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60毫米迫击炮威力大吗?在战场上还有多大的用处?

自由自在6707


迫击炮是一款神奇的武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门迫击炮。100多年来,迫击炮几乎参加了人类的每一次战争,成了轻步兵的绝佳火力支援武器,时至今日依然是陆军不可或缺的装备。▼这是美国在1971年研制的M224系列60毫米口径迫击炮,美国作为世界警察,四处挑起战火,无论是在中东还是阿富汗,能经常可以看到美军使用迫击炮的照片。空中火力支援强大如美军依然在不遗余力的更新迫击炮,可见这种武器是多么受陆军部队的喜爱。


60毫米迫击炮的威力怎么样呢?迫击炮是一种弹道弯曲的曲射炮,不具备平射打击移动目标的能力,所以一般不使用穿甲弹。60毫米迫击炮常用的是内装高爆炸药的高爆弹,利用爆炸冲击波和弹体爆炸时产生的碎片杀伤目标。受制于口径,60毫米迫击炮的装药并不是很多,但是足以杀伤士兵,轰击敌方简易工事,所以迫击炮一般用于步兵作战。特别是巷战,在街道另外一侧,打一炮换一个地方,跨过楼房攻击的60毫米迫击炮简直是噩梦般的存在。


找不到发射点,密集发射,且威力可观的迫击炮连续幽灵般隔着楼房轰炸,不仅可以杀伤跟随装甲车行动的敌方士兵,更可以带来巨大的心理攻势。比如这个▼,这张照片中的红圈是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炮塔上装备的一门60毫米迫击炮。梅卡瓦和普通主战坦克不同,它发动机前置,后部空出空间可以携带步兵。搭载的武器也很特别,平射的主炮和曲射的迫击炮相互配合,再加上机动性出色的履带底盘,让梅卡瓦主战坦克不仅可以在大平原驰骋,钻进巷子也有不俗战斗力!

很多人觉得迫击炮这么一款原理简单的武器,在众多高科技武器面前早已经优势全无。但其实从目前各国的装备情况来看,迫击炮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活跃在各国陆军之中,作为陆军火力支援武器之一。

迫击炮是一款相当神奇的武器,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弯曲,可以打击障碍物或者山体后目标。多采用炮口填装,炮弹沿着炮管画入炮管,撞上炮管底部的撞针,撞针引燃炮弹后部的发射火药,火药燃气将炮弹推出,射程可达到数公里。在炮弹后部加装额外附加药包时▼,射程还可以得到进一步延长(不过这炮弹是82毫米的,比60毫米的略粗)。

迫击炮的口径根据大小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51毫米,52毫米和60毫米的小口径迫击炮;81毫米,82毫米的中口径和105,106.7,120,160,甚至是240毫米的大口径迫击炮。60毫米迫击炮属于小口径迫击炮,特点是重量轻,便于携带;易拆卸,便于转移阵地,火力灵活性和战场生存能力出色;精度高,可用于定点清除;射速快(手速够的炮手,几乎可以做到洗地轰炸),且炮弹威力可观,可以提供足够强大的火力支援。



除此之外,迫击炮操作非常简单。简单到什么程度呢?▼简单到突然遇袭,炮手来不及布置两脚架,直接将炮怼在地上手扶着炮身就开始填装发射了。这种方式毫无精度可言,但是距离极近,炮弹飞行“嗖嗖嗖”的破空之声和连续的爆炸声可以给敌方带来足够的威慑,近距离火力压制效果非常明显。要是炮手手稳,一只手扶着炮身,另一只手抽空掏出裤兜里瞄具安上,甚至可以迅速清除敌方火力点,延伸射击。图中的士兵使用的就是前文提到过的M224迫击炮,注意其炮身底部的提手,就是专门为携带和临时射击而准备的。设计师早就考虑到了迅速反应,临时射击,让迫击炮的灵活性进一步提升。不过温馨提示一下炮手,记得带手套哦,就算是隔热材料,几发下来也很烫的!
操作简单的武器特别便于素质较低的游击队使用,比如我们熟悉的63式火箭炮,不用发射器,放地上用干电池打火都能射击。再比如熟悉的RPG火箭筒,火箭弹一填,搂扳机就可以轻松摧毁大型目标,甚至还有一定穿甲能力,能够打穿坦克薄弱装甲。迫击炮也是这么一款威力强大,操作简便的武器,所以迫击炮和RPG一样,也是各种武装最爱的火力支援武器,也是一款游击神器。而且,有所不同的是,迫击炮性能相当出色,各国正规军也都有大规模装备,强大如美军也不例外!


赤焰哒哒哒


本文以我军装备的93式60mm迫击炮做为例举



60迫击炮的威力体现在射程、弹药和打击精度上,根据打击目标距离的远近可以选择发射不同的发射药号,即0号药到9号药;弹药为PP93型杀伤榴弹、钢珠杀伤榴弹、燃烧榴弹、燃烧钢珠榴弹、发烟弹、照明弹以及后续研发的制导炮弹类。



在使用杀伤榴弹时有效杀伤半径为17.8米,PP93型炮弹的引信性能也相当好,在山地、乱厂、水面和鹅卵石滩地的发火率均为100%,主要用于摧毁敌方军事器材和土木工事,杀伤敌人有生力量,选择9号装药时射程达5532米,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60mm迫击炮。



在使用钢珠杀伤燃烧弹时有效杀伤半径20米,纵火半径12米,该弹引信具有近炸和碰炸两种装定方式;弹体内增加了钢珠圈和纵火体,钢珠圈能够在爆炸时形成大量杀伤元件(钢珠),并可控制钢珠的飞散方向;纵火体能够产生大量火种,引燃干草、汽油、被服等易燃物质。



