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长期宅在家里,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有哪些异常举止?

因此,有些孩子即便已经出现了“异常”行为,家长也很难意识到孩子是想通过这些行为告诉什么或者TA想避免什么,甚至感觉这些行为毫无道理。

长期宅在家里,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有哪些异常举止?

因此,我们列出了10个孩子最容易出现、而又是家长最容易忽视的感统失调表现,希望家长朋友们多加注意和观察!

笨手笨脚

很多家长提到孩子,经常会说“哎呀,我孩子不太灵活,笨手笨脚的”,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当一回事。

但是,如果您的孩子比一般小孩更容易摔倒,总是跌跌撞撞的,这后面可能会有很多原因。

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因是,可能孩子的本体觉和前庭觉系统出了障碍。

长期宅在家里,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有哪些异常举止?

经常踮脚尖走路

有些孩子喜欢踮脚走路,家长看到了一般会以为是孩子淘气,或者是孩子觉得好玩儿。

其实,孩子踮脚尖走路,通常是因为他们对脚部接触地面的感觉过于敏感,所以宁愿尽量减少与地面的接触。

有些时候,他们喜欢踮脚尖走路时增加对脚踝骨的压力,也就是增加本体觉的反馈。

长期宅在家里,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有哪些异常举止?

孩子很闹腾

孩子过于活跃,家长总以为是淘气,但其实TA总是蹦蹦跳跳,有很多原因。

通过不停地跑、跳、爬高、推挤和大吵大闹的游戏,孩子们其实上是在寻求本体觉或者前庭觉的输入。

由于家长忽视了他们的需要,这些孩子经常被称做“坏孩子”、“野孩子”,实际上他们在满足自己在感统方面的需求。

长期宅在家里,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有哪些异常举止?

回避运动

孩子天性爱玩儿,但是总是有那么一类孩子,不喜欢运动,这时候家长就想当然的以为,是孩子懒。

但是,如果您的孩子不仅回避运动,还害怕攀登游乐场里的设施,不喜欢大吵大闹的游戏,怕荡秋千等等;

那,他们很可能是在通过避免前庭和本体觉的输入,来掌握身体的平衡并增加身体的意识。

长期宅在家里,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有哪些异常举止?

没缘由地咬人、咬玩具

有的家长会碰到这种孩子:经常没缘由地咬人或者玩具,这时候家长只会觉得孩子攻击性强,甚至觉得孩子心理上有什么问题,但其实他很可能是在寻求强烈的本体觉的输入。

长期宅在家里,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有哪些异常举止?

逃避聚会或者干脆躲起来

如果您的孩子不愿意参加聚会或者去其他公共场所;那么,噪音、灯光、不小心碰到他们的人等等;这一切可能对他们来说都太过刺激。

由于感官处理信息时遇到困难,这些孩子才会有这种反应。

声、光和不可预料的触摸对他们来说就是“痛苦”的同义词,于是一个聚会变成了一场折磨。

长期宅在家里,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有哪些异常举止?

看到、尝到或者闻到食物就想吐

有些时候,家长喂孩子吃饭,就是一场“大战”,有的孩子不仅不爱吃饭,而且还会看到、尝到或者闻到食物就想吐。

虽然,这种情况不一定是感统问题,但是如果每次面对食物就作呕,很可能是因为口腔系统负担。

长期宅在家里,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有哪些异常举止?

喜欢穿多层或者紧身的衣服

有些孩子喜欢穿好几层衣服,或者穿很紧身的衣服,因为这样能带给他们更多的本体觉输入。

家长可能不太理解,但是这种感觉能有助于孩子平静下来并集中注意力。

长期宅在家里,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有哪些异常举止?

无视别人讲话,或经常要求重复指令

生活中,经常有幼儿园老师或者家长,反应孩子不听指令,不听话等等。

虽然,有些时候孩子不理家长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得过于频繁,那就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听觉系统无法很好地加工和处理信息。

长期宅在家里,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有哪些异常举止?

喜欢看色彩明亮、快节奏的电视节目

我知道,很多孩子都喜欢看这一类的节目,但是如果您的孩子只想看快节奏、色彩明亮的节目,那可能在暗示他们需要更多的视觉刺激。

如果是这样,您的孩子可能还喜欢看灯光,喜欢读色彩鲜艳或反差强烈的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