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鄂州歷史沿革

鄂州歷史悠久,帝堯時為“樊國”,夏時為“鄂都”,殷商時為“鄂國”,春秋戰國時楚鄂王封地,三國時孫權在此稱帝。


  鄂王城:春秋戰國時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紅到鄂州為鄂王,修築鄂王城,這也是湖北簡稱“鄂”的由來。
  武昌城:三國時期,吳王孫權為圖霸業朔江而上,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在此稱帝建都。東吳立國60年間,鄂州作為國都和陪都,先後達45年,與現在南京並稱“東都”和“西都”。

  

鄂州歷史沿革

  新石器文化遺存、夏商周(約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21年)
  據考古發現,公元前3000年前後,境內即有人類繁衍生息。華容和尚山村落遺址具屈家嶺文化特徵。蒲團吳家大灣村落遺址具龍山文化特徵。新廟羅家嘴、西山團魚山、葛店墳山地、華容螺絲眼、廟嶺大山、太和金盆堖、長嶺雞鳴祠等地亦發現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及文化遺存。
  約公元前2550--前2070年,帝堯時為樊國。羅泌《路史·國名紀》載:"帝堯時有樊仲文,今武昌有樊山。"
  公元前2070--前1600年,夏為古三苗之地。
  公元前1600--前1046年,殷商時為鄂國。《史記殷本紀》載:"紂王封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沙窩陳林寨、燕磯側船地、七窯山及太和梅家祠等地遺址出土商代青銅觚、爵和陶器,其中青銅器大都有氏族銘文及族徽。
  公元前879年(西周夷王七年),楚君熊渠伐揚越,至鄂。封中子紅為鄂王,築鄂王城。熊渠卒,熊紅嗣位,仍居鄂;傳六王至熊咢猶居於此,為楚之國都。熊咢鑄"夜雨楚公鍾"(宋政和三年出土)。有汀祖官山、新廟樓塘、華容碼頭、沼山金老墳、葛店平頂山、段店城子山、塗鎮金盆地、公友龜山等西周至東周遺址。


  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時為楚之別都。楚共王熊審封其三子子皙為鄂君。始鑄銅鏡。子皙與鄂地越人泛舟於鄂渚,有越人歌謠流傳。靈王時,子皙為楚之令尹。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六年),伍子胥奔吳,舊傳縣東三里有接渡石。澤林申映灣傳為申包胥故里。
  公元前475--前221年,戰國時為鄂邑。
  公元前323年(楚懷王六年),懷王封其弟啟為鄂君,頒發"鄂君啟金節"(安徽壽縣出土),鄂邑水陸商隊貨運楚國各地。
  公元前278年(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屈原放逐江南,行吟鄂渚。《九章·涉江》雲:"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西山有屈原"望楚亭"。
  公元前223年(楚負芻五年),秦攻楚,俘楚王,秦王嬴政從漢水至鄂渚樊口,廢負芻為庶人。楚亡。
  秦漢三國(公元前221年--公元280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置鄂縣,屬南郡。其領域西北界長江、東抵江西、南接湖南。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漢為鄂縣,屬江夏郡。劉邦封大將樊噲於鄂縣,灌嬰築鄂縣城。
  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十一年),荊王劉賈於沼山大戰淮南王英布,戰死,劉邦為其立荊王廟。

  公元208年(漢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關羽駐軍樊口。孫劉聯軍大破曹軍於赤壁,魏、蜀、吳三國鼎立勢成。
  公元209年(漢建安十四年),孫權與周瑜、魯肅、張昭於城東虎頭山商議建都大計,聞鳳鳴,遂築鳳凰臺。
  公元220年(魏黃初元年),孫權在樊口設樊山戍。
  公元221年(魏黃初二年),四月孫權自公安遷鄂縣,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縣。分江夏立武昌郡,轄武昌、陽新、沙羨、下雉、柴桑、潯陽等六縣。八月曹丕封孫權為吳王。築吳王城。次年鑄數千銅釜。
  公元224年(吳黃武三年),佛門名士支謙與印度僧人維祗難、竺律炎居武昌,共譯《法句經》、《太子瑞應本起經》,江南始傳佛教。
  公元226年(吳黃武五年),孫權採武昌銅鐵作千口劍、萬口刀。後出土有孫權之侄銘文弩機、侄孫"孫將軍門樓"。朱應、康泰出使南海諸國,朱應著《扶南異物志》,康泰著《吳時外國傳》。