制导炮弹

我国60mm迫击炮制导炮弹系列有激光制导、毫米波制导、卫星制导三种,制导迫击炮弹能大大提高打击精度,使用普通炮弹需要8-10发才能解决的目标,使用制导炮弹,通常1发,至多2发即可摧毁,效能提高了许多。



左一为60迫卫星制导炮弹。


兵器知识谱


60毫米迫击炮的威力不大,大体威力大概相当于一枚手榴弹的水平,只能对步兵造成杀伤了,在战场上的作用却是不小的。它是作为步兵分队伴随火力使用的,在我军中通常是配属给步兵连,作战时往往可以加强给主攻的排。

60迫的主要特点就是轻便,通常几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炮兵班,必要时一个人就可以使用。操作上也非常简单,机动灵活它的主要优势,可以伴随步兵分队行动,可以说,为目前唯一可以适应步兵分队行动要求的曲射武器。

实战当中,60迫主要用于压制打击火力点等等,也就是说,为重机枪等克服,在战斗当中,一旦遇到机枪火力阻击时,往往来60挞担任着压制任务,敲掉对方的机枪火力点等等,为步兵进攻铺平道路。

由于它采用的是曲射方式,可以打击到许多我军机枪或步枪无法涉及到的地方,尤其是手榴弹够不着的区域,还可以打击已方机枪火力以外的目标,其火力范围相当多,在作战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0迫不算先进,却非常应用,需要时,真可以发挥作用。


麦田军事观察


60mm迫击炮的威力还是比较可观的,以我国60年代定型的63式迫击炮为例。

63式迫击炮使用的63式杀伤榴弹全重1.326kg,杀伤半径可达15米,最大射程1470米,最小射程200米(简便射击,手扶身管发射。)火炮全重12.5kg,发射速度30~35发/分。

这种火炮重量轻,便于携带,对于拥有大口径迫击炮编制的营级单位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对于步兵连、排级单位来说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这种自主力强不必与上级协调的炮火支援,都是一种压制敌方火力的利器。






小楠影视秀


60毫米迫击炮一般是作为步兵连的支援火炮,一般每个炮兵班2门炮,对于这种轻型迫击炮来说,最大的用处是可以为步兵直接提供火力支援,而且十分及时,而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60毫米迫击炮,有个简称叫做60炮,是解放军在早期能够得到的最可靠的火力支援武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由于后勤的运输问题,重型火炮跟不上志愿军的前进步伐,伴随部队前进的只有部分迫击炮,其中60炮占了很大的比重。


美军的M224型60毫米迫击炮。
中国的93式60毫米远程迫击炮。其实60炮有这样远的射程主要秘诀就是加长了炮管,长达1350毫米的炮管。象89式迫击炮炮管只有790毫米,所以射程也近,只有2700米。

现在的60炮一般射程在2500米左右,重量在15公斤左右,炮弹重2公斤左右,一般杀伤半径在10到20米左右,基本上就是可以保证一发炮弹可以杀伤2名成散兵队形的士兵。

美军的M224式60毫米迫击炮,全重20.8公斤,最大射程3500米,炮管长1016毫米。而解放军的93式60毫米迫击炮,全重22.9公斤,最大射程5200米,炮管长1350毫米。这两种都是现在装备的制式火炮。当然,法国的60毫米迫击炮也是非常优秀的,重量和美国M-224类似,但是射程达到了5000米。
中美两军在营一级都是编有82/81毫米这个级别的迫击炮。


60毫米迫击炮由于弹药重量的限制,一般只有杀伤榴弹,这一点不如82/81这个级别的迫击炮,不过这个级别的迫击炮通常是作为营一级的支援火炮使用,配用的配用的弹种则多一些,包括什么照明弹,烟雾弹都有。

60毫米迫击炮在现在的战场环境中,尤其是在各种复杂地形,由于交通不方便,稍微重一点的火器都运不上去,这是可以人背肩扛的迫击炮就成了部队唯一可以得到的火力支援,尤其是60炮,由于重量轻,而且炮弹也轻,可以多带炮弹,一般迫击炮的最大射速都可以有30发/分,这样的火力密度是非常大的。而现在的迫击炮班中,已经普遍是配用了火控计算机,射击的精度已经是大大提高了。而火力支援的及时性现在还没有其他火力支援手段能够比拟。


红色手电筒


从装药量来看,一般的60mm迫击炮弹的威力相是当于两到3颗手榴弹的,比如二战美军M2型60mm迫击炮所配备的M49A2破片杀伤弹的装药量是约100克,我军早年装备的63式60迫所配备的63式杀伤榴弹装药量是110克到130克,虽然装药种类有所区别,但是基本上杀伤半径都是在15米到20米左右。而普通手榴弹的装药量一般都是50克左右,比如我军目前大量配发的82-2手雷的装药量是40克左右,二战美军经典的Mk2手雷的装药量是52克,当然也有M67和苏联RGN这种装药超过100克的手雷,但是它们的杀伤威力一般都是6到7米以内。不过60mm迫击炮还有威力更大的弹药,比如我军63式60mm迫击炮就配备有63式长弹,通过加长弹体,使得装药量达到了650克,威力就相当不错了。

对于在战场上的用处,60mm迫击炮显然还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是步兵连一级能够直接掌握使用的远距离曲射武器,其他的比如82mm迫击炮和120mm迫击炮都是配备在营属的炮兵连或者火力连里,在使用时还需要营指挥所协调,而60迫则是在连火力排,由连长直接指挥,这个火力反应速度就快了很多。另外从射程和打击方式上来说,一般连里的榴弹发射器和12.7mm一类的大口径机枪的最远有效射程是在1000米左右,而60mm迫击炮可以将连队的火力打击臂延伸到1500米到1800米,这无论对防守还是进攻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而且60mm迫击炮的高抛物角弹道对打击障碍物后面的目标极为合适,这就为步兵在山地和巷战中的火力支援带来了好处。


