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浚縣故城“觀瀾門”與“水驛門”的來歷

浚縣舊時古城有三座,一為黎陽城,系西漢至北宋故城,遺址位於今大伾山東北。二為浚州城,系宋元故城,舊址在今浮邱山巔。三為浚縣城,位置大致在今浚縣古城址。浚縣在宋元時為浚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為縣,縣治徙浮邱山之北坡,始稱浚縣。弘治十年(1479年),知縣劉臺重修浚縣城,城周長七里一百五十步,高兩丈八尺,修四門之崇樓翼廊,髹繪彩耀,巍峨壯觀。後經明清多次重修擴建,浚縣古城漸趨完整。解放後,原城門、城樓及大部分城池漸次拆除,現僅存沿衛河一段古城牆、姑山南側古城牆遺蹟。2013年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浚縣古城牆現存南北長768米,高5.7米,寬7米。基部鋪砌青石,高4米;上部砌磚,磚牆厚1.3米。內實以夯土,白灰灌漿,伴以桐油,堅固異常。城牆南北兩側有券形頂城門二個。南為觀瀾門,一說允淑門,北為水驛門。明萬曆《浚縣誌》卷二載“縣治在觀瀾門內。……平川驛,在水驛門內,今廢為義倉。”清嘉慶《浚縣誌》卷六:“城正門四,西便門二:一為觀瀾門,在縣前西邊,往時上有鐘樓,俗呼為鐘樓門;一為水驛門,在北大街倉口西邊。光緒《續浚縣誌》載:“水驛門,一名允淑門。”允淑門今保存完好,向東通往浚縣衙門前,據嘉慶《浚縣誌》可知,此門為觀瀾門,光緒《續浚縣誌》載為水驛門,應該有誤。 崇禎十一年(1638年),浚縣知縣李永茂大力修築城牆,浚縣城樓櫓雉堞極為壯麗。崇禎十四年(1641年),知縣李永茂題“允淑”刻碑嵌觀瀾門左側城牆壁,典出《詩經·小雅·鼓鍾》:“淑人君子,懷允不忘”,寄善良、美好、公平之意,後人也將此門叫允淑門。觀瀾門高4.75米,寬5.48米。舊時上有鐘樓,門外流淌的大運河水面上,船來帆往,魚遊蝦翔;岸上縴夫吼著號子,弓背牽引著逆水之舟。門外是浚縣城最大的水運碼頭所在,南為魚市街。因為是碼頭,這裡成為了明清時期最繁華的魚市交易市場,人潮熙熙,叫賣聲聲,好一派大運河的風光。好一處覽勝觀景之處。

浚縣故城“觀瀾門”與“水驛門”的來歷


浚縣故城“觀瀾門”與“水驛門”的來歷


浚縣故城“觀瀾門”與“水驛門”的來歷

觀瀾門往北為水驛門,平川水驛始置於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當時運河漕運繁忙,水運興旺,往來官員,絡繹不絕。為溝通南北經濟,發展漕運,水驛設驛丞,專管驛站傳遞軍報公牘及接送官員。《明太宗實錄》卷二百五十八·永樂二十一年四月條下載:“己卯,兵部言,河南新開河道淤塞,其所設封丘縣之中灤、儀封縣之大岡、祥符縣之清河、山東曹縣之寧川、雙河,鄆城縣之順濟,濮州之飛雲七驛舡夫空間。請設河南衛輝府之衛源,彰德府安陽縣之回隆,山東館陶縣之陶山、臨清縣之清泉。大名府之大名縣之艾家口,浚縣之新鎮、平川。內黃縣之黃池,凡八驛。而移中灤等七驛夫及船於彼遞送。”明正統《大名府志》卷三記載:“平川水驛,在縣治(浚縣縣衙)北,衛河之濱,永樂二十一年新設”。明萬曆《浚縣誌》卷二:“縣治在觀瀾門內。……平川驛,在水驛門內,今廢為義倉。”清嘉慶《浚縣誌》卷六:“城正門四,西便門二:一為觀瀾門,在縣前西邊,往時上有鐘樓,俗呼為鐘樓門;一為水驛門,在北大街倉口西邊。……義倉:即明時平川驛。《曾志稿》:在縣水驛門內。今奉文賣為民居。”倉口當即平川水驛廢后改為義倉形成的。舊時,水驛門內南有清程淓的半野園,康熙《浚縣誌》載有程淓的《岸舫記》,“借枝黎水,北通水驛,納衛流稱便;南臨黌舍,碧瓦丹楹,間以檜柏之蒼翠。”寫出半野園北通水驛(即平川水驛),南臨黌舍(即文廟),程淓半野園應在此。水驛門外舊有一石牌坊,清光緒《續浚縣誌》載:“一帆風正”坊,在水驛門泊船處。光緒十二年,浚縣知縣黃璟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