要不就是剛剛耗盡查克拉完事,要不就是無限查克拉,總之幾乎就沒有了之前的各種在困境中鬥智的精彩。


穿越者HARO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新秀

在火影動漫中,有這麼一個人物,他叫做佩恩。佩恩是一個7人小組,其中有一個人是本體,在幕後操作其他6個人。而在另外的6個人中,彌彥是天道佩恩,其力量最強。擁有神羅天徵、萬象天引以及地爆天星等超S級忍術。

佩恩登場的時候總會想起專屬音樂,很多漫迷因此喜歡上佩恩這個角色,當然,雖然他在動漫中是一個反派。佩恩本體基本沒有怎麼示人,出現的都是彌彥。或許是因為紀念彌彥犧牲才這麼做的吧,也可能是為了實現彌彥的願望,實現忍界的和平。

很多漫迷都有這種認識:佩恩之後無火影,對此你是如何看待這個說法的?

其實這麼說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佩恩這個人物塑造的太過於精彩。從曉成立初期,彌彥、長門和小楠,他們三個人在自來也老師的教導之下,想要實現忍界的和平。可是他們也知道這是一件相當難的事情,很多人認可他們的想法,並加入曉。因為某些原因,彌彥犧牲了,長門也因此被改變。憤怒加失去理智,便成為了如今的模樣。

可能是六道仙術有自身的缺點,長門逐漸衰老。在佩恩襲擊木葉村的時候,他也是第一次跟鳴人見面。這是兩個師兄弟的較量。從力量上來看,鳴人和佩恩的力量相當,但是佩恩最後被鳴人的嘴遁打敗(即火之意志)。佩恩為了贖罪,用本應該復活宇智波斑的輪迴天生之術拯救了木葉村忍者。

佩恩之後無火影,其實就是從這裡來的。可以分為三個原因來闡述。

第一:佩恩作為一箇中級反派boss

佩恩是動漫中的一箇中級反派boss,他的經歷讓動漫達到了一個高潮。這個高潮完全可以媲美火影的大結局。所以說佩恩之後無火影。這個說法是值得認可的。

第二:佩恩能夠在最後時刻懸崖勒馬

佩恩的力量很強大,但是他始終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實現忍界的和平。正因為如此,鳴人才可以跟佩恩本體溝通交流。假設見面的時候就來個你死我活,那麼劇情也就不會有這個走向了。佩恩最後能夠懸崖勒馬,這完全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這個夢想恰好跟鳴人夢想的一致。

第三:佩恩之後的故事顯得有點扯

佩恩之後,又出現了一個新的人物,他就是面具男(帶土),這個人也想實現和平的夢想,但是是為了個人。他看到琳被卡卡西殺了,所以很憤怒。想要把整個忍界都控制在自己的無限月讀之下,來實現自己的和平夢想。這個就不切實際了,感覺就是因為一個人才弄出這麼多的事情。所以後半部分的動漫不怎麼好。

對此,你認同小新秀的看法嗎?


動漫小新秀


這個就要看對火影的忠實程度了,一般從一開始就追火影的人來說認為佩恩之前的火影非常好看,耐看!而對於半道入門的火影迷來說感覺無所謂!

其實在佩恩之前的火影故事發展的節奏不是很快,各種設定都非常的合理,比如忍術是需要結印的,查克拉是有限的,血繼限界是稀有的,村子是需要接受委託的等等!

但是到了後來,基本上就是各種外掛滿天飛了,查克拉無限,可以無限的使用忍術,而且不需要結印了,意念控制就可以了,血繼限界幾乎不是什麼稀奇的技能了!動不動就毀滅一個國家甚至毀滅世界,特別的斑和初代的變態忍術,我想即使他們活著的時候也沒有這麼強力吧,否則為什麼會與其他村子的初代們商量事呢,直接征服就搞定的了!前後感覺邏輯不太通順,也許是後來岸本強行加進去的設定!

單說穢土轉生這件事,可以看到當初大蛇丸轉生出初代二代的時候戰鬥的範圍不過屋頂大小(雖然最初的穢土轉生精準度不高,但是該有的實力還是應該有的吧),可是到了後來大蛇丸再次轉生的時候,那效果和威力就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也就是比較誇張的了!

當然這種誇張是為了迎合大多數觀眾的要求才出現的,但是與最初的設定已經偏離了很多!