电波烨长空


威力不大作用大。

小口径迫击炮主要是作为步兵支援武器,一般都有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灵活的特点,但缺点就是威力小,特别是60毫米这种口径的迫击炮,可能打在现代化的军事防御设施上就一个小坑。



以美军M244型迫击炮为例,全炮仅重20.8公斤,最大射程3489米,最小射程50米,理论最大射速30发/分钟,连续射速15发/分钟,杀伤半径为15米。此外还有单兵手提型,全重仅为7.8公斤,最大射程为1公里。



再看一下迫击炮的使用场景。步兵的交火范围一般也就在几百米以内,这个时候双方的重炮、飞机轰炸都起不了作用了,这些武器的杀伤范围太大,很容易误伤友军。60毫米迫击炮虽然口径小,但好歹也是门炮,在高度激烈的战况下,普通的手雷距离有限,迫击炮优势就来了,对敌方的火力压制是很明显的,特别是打巷战的时候,完全可以作为攻坚武器。

我军曾经在70年代取消过60毫米迫击炮,但现在又重新进入我军的装备编制,特别是PP93式已经走到了世界先进行列中。



迫击炮还不到淘汰的时候。


历史伶俜者


作为小口径的60毫米迫击炮,历史上就是各国军队步兵连最主要的攻坚和火力支援武器,即便是在当下,全球最现代化装备的美军依然坚持装备60毫米迫击炮,可见这款不大的步兵支援和攻坚小炮,在军队中具有的地位。

在抗战剧《亮剑.》中,李云龙率新1团在苍云岭激战时,王柱子就是用一发60毫米迫击炮弹,敲掉了日军坂田联队的指挥所,顺利实现了从鬼子正面突围。

迫击炮,是一种具备曲射能力的火炮,弹道比较弯曲,可以从山头的这一边,打到山头的那一边,只个炮弹翻山的本领,是迫击炮的强项,其它种类的火炮,包括能曲射的榴弹炮就极难完成。

60毫米迫击炮,就是一门小炮,具备结构简单,机动性强,发射速度快的特点,可作为步兵随伴武器或用于游击和特种作战等。

一般60毫米迫击炮弹丸重2公斤左右,有效射程2500米左右,别看这门炮小,但却非常耗人力,需要5-6名兵服侍,以中国军队一个60毫米迫击炮战斗小组来举列,包括1名炮长以及5名炮手。其中,炮长携带标杆和望远镜,指北针以及零件工具包;一炮手携带炮身及瞄准镜;二炮手携带炮架;三炮手携带座板及铁锹;四、五炮手共携带10发炮弹。

尽管二战时期,60迫击炮是无可替代的面杀伤武器,但战后,随着各种火箭筒、无后座力炮、榴弹发射器等雨后春笋般涌现,让精度不佳的60毫米迫击炮地位非常尴尬。

一般来说,60毫米迫击炮的精度是一百分之一,也即打1500米处的目标时,误差高达15米,但问题是其杀伤半径也只有15米,当对面是砖墙或沙袋时,弹片是难以穿透的。

按中国军队的说法,有效射程内要打8-10发60毫米迫击炮弹,才能取得命中,也即将解放军一个60毫米迫击炮班所携带的10发炮弹全都一次性打光,才能命中一个目标。

按此标准来判断,抗战连续剧《亮剑》中,王柱子用2发60毫米迫击炮弹,一发干掉了日军指挥所的通讯天线,另一发干掉了日军坂田联队的前沿指挥所,炸死了1个大佐、2个中佐和1个少佐,真他娘的是神炮手了。

由于60毫米迫击炮射击精度低,因此,解放军步兵连就撤装了60毫米迫击炮,而以35/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配云爆弹的单兵火箭筒等取而代之,事实上40火箭筒基本上也在撤装了。

营属迫击炮则装备了新型的PCP-001型82毫米自动迫击炮,射速、射程、火力都大为提高,一分钟急速射可打穿120发炮弹,比自动步枪射速都高,射程也由60毫米迫击炮的2700米,提高到了4600米。

而美军依然装备60毫米迫击炮的原因,最关键的是后勤给力,打的基本上是治安战,榴弹炮打不到、直升机来不了的复杂地形上,连属的那2门60毫米迫击炮就派上用场了。


国平军史


战争需要近距离使用的迫击炮

自然,八年抗战期间,国军并不是只有82迫击炮,他还普遍装备另一种迫击炮,就是60毫米迫击炮。

而二战期间,各国军队的轻武器火力要猛烈的多,所以步兵并不在以人海战术作战,而多采用分散突击。一般15米内最多1到2个战士,这让枪械打击这些目标有相当的困难,相比起来,还是可以爆炸的炮弹和手榴弹杀伤力更大。

而且,步兵在突击的时候,没有人会傻乎乎的照着机枪冲锋,多利用各种地形地物掩护自己,这让直射武器命中率有很大降低,而迫击炮的曲射特性,可以有效弥补这个缺陷。

所以,一线步兵急需要曲射炮兵火力支援。由于一线作战敌情千变万化,需要火炮极短时间做出反应,也就是迅速开炮。所以这种炮兵不是那种要了半天,才由营长团长下令发射的82迫击炮,而最好是就配属于连甚至排,和步兵在一起前进,随时随地可以支援步兵的迫击炮。