鄂州歷史沿革

  公元229年(吳黃龍元年),四月孫權稱帝,是為吳大帝;在南郊築壇祭天。傳有黃龍蟠於江心磯上積日方去,遂改元黃龍。由建業遷富戶千家落籍武昌,居民增至10萬。於西山建避暑宮、讀書堂。頒屯田令,鼓勵墾荒。武昌為全國四大鑄鏡中心之一,有"銅鏡之鄉"美譽。九月遷都建業,陸遜輔太子孫登留守武昌,為吳陪都。
  公元238年(吳赤烏元年),傳武昌麒麟現。
  公元265年(吳甘露元年),九月,末帝孫皓自建業遷都武昌。不願意離建業者編唱"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童謠,樊口鯿魚始名"武昌魚"。次年十二月還都建業。
  公元271年(吳建衡三年),吳監池司馬孟宗卒。宗居武昌,事母至孝,民間流傳"孟宗哭竹冬生筍"故事。
  兩晉南北朝(公元280--581年)
  公元280年(吳天紀四年西晉太康元年),三月龍驤將軍王濬率巴蜀之軍克武昌,進逼建業,吳亡,三國歸晉。分武昌縣復置鄂縣。武昌仍為郡治,屬荊州。
  公元291年(西晉元康元年),武昌郡屬江州。
  公元311年(西晉永嘉五年),陶侃任武昌太守,於城東闢"夷市",開集貿;城西植"官柳"。西山東麓建陶侃讀書堂,堂前有"陶公井"。後出土"侃"字印。


  公元322年(東晉永昌元年),荊州刺史王敦鎮守武昌,兩年後殺郭璞於南岡,叛晉。溫嶠、庾亮討伐王敦。東晉咸和元年,溫嶠守武昌。咸和三年,溫嶠、庾亮推陶侃為盟主,率武昌兵攻建康平蘇峻、祖約叛軍。
  公元334年(東晉咸和九年),陶侃卒於樊口。庾亮接任江荊豫益梁雍六州都督,領江荊豫三州刺史鎮武昌。世稱南樓為庾亮樓。
  公元307--312年(東晉永嘉年間),葛洪駐足武昌,結廬煉丹,養生修道。葛山、洪港、葛店及神山鄉、洪道鄉因其得名。有葛山石洞、洗藥池、琴床石、葛店鬥牛觀、白鹿磯等遺蹟。
  公元381年(東晉太元六年),高僧慧遠掛錫寒溪,於吳王避暑宮故基建寺,倡"淨土宗"。清同治三年,湖廣總督官文重修此寺,更名"古靈泉寺"。
  公元420年(東晉元熙二年),車胤卒,葬燕磯車湖。胤幼貧勤學,囊螢照讀,傳千古佳話,後封臨湘侯。植物學家、武昌人戴凱之著中國第一部《竹譜》。
  公元454年(南朝宋孝建元年),武昌郡領武昌、陽新、鄂三縣屬郢州,州治設夏口。
  公元532年(南朝梁中大通四年),分郢州置北新州,州治設武昌。
  公元546年(南朝梁大同十二年),邵陵王蕭綸於樊山建無相寺。

  公元551年(南朝梁大寶二年),湘東王蕭繹派王僧辯、陳霸先率軍平侯景之亂,大敗侯景於蘆洲。
  公元557年(南朝陳永定元年),武昌郡仍屬郢州,領武昌、鄂、西陵三縣。
  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
  公元589年(隋開皇九年),廢鄂、西陵二縣歸武昌縣,置武昌郡,改郢州為鄂州,武昌縣隸屬鄂州。
  公元598年(隋開皇十八年),晉王楊廣於白雉山鍊銅鑄錢,開鄂邑鑄銅幣之端。
  公元605年(隋大業元年),縣令羲仕暄在葛店白滸鎮築城塘城。又築武昌縣城。
  公元607年(隋大業三年),改鄂州為江夏郡,分武昌縣西境置城塘縣,同屬江夏郡。
  公元613年(隋大業九年),廢城塘縣仍併入武昌縣。
  公元755年(唐天寶14年),韓仲卿(韓愈之父)任武昌縣令,有美政。既去,縣人刻石頌德,李白作《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
  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李白來武昌,任宋若思幕府參謀,登南樓作《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詩。孟浩然、劉長卿、常建、岑參、錢起、盧綸遊歷武昌,留詩甚多。
  公元763年(唐廣德元年),元結辭官隱居武昌,自號"漫郎",撰《退谷銘》、《抔湖銘》、《廣宴亭記》等。

