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適宜北方地區一季作區種植的土豆優良品種

該區以種植高產、抗晚疫病、抗病毒病、中晚熟或晚熟的專用型(鮮食和澱粉加工等)品種為主,同時也可種植少部分早熟或早中熟品種,為城市近郊提供菜用薯,提早供應市場,或為中原地區提供種薯。

適宜北方地區一季作區種植的土豆優良品種


(1)克新3號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用米拉作母本,卡它丁作父本雜交育成。1986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國家級品種。

中熟品種,從播種到成熟110天左右。植株較抗晚疫病,高抗花葉和卷葉病毒,耐束頂病毒病,耐澇。株型開展,株高65釐米左右,生長勢強;黃皮淡黃肉,表皮粗糙,塊莖大而整齊,芽眼多而深,結薯集中。塊莖體眠期長,耐儲藏。

(2)中薯2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1990年通過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極早熟品種,出苗後50~60天收穫。株高55釐米左右,抗土豆花葉和卷葉病毒病,易感重型花葉病毒、瘡痂病和晚疫病。塊莖扁圓形,黃皮黃肉,表皮光滑,芽眼淺,耐儲藏。

(3)大西洋 

1987年由農業部從美國引入我國種植,是目前用於油炸薯片的主要品種。

中熟品種,出苗後90天收穫,株高50釐米左右,塊莖圓形或短橢圓形,黃皮白肉,皮粗有網紋,芽眼淺而少,耐儲藏。植株易感晚疫病和環腐病,對馬鈴薯X病毒免疫,較抗馬鈴薯卷葉病毒。

(4)壩薯9號 

河北省張家口市壩上農業科學研究所育成。1986年通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中熟品種,出苗後90天左右收穫。株高60釐米左右,塊莖較抗晚疫病,抗花葉和卷葉病毒病,感環腐病和瘡痂病。塊莖長橢圓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深度中等,耐儲藏。

適宜北方地區一季作區種植的土豆優良品種


(5)晉薯2號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育成,1984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中熟品種,出苗後95天收穫,株高80釐米左右。植株中感晚疫病和黑脛病,抗環腐病,輕感卷葉病毒和紡錘塊莖類病毒,對皺縮花葉病毒過敏,抗旱性較強。塊莖扁圓形,黃皮白肉,表皮較粗糙,芽眼深度中等,耐儲藏。

(6)隴薯2號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育成,1990年通過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晚熟品種,出苗後120天收穫,株高65釐米左右,抗晚疫病,抗環腐病和黑脛病,田間抗病毒病。塊莖扁橢圓形,黃皮黃肉,芽眼深度中等。

(7)中薯9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2006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中晚熟品種,出苗後生育期95天左右。植株直立,生長勢強,株高60釐米左右。塊莖長圓形,淡黃皮、淡黃肉,薯皮光滑,芽眼淺,匍匐莖短,結薯集中,塊莖大而整齊。抗輕花葉病毒病,感重花葉病毒病,輕度至中度感晚疫病。

(8)春薯5號 

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1997年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早熟,出苗後70天左右收穫。植株中抗晚疫病,對重型花葉病毒過敏,易感瘡痂病。株型鬆散,株高60~70釐米,薯皮不光滑,芽眼少而淺,結薯集中,耐儲藏。

(9)冀張薯7號 

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育成。2004年通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中熟,出苗後85天左右收穫。植株抗馬鈴薯Y病毒、S病毒和卷葉病毒,感馬鈴薯X病毒。對晚疫病有耐病性。株型半直立,株高65~75釐米,分枝中等。塊莖圓形,薯皮淡黃色有網紋,薯肉白色,芽眼淺,呈淺藍色,結薯較集中。

適宜北方地區一季作區種植的土豆優良品種


(10)渭薯1號 

甘肅省渭源縣會川鎮農業技術推廣站育成的澱粉加工和菜用兼用型晚熟品種。

該品種株型直立,分枝中等。中抗晚疫病和黑脛病,感環腐病,退化慢。結薯較集中。塊莖長形,白皮白肉,中等大小,芽眼深,表皮光滑。

(11)青薯168 

青海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育成,1989年通過青海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993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該品種植株直立,莖稈粗壯,結薯較早且集中,塊莖長圓形,薯形好,薯皮紅色,光滑、芽眼淺,薯肉黃色。全生育期164天,抗病性和抗逆性較強,耐儲藏,食味中等。

(12)紫花白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今烏蘭察布市,2003年12月1日,撒盟換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育成,1992年通過內蒙古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0年通過陝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

生育期100天左右,為中晚熟品種。株型半直立、植株繁茂、長勢強、株高55~65釐米,結薯集中,單株結薯4~5個。結薯早,中後期塊莖膨大快。塊莖橢圓形,白皮白肉,塊大整齊,表皮光滑。田間較抗花葉病毒和卷葉病毒病、較抗紡錘塊莖類病毒(PSTV)病。田間植株中抗晚疫病,塊莖抗性較強,抗環腐病,耐儲性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