那么矛盾就来了,82迫击炮在有效射程2800米内有着很好的精度和威力!不过,它终究属于营一级的支援火炮,由团长或者营长指挥如何使用,一般并不直接支援班排一级的作战,不能及时提供给步兵连火力支援。显然,研发一种可以归属步兵连,随时可以掩护一线步兵的轻型迫击炮,就非常重要了。

显然,设计这样一种迫击炮很有难度。

步兵连是最前线的作战单位,这也就决定了这种火炮必须非常轻,炮兵携带可以跟随步兵冲锋。

而82迫击炮重量也在50公斤以上,虽然可以拆卸成3个部分(炮身、炮架、座板),但炮管就有20多公斤,加上炮手其他的物品,作战时候一个人往往负重在80斤以上。

即使今天身体强壮的美军,战斗负重也仅仅只有29公斤,而中国宋代强壮的重甲步兵,负重也不过32公斤。炮手负重这么大,显然不可能长时间支持。

由于负重大,82炮兵班最少也要4个人,除了负责扛炮的3个部分的人以外,最起码还要1个人携带一箱子弹药(4发)。

自然,仅仅有4个人也是无法作战的,因为炮兵班最需要的其实不是炮,而是炮弹。区区4发炮弹,一瞬间就打没了。

班里面还需要大量弹药手,人数不定,但最少要三四人,有的时候五六人,甚至更多。一般来说,由于每发炮弹就有4公斤,一个人在作战时,最多可以带4到6发炮弹。

以迫击炮的高射速,几发炮弹几十秒钟就可以发射完毕。所以炮兵班里面的弹药手是越多越好!所以82迫击炮班,一般人数在8到10人,大部分成员都是负责携带弹药的!

在作战时候,不管班里有多少人,至少要4到5个人一起行动,其中3个人扛着迫击炮的部件,1到2个人背着弹药,不然根本就无法作战。

这么多人行动,自然是不太方便的,像跟上步兵不太容易。

其实说来说去就一句话,82毫米迫击炮还是重了,部件还是多,这让炮兵班难以跟随步兵前进。

大家也许对迫击炮班的负重,没有直观的了解!红军时期,杨得志是迫击炮连的连长,全连只有4门炮。他们选取最强壮的小伙子进入迫击炮部队,为的就是负重。一杆步枪才几斤重,很多士兵长距离行军还受不了。杨得志回忆,全连虽然只有4门炮,但还要携带轻武器,我们负荷量大大超过步兵,体力消耗极大。抬炮的竹竿都是临时砍下来的,含水量大,为了结实,大家还专找粗壮的做抬杠,所以更加沉重。同志们的双肩,先是被压得发红,发肿,接着就破皮出血,汗水留到伤口里,像伤口上撒了盐一样钻心的疼。这滋味我体验过,是很难忍受的。

而中印战争中,由于高原作战,炮兵连用尽全力也无法带多少炮弹,几乎所有的步兵连都要为炮兵携带迫击炮弹。而很多战士高原反应严重,加上背着炮弹体力消耗更大,就这样牺牲了。不过,这还是完全有价值的,如果没有这些炮弹,那么战斗伤亡会更大十倍。

我们的敌人日本却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使用的是掷弹筒。日军掷弹筒有两种型号,主要在200米到500米内使用,威力和手榴弹差不多,实际上就是今天的榴弹发射器。掷弹筒是为了弥补手榴弹(50米)和92步兵炮(最大射程2800米,但射速慢)之间的火力空档。

老萨附注:轻型迫击炮,掷弹筒,枪榴弹的区别。它们三者都是所谓的曲射炮火,但却有很大不同。轻型迫击炮的炮弹由炮手从炮管放入,因为自由落体落到炮管底部,炮弹尾部的底火撞击到撞针,产生的火药推力将炮弹退出炮膛,以一个很大的曲线落地,然后炮弹爆炸。迫击炮的炮弹是有尾翼的,这让炮弹在抛物线动作期间非常稳定,所以迫击炮的精度很高。

掷弹筒,则和迫击炮有很大不同。他虽然也是讲炮弹从炮口放入,但并非通过自有落体击发,而是在炮弹落后炮管底部以后,手工操作发射装置,点燃掷弹筒榴弹的底火,将榴弹推出炮管。这种击发方式的好处是,炮管不需要很长,易于制造,也极大减轻了重量,坏处在于射速较慢,远远比不上轻型迫击炮。掷弹筒的榴弹是没有尾翼的,就是单纯的一个炮弹外形的弹药。所以掷弹筒精度不高,只能在200到500米内使用,超过这个距离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有意思的是,因为没有尾翼,而炮管又不能太长,又要保证一定精度,所以日军的掷弹筒都是线膛的。榴弹在线膛炮管里面高速旋转出膛,以保证炮击精度。而迫击炮则是滑膛结构!

枪榴弹则是将榴弹套在或者插入步枪口,然后通过发射空包弹或者实弹,将枪榴弹推出去。枪榴弹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利用任何一把步枪发射,只需要额外带榴弹就行了。缺点在于,枪榴弹精度很差,基本上靠集群发射,然后覆盖一片地方,造成杀伤。由于用步枪弹药发射,枪榴弹射程也很近。

从作战来说,迫击炮才是真正的炮,掷弹筒属于加强的榴弹发射器,而枪榴弹只是单纯的一个榴弹而已。作战威力上,也是迫击炮最强,掷弹筒第二,枪榴弹最差。

------------------上图是德军的50毫米迫击炮,它才是真正意义的迫击炮。下图是枪榴弹和单兵榴弹发射器。其中单兵榴弹发射器,其实就和日军的掷弹筒差不多。美军在60年代大量装备这种武器,说明这种武器还是有可取性的。