  公元765年(唐永泰元年),名士裴鶠於小北門外江邊建亭,書法家李陽冰以篆書題名"怡亭"並序,裴虯擬銘文,李莒以八分體書銘刻於崖,世稱"三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公元842年(唐會昌二年),杜牧任黃州刺史,遊武昌作《南樓夜》、《悲吳王城》等詩。
  公元900--960年(唐末至五代),武昌陶瓷工藝發達,今樑子島有瓦窯澥遺址。
  宋元(公元960--1368年)

鄂州歷史沿革

  公元1080年(宋元豐三年),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常泛舟南來,遊憩於樊口、西山。寫有《與子由同遊寒溪西山》、《樊山記》、《菩薩泉銘並序》等。蘇轍有《陪子瞻遊武昌西山》、《武昌九曲亭記》詩文。元佑元年,蘇軾於汴京作《武昌西山詩》,蘇轍、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等三十餘名士唱和。西山寺"東坡餅"為江南名點。


  公元1078--1085年(宋元豐年間),潘鯁居樊口開酒肆,史稱"潘生酒"。詩人潘大臨從蘇黃遊,有"滿城風雨近重陽"詩句傳世。
  公元1101年(宋建中靖國元年)秋,黃庭堅重遊西山,寫有《松風閣》詩(原件為書法史珍品,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張耒、秦觀、范成大、王十朋等遊武昌,留有詩作。
  公元1102--1106年(宋崇寧年間),獎勸農桑,武昌人口比唐時倍增。
  公元1134年(宋紹興四年),岳飛抗金有功,被封為武昌縣開國子,次年晉封為武昌郡開國侯,有嶽鄂王廟遺址。
  公元1162年(宋紹興三十二年),縣令薛季宣建城臺、絃歌堂,重修殊亭、寒溪堂,撰《松風閣記》、《武昌土俗編》。
  公元1171年(宋乾道七年),陸游遊武昌,作《武昌感事》、《泊三江口》詩。
  公元1221年(宋嘉定十四年),武昌縣升為武昌軍,次年改名壽昌軍,為江西路治所。
  公元1239年(宋嘉熙三年),宋將孟珙屢敗蒙軍,後諭葬武昌金紫山。
  公元1277年(宋景炎二年),壽昌軍升為散府,仍領武昌縣。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廢散府,武昌縣屬武昌路。
  公元1345年(元至正五年),蒙古人鐵山任武昌監邑,於江中龍蟠磯建寺,後名觀音閣。

  公元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陳友諒佔領武昌,縣治一度遷保安。
  公元1362年(元至正二十二年),丁鶴年避亂武昌,人稱"丁孝子",隱居南湖畔,留詩甚多。
  明清(公元1368--1911年)
  公元1374年(明洪武七年),朱元璋遊太和清峰寺,御書"清峰古剎"匾額。
  公元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知縣諶謙建文星塔,次年在鳳凰臺建鳳台書院。乾隆年間書院重修,更名"古鳳鳴寺"。
  公元1570年(明隆慶四年),知縣李有朋建鳳凰塔。
  公元1571年(明隆慶五年),抗倭名將、武昌人熊桴卒。西山有"伏虎樓"遺址。
  公元1573年(明萬曆元年),始建武昌石城。
  公元1609年(明萬曆三十七年),武昌人孟登任雲南知州,後歸隱西山,建積煙樓、冷光亭,著有《吳遊草》、《詩經匡說》、《史諷韻語》。
  公元1634年(明崇禎七年),三月地震,綿亙地動二千餘里。
  公元1637年(明崇禎十年),馬跡鄉李華率農民起義。
  公元1643年(明崇禎十六年),張獻忠攻佔武昌城。
  公元1644年(清順治元年),武昌人鄔明昌辭錢塘令歸隱峒山,峒山有"鄔進士墓"。