墨風蒜瓣


岸本對於整體火影劇情的設計,在佩恩之戰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佩恩之戰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分水嶺,如果你對漫畫作品的節奏有一定了解,很明顯可以感到,佩恩之戰後火影劇情節奏變得很快而且越來越不合理,岸本根本就沒有想好接下來的劇情走向,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

舉個例子,疾風傳之前,火影裡最大的BOSS是大蛇丸,中忍考試、三忍之戰、佐助奪還戰都圍繞著大蛇丸展開。

疾風傳開始後直到佩恩之戰,火影裡最大的BOSS是曉組織,風影奪還戰、阿斯瑪飛段之戰、鹿丸復仇戰、自來也喪命等等,曉組織成員都扮演了最重要的敵人。甚至前期作為BOSS的大蛇丸,也曾是曉的成員。

你會發現,這些劇情前後邏輯都較為完善、劇情進展合情合理、節奏張弛有度、伏筆層出不窮,全都建立在曉組織作為反派大BOSS的基礎上。換言之,當佩恩之戰中作為曉組織老大的佩恩六道(長門)被擊敗後,岸本之前所設計的所有劇情、伏筆都用完了。

所以接下來岸本只能勉強畫新BOSS維持火影劇情,缺乏大局觀和遠見成了火影后期爛尾的罪魁禍首。我們可以把佩恩之戰理解成《死神》裡的藍染之戰,死神的作者久保帶人只把劇情大綱設計到擊敗藍染為止,藍染死後,《死神》後面狗尾續貂的劇情馬上人氣大跌,成了全球公認的笑話。

想想佩恩之戰後,帶土、斑、輝夜、佐助輪流成為反派,因為缺乏鋪墊,讓人感覺每個BOSS都缺乏立體感和動機,完全沒有身為反派的感覺。特別是輝夜,岸本為了讓這個角色出現,強行改變了之前很多劇情設定,間接帶崩了六道仙人的人設。岸本甚至在輝夜出場時才通過鳴人佐助的強行“解說”來告訴讀者們“輝夜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可想而知這個角色的塑造已經失敗到什麼地步。

跟大蛇丸決戰時,讀者想的是“終於要打大蛇丸了!”

跟佩恩決戰時,讀者想的是“終於要打曉的老大了!”

跟帶土、斑、輝夜決戰時,讀者想的是“帶土?不是早死了嗎!斑?死得更早啊!輝夜?那是誰?”

缺乏鋪墊、角色塑造失敗,大致就是這種感覺。

另一方面,在作戰場面上,佩恩之戰堪稱火影巔峰一戰:鳴人利用各種計策接連擊敗佩恩六道中的前五道,仙人模式大展神威,天道的神羅天徵恢復後展現了極強的壓制力,雛田在關鍵時刻衝出來表白,鳴人因此暴走,九尾差點破體而出,最後恢復神智的鳴人用最後最聰明的影分身計策擊敗了天道。

很多人沒意識到,火影之所以會火,不是因為忍術設計得有多好看,而是因為前中期火影劇情裡的戰鬥有著豐富多彩的戰術策略,這種經常能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的計謀搭配上激烈的忍術對決,才成就了火影今天的地位。

佩恩之戰後,這種用腦子戰鬥的場面越來越少,到了第四次忍界大戰時,我甚至可以說這不是忍者的戰爭而是魔法師的戰爭,隨便誰都能搞出個毀天滅地的超大型忍術,壯觀確實壯觀,可這不是忍者!

影級滿地走、禁術不如狗,這些缺點都是從佩恩之戰後開始萌芽的。


魔術狗


首先回答問題:從開始對抗曉組織,到VS佩恩,無論是劇情還是打鬥場面,都是非常精彩的,至於大家說的“佩恩之後無火影”這個話題,我個人覺得不存在,反而劇情越來越精彩,可能只個人想法不同,我先說下我的觀點:

觀點一:佩恩的劇情部分,正好是主人公鳴人的一個飛躍成長的過程,當大家都對佩恩無助的時候,鳴人出來救場,成為大蛤蟆仙人所說的“預言之子”這個橋段對我個人來講,是激情澎湃的,總結一句話來講,邪惡無法戰勝正義,只是這個過程講的比較精彩,同時又對人性的闡述總結非常到位,講述了人性的善與惡的抉擇!

觀點二:其實鳴人戰勝佩恩是劇情的一個轉折點,鳴人得到了飛躍的成長,正好也是產生了後面忍界大戰的一個點,我個人覺得,佩恩劇情雖然好看,但沒有忍界大戰那麼精彩,無論從打鬥還是鳴人的成長,都來的比佩恩更為精彩,大家可以仔細品味一下

觀點三:當然了,很多人覺得佩恩之後無火影,可能也是個人欣賞角度不同,畢竟一部作品會有很多不同的評價,最主要是看的開心,舒服就行

回答的不好,請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