日军每个小队装备两个掷弹筒,等于每个排有2个超轻型迫击炮或者说榴弹发射器,主攻的小分队(班)都有曲射炮弹支援。就这一点来说,日军在200米到500米内一线曲射火力,是整个二战列强部队中数一数二的,因为列强没有类似的装备。

由于掷弹筒仅仅2公斤的重量,比步枪还轻,掷弹筒手可以跑得比步兵还快,跟随步兵作战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掷弹筒只需要一个炮手携带,另外一个弹药手负责被榴弹即可,区区2个人,作战是极为灵活和便捷的。

这一点,是82迫击炮班所无法达到的。

在抗战初期,国军因为没有掷弹筒,更没有超轻型迫击炮,所以吃了日军大亏。

一线步兵近战时,日军的掷弹筒归属小队,也就是归属排长指挥,日军步兵随时都有曲射炮弹的支援。一般来说,日军掷弹筒手都是看到国军的目标以后,由排长指挥开炮攻击,就像轻机枪一样方便,随到随打,是最直接的步兵曲射火炮支援。

上面说了,国军的82迫击炮是营所属的武器,作战时候归属连指挥,一般都在相对的后方,受营长指挥。使用的时候,基本都是几门炮同时开炮,打击营长认为比较重要的目标。它难以像掷弹筒一样,能够直接跟随一线步兵冲锋到最前线。国军迫击炮虽然很多时候是看到敌人才开炮,但也有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敌人隐藏在哪里,根据一线步兵的指示才开炮,作为传统的火炮使用。它无法像掷弹筒那样,随时提供给一线步兵火力支援。从步兵提出迫击炮支援,到迫击炮打来,一般会有一个时差。

更况且,虽然82迫击炮虽然除了重量以外,所有性能都远远强于掷弹筒。仅仅以威力来说,82毫米迫击炮重量4公斤,装炸药高达0.5公斤左右,而掷弹筒的榴弹装药才区区几十克,双方威力相差很大,不能同日而语。

不过82迫击炮再厉害,却难以在近距离发挥同样的作用。82迫击炮在一个营却只装备2门,平均分配下去,每个连也不到1门。

而日军掷弹筒虽垃圾,每个排却都有2门,这样一个中队(也就是国军的连),就有3个小队,共6个掷弹筒,数量是国军6倍以上。

如果说500到2000米的曲射火力支援上,82迫击炮自然比掷弹筒厉害几百倍。不过就50米到500米上,由于日军装备大量掷弹筒,却占有绝对的曲射炮火优势。

国军一线步兵在近距离作战中,被日军掷弹筒压制的很厉害,因为我们没有类似的武器。如果用82迫击炮去压制掷弹筒,似乎又是大材小用,没什么必要。更况且一个连还不到1门82毫米迫击炮,日军却有6门,你也压制不了。

八路军也是这样,他们开始近距离伏击,冲到50米左右投掷大量手榴弹,然后肉搏,一度打的日军难以招架。日军随后总结经验,在八路军刚开始冲锋时候,就使用掷弹筒猛烈开炮拦截。掷弹筒炮弹威力相当于手榴弹,但射程又比手榴弹远几倍,射速又高。在八路军冲锋到日军50米之前,已经被掷弹筒打掉不少人了。

其实说来说去,主要国军在排一级,缺乏有效的曲射炮火支援。

痛定思痛,国军和八路军都开始仿造掷弹筒,以对付日军,国军就仿造了4万个以上。

万万没想到的是,用的时间稍久一点,国军官兵就一致认为:掷弹筒并不是一种先进武器,对军队的弊大于利,希望将其赶快淘汰。

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横空出世

这主要在于,掷弹筒有着很多缺陷:设计上的缺陷,让它必须由炮手一手扶着炮身作为固定。这样炮弹击发时,炮身不可避免的会震动,导致出现精度的偏差;掷弹筒落单的弹体没有尾翼,炮弹飞出炮管以后无法通过尾翼稳定,所以射程必须很近,远了就打不准。早期的大正十年掷弹筒,超过175米就没有准确度可言!

以上两点如果不算很致命,最可怕的是,掷弹筒没有先进的瞄准设备,只能概略瞄准。

日军关于掷弹筒的资料中写道:八九式的瞄准装置比一般迫击炮要简单得多,发射筒外壁从筒口开始刻有一条凹槽,约占发射筒全长的三分之二。内涂白漆,称为瞄准线。掷弹筒没有单独的瞄准镜,发射时保持固定的45°,将这条白线对准目标即构成瞄准。另外,八九式在支杆狭槽两侧均刻有数字,右侧为发射九一式手榴弹时的表尺(40~190米),左侧为八九式掷弹筒弹的表尺(120~650米)。如果用八九式掷弹筒弹射击某个目标的话,首先要转动调节手柄,使击发机上方的横标对准狭槽左侧相应的刻度。如果弹着点过远或过近,再转动手柄进行调节。由于发射角度和左右偏差均靠射手经验控制,误差比较大,所以尽管八九式有膛线,但精度特别是远距离射击时的精度,与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相比要差很多。

归根到底一句话:掷弹筒不是一个稳定的发射平台,由于没有精确的瞄准装备,炮弹是否能击中目标,主要看炮手的个人素质或者说经验。如果炮手富有经验,水平很高,心理素质又好,可能百发百中;一旦他比较紧张或者是个训练不足的菜鸟,可能百发都不中,白白浪费炮弹。

这对于局部战场也许不算什么,对于世界大战就不行了。因为部队损失惨重,兵员经常大换血,老兵用不了多久就会死伤殆尽或者提拔为军士或者军官,大部分作战的主力还是新兵。自然新兵无法有效使用掷弹筒,威力自然就等于0了,还会浪费大量弹药,造成后勤的可怕负担。要知道抗战期间,光是国民政府的掷弹筒榴弹,就生产了150万发以上。