  公元1645年(清順治二年),李自成與清軍戰於武昌。
  公元1666年(清康熙五年),知縣熊登重修文星塔、松風閣、庾亮樓;始纂修《武昌縣誌》。
  公元1723年(清雍正元年),葛店白滸鎮創辦全縣第一家鑄造作坊。
  公元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長嶺人張裕釗考授內閣中書,歷任武昌勺庭、江寧鳳池、保定蓮池、襄陽鹿門等書院主講。其書法衍為宗派,並傳入日本。著有《濂亭文集》。
  公元1852年(清咸豐二年),彭大士、柯一貴、王安德等聚眾於靈溪、馬跡山區反清,號稱"三十六王",與太平軍相呼應。
  公元1862年(清同治元年),葛店人範鳴和任內閣中書,曾為太子侍讀,帝賜御書"門生天子"匾額。著有《澹災蠡述》。
  公元1870年(清同治九年),湖廣總督張之洞重修西山九曲亭。
  公元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知縣宗景藩捐俸銀購回桑苗,倡導植桑養蠶織綢,人稱"宗公桑"、"宗公綢"。
  公元1878年(清光緒四年),兵部尚書彭玉麟考察樊湖,提出修堤建閘、江湖分治方案。西山有其梅花石刻。
  公元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武昌人黃大華著《東漢皇子王世系表》等十多種歷史分類詳表,被世界書局刊入《二十五史補編》。

  公元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廢書院,辦學堂,改壽昌書院為武昌高等小學。
  公元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創辦武昌郵政局和金牛、葛店支局。太和人朱子春、朱夢春、朱茂春"同胞三進士"傳為佳話。
  公元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意大利神甫來武昌,建城關天主堂。
  公元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興辦寒溪學堂,民國元年改名寒溪中學。澤林人程清泉創制軋花機和人力紡織機,在全國工業機械促進會上獲銀質獎。
  公元1910年(清宣統二年),成立縣商會。
  中華民國(公元1911--1949年)
  公元1911年(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彭楚藩等三烈士英勇就義。吳兆麟被推舉為革命軍臨時總指揮(後授陸軍上將)。胡廷佐、胡廷翼、馬榮、徐達明、程正瀛、周德勝、餘品龍等八十餘名鄂州籍志士參加進攻督署和陽夏之戰,功勳卓著。
  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武昌縣改名壽昌縣,屬武漢黃德道。熊晉槐創辦小輪公司,首闢漢口至葛店航線。
  公元1914年(民國三年),壽昌縣改名鄂城縣,屬鄂東道。
  公元1919年(民國八年),王遇甲組建第一家官商企業鄂城鐵礦有限公司。

  公元1920年(民國九年)夏,段店人劉伯垂加入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回湖北創建中共武漢支部。
  公元1922年(民國十一年)。吳兆麟督修樊口大堤和民信閘、民生閘。
  公元1924年(民國十三年),設立菸酒事務局。如意齋石印館開業。
  公元1926年(民國十五年),中共鄂城縣特別支部、國民黨鄂城縣黨部分別成立。
  公元1927年(民國十六年),城關集會慶祝北伐勝利。賀龍所率國民革命軍移駐鄂城,並整編獨立第十五師。縣總工會、縣農民協會、縣婦女協會、共青團鄂城縣委會成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成員、葛店人範鴻劼與李大釗在北京英勇就義。葉挺率第二十四師追剿叛軍夏鬥寅部師次鄂城。
  公元1928年(民國十七年),葛店人張金保當選為中共第六屆中央委員。開設鄂城電報支局。
  公元1929年(民國十八年),張南生創辦震寰電燈公司。
  公元1930年(民國十九年),彭德懷率工農紅軍進入鄂城。縣蘇維埃政府成立。
  公元1931年(民國二十年),8月長江水位26.1米,粑鋪大堤潰口。
  公元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盛浩如組織農民運動被國民黨殺害於長嶺。陳扶生開辦震亞機器米廠。

  公元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武漢至鄂城電話線架通,設立鄂城電話局、葛店電話所。武漢至鄂城公路建成通車。城關首映無聲電影。
  公元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8月28日,日軍飛機四次轟炸鄂城。國民政府軍第五十五師率民眾浴血奮戰。10月23日,鄂城淪陷。王水、況公僕、王蘇等組建梁湖抗日遊擊隊。
  公元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日軍進犯樑子,造成高橋慘案。
  公元1941年(民國三十年),中共鄂南中心縣委遭日偽襲擊,造成葛店夏家榜慘案。新四軍鄂南獨立第五團成立,抗日鋤奸,開展游擊戰爭。
  公元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新四軍五師挺進鄂南,會戰談家橋。日偽軍下鄉掃蕩,製造郭家壋慘案。中共建立以麻羊堖為中心的鄂南抗日根據地。
  公元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王震、王首道率八路軍359旅南下支隊挺進鄂南。張體學指揮月山戰鬥,殲滅頑匪馬欽武部。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全城歡慶勝利。
  公元1949年5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四野四十三軍渡江,鄂城解放。6月,鄂城縣人民政府、中共鄂城縣委員會成立。鄂城為大冶專區治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