所以现在国军明白为什么列强都不搞这种武器,反而只搞轻型迫击炮了。

轻型迫击炮相比掷弹筒有一些弱点,综合性能却远在掷弹筒之上。

早在抗战前的1936年,国民政府就已经多先进的法国布朗德1935年式60毫米迫击炮调查很久,准备进行仿制。

只是抗战在一年后就爆发,兵工厂全部西迁重庆,期间严重影响了生产。而可怜的重庆兵工厂的工人每天上班十几个小时,也只能满足82迫击炮的最基本生产。显然部队可以没有60迫击炮,但不能没有82迫击炮,加上钢材又严重不足,只能暂时将60迫击炮放弃了。

1941年7月,兵工署令第五十工厂开始制造60毫米迫击炮。该厂参照法国布朗德式60毫米迫击炮的性能,重新设计绘制产品图纸,制造工具样板等,于同年9月装出第一门炮。1942年,命名为民国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并投入批量生产。它也是国军抗战中两种主要迫击炮的后一种,1942年到1945年共生产60毫米迫击炮3400门,整个抗战时期约生产60毫米迫击炮5000门。

本来美国许诺,可以提供60毫米迫击炮所需要的所有炮钢,共6000个炮身。由于美国将领史迪威强令驼峰航线优先运送航空器材,60毫米迫击炮的钢材迟迟无法运到。国民政府无奈,只能用自产的碳素钢板卷焊。炮架除弹簧钢丝需进口外,其余零件均用铝材制成,以减轻重量。而瞄准镜,暂时也是使用82毫米迫击炮的替代。

60毫米迫击炮刚投入抗战战场,立即表现出极为优秀的性能,它作为连一级的支援火炮,它可以跟随步兵排作战,随时给予一线步兵提供火力支持。该炮性能很好,初速148米/秒,普通射速为18发/分,底火加四药包最大射程为1444米,全重仅仅18公斤。

这种最大的特点就是轻!火线作战时,区区18公斤,一个人就可以背着一门炮走,不需要分成三个部分扛着走。

非火线运输时,则可以拆卸成炮管和炮尾两个部分,分别由两个人背负。平均每个人9公斤的重量,对炮兵来说也不算什么!

相比82迫击炮8到10个人的庞大炮班,60迫击炮班仅有6人,除了一个炮手,一个副炮手以外,其余4人都是弹药手,携带18发左右弹药。根据实战来说,60毫米迫击炮一次战斗的炮击量基本都在18发以内,一个炮兵班携带的炮弹基本就够了。

如果战斗持续很久,则可以由后方后勤人员增运炮弹。

实战的时候,60毫米迫击炮只要两个人就可以操作,最多再需要一个人携带弹药即可。这样一个3人小组,携带一门炮,6发炮弹,就可以做一次有效的炮击覆盖了。

总之,各方面来说,都和掷弹筒班相差不大了,相比82迫击炮班又很大优势。

这个特点,让他再也不需要作为营一级的支援火炮,而可以直接跟随一线步兵连作战,甚至可以跟随一线步兵排冲锋。步兵冲锋到哪里,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就可以跟着到哪里。无论什么时候步兵需要炮兵火力支援,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都可以发挥作用。每个国军精锐部队,每个连装备4门60毫米迫击炮,这样每个排都有1到2门,这大大提高了国军近距离的曲射炮火。

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的大部分性能,均大大强于日军掷弹筒。

该炮相比掷弹筒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先进的瞄准设备,又有稳定的炮架,所以是一个相当稳定的炮击平台,炮击精度是很高的。

同样训练水平下,该炮精度远远高于掷弹筒。普通的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兵班哪怕再菜鸟,连续3发炮弹基本都能击中目标附近。而掷弹筒则主要通过射手的经验概率炮击,无法有效测算瞄准,如果遇到一个菜鸟,恐怕发射100,200发才能击中敌人。

60毫米炮弹的威力比82毫米炮弹要小不少,射程也近得多,但比掷弹筒的榴弹(威力和手榴弹差不多)要强多了。60毫米迫击炮弹重1.5公斤左右,装药100多克,杀伤半径也有15米,实际有效杀伤半径在20米左右。而掷弹筒榴弹的杀伤半径一般在10米以内,主要是榴弹和手榴弹差不多,装药量小,仅有几十克。

更有趣的是,该炮必要时候,还能和掷弹筒一样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操作。该炮不用通过土地和座板固定炮身,仅用身管手扶发射,这种射击方式一般用于射击200米之内的目标,或者在特殊环境下发射。基本上,如果炮手这样发射,都是在近距离突然遭遇了敌人,来不及再部署迫击炮!这种炮击方式是不能精确瞄准的,只能概略覆盖某一块区域,多用于威吓敌人,而不是用于杀伤敌人。

有意思的是,60毫米迫击炮并不仅仅在抗战中发挥作用,解放军在内战,朝鲜战争,中印战争,甚至中越战争还在大量使用这种60毫米迫击炮。

朝鲜战争中使用的60毫米迫击炮,就是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

到了战争快要结束的1952年9月24日,为了加强志愿军步兵部队的火力,总参谋部规定在朝鲜的志愿军16个军,,每个步兵连增配60毫米迫击炮1门,将每个连装备数增加到3门。而这16个军目前装备60毫米迫击炮,就高达3641门!

由于60毫米迫击炮是第一线的武器,所以战损也很大。在1952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的秋季战术反击中,仅这一个月的时间,我志愿军共计损毁各型火炮240门,其中60毫米迫击炮87门,占三分之一。

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损失60毫米迫击炮1841门,由此可见装备数量之大,对于一线又是多么重要。

中印战争中,60毫米迫击炮仍然大量装备解放军的步兵连,成为排的支援火炮。在高原地形,82迫击炮重量大,难以有效跟随步兵前进,而且炮弹中,一个步兵最多携带两发82毫米炮弹。

而60毫米炮和炮弹轻得多,这在高原山地战就是最重要的。一线解放军利用60毫米迫击炮,有效的杀伤印军有生力量,拦阻印军逃跑部队,还曾经击毁过日军不少车辆。

不过解放军使用的,就是根据31年式稍有改进的63式60毫米迫击炮了。

甚至直到1979年的中越战争,我军还在使用63式60毫米迫击炮,而且战果不错。

一种火炮略加改进能用长达近40年,说明什么?说明它的性能真的很优秀,而且非常使用。

一份资料中写道:1981年5月5日,我军收复法卡山之后,越方于5月5日、10日、16日、19日及6月7日发动了数次团规模的反击,我方严守阵地,在战斗中涌现出一批 战斗英雄,某部二等功臣肖某就是其中之一。在一次越方的反击中,越方在炮火掩护下出动一个团规模 的部队向我方发动冲击,两军在狭小的发卡山地区短兵相接,我方重型火炮无法施展,肖某所在的炮班装备的63式60毫米迫击炮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前方指挥部命令他们立刻投入支援步兵的战斗,在他们投入战斗后不久,越方的一阵炮弹击中了炮班阵地,炮班中的老战士张某、林某等负了重伤,昏迷过去。战斗形势也越来越严峻,5号阵地上的大量敌人开始向4号阵地攻来。面对危急情况,肖某没有退缩,而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迫击炮从山洼里扛到高地主峰,直接瞄准敌人射击。当时他所在的炮阵地距离高地主峰还有70多米的一段斜坡,肖某腰挂瞄准镜,左肩扛迫击炮,右肩扛一箱炮弹,手拿铁锹和镐头,飞身跃过越方炮火封锁区 冲向高地主峰。冲上主峰阵地后,肖某立刻架炮射击。在肖某炮火的支援下,步兵打退了越方这次向4号阵地的进攻。利用越方退下去的时间间隙,肖某又取来了几 箱炮弹,准备继续战斗。这时5号阵地上的越方发现了这门给他们造成重大伤亡的迫击炮,集中轻、重机枪向肖某猛烈扫射。肖某抱起迫击炮滚入附近的一个弹坑 中,对准越方的轻、重机枪火力点,一口气发射了10多发炮弹,摧毁越方两挺重机枪。我方步兵趁机发起反冲击,夺回了5号阵地。

以上两种迫击炮以外,国军还生产过120毫米,150毫米中型迫击炮,这是团一级的的支援火炮。只是前者是1944年从美国进口材料生产了94门,后者是1939年利用以往进口的炮管生产了区区60门。虽然火炮性能都还可以,但数量太少,可以忽略不计了!

--------------------------很小巧的60毫米迫击炮。对这种迫击炮,一开始是有争议的。因为这种迫击炮相比掷弹筒来说,仍然需要2个人才能携带,毕竟还有近20公斤重量,掷弹筒才几斤而已。显然掷弹筒就近战来说,比这种迫击炮更容易携带。国军官兵对重量抱怨尚且其次,关键在于他们用惯了82毫米迫击炮,对60毫米炮弹的威力不满。他们认为这种炮弹威力较小,而且迫击炮毕竟有一定散布,所以杀伤力较低。自然,再低也比掷弹筒强大多了,直到对越反击战,解放军还在使用这种60毫米迫击炮!美军也是这样!

抗倭第一利器

除了自行制造,中国还从德国购买迫击炮800门,从美国购买了2000门。

所以,抗战期间,我们自产了1万2000多门迫击炮,从别国搞到2800门,一共是1万5000门左右了。

自然,相对中国八年自产大口径火炮100多门的数量,迫击炮已经极多了。不过相比列强,自然也不算什么。二战的苏联生产迫击炮高达34.8万门,是中国的30多倍。美国生产10.21万门,英国10.09万门,德国生产7.88万门,都是国军的七八倍。

而且这些列强都有数量极大的长身管火炮,迫击炮只是其中一种,而国军基本没有长身管火炮,迫击炮就是唯一的火炮了。

可见中国当年国力和列强差距之大!

为什么迫击炮在抗战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主要在于两个字:自产!

除了我们自行制造60毫米迫击炮约5000门,82毫米迫击炮约7500门以外,最主要的是我们可以保证迫击炮弹的供应,不需要像其他火炮一样依赖国外。

早在1927年,巩县兵工厂首先制造82毫米迫击炮弹成功,1928年上海兵工厂也开始量产。当时炮弹比较简陋,弹体与后管连为一体,用生铁铸成,翼片用铁板直接插入弹尾槽内。1931年左右,华阴兵工厂也生产此弹。

1931年金陵兵工厂参考法国布朗德1930年式81毫米及上海兵工厂的82毫米迫击炮和弹改行设计成新82毫米迫击炮和弹,命名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弹,成为中国82毫米迫击炮弹的制式品种。

82毫米迫击炮弹所用引信在1935年前分瞬发、延期两种,1935年后,将两种功能合为一起,为瞬发延期两用。1945年左右,为了减轻引信重量,又将延期机构取消,改为瞬发引信。该弹重4.15公斤,装8个药包时,最大射程2500米。

除一般榴弹外,1936年金陵兵工厂还试制成功82毫米迫击炮黄磷弹。弹体内装黄磷,引信与尾翼等与82毫米迫击炮弹相同。

由于迫击炮弹的结构简单,可以由生铁直接铸造,制造难度低,不需要什么高精尖的加工技术,所以不但国民政府能够大量生产,连新四军八路军的小作坊也可以仿制。

82迫击炮炮弹唯一难造的是引信,引信必须用较好的钢材,所以还是要从国外引进,好在需要的钢材总数不多。在没有国外进口钢材的时候,只能用中国自己的钢材顶上,导致废品率较高,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著名的金陵兵工厂(后为第二十一工厂)从1935年到1949年,前后共生产593万余发82迫击炮弹。

82毫米迫击炮弹大体可以自产,而60毫米自产也比较顺利。1939年第五十工厂开始试制,但未获成功。1941年重新参照法国布朗德式设计, 由该厂成都分厂试制,年底试制成功,命名为30年式60毫米迫击炮弹。

第十工厂1942年也筹造此弹,1943年试制成功。由于有了82毫米迫击炮弹仿造经验,60毫米炮弹研发很迅速,产量也不小。据不完全统计,1942年至1949年全国共生产60毫米迫击炮弹400余万发。

--------------------中国人使用迫击炮是非常擅长的,上图是直接单兵发射迫击炮,下图是八路军将迫击炮平射打碉堡。这都是迫击炮制造者做梦也想不出来的!


萨沙


呵呵,看惯了飞机大炮、航母导弹,眼界提高了,突然觉得60毫米小炮没用了?不,60迫击炮在战场上依然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迫击炮是现代步兵重要的伴随火力,我们熟悉的迫击炮通常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迫击炮涵盖了从50~600毫米这一广阔的区间。常见的迫击炮口径有60、82、100、120、240毫米等,还有二战德国“卡尔”臼炮这样的怪物,口径达600毫米。

迫击炮有便携的,有牵引的,还有自行的,虽然样子不同,但同属一个大家庭。

▲瑞典AMOS自行迫击炮

那么,在这个155毫米炮弹满天飞,1000公斤炸弹不稀奇的年代,作为迫击炮家族的小个子——60毫米轻型迫击炮,还有用处?

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同的战场需要不同的武器。

迫击炮膛压低,同口径迫击炮弹比榴弹装药多、威力大,杀伤面积也更大。因其弹道弯曲,炮弹落地接近垂直,再加上纺锤体外形,破片飞溅的更均匀,杀伤面呈圆形。

而榴弹弹道低,炮弹以一定倾角落地爆炸,杀伤面呈长方形,一部分破片会埋到土里。

60毫米轻型迫击炮只是一个小家伙,威力不算太大,比枪榴弹、手榴弹威力大一些。它不能对付装甲目标,也不能摧毁坚固工事,甚至在坚硬的水泥路面上只能制造一个很浅的小坑。

63式60毫米迫击炮弹重1.32公斤,装药100克,杀伤半径15米。更长的PP93式60毫米远程迫击炮,弹重2.18公斤,使用钢珠榴弹杀伤半径20米,普通榴弹杀伤半径17.18米。

但有时候威力过大也不是好事。榴弹炮、加农炮属于炮兵火力,它们射程远、火力猛,杀伤面积大,安全射界远。

大口径榴弹炮的安全射界通常在200~400米,火箭炮600~800米,重型迫击炮也有200~300米。此时步炮协同非常重要,步兵不能离炮火太近,太近了有误伤的可能。


打仗时,远程火炮在前面开路,非机械化步兵跟随弹幕前进到距敌400~600米的冲击出发阵地。

等冲锋发起时,远程火炮只能停止或向纵深转移。此时对敌压制依靠重机枪、迫击炮、火箭筒、无后坐力炮、单兵反坦克导弹等步兵伴随火力完成。

冲锋中,压制火力不能停,一旦敌方火力点复活,就会给步兵带来重大伤亡。对于敌方碉堡、工事、装甲车等突出地面的目标,使用火箭筒、无后坐力炮、反坦克导弹等直瞄火力便能很好的打击。但躲在掩体内的目标,直瞄火力便无能为力了,这正是迫击炮大发神威的时候。

60迫击炮最大射击距离5500米,最小射击距离100米左右,杀伤半径15~20米,机动灵活,安全射界小。在最后的150米距离,它始终伴随步兵前进,压制敌方机枪手、狙击手,使他们不敢抬头。等步兵冲到3、50米距离上,手榴弹就能扔过去了。

至此,我方步兵在远、中、近全程火力掩护下,以最小的代价完成冲锋任务。如果没有60迫击炮,那最后的150米便将直面敌方火力打击,损失必然惨重。

在开阔平原地带,60迫击炮还不太重要,很多武器可以取代他,比如82迫击炮、自行迫榴炮等。但到了山地、丘陵地形,重型火力就施展不开了。山高林密,看不见目标,敌人依托地形构造反斜面工事,重火力爬上不来,直瞄火力打不了。

再看60迫击炮,轻便灵活,三个人能玩转,一个人也能背着跑。能直瞄能间瞄,射击速度快,3~5分钟打完就走,敌人想反击都找不到目标。

更别说熟练的老兵能把60迫击炮玩出花来,单发连发、曲射平射、单手操炮都可以,1000米内精度非常高。通过不同的弹道设定,还能打出小炮群的效果,对无防护目标,杀伤效果刚刚的。

除了山地密林,在城市巷战中,60迫击炮也有很好的效果。这样一门只有轻武器重量,却有重武器效果的战场神器,上哪里去找?

▲城市巷战

综上所述,60迫击炮虽然个子小小,其貌不扬,看似很low,但却在抗日前线、自卫反击等历次战争中屡建奇功。相信它在未来的特种战争中,也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